花間舊夢🎏
花間故夢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杯清茗酬知音。
关注数: 94
粉丝数: 212
发帖数: 10,361
关注贴吧数: 193
求助为什么顺治一定要把多尔衮掘坟鞭尸? 如题
发广告骚扰贴的水军号永远封号,永封不谢 致某些人机,如果真想解封,就奉劝老老实实的遵守吧规,广告狗捣乱狗是永久不可能解封的。什么时候能保证永久不再发广告骚扰贴了,老老实实的给吧务和吧友们公开道歉,什么时候才可能考虑一下解封。整天到处捣乱还想解封?会发个广告贴以为大家就怕你了是吧?笑死。在梦里等解封吧。 所有吧务也都知会一下,只要看见某几个发广告捣乱的水军人机号,立马永久封杀。没有任何解释。
广告dog还想解除封禁?别搞笑了好吗 整天到处发zz广告还想解除拉黑,笑死,以为劳资怕你是吧。 挂出来让大家乐一乐。
搬运转载一些资料 一楼喂度
搬运一些资料和书摘 一楼喂度
《见闻杂记》中清军借人头的记载 “贼初至,抚军出杀贼赏格,兵丁报杀贼赏格者甚多,乃杀乡民发稍长者领赏,长发者即妇人首。嗣抚军觉察,令报首级者须有贼腰牌领赏,于是寂然无复有领赏者矣。”——毛隆保《见闻杂记》
漫谈明代和清代的流民问题 《中国流民史(古代卷)》清代流民问题比明代严重,民变比明代频繁。 王家范的《十大农民起义》,明朝占了一个,而清朝占了两个。 论文《近十余年来太平天国研究重大争议的回顾和总结》认为清朝1841至1850年,农民起义多达110多起。 汪立华、孙洪涛的《中国流民史(古代卷)》更是认为,与各朝代相比,清代民变更频繁,清代流民问题更严重。这里说了秦汉、隋唐、宋、元,然后说明代,最后说到清代,明确说了清代更严重、更频繁。请看 《倾覆与重构: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大起底》认为元朝的农民起义最频繁。
请水军号不要在本吧发表无关水贴 如题,请一些水军号不要发表和本吧无关的水贴,再发的话别怪不客气
(公告)请不要发布无意义水贴和刷屏贴 有需要求助的可以去相关贴吧求助,多铎吧是历史类贴吧,请勿发表大量无关水贴。谢谢
冯云山吧祝大家兔年快乐,心想事成! (★^O^★)兔年到,新年到,祝各位身体健康,阖家欢乐,诸事顺心,天天开心💞!
八旗妇女缠足考(转) 一段记载,关于满清时期八旗妇女缠足的: 考八旗婦女缠足。盛於光緒中葉。幾於無入不缠。稱足之美者曰「刀條」。以其既瘦窄而又平直。削有若利刃。故日「刀條」。此刀條脚三,字途深印諸八旗婦女腦中。而男子論色亦以容貌刀條二者为審美惟一之條件矣。 旗女缠足。約十歲至十五六歲時為之。 《采菲录》中记载:“在昔滿清入關。男習騎射。女倘强健。八旗女子。始無注意於雙足者。久之。武勇之風渐趋文弱始則以華族婦女小足為稀奇。終則艷羡而效仿之。又以格於定律。不敢公然變其足形。於是別關途徑。設法使變足僵量瘦小。只不令作弓形而已。考八旗婦女缠足。盛於光緒中葉。幾於無入不缠。稱足之美者曰「刀條」。以其既瘦窄而又平直。削有若利刃。故日「刀條」。此刀條脚三,字途深印諸八旗婦女腦中。而男子論色亦以容貌刀條二者为審美惟一之條件矣。 旗女缠足。約十歲至十五六歲時為之。決無父母强迫代缠之事。皆傺由於愛美心之冲動。
八旗妇女缠足考(转) 搬一段记载,关于满清时期八旗妇女缠足的: 考八旗婦女缠足。盛於光緒中葉。幾於無入不缠。稱足之美者曰「刀條」。以其既瘦窄而又平直。削有若利刃。故日「刀條」。此刀條脚三,字途深印諸八旗婦女腦中。而男子論色亦以容貌刀條二者为審美惟一之條件矣。 旗女缠足。約十歲至十五六歲時為之。 《采菲录》中记载:“在昔滿清入關。男習騎射。女倘强健。八旗女子。始無注意於雙足者。久之。武勇之風渐趋文弱始則以華族婦女小足為稀奇。終則艷羡而效仿之。又以格於定律。不敢公然變其足形。於是別關途徑。設法使變足僵量瘦小。只不令作弓形而已。考八旗婦女缠足。盛於光緒中葉。幾於無入不缠。稱足之美者曰「刀條」。以其既瘦窄而又平直。削有若利刃。故日「刀條」。此刀條脚三,字途深印諸八旗婦女腦中。而男子論色亦以容貌刀條二者为審美惟一之條件矣。 旗女缠足。約十歲至十五六歲時為之。決無父母强迫代缠之事。皆傺由於愛美心之冲動。
(转)清廷为镇压起义水淹农民军 满清官员王熙作《骠骑将军张公传》中说:“榆园者,山左之险僻地也。山林箐莽,溪洞盘亘,巨寇梁敏、杨三吾等倚为窟穴,踞险啸聚,时出惨掠旁郡,官兵莫能制。朝命张存仁总制三省相机往剿。张公曰:吾用赵人久,剿荡榆寇非张副戎(当时张胆任副总兵)莫办。遂亟疏于朝请迁公直隶、河南、山东三省大厅(实际为三省总督之中军),节驻天雄(指大名)。公提兵至其地周视曰:是贼无能为!绝其区,防奔逸,一鼓就擒矣。乃阴使人持火具从间道焚林烈泽,烟焰涨天,继遣健丁操锐斧列阵而进,摧枯刊木,灌莽若洗,贼始惶骇,思鸟兽散。先是,榆寇穿地道千里,急则潜行以遁。公诇知之,使卒决黄水灌之。穴塞,贼益窘迫,乞命。匝月而渠魁授首,余党悉平。总督马光辉以公屡建大功,疏题天津总兵……”【9】 《居易录》中记载,伪清顺治12年,黄河决荆隆口,水灌榆园,地道被毁,官军(清军)趁机歼贼(义军),但是遍查各地方志,黄河决荆隆口一说均在顺治7年,而非顺治12年; B.像黄河决堤这样的大事,在清代县志中都有明确的时间地点记载,王士桢(《居易录》作者)却犯了低级的笔误而将黄河决堤时间误写成顺治12年,显然有些说不过去;  c.各地县志和相关奏报中对于剿灭“曹州之乱”中具体的军事作战都有详细的描述,但对于剿灭榆园军一战却皆是轻描淡写,几十字而过,笔者(王涛)在想他们怎么会轻易放弃这样一个邀功请赏的好机会呢? d.《戴南山集》中记载清军挖开黄河,水淹地道(公(张存仁)使人决黄河以灌之),众所周知,戴名世喜欢搜罗明末逸事,重视事实的考证,其所述比较可信,因此被糠稀下狱而死。 满清时期的所谓的黄河水患和决堤就是满清自己为了阵压反清义军水淹七军搞出来的,辫子戏还要涂脂抹粉,宣扬它们“治理黄河”的功绩,真的让人作呕。
(转)清廷决黄河水淹农民军 满清官员王熙作《骠骑将军张公传》中说:“榆园者,山左之险僻地也。山林箐莽,溪洞盘亘,巨寇梁敏、杨三吾等倚为窟穴,踞险啸聚,时出惨掠旁郡,官兵莫能制。朝命张存仁总制三省相机往剿。张公曰:吾用赵人久,剿荡榆寇非张副戎(当时张胆任副总兵)莫办。遂亟疏于朝请迁公直隶、河南、山东三省大厅(实际为三省总督之中军),节驻天雄(指大名)。公提兵至其地周视曰:是贼无能为!绝其区,防奔逸,一鼓就擒矣。乃阴使人持火具从间道焚林烈泽,烟焰涨天,继遣健丁操锐斧列阵而进,摧枯刊木,灌莽若洗,贼始惶骇,思鸟兽散。先是,榆寇穿地道千里,急则潜行以遁。公诇知之,使卒决黄水灌之。穴塞,贼益窘迫,乞命。匝月而渠魁授首,余党悉平。总督马光辉以公屡建大功,疏题天津总兵……”【9】 .《居易录》中记载,伪清顺治12年,黄河决荆隆口,水灌榆园,地道被毁,官军(清军)趁机歼贼(义军),但是遍查各地方志,黄河决荆隆口一说均在顺治7年,而非顺治12年; B.像黄河决堤这样的大事,在清代县志中都有明确的时间地点记载,王士桢(《居易录》作者)却犯了低级的笔误而将黄河决堤时间误写成顺治12年,显然有些说不过去;  c.各地县志和相关奏报中对于剿灭“曹州之乱”中具体的军事作战都有详细的描述,但对于剿灭榆园军一战却皆是轻描淡写,几十字而过,笔者(王涛)在想他们怎么会轻易放弃这样一个邀功请赏的好机会呢? d.《戴南山集》中记载清军挖开黄河,水淹地道(公(张存仁)使人决黄河以灌之),众所周知,戴名世喜欢搜罗明末逸事,重视事实的考证,其所述比较可信,因此被糠稀下狱而死。 总而言之,满清时期的所谓的黄河决堤就是清廷自己为了阵压反清义军水淹七军搞出来的,辫子戏还要涂脂抹粉,宣扬它们“治理黄河”的功绩,真的让人作呕。
(转)《能静居日记》当中对洪秀全所谓“奢靡无度”的看法 引用下清朝头号中兴名臣曾国藩麾下首席谋士赵烈文之言:“自穿堂以后,至末层尚七八进,最后则三层大楼,梁柱已尽,壁上形迹尚在,大致规模狭隘,多拆并民居而成,满壁绘画,尤寒陋可笑。” 这是赵烈文对已焚毁的天王府遗迹之记载,写在他的《能静居日记》中。可知,天王府远没紫禁城豪华,甚至比李秀成、李世贤在苏州与金华的王府还要简陋。
曹操好像屠了很多城? 偶尔读到的,来请教一下,和平讨论,没有恶意。 一、屠徐州:(初平四年)自京师遭董卓之乱,人民流移东出,多依彭城间。遇曹操至,坑男女数万口於泗水,水为不流。陶谦帅其众军武原,曹不得进。引军从泗南取虑、睢陵、夏丘诸县,皆屠之;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 二、屠雍丘:(兴平二年)邈从布,留超将家属屯雍丘。曹操攻围数月,屠之,斩超及其家。 三、屠彭城:(建安三年)冬十月,屠彭城,获其相侯谐。 四、屠柳城:(建安)十二年,曹操征三郡乌丸,屠柳城。 五、屠兴国:(建安十九年)渊与诸将攻兴国,屠之。 六、屠枹罕:初,陇西宋建自称河首平汉王,聚众枹罕,改元,置百官,三十馀年。遣夏侯渊自兴国讨之。 (建安十九年) 冬十月,屠枹罕,斩建,凉州平。 七、屠河池:(建安二十年)三月,公西征张鲁,至陈仓,将自武都入氐;氐人塞道,先遣张郃、朱灵攻破之。夏四月,公自陈仓以出散关,至河池。氐王窦茂众万馀人,恃险不服。五月,公攻屠之。 八、屠宛城:(建安)二十四年春正月,仁屠宛,斩音。 《水经·泗水注》:初平四年,曹操攻徐州,破之,拔取虑、睢陵、夏丘等县。以其父避难,被害于此,屠其男女十万,泗水为之不流。自是数县无人行迹,亦为暴矣。 张紘:曹操放毒东徐
被遗忘的1892江西哥佬会大歧义(转) 被历史书遗忘的1892 江西哥老会复明大起义 背后是朱明藩王在遥控 太平天国战败,洪秀全家族几乎瓦解,但是李,朱两家还存在。 历史就是这样无常,如果1892年,哥老会明军成功,可能结局又会不一样。
被遗忘的1892哥佬会大歧义(转) 被历史书遗忘的1892,江西哥老会复明大起义,背后是朱明藩王在遥控。 太平天国战败,洪秀全家族几乎瓦解,但是李,朱两家还存在。 历史就是这样无常,如果1892年,哥老会明军成功,可能结局又会不一样。
某些不知道是人还是复读机的能不能自觉离开这个吧啊 有些不知道是人还是机器人的能不能自觉离开这个吧啊?整天来来回回刷屏无意义水贴烦不烦再有这样的见一次封一次。
多铎吧祝各位新年快乐,诸事顺遂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整理】辛亥歌名时期的人们是如何评价曾国藩的? 现在不少吹捧粉饰曾国藩,为曾国藩辩护的人,说什么卫道,半个圣人,甚矣其佞也!看看辛亥革命党,反清志士怎么看曾国藩的,都是骂曾国藩汉奸! 章太炎《逐满歌》: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 章太炎《馗书》曰:曾国藩者,誉之则为圣相,厌之则为元凶。死三十年,其家人犹曰:吾祖民贼,悲夫,虽孝子贤孙百世不能改也。 满洲既与汉人殊种,曾国藩者.渴于富贵,以造鸱枭破镜之逆谋;既狃大戾,始效泰西船械以自封。 章太炎《歌名军》序:凡事之败,在有其唱者,而莫与为和;其攻击者,且千百辈。故仇敌之空言,足以隳吾实事。夫中国吞噬于逆胡二百六十年。宰割之酷,诈暴之工,人人所身受,当无不昌言革命。然自乾隆以往,尚有吕留良、曾静、齐周华等,持正义以振聋俗。自尔遂寂泊无所闻。吾观洪氏之举义师,起而与为敌者,曾、李则柔煦小人。左宗棠喜功名,乐战事,徒欲为人策使,顾不问其韪非曲直,斯固无足论者。 章太炎《中国歌名宣言书》(一九一一年十月十七日) :今乃制命伪朝,受其驱策,扬灵江上,以与义师争命,以职则非其分,以义则失其伦,以爵赏权位则必不能比于满洲世族,以动伐闻誉,则复下于向日曾、李二凶,幸而获胜,一家指为良臣,万姓目以剧贼。 章太炎《革严庵记>书后 (一九二四年七月) 李鸿章以国交选懊,被訾曰汉奸。惟曾国藩亦以教案受谤,后之事诚有难处者。曾、李之局汉奸,不在其后,而在其定江南之时。自国藩拔安庆,去南都咫尺,顺流临卑,克敌之规已成。而左宗棠复自江西下衢州,据浙江上游。是时中江以东,富阳以北,敌之所保者无几耳。规以再期,洪氏之灭无疑也。以国藩见之小而其欲速,令幕府李鸿章通欸戈登,藉其援以下苏、松。资外兵,定内乱,自古所无有。此国藩、鸿章所以为汉奸也。
(转)驳“游牧自由”论 一楼喂度
(转)驳“游牧自由”论 一楼喂度
吕留良·画上题诗 【吕留良·画上题诗】 其为宋之南渡耶?如此江山真可耻。其为崖山以后耶?如此江山不忍视。 吾今始悟作画意,痛哭流涕有若是。以今视昔昔犹今,吞声不用枚衔嘴。 画将皋羽西台泪,研入丹青提笔呲。所以有画无诗文,诗文尽在四字里。 尝谓生逢洪武初,如瞽忽瞳跛可履。山川开霁故壁完,何处登临不狂喜? ——明 吕留良 为民族争存,碎尸无憾; 以文章报国,没世勿谖。 ——蔡元培题浙江省桐乡市吕留良纪念亭 民族昔沦亡,惨受严刑碎白骨; 河山今恢复,洗除奇辱见青天。 ——佚名撰、冯骥书浙江省桐乡市吕留良纪念亭【亭柱楹】
满清时期的汉族人民反抗斗争一览表 一楼喂度
【招募贴】本吧招募吧务数名 多铎吧自今日起招募吧务数名。职位有小吧主、图片视频小编和语音小编,条件如下:
多铎吧吧主竞选:NO.0001号候选人
吕留良·画上题诗 【吕留良·画上题诗】 其为宋之南渡耶?如此江山真可耻。其为崖山以后耶?如此江山不忍视。 吾今始悟作画意,痛哭流涕有若是。以今视昔昔犹今,吞声不用枚衔嘴。 画将皋羽西台泪,研入丹青提笔呲。所以有画无诗文,诗文尽在四字里。 尝谓生逢洪武初,如瞽忽瞳跛可履。山川开霁故壁完,何处登临不狂喜? ——明 吕留良 为民族争存,碎尸无憾; 以文章报国,没世勿谖。 ——蔡元培题浙江省桐乡市吕留良纪念亭 民族昔沦亡,惨受严刑碎白骨; 河山今恢复,洗除奇辱见青天。 ——佚名撰、冯骥书浙江省桐乡市吕留良纪念亭【亭柱楹】
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些时人记载(二) 与之相对,又有一件事。黎元洪在武汉三镇招兵时,“有一十三岁之童子前往军中投效, 其母哭而送之,旁观者咸涕泣。或以其幼,劝之勿往。童厉声曰:余此行将欲尽驱胡虏,复我父祖之仇,顾可谓我幼而遂尼我行耶?意者此童之父若祖,生时必受异族之欺凌以死,童乃怀斯苦志磨砺以需。其言之也痛,而其志诚壮,莫谓我族遂无人也。坐是则光复大业,其或可期。余等之碌碌无行,有愧此童多矣。然而世变未已,他日英雄俊杰之见于世者,当不以此童为止也”。辛亥时,连十三四岁的汉人小童都知道投效歌命军,为光复河山努力。 10月22日,湖南响应武昌之日,起义队伍集合起来,队官问:“弟兄们,我们今天要做什么呀?”新军们回答:“我们要排满兴汉,请队官指挥!”大家向长沙城门进发,向城门喊话:“汉人不打汉人,快开门!”守城的不答话,也不反问,彼此相视而笑,大家人一多一拥挤,直接就把城门挤开了。进入湖南抚台衙门,那里的守卫兵们也毫无抵抗……不多时,老百姓看到抚台衙门挂起了降旗(一说是写着“汉”字的白旗),都非常激动,大家纷纷燃放起鞭炮,庆祝胜利,湖南就这样光复了。
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些时人记载(转) 【史海回眸】辛亥前后的一些报道和时人笔记记载了当时的一些歌命情况。满清八旗直到辛亥年还在企图通过屠杀恐吓和各种阴招阵压汉族人民的起义,《申报》曾经报道,辛亥年有留日旗人从外洋购买毒药,试图在上海黄浦江给汉人下毒,有旗人收买下层旗人小童卖下毒的糕点给汉人吃。湖北荆州八旗降而复叛,在沙市大屠两日,甘肃八旗收买茴军四处滥杀无辜,杭州旗人秘藏火药兵器试图反叛,等等事件,不一一而足。 福建福州驻防八旗将军朴寿联合当地旗人组了一个“沙汉团”,扬言当地汉人如果响应辛亥,就要埋地雷、搞tu杀,结果自己决战时一个回合就被汉军活捉并处死。 当时在当兵的冯玉祥回忆自己因为其他有歌命思想的战友启发,读了《扬州十日记》和《嘉定屠城纪略》之后,知道了满清朝廷虐杀汉人的事情,萌生了民族思想。
满清时期汉族人民的反抗斗争一览 一楼喂度
满清时期人民反抗斗争一览表 一楼喂度
资料记载满清官员和韩国人的对话 有史料记载:大概乾隆到嘉庆时期,满清一个姓李的官员问韩国人:“贵处衣服,是尊何代之制?”“贵处衣冠,可是箕子遗制否?”韩国使臣回答:“帽子世传箕子遗制无明征,衣服专遵明朝旧制而间有未变俗者。” 让人想起一件事情:糠熙三年(1664),韩国使者洪命夏到北京时,就说汉人凡见到朝鲜使者,“皆有唏嘘叹息之色,欲语未语……盖见我衣冠,自不觉其感慨而然也”,这种心情在短期很难平抑。 五年以后,辽东一个姓颜的汉人知县,见到韩国使者闵鼎重,尽管言语之中颇有忌讳,但也很坦率地说他自己虽然在满清帝国已经官居正七品,也是进士出身,穿了满清的衣服,但是心底里仍然羡慕贵国保留了“汉官威仪”。 又几十年后使节再来,满街居民围观,嘲笑韩国人穷乡僻壤没见过世面,竟然穿戏服来觐见。有曹县史料沉痛的说:“四海之内,皆是胡服,百年陆沉,中华文物荡然无余,先王法服,今尽为戏子军玩笑之具,随意改易,皇明古制日远而日亡,将不得复见”,这话说得很沉痛。 原帖转自汉服吧和觞深之渊。
从《聊斋志异》的故事背景看满清八旗剃发易服阵压屠杀之惨烈 满清入关后,有个乡民叫李化龙,为了躲避满清的屠杀,从山中逃亡回来。当时满清正在阵压汉人百姓于七的起义,在山东一带大开杀戒,整村整村的扫荡屠杀百姓。李化龙害怕遭遇屠杀,眼看清军要来村里扫荡了,于是赶紧倒卧在如山一样的死人堆里,装作死人的样子。清兵扫荡过后,他还不敢随意出来,正躺在死人堆里,忽然看见被砍掉了头和断臂断腿的尸体忽然一下子全都站起来了,男女老少,黑压压的像树林一样。有一个尸体被砍掉的头还连在肩膀上,口中说道:“如果野狗子来了该怎么办呢?”群尸参差回应说:“怎么办呢?”然后旋即又倒下了,没有再发出声音。李化龙目睹此景,吓得心惊打颤,正准备起来,发现有一个人身兽首的怪物从远处跑过来,趴下开始吃人的脑袋和脑子,李化龙吓坏了,把自己脑袋藏在尸堆里,怪物来拨弄李化龙的肩膀,想吃他的脑袋,李化龙趴着拼命把自己脑袋护住,让怪物碰不着。怪物把上面的其他尸体推开,现出了李化龙的脑袋,李化龙害怕至极,用手摸索腰下,发现了一块巨大的石头,赶紧握住石头,怪物俯身想吃他的脑子,李化龙大喊一声暴起,用石头猛砸怪物,砸中了它的嘴。怪物像鸱枭一样哀嚎了一声,掩住嘴一溜烟逃跑了,在地上吐了满地的血。李化龙去看,发现在血中有两颗牙齿,中间弯曲而两端尖锐,长约四寸。他后来把这个东西拿去给别人看,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的牙齿。 原文: 乡民李化龙,自山中窜归。值大兵宵进,恐罹炎崐之祸,急无所匿,僵卧于死人之丛,诈作尸。兵过既尽,未敢遽出,忽见阙头断臂之尸,起立如林。内一尸断首犹连肩上,口中作语曰:“野狗子来,奈何?”群尸参差而应曰:“奈何!”俄顷,蹶然尽倒,遂无声。李方惊颤欲起,有一物来,兽首人身,伏啮人首,遍吸其脑。李惧,匿首尸下。物来拨李肩,欲得李首。李力伏,俾不可得。物乃推覆尸而移之,首见。李大惧,手索腰下,得巨石如碗,握之。物俯身欲龁。李骤起大呼,击其首,中嘴。物嗥如鸱,掩口负痛而奔,吐血道上。就视之,于血中得二齿,中曲而端锐,长四寸余。怀归以示人,皆不知其何物也。 ——蒲松龄《聊斋志异·野狗》 附转载搬运一些背景资料: 读《聊斋志异》,会发现书中至少有两次直接写到于七起义,一次是《野狗》篇,开头一句便是: 于七起事,(清兵)杀人如麻。 然后是《公孙九娘》篇,写得更细,也更惨不忍闻: 于七一案,连坐被诛者,栖霞、莱阳两县最多。一日俘数百人,尽戮于演武场中,碧血满地,白骨撑天。 还有些篇目,虽未直接点于七起义,亦可以归为类似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例如《乱离二则》写清兵入侵时:
冯云山吧官方签到贴 来过本吧的人可以在这里签个到~
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 出自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的《 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 出自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的《咏瀑布》 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溪涧焉能留得住,终须大海作波涛。 赏析 此诗由唐宣宗李忱与香严闲禅师的联句点化而来。李忱即帝位之前,因武宗嫉之,曾遁迹为僧。一日与禅师在庐山观瀑,禅师有意试探李忱心志,提出共作连句而先咏二句曰:“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李忱应声续作二句:“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无意之间披露出自己不甘寂寞、思有作为的心怀,后来果践位做了皇帝。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借这组联句,仅改数字,而境界大不相同。首句“穿天透地”象征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意志,气魄宏大,远胜原句。次句改“到底”二字,表明坚持不懈的决心。这两句还显示出瀑布的动势和高度:瀑布从高高的悬崖上凌空倾泻而下,穿透了天空和地面,化作了一泓深潭。
本吧招募吧务数名招募吧务数名。小吧主图片小编语音小编都有。要 本吧招募吧务数名 招募吧务数名。小吧主图片小编语音小编都有。 要求:1.在本吧等级达到4级以上,有两个以上有价值的主题帖 2.上任之后能够经常来吧里发言并且管理吧务,能够发一些有学术或者讨论价值的帖子。 3.能够站在汉族本位的角度上看待问题,黑子圣母汉奸满遗清粉等勿扰。 4.如果吧务违反吧规或长时间未来者将被撤销职务,有意者在下面跟帖申请,统一审核。
再论太平天国的性质:实为民族革命 太平天国文书百分之八九十提到驱满复汉,太平天国念念不忘驱满复汉,甚至不忘对洋人提,临死时还道及华夷种族之恨,种族之戚,切齿满人,欲驱除诛绝,实乃彻彻底底的民族革命,无庸置疑也。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至今争议未定,革命党把它定为民族革命是正确的,中共称之为农民革命,虽有合于农民革命之处,而非其革命主要之义。今之论太平天国史者,或曰宗教革命,乃把太平天国与清方之战歪曲为基督教与儒教之战,毫不提其民族主义,且曰太平天国并没提出驱逐胡虏之号。或引用梁启超之说曰:“即如洪秀全,或以其所标旗帜有合于民族主义也,而相与颂扬之,究竟洪秀全果为民族主义而动否,虽论者亦不敢为作保证人也。”蔡元培曰:“洪杨之事,应和之者率出于子女玉帛之嗜好;其所残害,无所谓满汉之界;而出死力以抵抗破坏之者,乃实在大多数之汉族。是亦足以证其种族之见之薄弱也。”钱穆《国史大纲》指出,太平天国起事之初,虽以种族观念相号召,但“似乎只可谓利用此种民间心理,而非纯由此发动”,又曰:“洪杨起事,尊耶稣为天兄,洪秀全自居为天弟,创建政府称为太平天国,又所至焚毁孔子庙,此断与民族革命不同。”萧公权称太平天国的《奉天讨胡檄》““以较朱元璋之谕中原,词气激扬,殆无逊色,吾人如谓朱檄为中华民族革命之第一声,此足为其铿谹之嗣响”,“重在排满,未多倡教,用语颇类明太祖之讨元檄文,可见太平起义,仍以民族主义为号召,与天地会之反清革命如出一辙也。”,而刘浦江则曰毕竟只是“揭举出种族革命的旗号”(钱穆语)而已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能够说明的问题十分有限,单凭这篇檄文去断定太平天国的民族革命性质,结论未免太过牵强。 很多人以此否定太平天国的民族革命,是未睹太平天国的文书告示也。如今天国文献资料之出现,越来越多,非彼梁启超、蔡元培辈所能见到,钱穆之史学非所长,况非太平天国史专家,安可以一家之言妄定乎?余察乎天国文书,反满复汉,华夷之辨的种族性文字随处可见,盖百分之八九十皆提驱满复汉也,虽有宗教语言,而非其主,实为次要,亦利用排满耳。洪秀全之民族思想实已萌芽于做教书先生时,据瑞典传教士韩山文《太平起义记》记载,洪秀全乡居两年多,在书塾教读与潜心著述之余,经常慷溉激昂,议论时事,颇愤慨满清异族之统治。他说:“上帝划分世上各国,以海洋为界,犹如父亲分家产于儿辈,各人当尊重父亲之遗嘱而各自保管其所得之产业。奈何满洲人以暴力侵入中国而强夺其兄弟之产耶!”其反清非徒愤满清之虐政也,非徒以信天主而排清也。 洪秀全堂弟洪仁玕《钦英杰归真》也述及洪秀全“时论时势则慷慨激昂,独恨中国无人,尽为鞑妖奴隶所惑矣。予问其故,则答以难言。再三问之,则谓弟生中土,十八省之大受制于满洲狗之三省,以五万万兆之华人受制于数百万之鞑妖,诚足为耻为辱之甚者。兼之每年化中国之金银几千万为烟土,收华民之脂膏数百万回满洲为花粉,一年如是,年年如是,至今二百年,中国之民富者安得不贫?贫者安能守法?不法安得不问伊黎省或乌隆江或吉林为奴为隶乎?兴言及此,未尝不拍案三叹也。”
民国时期关于太平天国的女侍卫长的报道 民国时期,广西地区的报刊报道说梧州有一位太平天国的覃姓女侍卫长仍然健在,这位女侍卫长看到了满清覆灭,民国二年去世,可能是太平军当中极少的一些幸存者了吧。
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一个为理想奋斗终生的人 转自知网,原刊于《中学历史教学》。
“洪秀全后宫几千美女”谣言的出处——《江南春梦庵笔记》考伪 太平天国运动始于1851年,终于1864年。虽然太平天国早被曾国藩等人所剿灭,但100多年来,关于太平天国的各种传奇故事仍然流传于世间。其中的一种说法是,洪秀全定都天京(今南京市)后,过上了花天酒地、胡作非为的腐化生活,天王府里藏了2000多个美女。 查证这种说法的源头,来自沈懋良所撰写的《江南春梦庵笔记》。 据《江南春梦庵笔记》记载,洪秀全的天王府里有爱娘、嬉娘、妙女、姣女等16个名位共208人,24个王妃名下又有姹女、元女等7个名位共960人,光妃嫔就有1168人。加上在天王府服役的女官、宫女,总人数高达2300多人。 在中国古代,几乎每一位帝王都拥有一个庞大的后宫,多则成千上万,少则也有几十。洪秀全的天王府里拥有2300名美女,算是比较多了。 但这件事是真的吗? 《江南春梦庵笔记》最初刊发于上海《申报》馆铅印的多卷本刊物《四溟瓒记》,署名“武昌沈懋良撰”,看样子是来自湖北武昌的一名作者沈懋良所著。《江南春梦庵笔记》这本书的最后,有春草吟庐主人所作跋,称:“懋良陷贼十三年,相处者又倡乱之巨逆(太平天国赞王蒙得恩),宜乎其所言源源本本,如数家珍也。”又说:“所载群逆之出处,伪制之详明,又足补诸书所未备。” 意思是,沈懋良曾经在天京生活了13年,与太平天国赞王蒙得恩很熟悉,所以能够得到许多太平天国的真实情况。咋一看,这种来自太平天国内部的资料似乎可靠性很高。因此,1952年7月,神州国光社整理出版的8卷本《太平天国》,就将《江南春梦庵笔记》辑入。 然而,《江南春梦庵笔记》是一本满清统治者为了污蔑太平天国而指使手下喉舌伪造出来的欺世盗名的伪书。著名历史学家、太平天国史研究专家罗尔纲先生直截了当地称之为“太平天国历史的第一大伪书”。 1951年,罗尔纲以大量真实可靠的文献记录来与《江南春梦庵笔记》进行比较对勘,发现里面充满破绽,存在严重的凭空捏造、篡改文献等问题,还写了《太平天国史料里第一部大伪书考伪》一文进行指正。 比如,蒙得恩病逝于1861年(咸丰十一年),但《江南春梦庵笔记》却胡扯蒙得恩在1864年还在天王宫值宿。这时候沈懋良见到的是鬼吗? 比如,蒙得恩明明有一个儿子,叫蒙时雍,但《江南春梦庵笔记》却说他“无子”。难道天京有两个蒙得恩吗? 再比如,沈懋良为假装身居天京,不知道同治改元,将天京失陷后最后两则日记的写作日期是“十四日”“十五日”,装作这时候他还在天京写纪事。然而,沈懋良不知道天历和农历是不同的。如果他真的在天京,那么就应该记为天历六月初六。 罗尔纲就是抓住这些破绽,一针见血地指出《江南春梦庵笔记》是一部彻头彻尾的伪作。既然如此,关于洪秀全在天王府藏有2000多个美女的传言,也失去了可信度。
“洪秀全后宫几千美女”谣言的出处——《江南春梦庵笔记》考伪 太平天国运动始于1851年,终于1864年。虽然太平天国早被曾国藩等人所剿灭,但100多年来,关于太平天国的各种传奇故事仍然流传于世间。其中的一种说法是,洪秀全定都天京(今南京市)后,过上了花天酒地、胡作非为的腐化生活,天王府里藏了2000多个美女。 查证这种说法的源头,来自沈懋良所撰写的《江南春梦庵笔记》。 据《江南春梦庵笔记》记载,洪秀全的天王府里有爱娘、嬉娘、妙女、姣女等16个名位共208人,24个王妃名下又有姹女、元女等7个名位共960人,光妃嫔就有1168人。加上在天王府服役的女官、宫女,总人数高达2300多人。 在中国古代,几乎每一位帝王都拥有一个庞大的后宫,多则成千上万,少则也有几十。洪秀全的天王府里拥有2300名美女,算是比较多了。 但这件事是真的吗? 《江南春梦庵笔记》最初刊发于上海《申报》馆铅印的多卷本刊物《四溟瓒记》,署名“武昌沈懋良撰”,看样子是来自湖北武昌的一名作者沈懋良所著。《江南春梦庵笔记》这本书的最后,有春草吟庐主人所作跋,称:“懋良陷贼十三年,相处者又倡乱之巨逆(太平天国赞王蒙得恩),宜乎其所言源源本本,如数家珍也。”又说:“所载群逆之出处,伪制之详明,又足补诸书所未备。” 意思是,沈懋良曾经在天京生活了13年,与太平天国赞王蒙得恩很熟悉,所以能够得到许多太平天国的真实情况。咋一看,这种来自太平天国内部的资料似乎可靠性很高。因此,1952年7月,神州国光社整理出版的8卷本《太平天国》,就将《江南春梦庵笔记》辑入。 然而,《江南春梦庵笔记》是一本满清统治者为了污蔑太平天国而指使手下喉舌伪造出来的欺世盗名的伪书。著名历史学家、太平天国史研究专家罗尔纲先生直截了当地称之为“太平天国历史的第一大伪书”。 1951年,罗尔纲以大量真实可靠的文献记录来与《江南春梦庵笔记》进行比较对勘,发现里面充满破绽,存在严重的凭空捏造、篡改文献等问题,还写了《太平天国史料里第一部大伪书考伪》一文进行指正。 比如,蒙得恩病逝于1861年(咸丰十一年),但《江南春梦庵笔记》却胡扯蒙得恩在1864年还在天王宫值宿。这时候沈懋良见到的是鬼吗? 比如,蒙得恩明明有一个儿子,叫蒙时雍,但《江南春梦庵笔记》却说他“无子”。难道天京有两个蒙得恩吗? 再比如,沈懋良为假装身居天京,不知道同治改元,将天京失陷后最后两则日记的写作日期是“十四日”“十五日”,装作这时候他还在天京写纪事。然而,沈懋良不知道天历和农历是不同的。如果他真的在天京,那么就应该记为天历六月初六。 罗尔纲就是抓住这些破绽,一针见血地指出《江南春梦庵笔记》是一部彻头彻尾的伪作。既然如此,关于洪秀全在天王府藏有2000多个美女的传言,也失去了可信度。
“洪秀全后宫几千人”谣言的出处——江南春梦庵笔记考伪 太平天国运动始于1851年,终于1864年。虽然太平天国早被曾国藩等人所剿灭,但100多年来,关于太平天国的各种传奇故事仍然流传于世间。其中的一种说法是,洪秀全定都天京(今南京市)后,过上了花天酒地、胡作非为的腐化生活,天王府里藏了2000多个美女。 查证这种说法的源头,来自沈懋良所撰写的《江南春梦庵笔记》。 据《江南春梦庵笔记》记载,洪秀全的天王府里有爱娘、嬉娘、妙女、姣女等16个名位共208人,24个王妃名下又有姹女、元女等7个名位共960人,光妃嫔就有1168人。加上在天王府服役的女官、宫女,总人数高达2300多人。 在中国古代,几乎每一位帝王都拥有一个庞大的后宫,多则成千上万,少则也有几十。洪秀全的天王府里拥有2300名美女,算是比较多了。 但这件事是真的吗? 《江南春梦庵笔记》最初刊发于上海《申报》馆铅印的多卷本刊物《四溟瓒记》,署名“武昌沈懋良撰”,看样子是来自湖北武昌的一名作者沈懋良所著。《江南春梦庵笔记》这本书的最后,有春草吟庐主人所作跋,称:“懋良陷贼十三年,相处者又倡乱之巨逆(太平天国赞王蒙得恩),宜乎其所言源源本本,如数家珍也。”又说:“所载群逆之出处,伪制之详明,又足补诸书所未备。” 意思是,沈懋良曾经在天京生活了13年,与太平天国赞王蒙得恩很熟悉,所以能够得到许多太平天国的真实情况。咋一看,这种来自太平天国内部的资料似乎可靠性很高。因此,1952年7月,神州国光社整理出版的8卷本《太平天国》,就将《江南春梦庵笔记》辑入。 然而,《江南春梦庵笔记》是一本欺世盗名的伪书。著名历史学家、太平天国史研究专家罗尔纲先生直截了当地称之为“太平天国历史的第一大伪书”。 1951年,罗尔纲以大量真实可靠的文献记录来与《江南春梦庵笔记》进行比较对勘,发现里面充满破绽,存在严重的凭空捏造、篡改文献等问题,还写了《太平天国史料里第一部大伪书考伪》一文进行指正。 比如,蒙得恩病逝于1861年(咸丰十一年),但《江南春梦庵笔记》却胡扯蒙得恩在1864年还在天王宫值宿。这时候沈懋良见到的是鬼吗? 比如,蒙得恩明明有一个儿子,叫蒙时雍,但《江南春梦庵笔记》却说他“无子”。难道天京有两个蒙得恩吗? 再比如,沈懋良为假装身居天京,不知道同治改元,将天京失陷后最后两则日记的写作日期是“十四日”“十五日”,装作这时候他还在天京写纪事。然而,沈懋良不知道天历和农历是不同的。如果他真的在天京,那么就应该记为天历六月初六。 罗尔纲就是抓住这些破绽,一针见血地指出《江南春梦庵笔记》是一部彻头彻尾的伪作。既然如此,关于洪秀全在天王府藏有2000多个美女的传言,也失去了可信度。
吼吼吼,终于正式申请成功了
蓄发着汉衣——电视剧太平天国的截图
九江市跳水冠军曾格达迪 九江市跳水冠军,鞑清计死办主任曾格达迪·国藩和曾格达迪·国荃
扬州殉难文武名录 某个景点里面的。 数点梅花亡国恨,三分明月故臣心。
金田起义漫画 老漫画的封面。
一本关于翼王的书《史式文集》 史式老师的大作,看了一下内容,里面讲翼王的生平和一些考证还是很正面比较客观的。 P~S:今天又是为男神吃土的一天呢~
太平天国的近代化构思——《资政新篇》 作者是天王洪秀全的胞弟洪仁玕。
太平天国对商业的发展 摘自学术期刊。
九江市跳水冠军 一些老连环画里面的
太平天国对儒家思想的诠释
太平天国的官帽 太平天国官帽 摘自《太平天国印书》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