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jy7177 sjy7177
关注数: 15 粉丝数: 74 发帖数: 2,506 关注贴吧数: 70
热带鱼图文介绍 孔雀鱼[俗名别名] 凤尾鱼、百万鱼、彩虹鱼、古比鱼 [拉丁学名] Poecilia reticulata [地理分布] 委内瑞拉、圭亚那、西印度群岛等地的江河流域 [成鱼体长] 4.0 ~ 6.0 cm [性  格] 温和 [适宜温度] 19.0 ~ 29.0 ℃ [酸 碱 度] PH 7.0 ~ 8.5 [硬  度] dGH 12.0 ~ 18.0 N [活动层次] 中层 [繁殖方式] 卵胎生   孔雀鱼是最容易饲养的一种热带淡水鱼。它丰富的色彩、多姿的形状和旺盛的繁殖力,倍受热带淡水鱼饲养族的青睐。尤其是繁殖的后代,会有很多与其亲鱼色彩、形状不同的鱼种产生。雌、雄鱼差别明显,雄鱼的大小只有雌鱼的一半左右,雄鱼体色丰富多彩,尾部形状千姿百态。   孔雀鱼常见品种有红袍孔雀、黑袍孔雀、蓝袍孔雀、蛇皮孔雀等。饲养水温18~24摄氏度,水质中性软水,饵料以鱼虫为主,也可摄食颗粒饲料。繁殖时雌鱼直接从体内分娩出仔鱼,每次产仔50~100尾,每月可产仔一次。   孔雀鱼体形修长,有极为美丽的尾鳍,体色有淡红、淡绿、淡黄、红、紫、孔雀蓝等,尾部长占体长的2/3左右,尾鳍上有1~3行排列整齐的黑色圆斑或是一彩色大圆斑。尾鳍形状有圆尾、旗尾、三角尾、火炬尾、琴尾、齿尾、燕尾、裙尾、上剑尾、下剑尾等。成体雌鱼体长可达5~6厘米,尾部长占体长的1/2以上,体色较雄鱼单调,尾鳍呈鲜艳的蓝、黄、淡绿、淡蓝色,散布着大小不等的黑色斑点,这种鱼的尾鳍很有特色,游动时似小扇扇动。孔雀鱼适应性很强,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2~24℃,喜微碱性水质,pH7.2~7.4,食性广,性情温和,活泼好动,能和其它热带鱼混养。孔雀鱼易养,但要获得体色艳丽,体形优美的鱼则从鱼苗期就需要宽大的水体,较多的水草,鲜活的饵料,适宜的水质等环境。 孔雀鱼的生命力极其旺盛,对环境适应能力也极强,居然可以饲养在小小的玻璃茶杯里。胎生鳉鱼科的独特的直接胎生繁殖的特性,甚至还可以自行杂交繁殖一个新的品系,使水族爱好者充分体会繁殖的乐趣,同时似乎还有一种创新的成就感。因此,孔雀鱼受到大部分水族爱好者的青眯,也往往作为热带鱼入门饲养品种被推荐给初次接触水族饲养的爱好者,所以成为水族销售市场上销售热门品种之一。作为一个已经经历了百年的热带观赏鱼品种,多年来经过无数位观赏鱼养殖家历代人工改良、繁殖,现在的孔雀鱼在形态、色彩更显变化多端和精致细腻,也慢慢脱离被资深水族爱好者以“廉价”、“档次不高”为由而不屑饲养的阴影,渐渐成为热带鱼中继龙鱼,七彩神仙之后的又一大饲养热门主题。甚至有人评价:“热带鱼始于孔雀鱼,也终于孔雀鱼。”极为简明扼要地刻划了孔雀鱼受欢迎的程度和在热带鱼中的观赏、养殖地位。 剑尾鱼[俗名别名] 剑鱼 [拉丁学名] Xiphophorus helleri [地理分布] 北美、中美洲,墨西哥、危地马拉,后传入非洲、斯里兰卡 [成鱼体长] 10.0 ~ 12.0 cm [性  格] 温和 [适宜温度] 21.0 ~ 28.0 ℃ [酸 碱 度] PH 7.0 ~ 8.0 [硬  度] dGH 12.0 ~ 18.0 N [活动层次] 顶层 [繁殖方式] 卵胎生   剑尾鱼属卵胎生鳉鱼科。尾鳍的下叶很长,仿佛是一把长剑,长度有时可达体长的两倍,是较容易饲养的热带淡水鱼品种。剑尾鱼的生理发育有性逆转现象,完成性转化的鱼具有雄性的习性和功能,繁殖方法与孔雀鱼相似。   剑尾鱼体呈橄榄色或红色,两侧中部有一条深红色条纹,从鳃盖后起直至尾部,条纹上下有浅蓝色镶边。背鳍上有红斑。剑鱼最突出的标志是雄鱼尾鳍下端延长似剑,剑长超过体长,由此得名。剑尾绿色或橙色,边缘黑色。雌鱼的色泽较雄鱼逊色,无剑尾。剑鱼容易杂交,与月光鱼杂交以及经过人工不断的优选培育,现有红剑、黄剑、鸳鸯剑等不同花色的品种。全身红一色的红剑,似红丝绒般艳丽。尾剑有单剑,也有双剑。   剑鱼的适应能力很强,在水温为20~25℃,弱酸性、中性或微碱性水中,都能生长和繁殖,最适生长水温24℃。杂食,热带鱼爱吃的饵料、人工饲料,它都摄食。剑鱼虽然备“剑”,但并不好战,恰恰相反,它们性格温和、善良,从不欺侮弱者或不同种者。易和别的热带鱼混养。杂交后的品种,如红剑,生长快,体格强壮,易饲养,又更具有观赏价值。 月光鱼[俗名别名] 新月鱼、满鱼、阔尾68鱼 [拉丁学名] Xiphophorus maculatus [地理分布] 中美洲墨西哥、危地马拉等江河流域 [成鱼体长] 5.0 ~ 8.0 cm [性  格] 温和 [适宜温度] 20.0 ~ 26.0 ℃ [酸 碱 度] PH 7.0 ~ 8.3 [硬  度] dGH 12.0 ~ 18.0 N [活动层次] 中层 [繁殖方式] 卵胎生   月光鱼属卵胎生鳉鱼科,体型呈椭圆形,圆尾,体短腹圆。体色有黑、红、蓝、五花等,常见品种有红月光,红尾金月光、黑月光、蓝月光、三色月光等。饵料以鱼虫为主。繁殖水温24~27摄氏度,雌鱼临产前腹部有一明显的胎斑,每次产仔20~50尾,每月产仔一次。月光鱼性温和,易饲养。   月光鱼体型呈纺锤形,头小眼大,吻尖,胸腹部较圆,近尾部渐趋侧扁,尾柄宽阔,尾鳍圆弧形,背鳍位于身体中部偏后,外缘圆弧形。月光鱼能与剑尾鱼杂交,杂交品种常见的有红月光、蓝月光、黄月光、黑尾黄月光、黑尾红月光、花月光、金头月光、帆翅月光等品种。月光鱼易变异,已稳定的品种不宜与剑尾鱼或别的月光鱼混养。此鱼喜中性偏碱硬水,pH7~7.4,水温22~26℃,在0.5%~1%盐水中生长较好。杂食性,性情温顺。5~6月龄性成熟。若发现雌鱼腹部膨大,近**处出现大黑斑时为临产征兆。同缸成熟雌、雄鱼自行交尾繁殖。繁殖适宜水温为26℃左右,硬度9~10度左右,1尾雌鱼可产下鱼苗30~40尾。
【图文.滤材】 - 简谈过滤材料真假之 – 火山石篇 声明: 本贴内容原文及相关图片均收集于网络,本人只是稍作编辑整理,在不改变原文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尽量简化文章内容和专业术语,使文章更为通俗易懂。由于受到时间、环境和设备等各种因素及自身的水平的限制,本人无法对当中内容的真实性全作验证,在编辑整理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与不足,还望大家多谅解与不吝赐教。本文仅供参考,请真伪自辨,希望能对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在此诚挚感谢原文作者和相关图片作者为大家作出的无私贡献! 现在养罗汉的鱼友有很大一部分都选择火山石做底沙,因为火山石多孔,可以起到如陶瓷环培养硝化菌的作用。此外,还能美化鱼缸,红色的火山石能衬托出罗汉的美丽,并具有一定的诱色作用,而且罗汉也很爱叼着玩耍的。 现在市面上出售的火山石大多是散装的,因为火山石是经过天然高温形成的矿物,所以因温度不同而呈现的颜色也有差别,温度较低形成褐色或黑色,温度高点会变成淡红色,超高温下可以变成红的。这就说明一袋火山石不会都是红色的,即使JS告诉你都是经过挑选过的,那也可以通过观察来鉴别真假,真的火山石性质稳定,表面坚硬。假火山石容易被水分解,污染水质,更厉害的是可以把水的PH抬的很高!有热心的鱼友测试过假的火山石能把水的PH提升至8.4 (基本都可以养野生非洲坦鲷了),大家都知道罗汉不适于生活在PH这么高的水质里,会造成罗汉褪色呈惨白色了。
罗汉鱼攻头、攻色系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攻头篇 一、走访罗汉商家 笔者利用工作之便,在今年五月至六月间,分别走访了沈阳及抚顺两地的多家专营罗汉鱼的商家。分别利用了笔者自有买鱼者、商人、记者等多重身份,取得了鱼商的信任,从中获得了一些肤浅却又对广大初级罗汉迷有所帮助的资料。 首先是鱼苗的来源~鱼商手中的罗汉苗,通过两种途径获得,一是在上一级鱼商手中购进,二是自行繁殖。上一级鱼商可以这样分类:一级鱼商~由鱼场和大型罗汉卖场组成,这样的鱼商一般不出售成鱼、不零售,对外大量批发罗汉鱼苗;二级鱼商~从一级鱼商处购得鱼苗后,进行第一次筛选,保留少量较好品相的鱼苗进行培养,其培养出较好的成鱼留做种鱼自行繁殖,再将培养出的亚成鱼、一级鱼商那筛选后的鱼苗、自行繁殖的鱼苗卖给三级鱼商;我们平时接触到的所谓JS就是三级鱼商了,他们将购进的鱼苗进行多次筛选,保留下较好的苗培养成鱼或亚成鱼,再高价卖给广大鱼友。三级鱼商一般将筛选后的鱼苗,根据进价的不同,折合日常死亡损耗,加价卖给我们。 说到这,各位看官一定在说~这小子跑题了。言归正传,其实我们最关心什么?就是鱼商的筛选方式,现在我就解秘给你们:1、同一批苗看大小,留大的,淘汰小的。2、看体形,小苗阶段无法区分公母,但鱼商一般是凭经验、看鱼的体型选择的。留下身体饱满、匀称圆润的,淘汰身体细长、嘴尖的。3、最后才是看珠点、亮片、墨斑。那么这里边最关键的环节正是第一步~要大、要强壮。 至于原因,后边解答。 每个喜欢罗汉的鱼友,都希望拥有一条爆头罗汉鱼,这也是目前国内罗汉鱼市场价格定位的主要因素。 既然养一回鱼,当然要养最好的,这是大家共同的心理。 很多资深的罗汉专家们总喜欢把基因挂在嘴边,在他们的理论中,只要鱼的基因好,就会起大头。没有好的基因,无论你怎么努力,都不会有太大表现。 我承认基因的重要性,也从来不反对基因说。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又是从哪里获得罗汉基因的密码呢?市场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罗汉苗和亚成罗汉,却很难看到他们的父母,即使看到了父鱼或母鱼,也不能保证它们产出的,都可以那么优秀,广大罗汉鱼迷们更不会因为买条鱼就要去做个DNA测试吧。 因此我们在相信基因说的同时,万万不可以迷信基因,因为罗汉鱼其实根本不存在固定的基因!所谓基因说,其实就是商家的嘘头。 说到这,可能有人就要骂我了~为了真理,今天我就是要揭开我所知的秘密。在一个被炒作混乱的新鱼种面前,我敬告广大鱼友~科学养鱼才最实际。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