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扮纯情 uni0o0
看我干嘛?想干什么?
关注数: 65 粉丝数: 712 发帖数: 30,865 关注贴吧数: 43
说什么书架,完读,追更,恐怕也不是给量的关键! 这段时间来花了不少功夫研究番茄的机制,得出以下粗浅结论,大家不妨看看,觉得有道理可以参考一下。 以重要性排序:书名、封面>>阅读时长>书架>其他。 书名和封面是重中之重,直接影响你的书是否吸量。举个例子,你的书和另外三本书同时出现在一本书的书末推荐,如果读者点进你的书次数大于另外三本,那么你的书后续曝光次数就会增加,反之亦然。 在这一点上,读者拥有着决定权。对于番茄来说,没理由读者要看这本,你不给他看啊,对不对? 这就像是比赛,首先是普通组4本书,如果你一直赢,那么就给你更好的推荐位,更多的曝光机会。如果你输,那么就降低你的评级,丢到次一级的小组,如果还输,就丢到再次一级,最终达到某个平衡,决定名词:不输不赢(稳定低流量),或者输无可输(直接0流量)。当然,这也不是固定的,因为一直有新书进来。所以,如果某天你的书突然来了多了点量也不用惊讶,可能是因为你的书比新来的书要强,所以你就上去了。 阅读时长,即点进你的书的读者,这一点也很重要,直接影响你的稿酬和番茄的广告费。在你的书里停留的时间越久,收益就越高。一个读得很慢的读者,价值远大于一个读得很快的读者。 书架,直接影响阅读时长的数据。有的作者会问,为什么书架比高,但是还是扑,给量还是越来越少?因为,你的读者加了书架可能在养书;你的读者加了书架后可能很快又删了;你的读者加了书架后只是跳着阅读。 其他:其余各种因素,比如完读、评分、互动…… 总之,换个角度,从番茄的角度去看问题,有些东西就能理清了。 思路大概就是这个思路,如果说得不清楚不明白,将就看看。反正我叙事不清,活该扑街!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