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民族L
大汉民族L
关注数: 0
粉丝数: 4
发帖数: 160
关注贴吧数: 1
你好!2014 你好!2014!又在岗位上送走了旧的一年,迎来新的一年!
这是什么,是雪吗? 早上,一上三环就是这景象,是雪吗?
想念康庄,祝福康庄! 转眼离开康庄已经28年了,那时在铁小上学,也不知老师、同学现在在哪里,康庄变成什么样,祝福康庄!
307国道咋回事? 哎呀,最近307国道咋回事,好像一下从地里冒出来似的,那么多大车,好家伙赶集似的,把仨车道全占满,有时从夹缝超车,两边都是铜墙铁壁,还真有点紧张。一辆车顶三个多坦克,把路面轧的,从西往东走,能找到海上划船的感觉,呵呵。
说说藁城的路灯 藁城的路灯,俩字---坑爹,还不如外县外环的路灯亮,哪条街、路都一个德行,尤其是廉州路,那年花了那么多钱,路灯弄得是个屁,挺贵,不顶事,半高不低的空中闪着几个昏黄的蛋蛋,啥玩意。强烈要求赶紧换换,给老百姓晚上出门切实提供个方便吧。另外建议延长路灯照明时间,天头明再关,这样那些半夜或凌晨在街上乱转寻机作案或攀爬阳台的、溜门撬锁的被发现的几率也大点,别太小家子气,拿出个百亿县的样来。
那年、那人、那事 问世间“义”为何物 袁崇焕的忠义令后人扼腕,佘氏家族对忠义之士在天之灵的守护也是义薄云天。佘义士自偷葬袁崇焕首级后,就辞官不做,临终前给后世子孙留下了遗训:一不许再回广东老家,要世世代代为袁大将军守墓,二不许做官,三不许不读书。从此,佘家后人开始了对袁崇焕墓的秘密守护,直到乾隆年间,守墓才转为公开,他们也才得到世人的敬重。 一个承诺信守370年。寒暑沧桑,17代人生生死死,守墓的遗训还是代代相传,守护袁将军的英灵,守墓成了佘家每一代人生存的信仰,中国传统精神中的对英雄的敬仰,对诺言的信守在佘家人的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实现。一块碑一座墓,埋葬了一位冤屈的民族英雄。17代人、372年,守定一片忠心耿耿的英雄大义。 300多年雨打风吹去,多少人世沧桑、世事更迭无从历数,而为冤屈忠魂守墓的义举未从间断,直至现在落在了这位左腿微跛、脚步踉跄,甚至有点弱不禁风的老太太身上。佘幼芝老太太说,三百多年来佘家的17代辈辈单传,但是每一代都记着忠义二字,都恪守祖训,与袁大将军墓朝夕相伴,没有离开半步。
那年、那人、那事 63岁的佘幼芝是住在北京市崇文区东花市斜街52号院内的一位普通老太太。372年前秋天的那个风高月黑的夜晚,她的先祖佘义士(名字无从考证)冒着满门抄斩的危险将冤死的民族英雄袁崇焕的首级从朝廷高高的旗杆上偷了下来,埋在自家院内,日夜守护。此举被后人称为“冒死葬忠魂”。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原来在袁崇焕帐下做过多年谋士的佘义士隐姓埋名,带领佘家的老小开始了守墓义举。 佘家先祖的称谓已无从查考,连佘幼芝也说不上来,但后人一般以佘义士名之。袁崇焕系广东籍明朝一代名将。天启六年(1626),在宁远一役中大挫金军,努尔哈赤本人亦为袁军大炮重创身亡。崇祯二年(1629年),袁崇焕败金军于北京广渠门外。但崇祯帝轻信谗言,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将袁逮捕下狱。次年8月袁被凌迟处死,行刑当日,沿途一些误信他通敌的人一人一口咬他身上的肉,死得极其惨烈。 佘义士是跟随袁将军多年的一位谋士,在袁被害后,他含悲衔愤冒灭门之祸偷偷取回悬于旗杆上的袁氏人头,埋在自家院中,从此隐姓埋名。佘义士临终前嘱咐家人死后把他埋在袁大将军身旁,并要求佘家子孙此后不许为官、不许回南方老家,世世代代为袁将军守墓。
兄弟,一路好走!!! 今天,心情很忧郁,我的一个师弟,也是我的战友,才28岁,脑淤血殉职在两会安保一线,就在两会结束的最后一天,如鲠在喉,泪流如雨,无法言表,只愿兄弟一路好走!!!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