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的ID 楠楠的ID
关注数: 171 粉丝数: 163 发帖数: 9,148 关注贴吧数: 35
翻开小学一年级新书:是泉水叮咚还是泉水丁冬? 翻开小学一年级新书杨女士纳闷了: 是“泉水叮咚”还是“泉水丁冬”? 杨女士家住巴南区,今年30多岁,孩子在巴南区读小学一年级。孩子昨天开学报名,学校发了新书。新书里有一篇课文叫“泉水丁冬”,杨女士反复看了看,觉得有点不对劲儿,“丁冬”两个字是不是写错了,我们小时学的都是“叮咚”啊,怎么少了口字旁?这是教材,应该不会有错吧?   专家:应按照要求使用“推荐词” 带着杨女士的疑问,我们首先咨询了重庆语言文字工作委会员的专家张老师。他说,在《现代汉语词典》第310页,这两个词都查得到。“丁冬”是异形词,可以用,但一般都写作“叮咚”。2002年,教育部、国家语委下发《关于在教育系统试行〈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的通知》,明确要求,“教育教学各环节、新编教材等,均应执行《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使用推荐词形。根据这一要求,一般都写作“叮咚”。 我们查阅了《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10页,有“丁东”、“丁冬”和“叮咚”3个词。“丁东”的解释是:现在一般写作“叮咚”;“丁冬”的解释是:现在一般写作“叮咚”;而“叮咚”的解释是:模拟金属、玉石等碰撞或水滴落的声音,如“泉水叮咚”。 《咬文嚼字》:两种写法都有 昨天,我们还专门致电《咬文嚼字》杂志编辑部。一名姓杨的老师告诉我们:“叮咚”和“丁冬”这两种写法都有,意思一样,区别是词形不同。“丁冬”是异形词,不算错别字。 “丁冬”的写法可能要比“叮咚”早一些,后来人们在它的左边加上“口”字旁,以示形象地说明这是一个“拟声词”,渐渐地,人们使用起了“叮咚”一词,但用“丁冬”也不算错。(记者 于洋)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