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8834833 hu8834833
关注数: 14 粉丝数: 196 发帖数: 3,690 关注贴吧数: 83
大别山最高峰可能是天河尖 白马尖?天河尖? 谁是大别山主峰   大别山主峰区的毎一条山脉、毎一座山峰,除了它的物理属性之外,还有着它的文化属性。天河尖就是如此。   “天河尖”位于霍山、岳西交界处,山脉东西走向,绵延二十里余,首尾海拔相对落差在百米左右,对海拔一千五六百米高的岭状山脉来说,有如此小的相对高度,这在大别山脉中是少见的。这也是我们关注它的原因之一。   据史料载,“天河尖”原名“天鹅岭”。至于为何改名,在当地流传着几种说法,一说是“天鹅”“天河”因谐音之故,久而久之就以讹传讹了;另一说法是,因霍山境内大别山有“白马尖”,与之相呼应的岳西应该有 “天河尖”,取“天马行空”之意;还有种说法是,相传“天鹅岭”山脉脊梁上有“天池”,是天鹅的栖息之地而得名,其后改为“天河尖”……   独特的地理环境,传奇的名称由来,更重要的是,近些年来有研究者指出,“天河尖”实为大别山最高峰……这些都吸引着我们想探一探这座“天河尖”。因此,我们的探秘就从“天河尖”开始。我们是与岳西县政府、县国土局、青天乡政府及专业测绘队一道,准备对“天河尖”进行地理勘察。   “天河尖”的地形地貌分布格局很特殊,按照史籍里的记录,这里并没有“尖”,其实是十余公里的岭脊。东西向的山脉,狭窄的山道两侧尖尖的奇岩怪石像一颗颗巨大的利齿,这里是典型的大别山区的地貌,地势嶙峋,人类活动稀少。快到“尖”顶,人踩过的路已经看不到痕迹。我们一行就像猴子一样在石堆里跳来跳去,目的只有一个,寻觅最高点。功夫不负众人心,通过目测、仪器测量多个“顶”点的海拔高程。最终锁定最高点位置。   这之后,安徽省所属岳西县国土资源测绘队和另一家专业测量公司,运用国家国土资源卫星测绘系统、安徽省国土测绘卫星基站网络使用两台测量仪,定位实测PT1点:分别是海拔高程:1770.81米和1771.01米。经过核算,最终实测天河尖最高点海拔1771米(不含人造建筑物)的高程数据。更新了史料中记载的天河尖海拔1755米的高程数据。   据省国土系统的测绘专家说,卫星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其实与实测时的天气阴晴、能见度、云层、时段、机站点等多种指数有密切关系。为了采集大别山主峰区天河尖、白马尖、多云尖诸多峰岭的来龙去脉及最高点的地理数据,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我们又选择了一个重要气象指标参数几乎与天河尖实测时一致的天气对“白马尖”和“多云尖”进行了实地察勘和最高点数据采集。   “千峰斜插望迢遥,一派烟波接絳宵。”白马尖系大别山主峰,成山于燕山晚期,常年云雾缭绕,自然风光也很秀丽。它集“高、雄、峻、特”为一体,气势磅礴,巍峨壮观;峭壁凌空,苍松挺立;群山环抱。在白马尖极目远眺,令人浮想联翩,犹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呈现在眼前。在白马尖的最高点,我们同样运用了安徽省国土测绘卫星基站网络及专业仪器进行了勘测,最终实测高程海拔1770.308米(不含人造建筑物)。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白马尖都被认为是大别山的主峰;我们也知道,这些实测的数据要有待国家权威部门的复测和最终认定,一次的测量也许并不能说明什么。但应该肯定的是,运用现代的国土资源卫星系统实测大别山,均更新了史料里记载的白马尖1774米和天河尖1755米的海拔高程数据,这是科技给我们带来的进步;而且,地壳无时无刻不在运动,两座主峰之间的高度稍有变化也在情理之中。   其实,有专家指出,大别山的主峰到底是哪真的不是很重要,因为这都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壮美奇观,一条山脉的主峰和最高峰分属二山的案例,其实在很多地方的山脉中皆有存在。例如,秦岭山系中海拔3767米的太白山远不及海拔4920米的迭山,但太白山的声名远播是迭山远远不能企及的,昆仑山的主峰通常认为是东昆仑的玉珠峰,而最高峰则是西昆仑海拔7649米的公格尔峰。玉珠峰的海拔不足7000米,但因为更加靠近东部人口稠密的地区而成名的;而且,据清·光绪《霍山县志》等诸多史料的记载,白马尖作为大别山核心地带主峰的地位不会改变,因这里人文地理从古至今皆名声显赫。对主峰的判定不能单凭高程的绝对值,还应考虑人文地理等诸多因素。
地铁时代 公交前景如何(转自网络) 地铁虹吸效应显现,部分公交线路客流锐减 日前合肥地铁2号线开通,家住四季花海小区的合肥市民李艳梅欣喜异常,这意味着她以后到三里庵上班更方便了。“以前从振兴路到三里庵,坐公交要半个多小时,拥挤不说,还要担心堵车晚点,现在乘地铁只要十几分钟,上班路上从容多了。 ”李艳梅笑着说。 随着地铁1、2号线的开通,越来越多的合肥市民像李艳梅一样选择乘坐地铁出行。而未来几年,地铁3、4、5号线将陆续开通,地铁势必在公共交通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但是地铁的快速崛起,会对原本唱主角的城市公交系统产生什么影响?公交如何乘着“地铁时代”的东风升级发展?这些成为地铁城市普遍面临的问题。 3路公交车西起合肥公交二公司,东至曙光影院,与地铁2号线重合或平行地段较多,在2号线开通半个多月来,3路公交的司机夏力开始感受到客流量变化。 “原来经常爆满,一个站台就能上满一车人,高峰时段一车能载七八十人,现在虽然还是满座,但是高峰时只有四五十人。 ”夏力告诉记者,地铁对公交的冲击已开始显现,3路公交的客流量明显减少。 “客流一度下降超过40%,主要集中在西线大蜀山附近,东边的客流变化不大,最近虽然客流有所恢复,但是相比地铁开通前,仍然减少了约30%。 ” “从小东门到大铺头,不堵车的情况下公交需要三四十分钟,而地铁只要20分钟左右,地铁速度优势明显,中远距离乘客肯定选择地铁。但是对于短距离乘客,比如三四站路内的乘客仍然多选择乘坐公交车,这部分客流变化不大。 ”夏力说。 “地铁开通之前,合肥公交的日均客流量180余万人,现在下降到140万人左右。 ”合肥公交集团营运管理部部长徐鸣介绍,公交客流量下降除了私家车增长、共享单车兴起、道路改造等因素外,最主要原因还是来自地铁的冲击。 “1号线开通后影响还不明显,但是2号线开通后,两条线路实现了换乘,地铁对客流的虹吸效应开始显现,部分公交线路客流下滑明显,如与2号线重合较多的3路公交车、快速公交4号线。 ” “从目前一些大城市交通发展来看,轨道交通发展了,尤其是成网了,常规公交分担率多呈下降的趋势。但是长期来看,这两种交通方式又是相互竞争、相互依存的关系。 ”省综合交通研究院交通规划分院副院长郭涛认为,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轨道交通是骨架线路,常规公交是主体,两者不完全是竞争关系,有着巨大的错位发展空间,“一般轨道交通的优势区间在6公里以上,而中短距离公交更有优势。 ” 加强与地铁接驳,优化线路还有可为 地铁时代的到来,城市公交如何重新定位? 根据合肥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未来将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主体、融个体交通的多元化城市客运交通体系,塑造高效率、高品质、高适应性的一体化城市公交系统,支撑并引领城市空间拓展。 “地铁时代,常规公交仍然是主体。 ”合肥公交集团董事长彭立煌介绍,合肥公交集团现有公交车4875辆,营运线路214条,线路总长3441.9公里,线网总长1328.7公里,年客运量约5亿人次。近年来,合肥公交集团坚持增车辟线,优化公交线网结构。大力发展快速公交、干线公交,加快构建“快线+干线+支线+微线”四级公交营运服务网络,逐步形成干支协调、互为补充、高效快捷的一体化公交体系。 按照合肥市争创“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建设要求,到2018年底,合肥市万人公共交通车辆保有量将达18标台/万人(含轨道交通车辆),常规公交15标台/万人,公交专用道总里程达200公里,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60%,公共交通(不含步行)分担率达到45%。 “轨道交通是骨干线路,即便未来轨道交通成网,仍然会有大量的空白地带、服务盲区需要公交去填补,而公交线路设置机动灵活,优化线路布局大有文章可做。 ”徐鸣介绍,合肥公交集团积极优化调整公交线路,重点加强公交与地铁的接驳,通过为地铁喂给和疏散客流,实现自身客流增长。 徐鸣介绍,自地铁1号线开通以后,合肥公交集团陆续开通68路、532路、533路等多条公交线路,使1号线沿途各站点周边换乘的公交线路达60多条。轨道2号线开通后,合肥公交集团沿着2号线全线改建了39个公交站,确保距离地铁口100米以内都有公交站,实现两大公共交通客运系统无缝对接,方便市民换乘。同时,为加强与地铁接驳,还新开了508路微循环公交线,调整了2路、538路走向,提高公交线网服务覆盖面。 “比如532路公交车,就属于微循环线路,因为主动为地铁输送客流,虽然只有七八公里的车程,但是客流量充足,日均客流超过1500人。 ” 为避免与地铁同质竞争,合肥公交集团主动撤掉一些与轨道交通重合度较高的线路,如1号线走向基本重合的509A线路,与2号线大部分重合的112路。 “在规划公交线路时,就要考虑如何让公交与地铁互补,而非相互竞争。对于与轨道交通线路重复超过4个站的,或者在地铁沿线走廊地带平行过多的,就要考虑调整线路。 ”郭涛说。 “定制公交”“扫码乘车”,优化服务前景可期 实际上,在国内大多数城市,公交都被定位为公益事业,实行低票价和财政全额补贴。但也有人质疑,低票价是“看上去很美”。由于缺少激励机制,一些公交企业运营效益低下,难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当前大部分公交线路都不赚钱,我们计算过,公交车每一公里成本约9元,而每一公里收入只有3.5元。 ”徐鸣介绍,多数城市的公交运营都处于亏损状态,除了车辆购置和场站建设靠政府投入,政策性亏损也依靠政府补贴。如何破解公交盈利难题,除了靠创新财政供给方式,还需要引入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创新盈利模式。 寒假即将到来,携带大件行李较多的大中专学生将迎来返乡高峰。为方便学生回家,黄麓师范学校“定制”了一辆公交。“从学校到合肥高铁南站,全程仅停靠一站,10元的票价比打车便宜很多,又比农班车更舒适、安全。 ”不少学生纷纷点赞。 这种“定制公交”是合肥公交集团专门针对学校、工业园区等大客流单位,推出的个性化出行方案。“现有公交线路不可能满足所有人需要,定制公交正迎合这种差异化的乘车需求,为乘客量身打造高效出行的公共交通服务。”合肥公交集团专线车队副队长张有松表示,目前合肥公交集团已开通26条 “定制公交”线路,绝大多数线路的上座率始终稳定在90%以上。 “上座率达到70%,就能保证营运平衡。定制公交推出以来,上座率稳定在90%以上,有些上座率达100%。”张有松介绍,定制公交非常受欢迎,很多单位或者学校主动找上门要求定制。由于定制公交符合市场需求,客源基础较好,客流也比较稳定,所以能够保持一定的盈利空间。 以往乘公交车购票,自备零钱是个麻烦事。现在在合肥乘坐公交车,再也不用为找零烦恼,打开手机,即可扫码支付,不到1秒就能轻松购票。 彭立煌介绍,自2018年元旦起,合肥公交集团公司主城区65条公交线路、近2000辆公交车和18座岛式站台售票窗口全部更换了智能刷卡机,乘客实现了“扫码乘车”。力争在2018年1月末,全市公交系统普及微信“扫码乘车”。通过发挥公交“大数据”平台作用,实现了公交车智能化调度全覆盖,公交电子站牌、“合肥掌上公交”APP等公众出行服务系统不断完善,进一步打造“智慧公交”。 题图:合肥市持续加大公共交通投入,今年计划新增800辆公交车。图为近日“服役”的新能源公交车。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