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核说起 从核说起
关注数: 62 粉丝数: 129 发帖数: 1,846 关注贴吧数: 36
多环芳烃非判断毒性科学标准 多环芳烃非判断毒性科学标准 2013年04月10日    4月8日中央电视台报道国内多款汽车被检测出强致癌物质——多环芳烃,截至昨天,被曝光的车企大多数已给出回应。记者昨日采访了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郑安呐教授。他认为仅仅靠多环芳烃含量的多少来判断车内是否有毒并不科学,相比之下,他更推荐用VOC标准(即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标准)来衡量。   郑安呐解释,多环芳烃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类物质的总称,其中,分子量偏大的一类,由于不易被人体呼吸道吸入,对人类危害较小;另一类分子量偏小的多环芳烃类物质,不仅容易被人体吸入,也更易气化或液化,对人体危害较大。前不久新闻中曝光的多款进口豪车采用沥青作为刹车板材料引起关注,就是因为从沥青中挥发的正是分子量偏小的有害类多环芳烃物质。郑安呐解释,新车内部气味较大,一部分来自多环芳烃,此外还有多种其他物质混合,比如真皮座椅的皮革味道。因此,简单根据多环芳烃含量来判断是否有毒,实际意义不大。相比之下,采用VOC标准综合判断车内空气质量,更加合理。   据了解,央视报道中多环芳烃含量最高是长安悦翔汽车,每公斤含量23.5毫克,被指大幅超德国GS标准。长安汽车昨天表示,其生产和销售的所有产品都是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标准进行的,针对多环芳烃问题,企业将立刻开展深入调查。   其他被曝光车企中,上海通用发表声明称,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无法证实该零件是上海通用汽车的原厂零件。上海通用表示曾于去年9月委托国内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爱唯欧相关零部件进行抽样检测,结果均显示未检测出多环芳烃。北京现代相关负责人则表示,现代新胜达属上一代韩国进口产品,其检出多环芳烃的结果与其无关。三菱汽车目前尚未给出回应。
不要恐慌,还原真相!! 9月300名车主集体投诉奔驰汽车甲醛超标4倍事件后,9月14日某网站公布的一份“健康汽车检测报告”表明11款主流车型可能存在致癌风险,长安、奇瑞、上海通用、华晨等企业榜上有名,这再次将车内空气质量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  某网站公示的“健康汽车检测报告”中,包括长安悦翔、天津威志、奇瑞A3 内饰多环芳烃含量超过10mg/kg,对于常接触物品而言危害极大,对成人和儿童都有较大致癌风险,而其他的7款汽车内饰多环芳烃含量在5到10 mg/kg之间,超过儿童接触限值的25倍以上。   “一个报告,首先要样本科学,方法科学,并且得出的是一个有价值的结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标准所所长吴卫并不认同这样的调查结果。   在记者采访中,汽车企业们也纷纷提出质疑。某自主品牌企业高层认为,该网站的说法存在几个误区。“首先拿国外的标准来衡量中国的产品,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其次,这个报告并没有说明具体的测试环境和测试条件,而且测试的机构也并不权威,可信性值得怀疑;第三,其测试的手段是从市场上购买零部件,并没有证据能表明所购买的零部件是原厂件,没有说服力。”   而上海通用公关部相关人员也印证了这一说法。“除了上海通用的4S店,其他渠道购买的零部件都非原厂件。”   而另一家合资企业负责人在第一时间查阅了欧洲相关法规后,认为该网站对数据解读有误,有意夸大实情误导消费者。   以方向盘和头枕为例,按照德国技术设备及消费品委员会(AtAV) 于2007年所发表的ZEK 01-08标准,属于“第二类产品”,即“可预见与皮肤的接触超过30秒的有机材料”,该标准明确表明安全的多环芳烃的检出量为10mg/kg。而一些被该网站指出超标的车型如荣威350、上汽通用五菱宝骏等车型,实际尚未达到6mg/kg,完全符合欧洲标准,却被该网站指为超标。   同时该网站完全曲解了欧洲标准。“小于0.2,属于小孩可以食用的标准,5到10mg/kg之间,是指超过儿童食用标准的25倍,并不能解释为超过儿童接触限值的25倍以上,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也有企业向记者指出,在被该网站所指出的十一款车型中,主要针对自主品牌车型,和部分欧美车型,并没有日本车,也没有此前被消费者投诉最多的奔驰和比亚迪。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