翹翹Вǎn 翹翹Вǎn
关注数: 7 粉丝数: 27 发帖数: 9,045 关注贴吧数: 8
我校列“全国高校获0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排行榜”第46位 日前,国家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了全国高校获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统计排名情况,我校以一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历史性成绩列排名榜第46位(并列)。湖北省上榜的高校还有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其中省属高校仅我校和武汉科技大学两校。这一可称作为高校08年科研实力及成果的国家级排名,充分说明了我校在科研实力和水平上的巨大提升,极大地鼓舞了全校教职工继续为学校事业发展努力奋斗的信心。         另外,在该中心公布的“高校为第一完成单位获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统计排序”榜上,我校则排名第20位(并列)。  在1月9日上午举行的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我校副校长徐卫林教授主持的“优质天然高分子材料的超细粉体化及其再利用”项目被授予200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成为08年度湖北省获得的唯一一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同时也实现了我校国家级科技奖励的历史性突破。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和“两代会” 召开以来,我校全面实施科学发展“六大战略”,教学、科研、管理、人才培养等各项事业都得到了又好又快发展。目前,我校已拥有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成果,还同时拥有两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主持了“863”重大专项和国家“十一五”支撑重点项目,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科研水平居省属高校前列。         08年学校的科研工作更是势头强劲,有7项成果分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纺织之光杯”年度科学技术奖一、二、三等奖,有125个项目获得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立项,科研经费金额还创下历史新高。成绩的取得催人奋进,广大教职工更要团结一致,开拓进取,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我校学生包揽世界超模大赛湖北赛区冠亚季军 直接晋级全球总决赛 2008年12月31日晚,第十九届世界超级模特环球大赛湖北赛区决赛在武汉举行。我校服装表演专业学生甘婧、赵惠、李逸轩分获冠亚季军,三人将作为湖北省旅游形象大使直接晋级2009年5月举行的全球总决赛。         世界超级模特环球大赛是由世界模特组织机构于1990年创办的国际三大模特赛事之一,该赛事汇集全球五大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模特,由国际超模、著名形象设计师、服装设计师、编导和顶级专家组成评审团,是全球最专业和最具权威性的世界级模特赛事。经世界模特组织机构批准,湖北将承办2008-2009年度第十九届世界超级模特环球大赛全球总决赛,届时,将有55位来自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香港、台湾、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选手来到湖北参加全球总决赛。         在二十多位佳丽竞艳的湖北赛区决赛舞台上,我校表演专业的女孩子们完美演绎出多套服装的特点,诠释出多种服饰文化,在才艺展示环节充分展示出了独特的个人魅力,最终获得评委青睐。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外人看来简单的走台步,表演专业的学生们不知经历了多少日复一日的台步和定点训练。为了让表演专业学生对时尚和服装有更全面和深层的理解,我校表演专业学生还要掌握服装设计与广告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她们将系统学习舞蹈基础、音乐基础、服装表演、形象设计等与表演相关课程以及服装品牌运作、服装设计、市场营销、广告文案写作等设计类专业课程。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老师们的悉心培养,服装学院服装与表演专业教师尹敏副教授2006年被评为模特行业优秀专业导师。为了让服装设计与表演这个年轻的专业走出特色,她带领专业老师们探索学科发展道路,想方设法向社会推广我校学生,打响知名度。         据悉,05级学生甘婧此前多次在湖北省车模大赛、职业模特大赛中折桂;05级学生赵慧在中、日、韩模特云集的“2006亚洲超级模特大赛”获“亚洲超级模特”称号,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08级学生李逸轩在大一就以良好的气质和沉稳的舞台表现获得湖北卫视主办的“阳光天使”模特大赛湖北赛区冠军、全国十佳模特。
利郎(中国)向我校捐赠大型雕塑 为庆祝我校办学五十周年,感谢多年来我校为其培养纺织服装等相关专业人才,利郎(中国)有限公司特献上大型雕塑作为贺礼,雕塑座落在南湖校区景观大道。 该大型雕塑由两大部分组成,下半部分底座是长1.3米,宽0.7米,高1.2米大理石材质包面石墩,上半部分是两只强有力的双手托起一颗带有土壤的树苗,正面镶有金色“育”字。雕塑整体不仅寓意着武汉科技学院与利郎(中国)有限公司两手相握,共托希望,造就百年栋梁,更代表着利郎(中国)有限公司全体员工对我校深深的敬佩之情以及对我校事业发展的美好祝愿。早在2004年,利郎(中国)有限公司就与我校签署了“毕业生就业基地协议”和“武汉科技学院实习就业基地协议”,经过近几年的相互交流、相互促进,该单位与我校不仅仅在高等教育领域努力探索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在科学研究和资源共享等方面也有所突破,双方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友谊。 2006年度利郎被福布斯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企业第25位。2007年1月16日利郎代表中国男装首次进军意大利米兰时装周,被称之为:“中国的利郎,世界的利郎”。它先后获得了“国家免检产品”、“中国最具竞争力优势品牌”、“中国服装品牌策划大奖提名奖”、“中国商务男装第一品牌”等荣誉称号。
《光明日报》专题报道我校以学科优势和特色服务社会 10月17日,在我校办学50周年庆典之际,《光明日报》以“武汉科技学院以学科优势和特色服务社会”为题,专题报道了我校在“依托优势学科,彰显自身特色”、“瞄准学科前沿,不断突破创新”、“紧盯行业发展,服务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有益做法和显著成效。 报道指出,近来,武汉科技学院连续与相关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与湖北福瑞德化工责任有限公司签订了291万元的废水处理工程项目协议;与原纺织工业部定点生产棉纺并条机的国内知名企业湖北天门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签订了110万元的新型倍捻项目协议。报道中,武汉科技学院党委书记尚钢教授说:“一所大学要在竞争中赢得发展的主动权,靠的不是规模也不是层次,而是教学质量、优势学科和特色。”报道分为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文章重点介绍了我校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重点,形成了以纺织服装为特色,以工学为主干,理学、经济及管理学、文学(艺术)为支撑,法学与教育学为延伸,理、工、经、管、文、法、教育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专业布局,和“依托纺织服装特色学科,加强工科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纺织行业和区域经济服务”的鲜明办学特色。并指出,坚持高水平特色办学和发展战略,使武汉科技学院的纺织服装学科优势越来越突出。2007年,武汉科技学院的艺术设计专业在全国高校申报的上千个专业中脱颖而出,被确定为国家特色专业;学校连续十年稳居中国高等院校时装设计专业排名榜榜首。“新型纺织材料绿色加工及其功能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纺织印染清洁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获准立项建设,“湖北省服饰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等9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建立,学校在纺织新型纤维材料、印染清洁生产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和开发稳居国内前列,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第二部分,报道指出,武汉科技学院广大教师瞄准学科前沿,稳扎稳打、不懈努力、拼搏进取,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副校长徐卫林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经过长达十年的持续研究,在天然有机体加工及其功能化、小口径人造血管等新型纤维材料的研究及纤维材料的改性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其主持的项目“优质天然高分子材料超细粉体化及其高附加值的再利用”于今年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0年以来,学校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863”重大科技专项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近70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0多项,在纺织新型纤维材料、印染清洁生产、纺织服装数字化、新型纺织设备、服装和艺术等方面的研究开发步入国际、国内前列,获省部级(含武汉市)以上科技成果奖励60多项。学校重点开展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纺织产业,形成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如数字化针织提花大圆机控制系统、数字缝绣技术、提花面料CAD系统等。这些科研成果已在湖北、广东、福建、浙江等地企业中推广应用,迅速地实现了产业化,创造了良好地社会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报道在第三部分还指出,学校紧盯行业发展,服务社会经济。2007年,学校同华寅集团、香港恒联控股有限公司组建成立了湖北新农生态麻业有限公司,在咸宁市咸安区创办了“苎麻生态产业示范园”。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环保型新农村建设示范项目,该项目彻底解决了传统苎麻脱胶工艺导致的严重污染问题,以及苎麻大规模种植、收割过程中的劳动强度问题,为政府更好地解决湖北省苎麻产地“三农问题”提供了示范。副校长曾庆福教授带领科研团队研发的微波无极紫外光催化氧化技术,开创了高温纺织印染废水处理回用先例,使印染生产废水回收率达到90%,节水达90%以上。有专家预言,如果这项技术在印染企业推广开来,我国对纺织印染行业提出的节能减排20%的约束性指标就可以实现。 该篇报道,凸显了我校在以学科优势和特色服务社会方面的显著成效,并对之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对于学校进一步发挥纺织服装艺术学科优势,增强服务社会和行业经济发展的能力,赢得良好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校庆专版】服装学院党员齐集一堂 共迎校庆 10月12日周日晚7:00,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50周年学校庆典,服装学院百余名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综合楼108教室召开支部大会。在学生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大家共同回顾了学校和服装学院发展的风雨历程,并学习了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相关资料,以实际行动迎接办学50周年庆典。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郎丽老师用PPT图片向大家详细展示了服装学院从2004年独立发展到2008年第十年连续入围新人奖的风雨历程,介绍了近几年教师学生获奖,就业进展、研究生培养概况等各方面的情况。服装学院通过以“大服装”理念为指导思想,以教学科研改革为动力,大力推进横纵向科研立项、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市场化、教师工作室建立、学生工作理论与方法的革新,在学校阔步发展的大背景下,也取得了学界认可和社会声誉不断扩大的双丰收。同学们看到服装学院近年来在教师学生获奖方面的斐然成绩,也了解了最为关心的就业进展、研究生培养概况,感到很振奋,在讨论中说到,对学校和学院的发展轨迹有了清晰的认识,原来不太清楚学院在各方面的发展举措,现在对学院和自身的发展更有信心,学习也鼓足了劲。 随后,老师向学生们介绍了校庆期间的学校活动和学术讲座等信息,服装学院将有三场名师讲座,分别关于服装教育、服装设计和09年流行趋势发布,鼓励大家取经充电;同时,皑如、李小燕奖学金也落户学院。同学们听后情绪高涨,对这么多“大家”光临我校感到极其兴奋。同学们说,校庆没到,已经感受到了浓厚的庆祝氛围,我们是用知识来庆祝这个特殊的“生日”,用自我学习和吸收新知来期待校庆的到来。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