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棍老菜鸟 双节棍老菜鸟
关注数: 10 粉丝数: 211 发帖数: 20,295 关注贴吧数: 17
看完哪吒2了,随便写点儿 今天看完哪吒2魔童闹海了。照惯例写个影评——呃,观后感吧。 说实话,真想写了发现还感觉有点不知道从哪下笔。 叠个甲先:以下纯属个人观感。如有认同,握手;如有异议,你对。 首先说结论吧:我这儿一张票43,看完感觉赚了。 整部电影看下来,有笑有泪有打有闹。 最打动人的当然是感情线。三个家庭三组亲情,内核一致却互不雷同,各有各的动人之处。李靖夫妇尤其是李夫人对哪吒的感情就不用说了,敖光对敖丙的感情在第一部也有所表现,这些在第二部里都得以延续并都有进一步发展。也许有人对此无感,但打动我是真的。让我没想到的是对申公豹的改编。看过几版《封神》的电视剧,申公豹一直都是纯纯的反派。但是在哪吒2里,申公豹的形象变得立体且丰富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申公豹未尝不是另一个哪吒——毕竟他是那样一个长相不是吗?——哎?这一点哪吒1里是不是已经提到过了?唉,所以说啊,旧观念的改变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我自己这不还一直对申公豹以貌取人呢吗?其实想一想,能教出敖丙这样的徒弟,申公豹有多大概率是彻头彻尾的坏人呢?再有就是哪吒敖丙的友情。有点应了这两天一直在听的那首歌的歌词,“做朋友我没给你丢脸”。有人拿“卖腐”说事儿?拜托,你是看giegie们腐来腐去的中毒啦?好哥们是卖腐的话,好姐妹算卖百合?别魔怔了好吧? 然后,有人说没剧情?我想说,要怎样才算有剧情呢?如果哪吒2是没剧情的话,那1979年的哪吒闹海岂不是连白开水都不如?我觉得这个剧情算得上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了。 第三,动作设计精彩纷呈。说简单点就是打得好看。有人好像觉得打得不好看?好吧,我尊重你觉得,也请你尊重我觉得。我觉得每一场打戏都很精彩,让人眼花缭乱。 第四,伏笔悬念的技巧运用得恰如其分。比如石化李靖夫妇,幸亏之前我复习了一下哪吒1,不然还真会觉得有点突兀;无量仙翁的穿心咒安排得也有前呼后应;等等。陈塘关被屠城不用说,悬念拉满——但亲眼看到屋顶上的母子三人真的活生生葬身火海心里是真难受啊! 第五,搞笑桥段不少,笑得开心。可能有人笑点高,那没办法。我的笑点没那么高,影片里想让我笑的地方我差不多都笑了。我看之前有人说屎尿屁?这咋说呢?确实有,但我个人觉得搞笑且无伤大雅。还有人吐槽土拨鼠?这又咋说呢?我也猜到了会怎样但照样笑出来了——会心一笑我觉得也挺好的。 第六,特效满满,特别是不少大场面,视觉效果爆炸。这个我真不知道咋描述了。有人说特效不好?那行吧,我见识少行吗?这个特效对我而言,值回票价。我觉得这张电影票赚了,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视觉效果。 差点忘了,第七第七。有人说不知道导演想表达啥?看过电影之后我想说,你好好看电影了吗?就像我前边说的,别以貌取人,这行不行?珍惜亲情,这行不行?珍惜友情,这行不行?做错事不怕,要敢于承担责任,这行不行?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自己的人生自己选择,这行不行? 姑且说这些吧,反正我感觉两个半小时满满当当完全没尿点。旁边8岁的孩子也硬生生坐了两个半小时看得津津有味。媳妇原本预计睡觉的,结果也是两个半钟头没合眼。 总之看完以后就觉得: 1、票钱值了甚至赚了。 2、现在这个票房是哪吒2应得的。 3、谁要是再用“动画片”“儿童片”来挑刺找事儿,那我只能瞧不起你了。你这是认知问题,没救;或者你就是带任务来的(包括但不限于自己带任务和从上边接受任务),我表示理解,有所跪有所图嘛,但我嫌寒碜。 4、衷心希望中国所有电影人都有能哪吒团队的这份真心和诚心。祝愿中国电影越来越好。 PS:吐槽一下熊出没。名作之壁还是名不虚传的,但今年的不如去年的好啊!作为科幻五部曲的收官之作,没能更上一层楼有点遗憾了。
潼关老师不要被动等待,应该主动出击!! 众所都周知,潼关老师一直苦恼于没有地球学说方面的专家来直接和潼关老师对线。 我觉得有道理! 但是我又觉得吧,普及科学推翻迷信,从来都是个主动行为而不是被动应对——你说是不是?潼关老师? 所以我想助潼关老师一臂之力。请看截图!! 我把CNSA和CASC两家的地址和领导人员信息都贴出来了。潼关老师,咱为啥要消极等待呢?咱应该主动出击!向您心中的地球迷信发起冲击!这两家都可以说是地球学说的大佬级拥趸,潼关老师要是能杀进他们的老巢直接和他们对线用您的科学论证让他们哑口无言,那将是地平论前所未有的伟大胜利!! 还有,其实在国内普及地球学说的最广泛的阵地毫无疑问是人教社,所以我特意把人教社地理编辑部主任的信息贴出来了,潼关老师也可以去和他对线!如果能让他主持修改现行地理教材,那必然会极大地提高地平论推广的效率!潼关老师,加油!!! 最后我想说啊,潼关老师,你看你总说没有任何专家学者来和你对线。但是吧,有个事儿咱们还得实事求是才对——这也是你一直宣称奉行的原则不是吗?——就是你看哈,这些机构啊领导啊信息都是公开的,什么地址姓甚名谁都清清楚楚。反观潼关老师你,你的地址姓名都没人知道,就算真有谁想联系大佬来跟你对线,咋联系啊?总不能让人家来百度贴吧找潼关古道吧?要不你也公布一下你的姓名地址?
潼关老师,你不要答非所问啊!(请教第三弹) 潼关老师,您终于在我上一个帖子里回复了,您知道我有多盼望着吗? 可是我看了您的回复之后,真的觉得您有点答非所问了——当然我知道,这不怪您,主要是您回帖的楼层太靠下了。那么我就重新发个帖,再向您请教一下,这次可请您一定一定逐一回答我的问题啊! 1、请问潼关老师:天界距地面1.5亿公里是出自哪部古代高等文明的文献记载?(我知道有大量典籍都有关于世界和生命现象的知识,但是我只想知道哪部书里记载了这个1.5亿公里和1.5亿公里以外的天界,您就告诉我一本就行,毕竟我可能也看不过来那么多书) 2、如果人真的可以通过修行超越认知局限,看到1.5亿公里外的天界,那么请问潼关老师:您是不是就已经通过修行超越了人类的认知局限看到了1.5亿公里外的天界了呢? 3、如果潼关老师您真的已经通过修行超越了人类的认知局限并看到了1.5亿公里外的天界,那么请问潼关老师:要如何修行才能实现呢?能不能具体介绍一下修行的方式? 4、如果您不是通过修行实现对人类认知局限的超越并看到天界(声明一下:这里没有对潼关老师您任何不敬的意思,我个人其实是很希望潼关老师您是通过修行实现的,这里只是一种假设),而是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实现的,那么请问潼关老师:您是通过什么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看到了1.5亿公里外并确认那就是天界的?
熊猫计划——标题还得凑字数??????? 今儿看了《熊猫计划》。 之前在网上看影评,有好有坏——倒是好过之前一边倒差评的《传说》。今天亲自一尝:嗯,还可以! 动物园的设定让我想起了侏罗纪公园——我没加书名号,说的不是电影,是电影里的那个地方。 整体风格……我个人觉得有点像《邻家特工》,都是笨贼找虐。 动作戏真的挺好的——以一个七十岁的老人来说。你要非和当年三四十岁的成龙比,那这不是强人所难么?开场的戏中戏,真的帅炸,甚至成龙自己都和“导演”吐槽:“我是开挂了吗?”后面几场动作戏包括打戏看得出来成龙真的是尽力而为了,动作设计也比较流畅丝滑。唯一美中不足的确实是最终决战,结束得略显草率。毕竟之前大boss一身泰拳手装扮比比划划,透着一股子战斗力爆表的劲儿,但是最后没几下就被放倒,就算是因为龙哥有“action”加持,也实在太快了,应该再多打一阵子才更合适。 整部电影看下来,笑点还是有不少的。有人吐槽说搞笑桥段偏闹剧,拜托,这本来就是一部比较无厘头的电影(不然能干这大买卖的黑帮能这么笨吗?),闹剧一些也无妨吧? 另外,我之前看到有人吐槽的点还有熊猫。 第一是说熊猫都是cg,不真实。呃……那不然呢?弄个真家伙?且不说真熊猫能不能配合好演员,就拍电影的环境,谁敢保证真熊猫不会出问题?真出了问题谁负责?当然,从技术层面上来说,熊猫应该还可以做得更逼真一些,但是是否有必要和预算可能就是个问题了吧? 第二是说熊猫在整部电影中没有啥具体作用,换成其他东西也毫不违和。这个咋说呢?我看电影的时候也想到了这个。但是剧情里给了解释,这事儿就没必要较真了吧?对了,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来,最后让熊猫和白血病人直接接触,我不是专业人士所以不懂,这真的可以吗?会不会对病人有啥不好的影响?当时我看到这里真觉得“太草率了吧?”这姑且也算是个槽点吧。 总而言之,整体而言这部电影算是个合格的作品。多优秀肯定谈不上,但是肯定不至于难看。闲来无事坐在那儿乐呵呵地度过一个多小时,感觉还是可以的。 题外话:这次看《熊猫计划》又是极限操作,进影厅坐下,银幕上龙标出现。跟之前我看《死侍3》和《3D流浪地球2》如出一辙。《死侍3》让我觉得有点失望,感觉远不如第一集精彩;《3D流浪地球2》让我觉得超爽,当初看2D版就在想“3D版会是啥样子”,这次有种得偿所愿的快感,真是一帧都舍不得错过,即使是文戏;而《熊猫计划》给我的感觉差不多介于这两者之间,不会让你觉得“卧槽给力!”“过瘾!”,但是也不至于让你觉得“这也不行啊?”。 反正,我还是比较推荐大家去看的。
来来来,那个天启四骑士 爱因斯坦的这个故事,流传非常之广。但很少人考虑过,真的有过“100位主流科学家挑战爱因斯坦”这个故事吗? 检索中文网络上这个故事的版本,有好几个不同的标题,包括“100个科学家反对爱因斯坦”、“一百位教授出面证明爱因斯坦错了 ”、“100个物理学家反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但其实这些都是误译——相对准确的说法来自霍金的《时间简史》中文版,这本1931年在德国出版的书其实是叫《100 个反爱因斯坦的作家》(德文“Hundert Autoren gegen Einstein” ,该书没有英文版,英语通译为“A Hundred Authors Against Einstein”),这个Autoren 其实翻译为“作者”更加合适。 反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居然是100个“作者”!因为这100个人(实际上按书中所列有120个人)确实不是同一个类别的。按照科普博主、爱因斯坦研究专家Douglas Clark的说法,书里面只有1个物理学家,没错,仅仅只有一个。绝大部分是什么人呢?是哲学家,准确的说是康德主义者。 这本书出版不久后,真正的主流科学家,“火箭之父”冯布劳恩就表示这100个人“90%都是胡言乱语的康德主义者”,这本书妄图把人们带回16、17世纪。科学哲学家赖兴巴赫也表示这本书内容是“天真错误的合集”。顺便说一句,这100个人中最出名的是伊曼纽尔·拉斯克,连续27年夺得世界国际象棋冠军的著名棋王,兼数学家和哲学家,但他并不是一位物理学家。 所以,“爱因斯坦战胜了100位反对他的物理学家”这个故事根本就不存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尤其是广义相对论虽然惊世骇俗,但主流物理学界并非长期拒绝相对论,而是一开始就有不少人认可相对论,而在“水星进动”、“光线弯曲”等实验以后,物理学共同体认可相对论的渐成主流,爱因斯坦在20世纪20年代其实就获得了世界性声誉。
《热辣滚烫》是一部好电影! 2月14日下午13:32分(刚才都写完了结果不小心都删掉了,所以时间可能不太准——他喵的害得我还得重写一遍),看完《热辣滚烫》刚出来。 首先我想说,想黑《热辣滚烫》的那些人,你们可以歇歇了,因为这绝对是一部好电影。或者说,你们应该再加大点力度,因为你们黑的力度还不足以动摇“这是一部好电影”的结果。 再给你们这些人一点建议:想黑,尽量从电影本身挑毛病。如果只能拿和电影无关的话题来开黑,只能说明你们有点黔驴技穷。 接下来说说观影感受。 第一,非常工整的三段式结构。具体时间我没看,所以就大概用“三分之一”做单位吧。前三分之一够搞笑。笑点密集又突如其来,但是绝不尴尬,观众席里一次次发出整齐的笑声。中间三分之一够燃,让人有点热血沸腾的感觉——或者说,还不够燃,希望能再燃一点,再燃一点!最后三分之一(其实可能不够,不过不重要)催泪,起码我是热泪盈眶,身边坐的女大学生也一直在擦眼泪。 第二,演技过关。我不想妄言贾玲什么演技封神之类的,但是绝对过关不出戏。各位配角也够给力,不说多出彩,但是也都把各自的任务完成的很好。 第三……还需要第三吗?我觉得有前两点已经够了。但是我还是想说,剧情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很顺畅。而且,前有铺垫后有照应,一切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最后,我看的这一场,电影正片结束无人退场,直到花絮结束,大约有不到一半的人退场;到减肥日记到九十月份,有几个人退场;最后全片结束,全体退场。不知道这能不能侧面佐证电影质量,但我个人认为是。 之前有人说这部电影“抄袭”,据我所知这部电影是购买了原作的版权的,这叫“翻拍”不叫“抄袭”!你说翻拍不好?我说,翻拍得不好才是不好,翻拍得好那就是好。而《热辣滚烫》,我认为是后者。 最后的最后,《热辣滚烫》是一部好电影!祝愿《热辣滚烫》能拿到2024春节档冠军!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