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楫轻舟9
小楫轻舟9
关注数: 2
粉丝数: 35
发帖数: 1,189
关注贴吧数: 10
看《传承中国》比较喜欢…… 这个节目不管演员最终演成什么样,但对传播推广京剧,肯定是有作用的。 综合起来比较喜欢瞿颖、徐帆那两期。教学过程展现的比较处分,交代的清清楚楚,而且很自然,基本没有做节目的硬痕迹;两个演员够努力,尚慧敏、李玉芙两个老太太简直太可爱了,而且气质那么好。 尚慧敏对舞台那个假山的不满意,绝对不含糊,很有性格,对艺术的认真劲,教授过程的投入度,老太太随说随比划,一点不偷懒,不拿架子,绝对感人,语言也顺得很,是个很可爱很有人格魅力的老太太。和瞿颖也很搭,都是话多性格外露的率真聪明可爱型。 李玉芙则非常大气,80岁的人了,穿个时髦的运动鞋,但眉宇间的雍容气度,举手投足的典雅风范,真是梅派“中正平和”典丽美到了骨子里的绝佳展现,教徐帆太合适了。本来徐帆在冯小刚的戏里总感觉有一点“阴阳怪气”的感觉,但在老太太身边,气质也是一派典雅,而且徐帆的眉眼戏含蓄又蕴藉,内心戏足得很。徐帆也特别感恩,处处求知求学的虔诚。
几篇真切怀念李老的文章 京剧界先失梅派掌门后失程派脊梁 5月8日晚10时46分,著名京剧程派表演艺术家、京剧大师程砚秋先生的义女李世济因病在北京友谊医院去世,享年83岁。在半月内,京剧界“梅派掌门”梅葆玖和“程派脊梁”李世济先后离世,让很多戏迷观众感到痛惜。在李世济生病期间,一直陪伴左右的徒弟杨磊对京华时报记者说:“李老师一辈子热爱舞台,晚年为了给观众呈现出好的状态,她每参加一次京剧演唱会都会提前一周准备。她生前常跟我说,我这一辈子没有别的,就是艺术。” □ 最后的日子 住院四个多月非常坚强 李世济去世的消息,让很多人感到突然。实际上,李世济老师这半年来身体状况一直不太好。她从去年年底住进友谊医院,徒弟杨磊就一直陪伴左右。他对记者说:“过去李老师演出繁重,她很早就得了糖尿病,随着年龄增大又多了几种并发症。以前没有这么严重,这次是从去年12月24号发病,情况比较严重。到昨天晚上10时46分去世,在医院跟病魔一共抗争了4个月14天。” 5月8日晚上7点多,杨磊就收到了师父家属的电话。他说:“下午我就感到特别不安,晚上接到电话就赶往医院。我心里还有侥幸心理,感觉师父这次一定能挺过去。后来大夫出来说,‘人没了,节哀’,我还是不敢相信。”在生病的这四个多月里,杨磊作为惟一的男徒弟一直陪伴左右,“如果不过来守着师父,我心里过不去”。 杨磊说,师父住院这段时间一直很坚强,“她住院没多久就插上鼻饲了,但她还是想着舞台。原本元旦要参加一个演唱会,她就念叨,‘我还有演出呢’。我跟她开玩笑说,您唱一段《春秋亭》跟玩儿一样,这次不行咱下次再唱。她说,‘不行啊,答应人家了’。实际上,是她心里对舞台的眷恋和不舍。” 病中还惦记登台演出 这些年,李世济经常携带徒弟出现在京剧演唱会中,演唱《锁麟囊》《文姬归汉》等程派经典唱段。其实,与台上那个热情饱满的李世济不同,台下的她身体并不好。杨磊说:“李老师一辈子热爱舞台,晚年为了给观众呈现出好的状态,她每参加一次京剧演唱会都会提前一周准备。大家看着她气色还不错,其实我是从家里就给她化好妆,然后去后台。师父不想让别人看到她衰老的样子。她生前常说,‘我这一辈子没有别的,就是艺术’。” 李世济去世当晚正好是“母亲节”,她本身也是一位坚强的母亲。李世济热爱舞台,四十多岁时才有了儿子。但在2001年,爱子突然在一场车祸中离世,年仅27岁,撇下了两个孩子。她的丈夫唐在炘从此一病不起,于2007年离世。晚年的李世济给外人感觉很坚强,但有时心里也会空落落的,常给几个亲近的徒弟打电话。 昨天,在李世济老师位于车公庄西大街附近的家中,已经设置简单灵堂,李世济的亲属、徒弟等在家中守候,她身在上海的弟弟也将赶来北京。李世济生前单位国家京剧院官网已变成黑白色,并对外发布了讣告。这位老艺术家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5月16日上午10点,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举行。国家京剧院将在院内八楼第一排练厅设置灵堂,从5月11日至5月14日每天10点到16点接受各界吊唁。 □ 追忆 白燕升 对程派唱腔功不可没 著名戏曲主持人白燕升跟李世济已相识近20年。他说:“1996年,我第一次采访她是在恭王府,她跟我说了一句话,‘我既是程派忠实的继承者,又是程派忠实的叛逆者’。一开始我还不太懂,这么多年接触下来,我就渐渐懂得了这句话。” 白燕升说:“我个人觉得,李老师在程派唱腔的改良、革新、传承上功不可没。她的老伴儿著名唱腔设计者和琴师唐在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像她的《文姬归汉》《梅妃》《陈三两爬堂》,都不属于老程派了,加进了很多腔,很多自己的旋律。这种改动吸引了很多新戏迷,功不可没。” 上个世纪80年代,李世济红遍京津冀等地区。白燕升回忆说:“那是她最好的时候,尤其她到了天津一票难求。我小时候家里就有她《文姬归汉》的年画。”除了艺术上的成就,白燕升觉得李世济身上有一般人没有的精神,“她很要强,一直没有离开舞台,一直在教学生。” 刘桂娟80年代如同大腕歌星 京剧名家刘桂娟是李世济的大徒弟,她1986年便拜李世济为师。她接受京华时报采访时说:“得知李老师生病住院有段时间了,但真到老太太离开了,心里挺难受的。老太太给我的最深刻印象:一是她对艺术的追求,她是个改革家,这是我最敬佩的。第二是老太太意志方面。她经历了太多的生活磨难,这是常人做不到的。” 刘桂娟回忆,1982年就跟李老师学过《陈三两爬堂》,“那时李老师正当年,可以说红遍大江南北,如同现在的大腕歌星,到哪演出都全满。‘天津一宫’一两千人的座位,她演十几场《锁麟囊》全满。”谈到李老师在唱腔、发声上的教导,刘桂娟说:“这么多年,我嗓子没哑,得益于李老师科学的发声教导。她说要结合自身特点科学发声。”(记者 田超) (摘自 《京华时报》)
转:20130811纪念豫剧大师阎立品先生逝世17周年阎派折子戏专场 2013年8月11日是豫剧闺门旦一代宗师阎立品先生逝世17周年纪念日,阎立品先生的亲传弟子张美莲自己出资携她的弟子们并邀请了阎立品老师当年的琴师王书堂、石玉喜、林华等伴奏演出共同演出来缅怀纪念阎立品先生。张美莲退休多年一直致力于阎派的学习与传承,特别是在戏迷中间培养了很多阎派爱好者。陈思颖是张美莲的女儿,当年阎立品先生说陈思颖身材嗓音等条件都非常好但是不希望陈思颖学戏并说这碗饭不好吃!阎立品先生仙逝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喜欢唱歌的陈思颖唱了一段阎派戏让大家惊喜的是嗓音竟然酷似阎立品先生,从那之后张美莲老师逼着陈思颖学唱阎派戏:不为别的只为对阎师最好的纪念与怀念!此次演出张美莲老师是带病演出虽嗓音失润但是韵腔以及表演都是标准的阎派,曾经多次观看阎立品先生现场的仉宝荣阿姨说张美莲虽然因为感冒声音不像但就是阎派的味。张美莲自谦的说让观众失望了,但是对于观众来说如此炎热的天气可以观赏到阎派的演出以及作为弟子对恩师的那份深情就值得我们观众致敬与感谢!给张美莲老师说到洛阳豫剧院二团陈大华在阎立品逝世17周年纪念日之极开排阎派名剧《盘夫索夫》并准备邀请所有的阎派老师们前往指教……张美莲老师及阎派再传弟子们都是特别的高兴!缅怀永不凋谢的闺秀之花阎立品先生的同时也祝福阎派代代相传、越来越好! ——戏痴小郭博客
重温《庄妃轶事》,柏寒老师演绝了,怎么竟去了。。。 重温《庄妃轶事》,柏寒老师把这个女人真是演绝了,宠妃时是娇媚柔情的,弃妇时是凄凉绝望的,太后时是端庄大气的,情人时是妩媚风情的,母亲时是爱子心切、不顾一切的,祖母时是慈祥宽厚、安详宁远的,庄妃那十足的舐犊母性,天生的女儿媚态,政治家的深谋远虑,为上者的深藏不露,对皇太极的倾心倾意,对多尔衮的爱恨交加。。。时而还夹杂着些草原女子的野性和征服欲。。。这么认真欣赏和喜欢她的时候,她竟然去了。。。
纪阎十周年众弟子《秦雪梅观诗文心花怒放》 这是纪念阎师十周年演唱会上最后众弟子合唱的《秦雪梅观诗文心花怒放》
原淑静七段视频资料 原淑静《秦雪梅》老爹爹莫动怒你暂且息愤(mv版本)
这个MV中的“秦雪梅”是原淑静
阎派专场后采访张梅贞、王素君老师
【原创】绝望dark day(男女性·原创性·友情性·爱情性·疯狂性.. 不搞基,不强求,不喜误入......bg向......群体向......
阎老《西厢记》剧照
《自幼儿生长在宰相家》(阎立品师徒) 阎立品《自幼儿生长在宰相家》
请资深人士听听阎老唱得这是什么? http://tieba.baidu.com/p/1511385340
听听阎老唱得这是什么? 现代戏《丰收之后》(阎立品)
《为豫剧大师阎立品先生扫墓记者手记》(录音) 河南电台戏曲广播王博《为豫剧大师阎立品先生扫墓记者手记》,共同缅怀阎立品大师……
《画传》里一处阎老的决绝
永不凋谢的“闺秀之花”
阎立品先生逝世10周年阎派专场 阎立品先生逝世10周年阎派专场 01
阎老一组笑得开怀的照片
阎立品舞台生活六十年纪念画册 封面 《凤还巢》程雪娥 (话说不知道为什么选这个剧照做封面,不够漂亮也不够典型呀)
图赏阎立品《盘夫》 喜爱和欣赏阎立品是从“自幼儿生长在宰相家”开始的,当时觉得那个在李清照的《点绛唇》里和羞走过女子,那个晚上,就在阎立品先生的舞台映像中缓缓走来了…… 李渔是最会欣赏女子,他认为女子美尽在态上,何谓有态?“犹火之有焰,灯之有光,珠贝金银之有宝色。”“态之为物,不特能使美者愈美,艳者愈艳,且能使老者少而媸者妍,无情之事变为有情,使人暗受笼络而不觉者。” 这个《盘夫》是最有态的,最能体现阎立品的动态美,轻嗔薄喜,收放自如,“媚”态横生呀!(当然这个媚是褒义词,言妩媚旖旎之极)
1953年老节目单 1953年马金凤、阎立品领衔河南商丘豫剧团旅沪演出全部《邵巧云》《柳绿云》
阎立品先生的亲笔信 阎立品先生的信札、信封 (信里说的是开封文化艺术志办公室找阎先生收集豫剧史料的事。阎立品把自己珍藏多年的一张永安舞台全体人员合影拿了出来)
阎立品先生教唱闺门旦口诀 阎立品先生教唱闺门旦口诀 两眼贯真真贯心,目不斜视不转轮。 笑不露齿不纵声,哭笑都美要动人。 见人羞怯是特性,未语脸先起红云。 说话不敢看人面,被人看时看自衿。 声似莺鸣如燕咏,又为珠落玉盘音。 提神松肩气下运,一字步形不踢裙。 下脚要稳重*?劲,收腹步轻行如云。 腰要管腿腿控腰,动作要慢不晃身。 仪态端庄不呆板,文静大方有精神。 温柔之中显娇媚,外秀内柔慧于心。 对待爱情持矜慎,处理爱情甚拘谨。 情态含蓄耐寻味,一嗔一喜有分寸。 古代闺范常自训,非礼言语莫要闻。 幽娴贞静称淑女,刚柔方正贤良人。 切忌千人一个面,演人要演人灵魂。
豫剧大师---阎立品先生教唱闺门旦口诀 阎立品先生教唱闺门旦口诀 两眼贯真真贯心,目不斜视不转轮。 笑不露齿不纵声,哭笑都美要动人。 见人羞怯是特性,未语脸先起红云。 说话不敢看人面,被人看时看自衿。 声似莺鸣如燕咏,又为珠落玉盘音。 提神松肩气下运,一字步形不踢裙。 下脚要稳重*?劲,收腹步轻行如云。 腰要管腿腿控腰,动作要慢不晃身。 仪态端庄不呆板,文静大方有精神。 温柔之中显娇媚,外秀内柔慧于心。 对待爱情持矜慎,处理爱情甚拘谨。 情态含蓄耐寻味,一嗔一喜有分寸。 古代闺范常自训,非礼言语莫要闻。 幽娴贞静称淑女,刚柔方正贤良人。 切忌千人一个面,演人要演人灵魂。 可对照上面仔细看《盘夫索夫》,过瘾!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