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冬那夜 那冬那夜
怀仁网安
关注数: 8 粉丝数: 20 发帖数: 18,748 关注贴吧数: 70
山西:朔州市民坐上天然气新公交 近一个月以来,细心的朔州市民发现,市区的马路上又多了一抹新的风景线,几十辆崭新的公交车在城市中来回穿梭。这些造型优美,曲线流畅的新公交车,极大提升了朔州的城市形象。   “乘客们你们好,欢迎乘坐5路无人售票车,本线路由市公交公司开往啤酒厂,欢迎乘坐…”   下午三点,在朔州市区豪德广场公交站前,2路公交车徐徐进站,随着车上的报站声,70岁的万先生拿着‘老年本’搭乘这辆公交车前往百货大楼。一走上车厢,一股冷气扑面而来,车内空间开阔通透,配置了地革板、扶手、吊环、液晶屏等先进设施,乘坐舒适,典雅温馨。 万先生说“和以前坐的那些公交车有很多差别,现在的公交车感觉里面挺舒服,挺凉爽的,原来没有空调的时候特别是夏天就热的很,新车上来感觉不错,司机服务也可以,报站也挺好。”   据悉,自6月份朔州市公交公司在市区2路和5路分别投放了16部和18部新能源公交车后,对运营线路进行了延长和加密了发车班次。新型公交每天早晨7点准时发车,发车班次也调整到了每八分钟一班车。据了解,新公交车全部以天然气为能源,节能降耗效果明显,采用了液压助力方向盘,操作舒适轻便。公交司机董师傅说“我们早上不到七点就发车,八分钟一趟,中午会有个吃饭时间,和过去的车比起来,象现在30的高温,新车就特别舒服,有空调凉风吹着。”   一名中年妇女带着孩子搭上新公车以后说“这个车比以前的稳,又宽敞。上街时就坐这车,一出门就能上车,太方便了。”   据悉,朔州市区新公交全面更新换代并全部投入运营可能会在秋季,市民们都在期盼私营公交早些离开这座城市。新公交车全部投入运营后,将极大改善朔州现有公交车动力不足、车况老旧,服务态度差等情况,对缓解城市空气污染、提升城市形象、方便市民出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朔州怀仁:用生命与文物打交道安孝文 一个坚持十年不停地修复清凉山,做了肿瘤和左肾切除手术,两年后做了膀胱切除手术,带病夜以继日地撰写怀仁文化丛书……这就是把一辈子的心血洒向文物事业,用生命与文物保护和民俗文化传承打交道的安孝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安孝文被安排到城关文化站工作,任公社文化站长,他与文物和文化结下了深厚情缘。1988年,安孝文参加了为期一年的北京大学考古系培训,培训归来,按照当地政府的安排,他创办了怀仁文物所。此后17年里,他跋山涉水跑遍了怀仁每个脚落,对收集、征集到的怀仁文物进行详细整理,建立了文物档案,全县的文物古迹他都能如数家珍。在工作闲暇之余先后完成了《丹阳王墓花砖》《怀仁战国古城考》和《考古怀仁城》三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文物》)和《文物世界》上。 现在的清凉山已成为怀仁县的著名旅游景点。然而在安孝文任文物所所长期间,当时古塔上有尺数宽的裂缝,岌岌可危,倾倒在及。面对清凉山的破败,他决定克服一切困难,把清凉山建好。十年寒来暑往,山上山下步履匆匆,安孝文不知磨破了多少双鞋,也不知写了多少的汇报和总结,更不知经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终于在他的努力下,历经近10年的时间,清凉山修葺工作终于修复,落成大雄宝殿、文殊殿、清云宫、华严砖塔等九大景观。同时新栽松树数百株,郁郁葱葱,山峦尽染,铺就了景区气势恢宏的基础框架,并于1996年升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特别在安孝文患病期间,他除了系裤子的一条裤带,还有身上一条绑“暖水袋”(指代替膀胱常年吊在身上的尿袋)的“裤带”,此外他身上还藏有一条“裤带” ,是 大夫给捆的,两次手术后容易患疝气。拖着这样的身体,他硬是咬着牙坚持完成了清凉山后续建设工作,完成修复河头乡王皓疃乐楼和全县石碑石刻全部登记工作,发现了下峪遗址,帮助东南大学研究生纪立芳完成怀仁古城文物调查课题。为了尽量多地保存一些“城市记忆”,他让儿子安扬帮助他开始对怀仁老城进行拍照、整理、记录,并着手撰写《怀仁古韵》丛书。《老街巷轶事》就是以“老安讲”“小安说”的形式完成的《怀仁古韵》第一本书。以后的几年里,父子两人共同撰写了《清凉山》、《没事闲呱啦》、《怀仁砖雕》,使《怀仁古韵》丛书不断丰富,不断完美。其中《怀仁砖雕》书稿被列为国家建筑遗产保护丛书序列。 安孝文的付出、努力、克己、隐忍,只源于他对文物的痴情,他知道保护好文物就是保护好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祖国的灿烂文化和历史文明有序传承下去。
为梦想发贴 为梦想交友 开场白致 @〖钱途渺茫〗 选择就是放弃 自由就是枷锁 很多人去过了 很多人还会去 在这个人人都若处子却早被生活轮奸的年代里 我不是要标榜什么 也不是要证明什么 我只是去感受 去热爱 去体悟 在生活里出一次轨 我所做的不过是想换个姿势 让自己更爽一些 你是富有者,你比怀仁99%的人都富有;你是挑战者,你一次次不断挑战自己;你是成功者,每次挑战都圆满成功;真心祝贺你,一次次成功超越自己。你为自己的梦想付出,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你得到了收获,绝大多数人也许一辈子都不可能会有的收获。有过这么一段经历,一辈子也不会有什么遗憾了吧。克服了这段路程,还有什么能难倒你。 勇士们已经到达了终点。想出去走走实现梦想的人们还是放不下种种只能在想,没有迈出第一步,接下来的梦想还是只能想想而已。 一直有这么一种想法:结婚的时候不拍婚纱照,在家里弄一面照片墙,将我们去过的大山大水都洗出来挂在墙上,记录我们曾经走过的地方。老年闲暇时坐下来静静的看看,静静的想想,一起回忆我们当年去过的地方,回忆我们旅途生活的点点滴滴。这比多贵的婚纱照都来的有意义吧。我一直是这么想的,也一直是朝着这个梦想努力实现的。 旅途中有你想象不到的欢乐,找同样梦想的人一起搭伴,你也可以带着你的另一半,去为了老年时能多一点回忆而走走。 接下来会用很长时间去走后面的路,回头就意味着失败。接下来目标还有很多:黄山、庐山、雁荡山。嵩山、衡山。普陀山、梵净山、九华山。长白山还有贡嘎雪山。青海湖罗布泊,亚丁……
朔州怀仁:用生命与文物打交道安孝文 一个坚持十年不停地修复清凉山,做了肿瘤和左肾切除手术,两年后做了膀胱切除手术,带病夜以继日地撰写怀仁文化丛书……这就是把一辈子的心血洒向文物事业,用生命与文物保护和民俗文化传承打交道的安孝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安孝文被安排到城关文化站工作,任公社文化站长,他与文物和文化结下了深厚情缘。1988年,安孝文参加了为期一年的北京大学考古系培训,培训归来,按照当地政府的安排,他创办了怀仁文物所。此后17年里,他跋山涉水跑遍了怀仁每个脚落,对收集、征集到的怀仁文物进行详细整理,建立了文物档案,全县的文物古迹他都能如数家珍。在工作闲暇之余先后完成了《丹阳王墓花砖》《怀仁战国古城考》和《考古怀仁城》三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文物》)和《文物世界》上。 现在的清凉山已成为怀仁县的著名旅游景点。然而在安孝文任文物所所长期间,当时古塔上有尺数宽的裂缝,岌岌可危,倾倒在及。面对清凉山的破败,他决定克服一切困难,把清凉山建好。十年寒来暑往,山上山下步履匆匆,安孝文不知磨破了多少双鞋,也不知写了多少的汇报和总结,更不知经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终于在他的努力下,历经近10年的时间,清凉山修葺工作终于修复,落成大雄宝殿、文殊殿、清云宫、华严砖塔等九大景观。同时新栽松树数百株,郁郁葱葱,山峦尽染,铺就了景区气势恢宏的基础框架,并于1996年升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特别在安孝文患病期间,他除了系裤子的一条裤带,还有身上一条绑“暖水袋”(指代替膀胱常年吊在身上的尿袋)的“裤带”,此外他身上还藏有一条“裤带” ,是 大夫给捆的,两次手术后容易患疝气。拖着这样的身体,他硬是咬着牙坚持完成了清凉山后续建设工作,完成修复河头乡王皓疃乐楼和全县石碑石刻全部登记工作,发现了下峪遗址,帮助东南大学研究生纪立芳完成怀仁古城文物调查课题。为了尽量多地保存一些“城市记忆”,他让儿子安扬帮助他开始对怀仁老城进行拍照、整理、记录,并着手撰写《怀仁古韵》丛书。《老街巷轶事》就是以“老安讲”“小安说”的形式完成的《怀仁古韵》第一本书。以后的几年里,父子两人共同撰写了《清凉山》、《没事闲呱啦》、《怀仁砖雕》,使《怀仁古韵》丛书不断丰富,不断完美。其中《怀仁砖雕》书稿被列为国家建筑遗产保护丛书序列。 安孝文的付出、努力、克己、隐忍,只源于他对文物的痴情,他知道保护好文物就是保护好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祖国的灿烂文化和历史文明有序传承下去。
包头一男子"下套"用冥币骗走近千元烟酒 自称开饭店招工骗来“同伙儿”,烟酒店内再下套儿,以一沓冥币骗烟酒。6月1日上午,在昆区友谊蔬菜批发市场附近一烟酒店,一男子设计连骗两人,顺利骗走了近千元的烟酒。 6月1日11时许,昆区友谊蔬菜批发市场附近一烟酒店的女店主报警,称两男子合伙骗走近千元烟酒。昆区分局少先路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了解得知当日上午两男子进店称买4条烟和2瓶白酒,总价值900余元,其中一男子称东西太多,要一个纸箱子装货。就在店主回里屋取箱子时,其中一名男子抱着烟酒跑了出去。据店主介绍,买烟酒时,跑了的男子曾拿出一个钱包递给同伴,让其结账,但对方没有同意,直接将钱包扔在柜台上。女店主当时注意到,钱包内露出红色的百元钱币边缘,最少有数千元。 买烟酒的男子带着烟酒离开后,女店主催促留在店内的男子拿钱包里的钱付账,但对方称离开的男子他也刚认识,两人僵持了半个多小时后,女店主打开钱包,发现里面都是冥币,于是报警。少先路派出所办案民警赶到现场,将留在店内的男子带回调查,得知该男子姓房,50岁左右,户籍住址登记在早已被拆迁的钢36街坊,一直居无定所且无业。 据房某交代,当日上午他犯了烟瘾,便在友谊蔬菜批发市场附近捡拾烟头。一男子过来搭讪,称其开了个饭店,让房某与其一起工作。之后,该男子便带着房某来到烟酒店。房某称他当时不知道对方是骗子。 依照相关法规和房某的说法,房某可能也是间接受害者。目前,警方正在全力抓捕设套行骗的男子。
11岁留守女童惨遭奸杀后被抛尸邻居家粪坑 5月19日清晨5时许,安徽省潜山县梅城镇罗汉村平桥组11岁的留守女童在惨遭奸杀后被抛尸粪坑。经查,死者系平桥小学六年级女生张悦。张悦被发现时,死在邻居家厕所里,下身赤裸,头朝下放在厕所中。   张悦的父亲今年40岁,与妻子常年在江苏打工,留守在家的女儿是他们家的独苗苗,常年由爷爷、奶奶照顾生活起居。平日晚上张悦一人住楼房内,爷爷奶奶则住在楼房附近的平房里。   19日清晨5时许,离他们约500米远的邻居发现,自己家的厕所有1具女尸,周围围满了同村的邻居。   感到情况不妙的孩子奶奶,赶紧跑到张悦所住的楼房内,只见大门敞开,大门门口有孩子的衣服,地上还有血迹。   孩子的奶奶又到孩子的卧室去看,也没在床上发现孩子,只是在被子上又发现有一摊血迹。孩子的奶奶基本确定死去的就是自己的孙女,随即抱衣大哭。   事后分析案发过程是,凶手是在头天晚上趁孩子在家里睡觉时,撬开大门进入屋内作案,凶手残忍冷血地奸杀孩子后又抛尸邻居家的厕所粪坑中,并用两块砖头朝下压着。   案发后,潜山县公安局刑警大队立即介入调查。据潜山警方5月20日通报,他们已很快锁定犯罪嫌疑人江某。江某系湖北红安县人,27岁,本身就是命案在逃犯,后疑冒充流浪乞讨人员或者打工人员,当过修理工。   昨天,一位姓陶的办案民警对北青报记者介绍,目前关于该疑犯的通缉令已经发到网上,湖北省也已将该疑犯此前的命案与此并案通缉,并请群众协助提供破案线索。   而孩子的父母亲属强烈希望警方能尽快破案。截至昨天已是案发第8天,孩子遗体仍停放在殡仪馆中,并未安葬。
她给了他生命,他用生命给了众生重生! 原标题:荆州捐肾救母男孩离世 妈妈眼含热泪接受换肾手术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陈媛 通讯员童萱)天堂里,他不会孤单。天堂里,也能感知妈妈的温度。昨日凌晨,荆州7岁男孩陈孝天因罹患脑瘤不幸离世。遵从他的遗愿,医生将他的左肾脏移植给了肾衰竭的母亲。同时,他的右肾和肝脏也挽救了另外两名年轻患者的生命。 陈孝天5岁半时查出患有恶性脑瘤,手术后不幸复发,无法再进行医治。而天天的妈妈周璐患有尿毒症,只有肾脏移植手术才能救命。心焦的奶奶大胆提出:在孙子离开后,用他的肾脏来挽救儿媳。这一想法遭到周璐的强烈反对。而懂事的天天说,“我想救妈妈!我想保护妈妈!” 为了让儿子的生命在自己的身上得以延续,周璐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个事实,愿意接受儿子的肾脏。图为:接受移植手术前,周璐一直在病房里默默流泪 记者叶茂林通讯员童宣摄图为:奶奶伏在孙子身上痛不欲生图为:医生摘取器官前向天天默哀道别 昨日凌晨4点15分,小孝天不治离去,却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妈妈。上午10时许,母子间的肾脏移植手术在同济医院成功完成,天天的肾脏开始在妈妈的体内正常工作。这也成为我省首例直系亲属间的遗体器官捐献案例。 同时,根据国家网络分配系统分配,天天的右肾捐献给了21岁的襄阳女孩冯晶(化名)。冯晶患尿毒症两年多,一直没有等到肾源,母亲配型成功,却查出患有遗传性肾病,不能捐献,是天天给她带来了最后的希望。 另外一名受捐者是27岁的武汉小伙文军(化名),他患有严重的乙肝肝硬化,一直在苦等捐献者。 昨日中午12点30分和12点45分,这两台手术也成功完成。天天重新点燃了3个人的生命之光。 本报记者陈媛 通讯员童宣 他走了,他还活着。 他走了,他不会遗憾。 昨日凌晨4点15分,天天的心脏停止跳动。6个小时后,他的一个肾脏成功移植到了母亲体内,并开始运转,他最后的心愿实现了。 奶奶的哭喊没能留住天天 前天晚上到昨天凌晨,对于周璐一家人来说,是一个不眠之夜。 凌晨2点多钟,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病房的宁静,医护人员冲进161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赶紧通知守在对面病房的奶奶陆元秀:“快来!天天不行了!”陆元秀一边哭一边跟在后面一路小跑。从荆州赶来的爸爸和爷爷也赶紧守在了重症监护室的门口。 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和家人的呼唤没能挽留住天天的生命,他的生命之火慢慢熄灭,停止了自主呼吸。 3点15分,陆元秀进入手术室跟孩子做最后的告别。她伏在已经失去意识的天天身上,抱着孩子的头嚎啕大哭。“天天!天天!”她不停地呼唤着孙子的小名,希望能有奇迹出现,然而最终绝望了。 4点15分,天天的心脏停止跳动。同济医院的三名医护人员站在手术台前为天天默哀,5分钟后,器官切除手术开始。 5点20分,天天的器官顺利送达同济医院手术室。 妈妈挂着泪躺上手术台 那一夜,在同济医院病房里,母亲周璐彻夜未眠。白天医生告诉她,天天很可能过不了今晚,让她做好心理准备。 昨日清晨5点15分,她突然接到通知,到医生办公室做术前谈话。“难道天天走了?”她心里忐忑不安,一见到她的主刀医生、同济医院器官移植所陈刚教授,就问:“现在就手术吗?”得到医生肯定的回答后,她低下头再也没有开口说话。 “只有十多分钟时间,却是我做过的最困难的一次术前谈话。”陈刚教授说,一般肾移植的病人等待了很久,得知可以手术都是非常高兴的,但周璐高兴不起来,通知她做手术就等于告诉她儿子已经走了。“她没有哭出声,只是一句话都不说。”沉默良久,周璐最终在手术知情同意书上签了字。 5点29分,周璐从医生办公室出来,到自己的病房仅几步之遥,她却走了很久。“天天走了,儿子的最后一程我没能陪在他身边!”一回到病房坐在病床上,她再也忍不住痛哭起来,身边的亲人不停地安慰她,帮她擦眼泪。随后,手术前的一段时间,除了配合护士做术前准备,她一直抱着腿坐在床上,将头埋在胳膊里。 6点38分,周璐被推进了手术室,直到她躺到手术台上时,眼角还带着泪水。 肾脏在妈妈体内开始工作 7点,周璐开始麻醉,7点43分手术正式开始。两个半小时后,天天的左肾被移植到了母亲的体内,并顺利地发挥起功能。 陈刚教授说,手术非常顺利,“一般动脉、静脉血管吻合后,会等一会才能排尿,排尿就说明新的肾脏开始工作了,昨天的手术一吻合马上就出现了排尿,手术效果完全不亚于亲属间的活体移植。” 11点20分,周璐从手术室转到了重症监护病房进行观察。医生介绍,不出意外的话,她一周后就可以转到普通病房。 天天“回家” 荆州市民送行 昨天下午,天空阴沉,不时垂泪。 松柏相掩的荆州雨台山陵园,迎来了一位年仅7岁的勇敢小男孩——荆州第17位器官捐献者,天天。 虽然他在人世间只有短暂的2600多天,但他捐献遗体和器官,救活母亲和其他两人的感人故事,将长久流传。 “天天啊,奶奶带你回家了。”在陵园深处的26排5号,当天天的爸爸陈鹏将骨灰放进墓室时,天天的奶奶陆元秀已哭成泪人,几度晕厥:“奶奶真没用,没能把你救活。你走了,奶奶怎么活啊。” 在场的亲人和自发前来送行的人们,无不动容落泪。 荆州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搀扶着陆元秀,轻声地安慰:天天是个小英雄,他救了好几个人,您想开些。 陵园的工作人员杨女士从新闻报道中得知小天天的事迹后,几次落泪,她原本打算忙完清明节后,就去医院看望天天母子,不料天天走得那么急促。昨日她特地赶来,为天天送一捧鲜花。纪南镇的韩女士等3人,也早早赶来,送上绢花,表达对天天的敬意和祝福。 天天生前喜欢玩的奥特曼,喜欢吃的雪饼,以及他住院时老师和同学为他折的千纸鹤,都一一摆了上来。亲人们喃喃地说:“天天啊,带上这些,你就不再孤独了。” 其实,当天天在荆州住院期间,他想捐肾救母的意愿就感动了无数荆州市民。一些市民前去为他们加油鼓劲,并偷偷留下一些心意,一些爱心企业也慷慨解囊,共为这个家庭捐助了32万元善款。 荆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称,小天天是该市第17位捐献遗体、器官者。今天,他的名字将刻在捐献者纪念碑上,也刻入荆州人民的心里。 天天,一路走好,愿天堂没有病痛。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