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丘那些事
灵丘那些事
关注数: 44
粉丝数: 39
发帖数: 568
关注贴吧数: 13
2013年男女“屌丝”标准:身上现金不超1000元
2013年新春!灵丘寻古之一,[西驮水戏台]
上南地男孩的成长日记!! 本来打算把东哥的日记本在收集百分经验后还给失主,无奈失主极力否认。也引起了众多吧友对我的质疑,没办法,又去了卖各白的地方,令人兴奋的是那个装书的袋子还在。并找到东哥回忆录一本和数张东哥家乡照片!!
曲东子成长日记【全爆】 一楼招商
灵丘吧吧宝,求签定 前天,西关,卖纸片发现的
2013年新春!灵丘寻古之一,【古街门] 古老的街门也是一道风景,古代有钱人家的街门无论砖雕还是木雕都很有特色。春节期间在灵丘城里外转悠拍了一部分,有许多地方还没有转完所以拍到的古街门不是很全。拍完之后根据街门样式大致可以分成2个时期清朝的和民国的。其中民国时期又可以分为中国式的西洋式的。民国早期的街门装饰还算复杂,后期的的就简单了许多
遗憾,到灵丘吧一位吧友家,大门紧锁
卖给我徐福记糖17的,竟是灵丘吧的! 瞅了一下电脑,差点把我雷死!
买了2斤徐褔记糖,花了34元。 大家说贵不贵?
大号没封,小号上来。 帖子没方儿发了,一回帖就删,有知道是怎回事?
圣诞节即将来临之际,祝灵丘吧友圣诞快乐!!! 圣诞节小知识: 在《圣经》中虽然没有关于耶稣诞生日期的确切记载,但从公元4世纪开始,西方教会己规定其信徒在每年的12月25日要守圣诞节。由于与其它东方教会历法不同,其12月25日相当于公历1月6日或7日;因此,在今天,基督教国家中的圣诞节被加以延长,从12月25日直至次年的1月6日为止。 在今天的西方世界里,圣诞节已演变为人民普遍庆祝的盛大世俗节日,不再仅仅是由基督教教徒参与的宗教节日。
朋友要卖羊杂,求吧里众才子起个店名,起好的朋友要请客!
武灵镇吧转转去,奉旨抽烟喝酒建的!
每天都来顶,每天来一段 1,反问哲学家 一位哲学家在讲台上摇头晃脑:“快乐在于对某种事物的追求,而不在于把它迫到手。” 一位听众发问:“那您试过在雨夜追赶最后一班公共汽车,而没有追到的那种快乐吗?”
向吧主提介意,吧内头衔应中式化!同意的顶起来! 我们小时候下过军旗,要是从小到大改成,工兵,班长,排长,连长,团长,旅长,政委,师长,军长,司令,那多好! 因为上士和上尉哪个大还得看看旁边的数字
8810年谁去过? 。
作为侯选人,应该怎么办?
广灵八大碗,知道的请进 在灵丘保险公司附近,有一家饭店,挂了个牌子,广灵八大碗,本人不常下饭店,这八大碗是广灵的特色餐饮文化吗?这八大碗有哪八样组成?
贝才O示申的帖子里,12月1日吧友聚会的女同志一个也没露头,猜一猜 如此重大活动,没去的猜一猜,女同志谁敢去
听说要迁都了,真的,徦的?听说而已 今天,一位朋友从北京归来,说在火车上听说了一件事,一位外地人说,首都要从北京搬到西安去,说的有鼻子有眼的。本人认为,迁到西安也好,便于对西北,西南的管理和开发
灵丘的家族文化-------家谱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家谱)之一。 灵丘地处边陲,重武轻文。致使像样的家谱传承很少。直至清末,灵丘文化教育有所改善。读书之士增多,再加上社会环境空前和谐,遂在民国初年兴起灵丘第一次修谱高峰,因毕竟水平有限,财力有限,很多为辨远近的亡疏单。但能使自己家族文化得以流传,已成为家族后代心中的经典。 灵丘第二次修谱源于本世纪初,今收集几部家谱,供兴趣人员一同参考。 1,【沿河西门马氏族谱】 ,长28厘米,宽21厘米,计3O页。由原雁北地委财贸部长,行署计委主任马禄元修订,2OO6年三月定稿,印刷。谱序作者马祯元。并曾参于家谱的整理。 马氏族谱包括谱序,谱系,世系表,后记。其中谱系记述了自第一代马文仪至十二代族孙的名讳等。 沿河西门马氏,历史悠久,人才辈出,自清初从洪洞迁居以来至20O5年底,族中共有46人从事党政,金融,团体,企事业工作,其中厅级2人,处级12人,博士l人,硕士2人,大专以上学历l1人。涌现了马禄元,马友,马存新等马氏人物。 下图为家谱作者马禄元
为了日本和韩国的经济。用什么办法支持 难道买相机选索尼,中国电视剧不看,非要看韩剧。化妆又怎样
有丢过手机的经历吗?说一说 今天,同姐到县医院看病,在交款处不小心把手机放在窗口外。回家才发现,赶紧打电话,接通了,是收费的小女儿捡到了,我连忙赶去县医院取了回来。在这里,我向几位收银员表示感谢。
怪,怪!!灵丘吧的新鲜事。 怎么元荗永吧花评选一岀台,好些侯选人的头像都换了
灵丘吧“三帝”谁最牛?
惊!!!“唐河全飘流”行动 2Ol2年,本人欲从灵丘北水芦出发,自己坐船去东海。进行唐河全程漂流行动,求介意!
冷货不想再受骗,求好吃的凉粉店! 前几天,在火车站,吃了一碗“白苦荞凉粉”很好吃。后来才知那是用粉面做的,叫粉砣,也怪自己没说清楚,我又在街上吃了几回苦荞凉粉,都不是个味儿。还没有那粉砣好吃呢!我想:若大个灵丘,难道就没有好吃的苦荞凉粉?
赞一句,家乡的苦荞凉粉 火车的轰轰声把我带回旷别多年的灵丘,一下火车。肚里饿的咕咕叫,见有摆滩的,好像是卖吃的。用很生硬的土语说:要一碗凉粉。摊主不慌不忙的打好了凉粉。我惊讶的问:苦荞凉粉不是黄的吗,怎是白的。摊主说:这是这几年研究的新品种:白苦荞凉粉,我听了,端起碗,吃起来,你还别说,还真好吃,比2O几年前记忆中的黄苦荞凉粉要好吃,赞一句,家乡变化真大啊!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