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yrm_of_rue
wyrm_of_rue
关注数: 2
粉丝数: 50
发帖数: 11,566
关注贴吧数: 1
安息的盼望 创2:1-3 天地万物都造齐了。 到第七日、 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神赐福给第七日、定为圣日、因为在这日 神歇了他一切创造的工、就安息了。 安息是因为已经完满了,不需要“发展”、“提高”了。安息日是对此的纪念——然而,纪念本身就是不完满(就像看照片不如见真人)。 因此,安息绝非是循环往复的安息日,那只是预表,就像旧约循环往复的动物献祭: 来10:1-3 律法既是将来美事的影儿、不是本物的真像、总不能借着每年常献一样的祭物、叫那近前来的人得以完全。 若不然、献祭的事岂不早已止住了么.因为礼拜的人、良心既被洁净、就不再觉得有罪了。 【但这些祭物是叫人每年想起罪来。】 来10:11-12 凡祭司天天站着事奉 神、屡次献上一样的祭物.这祭物永不能除罪。但基督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就在 神的右边坐下了. 同样,安息日并不是让人真的得安息(虽然有暂时的休息),而是叫人每周想起自己“不得安息”的现实:安息日完了还要继续做工,如此无止尽反复,这是怎样一种令人绝望的“不得安息”?但是由此就生出信心,对那个“一次永远的安息”的盼望。 问题是:这个盼望实现了吗? 1、已经实现,要努力进入 来4:9-11 这样看来、必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为 神的子民存留。因为那进入安息的、乃是歇了自己的工、正如 神歇了他的工一样。所以我们务必竭力进入那安息、免得有人学那不信从的样子跌倒了。 2、尚未实现,等候得赎 罗8:22-23 我们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叹息劳苦、直到如今。不但如此、就是我们这有圣灵初结果子的、也是自己心里叹息、等候得着儿子的名分、乃是我们的身体得赎。 从基督初来的角度,这个盼望实现了。但从基督再来的角度,这个盼望尚未实现。当你意识到这个看似漫长的今世,对神而言不过是一瞬,这就可以理解了——我们处在“初来-再来”的一瞬之间。因此,基督徒像一个“穿越者”,虽然身体活在今世,但意识却在来世: 罗13:12-13 黑夜已深、白昼将近.我们就当脱去暗昧的行为、带上光明的兵器。行事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昼. “穿越者”会怎么做?他当然会在某些方面表现得很“现代”,但他也不会试图在古代提前搞出个“现代化”,因为他知道那是注定发生的、自己也无法改变。换成基督徒,他当然会在某些方面表现得好像“天国已经来了”,但也不会试图在今世提前搞出个“天国化”,因为他知道那是注定发生的、自己也无法改变。 因此,身为“穿越者”的基督徒需要避免两种极端: 1、融入“古代”——纯粹地活在预表之中,忘记基督的初来 2、提前“现代化”——试图在今世彻底达到实体,忘记基督的再来 这两种极端往往是一体两面的,即融入“古代”来将其“提前现代化”——将预表当作实体,忘记基督。
(节选)为何路德不太新教:圣礼性应许中的信仰逻辑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urlrefer=2d869b4026e6a5ed248bea9c9b0d9874。academia。edu/185285/Why_Luther_is_not_Quite_Protestant_The_Logic_of_Faith_in_a_Sacramental_Promise 为何路德不太新教:圣礼性应许中的信仰逻辑 Phillip Cary Eastern University …… 尽管在大量方面上一致,加尔文与路德的差别可以描述为狭窄而深刻,像一个很深的细小裂缝。这个裂缝在后来的改革宗传统、以及它的旁支,如浸信会与复兴传统中扩大了。这个裂缝扩大的一个标记是洗礼重生。假如一个美国复兴主义者问路德他是否重生了,他肯定会回答:“我当然是重生的基督徒。我受了洗礼。”这样回答的人不认为向基督决志或皈依经验对于成为基督徒是必要的。只要作为婴儿受洗、然后相信你受到的信理教导就够了。所以,路德宗自身没有复兴传统就很正常了,更不要说罗马天主教或东正教,它们都教导洗礼重生、并施行婴儿洗礼。……但从改革宗开始,新教特征的救恩论中,离开罪中的死、进入入基督中的生命的关键性时刻不是洗礼,而是一生一次的信仰皈依。这是对路德的背离,基于一个根本性的、但很少被注意到的关于因信称义教义的分歧。尽管所有人都同意一个人一生中只会重生一次(不论是洗礼还是皈依),对路德“称义”是另一回事:它不是维系在一个事件上,而是每次基督徒悔改、回到洗礼的能力时发生。我们会看到,路德的唯独因信称义的教义是在天主教忏悔圣礼的背景下成型的,其中称义在真的忏悔中发生。在这一方面,路德不太新教,不相信称义一生中只发生一次。 …… 我的论点是路德对福音的能力的理解是基于天主教关于圣礼有效的概念,将救赎能力放置在外界事物中。离开这一概念,新教不能维持路德对于将信心单单放在外在的话语的坚持,而必须还依赖于信心本身(即我信的这一事实)作为确保的基础,特别是面对预定的焦虑。在将信心单单放在话语、和具有你永恒中得救的信心,两者不能兼得。逻辑上你不能两者都做,路德从来没有一贯地选择第二个、新教的选项。
太阳与晨星 许多人都喜欢用太阳比喻神。林语堂比喻他从异教回归基督教是“太阳升起来,蜡烛可以熄灭了”。早期教会对三位一体的阐述中,也常用太阳作为比喻。君士坦丁大帝据说是看到了“太阳上的十字架”的异象而皈依基督教的。又例如下面这首《成为我异象》(Be Thou My Vision),根据维基百科是一首在英语教会很流行的古代爱尔兰诗歌: 恳求心中王,成为我异象, 万事无所慕,惟主是希望! 愿祢居首位,日夜导思想, 工作或睡觉,慈容作我光。 成为我智慧,成为我箴言, 我愿常跟祢,祢作我良伴。 祢是圣天父,我得后嗣权, 祢住我心殿,我与祢结连。 不挂意富裕,不羡慕虚荣, 主是我基业,一直到永恒。 惟有主基督,能居我心中, 他是天上王,胜珍宝权能。 天上大君王,辉煌的太阳, 我赢得胜仗,天乐可分享。 境遇虽无常,但求心中王, 掌管万有者,永作我异象。 然而,圣经中的“太阳”却没有这么高的地位。创世记描述天地来历中,连“太阳”的名字都没提,只是说“造两个大光”,并且是在“要有光”三天之后。当然,也不能说圣经完全没有提及“太阳”: 玛4:2 但向你们敬畏我名的人、必有【公义的日头】出现、其光线有医治之能。〔光线原文作翅膀〕你们必出来跳跃如圈里的肥犊。 (根据gotquestions.org,“公义的日头sun of righteousness”还可以翻译为“son of vindication平反之子”。) 不错,耶稣是世界的光。但是究竟是什么“光”?耶稣最后留下的话: 启22:16 我是【明亮的晨星】。 然而,相比“附会”出来的“太阳”的热门,这个“钦定”的“晨星”反倒冷门了——是啊,“晨星”怎么能与“太阳”争辉?上面那首诗歌中把“天上大君王,辉煌的太阳”改为“天上大君王,明亮的晨星”,意思肯定别扭吧? 人的本性就是追逐“太阳”——显明的、现在即有的力量。在有“太阳”的前提下,没有人会关心“晨星”——隐藏的、指向将来的力量。当耶稣最后说他是明亮的晨星时,他肯定了整本启示录(整本圣经)的主题: 黎明尚未到来,继续忍耐盼望! 然而,在“太阳”底下的人,如何能明白黑夜中仰望“晨星”的人? 启16:8-9 第四位天使把碗倒在日头上、叫日头能用火烤人。人被大热所烤、就亵渎那有权掌管这些灾的 神之名、并不悔改将荣耀归给 神。 启16:10-11 第五位天使把碗倒在兽的座位上、兽的国就黑暗了.人因疼痛就咬自己的舌头. 又因所受的疼痛、和生的疮、就亵渎天上的 神、并不悔改所行的。 但有一天,“太阳”将会成为过去,不再需要它了,“晨星”将会显露他的真容,光照一切。 启21:23 那城内又不用日月光照,因有 神的荣耀光照,又有羔羊为城的灯。 启22:5 不再有黑夜.他们也不用灯光日光.因为主 神要光照他们.他们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
沟通不能的原因是挂羊头卖狗肉 以下是某“欣赏路德十架神学”的名牧言论: 简单的说,如果你的眼睛跟世人一样的话,那你也不必信上帝了。没有答案。就这个世界我看过太多的无神论,这世纪有名的无神论者罗素,还有很多人都讲过,我们基督徒很喜欢说:「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我观看你所做的这一切的事情,我就觉得你真伟大啊」。我们看到这一切就说「哈利路亚,赞美主」。诗篇里面有很多这些,好像看到上帝创造和管理的奇妙,遍地都有主的慈爱和智慧。如果你真的这样说,我也很恭喜你,因为这是圣灵的工作。但是我看很多无神论讲的也很有道理,对不起,他们当然是错的,但我们就从人来看,他们也有道理。像罗素就说:「我看这世界,我从来看不出有一个理性的、慈爱的、全能的上帝创造和管理」,他说:「我完全看不出」。 各位,从一个不信主的人来看,这个世界充满了荒谬和不合理。这个世界有人生下来嘴里含著银汤匙,有人生下来就饿死。如果有一个全能的上帝,这上帝在哪里?这个世界有人生在很丰富的地方,譬如你们和你们的小孩,生在德国,或长在德国。各位,这是相当棒的地方了(,因为我们底下有德国人,我不得不这样说)。你们是活在非常舒服的地方,你们可能生活的水平是全世界的百分之前五了。可是你们也应该知道,包括在广大的非洲、亚洲,很多地方,有很多小孩生下来就死了,生下来就在贫民窟,一直在贫民窟,可能很小的时候就变成小偷,很小的时候就变成妓女。这些故事,这些事实的报导,我想太多太多了。那不是少数一两个,那不是一两个小孩子得癌症的事。那是成千上万的,那在非洲,一直到今天、现在,那个种族的大掘起、大屠杀,这个族把那个族杀成那样子;包括这个母亲杀另外一个母亲的小孩,那个母亲杀这个母亲的小孩,只因为是不同的族,索马里(索马利亚)这些地方都没有停止过;包括突然来的地震、海啸、瘟疫,各位,这些都太多了;包括德国这里发生的二次大战屠犹,太多了。人生有太多事情,我们看到充满了不公平、不公义。有人为甚麼一开始就这麼富裕?有人为甚麼一生下来就那麼漂亮?有人为甚麼一生下来就是残障…等等等等?这个世界好像很多肉弱强食的,而且也不一定肉弱强食,蟑螂也不弱,但是它吃了很多强食的东西。 如果你不信上帝,这个世界充满了荒谬,你看不出有个上帝。因此各位弟兄姊妹,容我也再恭喜你了,如果我们这里每个人都信耶稣的话,如果你真的信的话,我恭喜你,因为这是圣灵的光照,否则你不能信。这个上帝你没有看过,你没有听过,你没有摸过,五官没有接触过,你从来没有接触过,你却信他了。各位,这是不得了的神迹。我们每个真的信耶稣的人都有一个不得了的神迹,就是我们居然信了那难不见、摸不到的上帝,而且我们敬拜他,而且我们爱他,「你们虽然没有见过他,却是爱他;如今虽不得看见,却因信他就有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彼前1:8)。你能信他,是奇迹,是圣灵奇妙的工作。 那些人不能够信,我们只能说神没有开他的眼睛,但他也是罪无可逭了。每个人都是。我们能够信,真的非常感谢主。那如果我们有信心,圣灵帮助我们,让我们能够信靠这位上帝,这一定是透过圣灵,这一定是透过耶稣基督的工作。所有路德的话,我也再提醒各位一下:你认识上帝一定要透过耶稣,你没有透过钉十字架的耶稣,你看到的上帝是魔鬼。如果你不是常常想到耶稣为我们的罪死了,复活了,如果不是十字架,你不知道上帝的爱,你看这个世界是充满了荒谬和不合理,包括在别人身上的遭遇,包括在你身上的遭遇。但是如果我们信靠上帝,我们就在这一切荒谬不合理里面,我们看到神的奇妙的慈爱和怜悯和恩典。
第二圣殿犹太教的艾塞尼派 对律法的严格比法利赛派有过之而无不及(例如,他们对“义人因信得生”的解释是“对律法的信靠”)。相信当时包括法利赛派在内的以色列已经堕落,自建一个封闭社区。主张双重预定论,神在创世之先决定了一些人为光明之子,另一些人为黑暗之子,并相信他们是光明之子。在预言弥赛亚会带领他们夺回以色列的期望落空后,主张隐藏自己对黑暗之子的仇恨生活。
创造与道成肉身 1:1 起初 神创造天地。 1:2 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 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 1:30 天使对他说、马利亚、不要怕.你在 神面前已经蒙恩了。 1:31 你要怀孕生子、可以给他起名叫耶稣。 1:32 他要为大、称为至高者的儿子.主 神要把他祖大卫的位给他. 1:33 他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远.他的国也没有穷尽。 1:34 马利亚对天使说、我没有出嫁、怎么有这事呢。 1:35 天使回答说、圣灵要临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荫庇你.因此所要生的圣者、必称为 神的儿子。〔或作所要生的必称为圣称为 神的儿子〕 1:3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1:4 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 —— 1:1 太初有道、道与 神同在、道就是 神。 1:2 这道太初与 神同在。 1:3 万物是借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借着他造的。 1:4 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 1:5 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
钱生钱、信生信(马太福音25:14-30) 25:14 天国又好比一个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 25:15 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就往外国去了。 25:16 那领五千的、随即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 25:17 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 25:18 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藏了。 25:19 过了许久、那些仆人的主人来了、和他们算帐。 25:20 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着那另外的五千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 25:21 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25:22 那领二千的也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二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 25:23 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25:24 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阿、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 25:25 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子在这里。 25:26 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 25:27 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 25:28 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 25:29 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25:30 把这无用的仆人、丢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耶稣在这个比喻里大讲“钱生钱”,令许多不明就里的人误会他支持“资本主义”的基本理念。其实,从“前在后、后在前”的末世观来看,耶稣说象征今世的无上法则“钱生钱”,是为说明永世的无上法则“信生信”(也可说“望生望”、“爱生爱”)。 1、先看“领一千”的人在面对神的审判时候的自辩: 主阿、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 ——“主啊”,你太强人所难了,你要我们信你的承诺,遵守你的命令,但是你根本从来没向我显现过,你的命令在世上根本行不通。(人控告神的话没有能力。) 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 ——我只不过是个人,怎么可能为了没有影的话去做行不通的事呢?所以我就没有按你说的去做。(人为自己开脱。) 请看、你的原银子在这里。 ——但你赐给我的一生,我也过好每一天了。(人无可夸之处,仍试图表扬自己。) 2、神用这人自己的话定了他的罪: 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 ——你这不信的恶人,你既然明明知道我要你相信没有影的话,做行不通的事,你就应该放弃世上的“合理实用”,而按我说的“虚度”你的生命,到我来的时候为你的一生正名。(神借恶人的控告指出义人的见证) 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把这无用的仆人、丢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要夺走这恶人的生命,赐给那义人。因为凡有神的生命在里面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得荣耀。没有神的生命在里面的、连他现在的生命、也要夺走。把这不信者拒之天国门外,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神审判恶人、为义人报仇) 3、再看神与“领五千、二千”的人的对话: 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着那另外的五千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 那领二千的也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二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 ——主啊,你赐给我的这一生,我都在寻求你的永生中度过了。(从世人的角度,这不恰恰是“虚度”、没有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你这大有信心的义人,你在这短暂的一生忍耐到底,我要赐给你永生,可以进入天国享受神的生命。(义人因信神而被神所信。)
[ZZ]NIHILISM:The Root of the Revolution of the Modern Age 地址:www。columbia。edu/cu/augustine/arch/nihilism.html 一位美国正教神父写的(比较长)。第一部分“Stages of Nihilist Dialectic”,总结了自启蒙运动起(更早的根源可追溯到文艺复兴)到20世纪中西方文明堕入虚无主义的四个阶段:liberalism(如基督教自由派、自然神论等“DIY”人本宗教)、realism(如经验主义、实证主义等科学无神论)、vitalism(如进步主义等“重在过程、不在终点”式口号)、nihilism of destruction(如无政府主义、共产主义等“打倒一切”为目标的**)。
宗教改革的精神 宗教改革的精神是承认神创建的教会可以犯错,而需要努力改正。这不是“众人皆醉我独醒”,打造另一“真教会”,而是承认自己作为教会的一员,同样处在错误中,并有义务促进改正它。 换言之,宗教改革的精神与巴别塔的精神对立,与先知的精神相符。但现实中,舍己命为唤醒人的先知少,耶罗波安那样的上位后复辟者多。走出一个巴别,却自立另一个巴别,有何益处?
软决定论与软自由意志论 软决定论 1、个体的选择被他的意图决定。(“选择定律”) 2、个体的选择是必然的;没有其他的选择是可能的。(“选择的因果必然性”) 自由的定义:遵循自己意图的能力,但不包括改变自己意图的能力。 问题1:神的行为必然地出于神的意图?(世界的被造是必然的吗?) 问题2:罪的来源是谁?(神是唯一因吗?) 软自由意志论 1、选择的最终责任在于选择的最终来源。(“最终责任”) 2、个体是他自己的选择的来源。(“主体因”) 3、在关键时刻,个体有作出其他选择(或放弃选择)的能力。(“其他选择”) 4、个体不总有作出其他选择的能力。某些自由的选择可能导致自由的减少。(“意志调整”) 5、担责自由与完善自由是不同的,前者是作出承担责任的选择的能力,后者是作出履行责任(做应该做的事)的选择的能力,是前者的进一步。(“担责自由与完善自由的差异”) 自由的定义:个体的品质决定他选择的范围,个体具有在此范围内作出其他选择的能力。 神的品质决定了他选择的范围,例如他不能够以比他更高等的存在起誓,或他不能够说谎;在此范围内,他能够作出其他选择,例如他不必创造这个世界,或他不必预定某个人得救。事实上,从创造论角度,人的自由是对神的自由的反映。因为人有这样的自由,人对一些事情负有最终责任,例如罪。 另一方面,人的自由并非不变,因为人的选择也能反过来改变他的品质。这意味着,人可能保持担责自由(只要他具有行为能力),而因此承担责任,却因为过去的选择而失去了完善自由,而无法履行责任(做应该做的事)。例如,一个瘾君子无法或许已经失去了改变的能力,但他依然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又如,堕落的人应当回应神,但没有神的恩典,人无法回应神;成圣的过程可视为完善自由的逐渐修复,使人能够活出喜悦神的生活。 (以上来自Salvation and Sovereignty:A Molinist Approach,某次google books里看到,摘抄了一下)
对禁果的一点思考 神为何禁止人吃善恶知识果,而非别的果子,特别是生命果(尽管在人偷吃禁果后,神封锁了生命树)?(禁令本身的意义是为了缔结神与人的互信互爱关系。) 从自由选择的角度看,这可能是一个最佳的禁令,因为若人打破此禁令,他就因善恶知识果而知罪,从而参与到神的救赎计划中。若禁止人吃生命果,那若人打破此禁令,人就将在罪中永远活下去。这也是为何当人犯罪吃了善恶知识果后,神封锁了生命树。从此意义上,善恶知识果可以说代表了律法,担任定罪的职能,宣判了违命之人的死,但同时为神的恩典作了铺垫。 从预知的角度看,神命令人不吃善恶知识果,是他知道人不能够行律法——事实上,他知道人连这个命令也守不了。(假如人能做到遵守这一命令,那么善恶知识果就自然不必吃了,因为人已经能行律法。)但事实是人没有遵守这一命令而吃下善恶知识果,故而律法就使人因违反命令而被定了罪,并使人从此在律法之下,但人却不能行律法——人破坏了起初与神的和谐关系,而进入到一个审判与被审判的律法关系中。不可吃禁果的命令,在吃禁果以前,不是定罪性的(因为律法尚未在世),而是警告性的;但在吃禁果以后,成了定罪的凭据。 罗2:13 因为在神面前,不是听律法的为义,而是行律法的得称为义。 罗3:20 没有一个人可以靠行律法,在神面前得称为义,因为借着律法,人对于罪才有充分的认识。 罗5:13 没有律法以前,罪已经在世界上了;不过,没有律法的时候,罪也不算罪。 林前15:56 死的毒钩就是罪,罪的权势就是律法。 若魔鬼要继续他的“工程”,那他最佳的谎言莫过于声称知道如何取得生命果。弃绝真神救赎的假宗教由此而建立,都告诉人们如何得到“生命果(伪)”(对不同的人,它意味着不同的事物)。
神的属性与世界的创造 属性只存在于本体的交流中,因此孤立的本体没有属性。而本体都有属性,没有属性的本体并不存在,因此不存在孤立的本体。 世界是上帝创造的(“创造”指广义的创造,从起源、维持到结局)。在上帝创造世界以前,唯一存在的是他自己。因此,上帝处在和自己的交流之中,否则他就成了孤立的本体,世界也不会存在。因为上帝是自有永有的,任何上帝的属性都存在于上帝和自己的交流中。 世界的创造出于上帝的属性,包括创造的意向、创造的蓝图、和创造的过程。这些都存在于上帝和自己的交流中。创造的意向出于“父性”,存在于父位格对子位格的赠予之爱中;世界是父送给子的礼物,众人被父赐给子为臣民与伴侣。创造的蓝图出于“子性”,存在于子位格对父位格的回馈之爱中;世界是子献给父的祭品,众人以子为模板被造为父的众子。创造的过程出于“灵性”,存在于圣灵位格对父子互爱的传播中;世界是圣灵注入上帝之爱的造物,众人被圣灵引入成为上帝之爱的一部分。换言之,父位格、子位格、圣灵位格都是上帝本体的具有者,他们的交流构成了上帝的属性,父性、子性、灵性,这交流中定下了世界的创造。 --- 道(智慧、圣言)是上帝的属性,还是上帝本体的具有者?换言之,道是交流本身(子性),还是进行交流的本体(子位格)? 两者不可分割,因为无本体的交流并不存在,无交流的本体也不存在。因此,道是子性中的子位格,完全地反映父的荣耀,以子性之爱写成创造的蓝图,献给赠予他的父。
耶稣的神人二性 - 耶稣是神的殿 约2:18-22 犹太人就问他:“你可以显什么神迹给我们看,证明你有权作这些事呢?” 耶稣回答:“你们拆毁这殿,我三天之内要把它建造起来。” 犹太人说:“这殿建了四十六年,你三天之内就能把它建造起来吗?” 但耶稣所说的殿,就是他的身体。所以当耶稣从死人中复活以后,门徒想起了他说过这话,就信了圣经和耶稣所说的话。 - 耶稣是神的会幕 约1:14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满有恩典和真理。我们见过他的荣光,正是从父而来的独生子的荣光。(出25:8 他们要为我建造圣所,使我可以在他们中间居住。) 约2:11 这是耶稣所行的第一件神迹,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他显出了自己的荣耀,他的门徒就信了他。 约12:23-28 耶稣对他们说:“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 父啊,愿你荣耀你的名!”当时有声音从天上来,说:“我已经荣耀了我的名,还要再荣耀。” 约12:41 以赛亚说这些话,是因为看见了他的荣耀,就指着他说的。 约17:1-5 耶稣讲完了这些话,就举目望天,说:“父啊,时候到了,求你荣耀你的儿子,让儿子也荣耀你,...父啊,现在让我在你自己面前得着荣耀,就是在创世以前我与你同享的荣耀。 (出40:34-35 当时,有云彩遮盖会幕,耶和华的荣耀充满了帐幕。摩西不能进入会幕,因为云彩停在会幕上面,并且耶和华的荣耀充满着帐幕。 ) - 耶稣是神丰盛的居所 西1:19 因为神乐意使所有的丰盛都住在爱子里面, 西2:9 因为神本性的一切丰盛,都有形有体地住在基督里面,
从世界看神的荣耀 从世界的不完美,我们看到神的真实: - 发现仅凭世界不能奠定真理,它也非自有永有,而寻求一终极与创造者。 - 发现仅凭世界不能区分善恶,它也不会赏罚善恶,而寻求一绝对道德律与审判者。 - 发现仅凭世界不能回答生命的意义,它也不具有本身的目标,而寻求一完美存在与赐生命者。 从世界的丰富,我们看到神的大能: - 发现世界是真实的,且我们具有认识它的理性。 - 发现世界兼有善恶,且我们具有在两者间决定的良心。 - 发现世界充满道路,且我们具有在它们间选择的意志。 与神对立的,以世界的丰富否定神的真实(“神是不必要的”),以世界的不完美否定神的大能(“神是无能或邪恶的”),不归给神的荣耀而自绝于神的恩典。而被神感动的,则从世界的不完美看到神的真实,从世界的丰富看到神的大能,将一切归给神的荣耀而领受神的恩典。
佛教vs基督教 “This is the intellectual abyss between Buddhism and Christianity; that for the Buddhist or Theosophist personality is the fall of man, for the Christian it is the purpose of God, the whole point of his cosmic idea.” G.K.Chesterton “这就是佛教与基督教理念上的鸿沟:在佛教或神智学看来,人格(personality)源于人的堕落,而在基督教看来,它是神创造世界的全部目的。”
交易与恩典 与神做交易的,交易的结果就是永死。领受神恩典的,恩典让人进入永生。
“神本”和“人本” 人类的历史大体上在“造神”(树立外在权威)与“灭神”(消灭外在权威)之间震荡。 一、集体vs个体:“造神”阶段中,人以所处的集体为中心,道德的含义是外在的律法。“灭神”阶段中,人以个人自己为中心,道德的含义是内在的良心。 二、荣辱vs苦乐:“造神”阶段中,人的价值划分是荣耀-耻辱,以集体性的外在权威为标准。“灭神”阶段中,人的价值观是痛苦-快乐,以个体性的内在感受为标准。 三、“神本”vs“人本”:“造神”阶段,人以“神”为本,主张秩序,然而逐渐成为禁锢。“灭神”阶段,人以“人”为本,主张自由,然而逐渐沦为混乱。 以基督教为例,“造神”阶段有立为罗马国教,“灭神”阶段有宗教改革。 今天的世界,历经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工业**、信息爆炸,已经在“灭神”阶段接近了前所未有的顶峰,然而相应的后果则是教派分裂、怀疑主义、价值个人化、生活虚拟化。当中也有反常,例如共产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等暴力“造神”运动,但都一败涂地,反而加强了“灭神”力度。目前的“造神”运动都以和平方式出现,例如环保主义、联合国、新纪元灵性等,但还处于萌芽期,未从量变(潮流)上升到质变(建制)。 那和我们有什么关系?首先,可以体察一下自己的视角,看是否已经深受普世多年来的“灭神”潮流影响,偏离了主的真道。 一、集体vs个体:旧约中神对人的祝福与惩罚,往往是集体性的(这让很多个人主义者跌倒,觉得神“不公平”)。新约中基督的新妇,也是集体的教会,而非个人的信徒。保罗所传的福音要义,就是罪与死从一人而来,又因一人而被赎,更让许多人跌倒,觉得“被代表”了。如何才能真正理解?用耶稣的比喻,就是树和枝子的关系。个人是枝子,集体是树;个人在【今生】只要还属于集体,就不能脱离集体的影响,就像长在树上的枝子在收割前与树同生共死。但【最终】,每个人按【今生】得到他个人应得的,就像结好果子的枝子被割下放到仓里,结坏果子的被捆起来烧了。 二、荣辱vs苦乐:对神的本性的误解常常来源于另一个“灭神”运动的后果,就是从荣辱观偏向苦乐观(“灭神”宗教如佛教,就是以离苦得乐为核心的)。没有荣辱观,就无法理解至善的神为何要追究人的罪,为何要用基督代赎这种方法拯救人,也不能理解地狱的本质。罪是违背神,而神的荣耀不可侵犯,所以神必追究人的罪。既然罪是对神荣耀的侵犯,罪的惩罚就是荣耀被剥夺;这被称为火湖与第二次的死,但重点不是肉体痛苦到什么程度,因为人可以在极度痛苦下依然保持尊严,而是在于彻底丧失尊严与活着的意义。基督代赎的意义也一目了然:没有哪个人的全部荣耀能比得上神,除了神自己的真像,神的儿子在耻辱的十字架上被钉死就是最大的荣耀剥夺,是足以买回所有人的赎金。 三、“神本”vs“人本”:真基督教既是“神本”,又是“人本”,核心在于“人为了神”。假“神本”就像法利赛人,用捆绑人的方法来凸显“神本”。假“人本”就像属世思想,通过否定神来奠定人的地位,却失去了人之所以宝贵的根本,乃至演变为反人类。 其次,这意味着我们应对世界潮流应保持一定距离,因为纵观历史,“造神”运动几乎都是巴别,而“灭神”运动则往往产生分裂。
请教:耶稣是耶和华这个说法是否错误? 为了这个问题和theotherman150今天争论了半天。 我的理由是: - 除了耶和华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 耶稣是神。(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
从少年人讲起 19:16 有 一 个 人 来 见 耶 稣 说 , 夫 子 , ( 有 古 卷 作 良 善 的 夫 子 ) 我 该 作 什 么 善 事 , 才 能 得 永 生 。 19:17 耶 稣 对 他 说 , 你 为 什 么 以 善 事 问 我 呢 , 只 有 一 位 是 善 的 , ( 有 古 卷 作 你 为 什 么 称 我 是 良 善 的 , 除 了 神 以 外 , 没 有 一 个 良 善 的 ) 你 若 要 进 入 永 生 , 就 当 遵 守 诫 命 。 解读:少年人仰慕主耶稣,觉得他是良善的,因此询问如何“做”才能得永生,代表了许多尚未信主的慕道者。主耶稣没有立刻回答,而先质疑少年人对“良善”的认识。谁是良善的?若人可以自发得良善,那因行为称义就是正确的。但是,“除了神以外,没有一个良善的”,因此人不能因行为称义。 19:18 他 说 , 什 么 诫 命 。 耶 稣 说 , 就 是 不 可 杀 人 , 不 可 奸 淫 , 不 可 偷 盗 , 不 可 作 假 见 证 , 19:19 当 孝 敬 父 母 。 又 当 爱 人 如 己 。 19:20 那 少 年 人 说 , 这 一 切 我 都 遵 守 了 。 还 缺 少 什 么 呢 。 解读:少年人不仅慕道,而且对旧约的律法遵守的很全,代表了通常意义上以行为称义的好人。既然主耶稣前面说了,只要遵守诫命,就可得永生,那还差什么? 19:21 耶 稣 说 , 你 若 愿 意 作 完 全 人 , 可 以 去 变 卖 你 所 有 的 , 分 给 穷 人 , 就 必 有 财 宝 在 天 上 , 你 还 要 来 跟 从 我 。 19:22 那 少 年 人 听 见 这 话 , 就 忧 忧 愁 愁 的 走 了 。 因 为 他 的 产 业 很 多 。 解读:但少年人的行为对神来说并不完全。第一,他拥有许多产业,听到要变卖就忧愁,可见他对产业很在乎;然而对自己最在乎的产业,他最终还是不愿分给连产业都没有的穷人,可见他并没有完全做到“爱人如己”。第二,更重要的,在神所应许的永生前,他因为要卖掉产业就忧愁而不愿服从,可见他对自己产业的占有欲超过对神的敬爱,正是“他们的神是自己的肚腹”那类人。 19:23 耶 稣 对 门 徒 说 , 我 实 在 告 诉 你 们 , 财 主 进 天 国 是 难 的 。 19:24 我 又 告 诉 你 们 , 骆 驼 穿 过 针 的 眼 , 比 财 主 进 神 的 国 还 容 易 呢 。 19:25 门 徒 听 见 这 话 , 就 希 奇 得 很 , 说 , 这 样 谁 能 得 救 呢 。 解读:身体行义,内心却以财富为偶像的少年人是应当令我们深沉反思的。然而,视金钱如粪土的清高者就没有迷失的危险吗?如果仅仅是这样,门徒为何要“希奇”,怀疑“这样谁能得救呢”?扪心自问,其实除了完全绝望、失去生活动力的人,每个人都是“财主”:无论是否自觉,人们或多或少都有属于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要在世上建立事功。对少年人来说,这就是他的产业(换到今天,就是买房、买车、找工作);对名人,那就是名声与人气;对从政的人,那就是政绩、口碑、权力;对艺术家,那就是审美与创造;对科学家,那就是探索与认知;连慈善家、宗教家都不一定能免俗,只要他还把他的功德看作是一种“挣得”的东西。换句话说,只要你还在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做贡献,你还在追求世界上的东西,你就可以算是“财主”!难怪,门徒要问,“这样谁能得救呢?” 因为,我们这些“财主”会简单地就放弃自己对各种属世价值的所有,自愿“降格”为主的追随者,将一切荣耀归于主吗?(我自问是不可能)。
【ZZ】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王明道) “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人若因我辱骂你们,逼迫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是这样逼迫他们。”(太5:10-12)。 我们每逢读到这一段经文的时候,便容易想到这是指着那些在教会遭压迫的时代受逼迫的信徒说的。我们读教会历史看到福音初传入一个地方的时候,那些传道的人和那些信道的人是怎样遭遇众人的反对和攻击,往轻里说受人的嬉笑责骂,往重里说,也许被人弃绝,被人殴打,被人下在监里,被人置于死地。基督的福音初传入东亚的时候有这种情形,基督的福音初传入西欧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读古代的教会历史,便知道在第一至第三世纪那二三百年间在罗马国,有许多基督徒曾为基督的名遭逼迫被惨杀,有的被人用刀杀死,有的被挂在木架上,有的被人用火烧死,有的被投入野兽格斗场中,果了野兽的肚腹。我们读到这些为道舍命的圣徒的事迹时,再想到主耶稣所说人为他的名受逼迫在天上必有大赏赐的应许,便觉得这些人真是有福。他们为神的道为基督受这样大的逼迫,将来在基督荣耀显现的时候必定要得大赏赐,享大荣耀。我们同情他们的遭遇,我们更歆羡他们所要得的应许。我们哀叹我们自己竟没有这种为基督的名受逼迫的福气。我们恨我们自己无法得他们所要得着的赏赐。 其实仔细思想起来,岂但他们有这种为义受逼迫的福分呢,真诚信主为主的人那一个没有为义受逼迫的机会呢?只要一个人真心信主,忠诚为主,不久就会有逼迫、辱骂、攻击、毁谤、相继而来。古时是这样,今日仍是这样。在这撒但掌权的世界上,真爱主的人决不会不遇见世界的逼迫。我们的主曾对门徒说,“世人若恨你们,你们知道恨你们以先已经先恨我了。你们若属世界,世界必爱属自己的;只因你们不属世界,乃是我从世界中拣选了你们,所以世界就恨你们。你们要记念我从前对你们所说的话,仆人不能大于主人。他们若逼迫了我,也要逼迫你们;若遵守了我的话,也要遵守你们的话。但他们因我的名要向你们行这一切的事,因为他们不认识那差我来的。”(约15:18-21)。我们若深深明白了这一段话,就可以晓得除非我们不真属基督,不然是决不能避免世界的逼迫的。 真属基督的人受世界逼迫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所信的是他们所不信的。我们信神,我们信圣经,我们信神的警告和应许,我们信基督为我们的罪被钉在木头上,又从死人里复活,将来还要从天上降临,接我们到他那里去,叫我们永远与他同在。我们信神要向这邪恶的世界施行审判,然后建立他的国在地上。我们所信的这些宝贵重要的真理,在拜偶像的人看是异端,在无神派和唯物主义者看是迷信。我们知道我们的信仰既不是异端,又不是迷信,乃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无奈世上的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眼,所以颠倒是非,淆乱黑白。“称恶为善,称善为恶,以暗为光,以光为暗,以苦为甜,以甜为苦。”因为这个缘故,真信基督的人便要因他们的信仰遭遇世界的反对、逼迫、毁谤、笑骂了。信仰越坚固的信徒遭遇的逼迫也越剧烈,这本是在情理中的事。 真属基督的人受世界逼迫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要遵行神的旨意作他所喜悦的事。魔鬼是与神为敌的,现在的世界既卧在那恶者的手下(约壹 5:19)。自然世人所作的都要照着那恶者的意思,于是世界和属基督的人便要处处发生冲突了。属魔鬼的人存心、说话、作事都要弄诡诈行虚伪,属基督的人却要凡事诚实正直;属魔鬼的人崇拜金钱,属基督的人却要一心敬拜神、属魔鬼的人凡事以人的意思和自己的私见为标准,属基督的人凡事以神的旨意和圣经中教训为标准;属魔鬼的人营私舞弊,损人利己,属基督的人公正无私,事事为别人打算;属魔鬼的人和属基督的人所走的道路非但完全不同,而且事事都相反,属魔鬼的人如何能容忍这些与他们背道而驰的基督徒事事掣他们的肘?无怪他们看那些信主的人为眼中的钉,目中的刺,必为除灭他们方肯甘心了。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