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byNilson RobbyNilson
关注数: 2 粉丝数: 58 发帖数: 4,092 关注贴吧数: 29
思考:17K何去何从 不用举任何例证,现在中文小说,起点一家独大。 小说,不管是网络还是实体,都是文艺创作,真要归结到产业就只能是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不是制造业,它和服务业一样,属于非规模经济,并不是规模越大越好。美容院,收费最贵还有人排队的是定制服务。服饰,能请专业设计师量身打造一身日常装基本也要花一辆日常车的代价。 不过,与服饰和美容业的绚烂多姿稍有不同,小说和他的消费人群之间有很强的马太效应。大神们对读者的吸引形成了很强的锁入,某一个类别的大神出现后,同一个类型的文字,很难在别的地方得到认同。这样就造成了,一个类别只要有一位大神坐镇,就会产生很多位小神,别的网站拉也没用,除非直接挖大神。 而17K起步较晚,拉神不太现实,实际上,大神跳槽神威神力都要受到很大影响。那么,新生的网站更要求新求变,而不能跟在起点后面跳人家挖的坑。起点也在不断寻求新的热点造神,如果新生网站不是自己造神,而是要沿着一条所谓成功的模式的话,肯定是死路一条。 如何造神呢?要么自己造,养一批写手写,要么就创造一个百花齐放的环境。搞什么规模化的速成班简直是南辕北辙。文学艺术,本来就没有一定之规,文无第一只说非是虚言。一定要求作者按照一定的套路写文就会造成作品的严重同质化,时间不用很长,读者就失去了对新作品的兴趣。对新作品失去兴趣,死掉的可不是新人作家,而是一个网站的未来。 简单地说,17K还是开放读者评论为好。以读者的有内容的评论为选择标准。把那些什么花啊票啊的全部统一起来。既然鲜花没有用,你放在那里做什么,多此一举。简单点,要么好评,要么差评,这一点纵横的红黑票制值得学习。
午夜聊天中,聊一下几个公司(兼谈日韩文艺) 晚上快睡觉之前发个帖子,明天看大家的想法 韩国娱乐界其实挺惨的,军政府时期的管制一直很严,虽然在美国和日本的影响下,地下文艺也很发达,但总是不正规,而且黑暗面的东西很多。日本在军占领时期除了服务美军的文化产业,自己的文化产业同样十分的发达,很多日本人宁愿不吃饭也要买小说看,精神上的反思和安慰给了他们很大的动力。其中最著名的作者就是司马辽太郎。 在60年代,日本的文学已经明显的哲学化,几乎重生一样的生命力出了好多位诺贝尔奖和电影大师啊。这个时候以歌舞伎复兴和浮世绘为代表的文艺也重新走上市场,尤其是现代日本歌舞剧,舞台剧提供了很多演员、导演和剧作家的舞台和生存之地。 70年代电视成为一种新的文艺舞台,这时候出现了小孩子的专门剧场,卡通开始大行其道。传统的舞台剧有很多局限性,也有一些小孩子不合适的东西,日本是一个既荒淫无耻又极端保守的民族,呵呵,不过这一时期的漫画都是思想很健康的哦。 这两个时期韩国的文化界正在清算一些韩奸的影响,受到政治甚至军事的影响,在一味地贬低北韩,那个时候,北韩是把朝鲜出卖给俄国的韩奸。中国的文化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去中国化就是指的这两个时期。在去中国化的同时,西方的文化元素主要是嬉皮士和黑人元素几乎不加思考地引进来。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