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a8VE8QR
莱克多巴胺蛙
关注数: 5
粉丝数: 48
发帖数: 583
关注贴吧数: 5
04-27【江苏咨讯】扬州一季度GDP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71.9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34亿元,同比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907.3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1026.35亿元,增长6.1%。
#城市GDP#扬州一季度GDP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71.9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34亿元,同比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907.3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1026.35亿元,增长6.1%。
01-27【江苏咨讯】扬州GDP出来了 扬州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09.6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0%。
#城市GDP#扬州GDP出了 扬州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09.6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0%。
05-18【江苏咨讯】扬州首家,扬州山姆会员商店项目开工 18日,扬州市邗江区明月湖畔,扬州山姆会员商店项目开工仪式在这里举行。据悉,这是在中国开设的第47家,扬州首家门店,将于2025年年底建成开业。扬州市政府副市长张礼涛参加仪式,宣布项目开工。 邗江区委书记张新钢致辞说,邗江是“好地方”扬州的主城区主板块。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坚实的产业基础,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三度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区。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00亿元,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00亿元,接近全市1/3,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21.9%。此次山姆项目布局的明月湖商圈,是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不仅拥有全市最大的会展和会议中心,功能最全的运河大剧院,规格最高的音乐厅、综合性体育馆,还集聚了京华城、希尔顿等5家大型商业综合体、6家高端星级酒店和10大文创数字楼宇集群。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明月湖商圈客流量超100万人次,销售额达2.3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山姆会员商店项目建成后,必将有力提升明月湖商圈商业价值、生活品质,更好满足全市高端化、多元化消费需求。邗江将围绕2025年年底建成开业目标,提供最有力支持、最周到保障和最优质服务。
01-05【江苏咨讯】没想到扬州百亿项目这么多 达到16个 一是“大块头”不少。2023年,16个百亿级重特大项目构筑起强支撑,提供了更有效能的优质增量,扬州重大项目建设呈现龙头项目强力牵引、一群“小老虎”嗷嗷叫的争先奋进态势。 二是我市项目建设出现了喜人的“二期现象”。不少投资商成为扬州的“铁杆粉丝”,不断追加投资。纳力新材料一期于去年投产,今年4月20日二期开工;晶澳科技扬州基地落户扬州15年,累计在扬投资超200亿元,今年9月26日,晶澳高效率电池顺利投产…… 三是民间投资活力增强。在国省政策和我市14条助企惠企措施加持下,三笑绿色新材料产品智能化柔性工厂等一批民资项目加速建设,1-11月,我市民间资本项目投资增速12.6%,民间投资占比为73.9%。
没想到达奚这个鲜卑姓现在还有人在用 达奚乐懿 崇川区人大代表、永兴街道曙光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公共服务中心副主任 万万没想到还有人用这个姓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rd.nantong.gov.cn%2Fntrd%2Ftpxw%2Fcontent%2Ff9cf86c1-2d3d-42ac-b382-6193682adbbf.html&urlrefer=4d7815fbef4ce3b936e6446dd92ae2fc
418的大项目确实不少 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近年来,仪征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围绕“2+2+4”产业强链扩链,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集聚了仪化400万吨高端绿色新材料、中圣新能源、亚新科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等一批龙头项目。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市各地按照市委“发力奋进年”部署要求,全面掀起招商攻势、发力项目建设,在手在谈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20个,其中总投资8亿美元的依利安达扩建项目成功落地,百亿级的金陵石化项目将于近期签约,4个列省、58个列扬项目进展顺利。
04-14【江苏咨讯】今年418扬州招商引资情况统计 力争“烟花三月”节期间新签约亿元以上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249个,总投资额超1880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6个,20亿元以上项目30个,50亿元、100亿元或5亿美元以上项目10个;服务业项目86个,计划总投资261.6亿元;农业重大项目17个,计划总投资31.6亿元;新招引科技型企业272个。
扬州7104.98亿 名义6.01%
扬州7104.98亿 名义6.01%
#城市GDP#扬州GDP破7000亿
各市GDP全部出炉 恭喜扬州
扬州经济指标出炉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积极应对复杂形势和困难挑战,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基础,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持续向好。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32.06亿元,同比增长4.8%,较上半年提升2.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60.36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527.67亿元,同比增长6.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544.03亿元,同比增长3.6%。
扬州数据出来了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积极应对复杂形势和困难挑战,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基础,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持续向好。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32.06亿元,同比增长4.8%,较上半年提升2.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60.36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527.67亿元,同比增长6.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544.03亿元,同比增长3.6%。
董雷原型董利是个小伙子啊 真的很年轻 一点杀气 也没有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p.weixin.qq.com%2Fs%2F_5SemfV6AId3r1MFXKul9Q&urlrefer=f252157c6f2ddf835cce0cccf585daa7
育空地区拍到罕见黑色加拿大猞猁 加拿大猞猁(Canada Lynx)是一种野生猫科动物,以长有黑色耸立簇毛的耳朵、大脚和灰色或棕色的毛皮而闻名。2020年8月,一只与其他猞猁不同的猞猁出现在育空地区。一段简短的手机视频提供了证据,这只猞猁现在是阿尔伯塔大学研究人员Thomas Jung在《Mammalia》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的主题。 在周二的一份声明中,《Mammalia》出版商De Gruyter称这只猞猁是一个“独特的发现”,并说这是第一次拍摄到黑色加拿大猞猁的照片。 这只加拿大猞猁是黑色的,这意味着它的毛发中有更多的黑色色素,使它具有不寻常的颜色。在视频中,可以听到一只警戒的狗在喧闹。人们看到这只猞猁坐在住宅区一些台阶附近的草地上,似乎并不关心,最后走开了。 加拿大猞猁通常在冬季有灰色的毛发,在夏季有棕色的毛发,变化是罕见的。这段视频是在大约164英尺(50米)远的地方拍摄的,但Jung和研究这段视频的专家能够确定这只猞猁的脸部周围有一些白色的灰毛。 对于哺乳动物的极端颜色变化,科学家们喜欢问的一个问题是,该特征是否可能帮助动物(适应性强)或阻碍动物(适应性差)。就这只黑色加拿大猞猁而言,当这种生物试图在雪地上偷袭晚餐时,它可能会带来挑战。论文指出:“猞猁黑色的适应性意义尚不清楚,但在冬季捕猎时失去伪装可能是不适应的。”
扬州第三季度百亿级投资项目数量创历年新高 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是扬州重特大项目首个落地季,全市重特大项目建设交出亮眼成绩单:7-9月,全市新签约10亿元以上重特大产业项目22个,其中,百亿级规模投资项目7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20亿元以上项目2个。记者注意到,7个百亿级投资项目数量创下我市历年新高。 今年第三季度,是我市首个“重特大产业项目”落地考核季。针对新的要求,各县市区掀起重特大产业项目推进高潮,形成从整体起势向突破成势的发展劲头。 扬杰12英寸半导体晶圆项目7月份正式签约,该项目总投资100亿元,注册资本40亿元,成为全市首个完成签约的百亿级投资项目。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目投资原计划60亿元,为抢抓市场发展机遇,进一步扩大公司业务布局,追加投资40亿元。 8月13日,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芯车规级智能芯片封测项目签约,总投103元,目前正在对接项目注册、可研报告编制、项目用地等有关事宜。 进入9月,百亿级投资项目落地签约呈井喷态势。 9月1日,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阿特斯新能源产业园项目完成签约,总投资150亿元,计划用地1200亩。 9月3日下午,恒润海洋重工增资扩产项目签约仪式在广陵区举行。项目总投资105亿元,其中,冷轧高强度特钢板材总投资55亿元,玻璃纤维项目总投资50亿元。 9月17日下午,江都区在扬州迎宾馆举行扬州纳力新材料二期、扬州博恒新能源材料、浙江氢途氢能项目签约仪式,3个重大项目总投资额228亿元,其中百亿级项目2个,纳力新材料二期总投资112亿元、扬州博恒新能源材料总投资106亿元。 9月27日,总投资165亿元的仪化400万吨高端绿色新材料一体化项目签约活动在扬州举行,全部建成投产后有望实现“再造一个新仪化”的目标。 三季度,还有两个50亿元投资项目实现签约,分别是:邗江区比亚迪汽车芯片及模组项目、高邮市中环半导体10GW新型光伏电池项目。
“灭绝”22年后,八只小蓝金刚鹦鹉重归野外 在6月11日这天,八只小蓝金刚鹦鹉在巴西库拉萨被软放归,另外12只个体正准备于2022年12月放归。而这只是在未来20年内圈养繁殖和放归的第一波行动。
“灭绝”22年后,八只小蓝金刚鹦鹉重归野外 还记得《里约大冒险》里的鹦鹉“布鲁”吗?这只人工饲养的斯皮克斯金刚鹦鹉(俗称小蓝金刚鹦鹉)不远千里,前往巴西去和这个世界上该种群最后一只鹦鹉“珠儿”相亲的故事,打动了许多人的心。许多人不禁问,这种鹦鹉真的快要灭绝了吗?答案令人遗憾:是的。 现实世界中,这种美丽而小巧的生灵长期面临灭绝危机。从2000年起,人们就再也没有在野外见到过这种鹦鹉。2018年,由国际鸟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的首席科学家斯图尔特· 布查特(Stuart Butchart)领导的一项对51种极度濒危的鸟类的研究表明,有三种鸟类被归为“灭绝”,其中就包括小蓝金刚鹦鹉。该研究建议将其列为野外灭绝物种,目前,世界上仅存约60-80只圈养小蓝金刚鹦鹉。 为了挽救它们,一些动物保护组织开始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圈养小蓝金刚鹦鹉收集起来,并尝试人工繁育扩大“小蓝”的种群,野化它们,最终让它们重回自然。 多年努力终于见到了效果。就在6月11日这天,八只小蓝金刚鹦鹉在巴西库拉萨被软放归,另外12只个体正准备于2022年12月放归。而这只是在未来20年内圈养繁殖和放归的第一波 美丽生灵,怀璧其罪 小蓝金刚鹦鹉学名斯皮克斯金刚鹦鹉,这个名字来自德国生物学家约翰·冯·斯皮克斯。最初,德国博物学家乔治·马克格雷夫于1638年在如今巴西的伯南布哥州发现了小蓝金刚鹦鹉。1819年,约翰·冯·斯皮克斯详细考察了该地区,此行中他打下了一只小蓝鹦鹉,并制作了第一个标本。 虽然不是绚丽多彩的鹦鹉,但小蓝金刚鹦鹉一直是备受青睐的宠物鹦鹉。它们有细长的深蓝色尾巴,比它们的身体还长,有明亮的深蓝色翅膀和上半身、碧蓝的下半身、浅灰蓝色的头和脖子,以及黑色的弯喙。正是因为浑身蓝色,它才被昵称为“小蓝”。 斯皮克斯金刚鹦鹉外形十分美丽 它一直是一种珍贵的小鸟。1824年,在一篇报告中,斯皮克斯就已经提到,与他在该地区看到的其他鹦鹉物种相比,该物种是“非常罕见的”。有人认为,它的稀有源于它有限的分布范围。小蓝金刚鹦鹉的自然栖息地在巴西的有人提出,斯皮克斯的小蓝金刚鹦鹉的稀有性源于其范围的有限性 ,它的分布区域在巴西圣法兰西斯科河流域中被称为卡廷加(caatinga)的区域,这是片干燥的热带灌木丛和荆棘林,只占巴西约10%的土地。 “大约三百年前,此地开始发展农业,牲畜数量大量增加。”斯皮克斯金刚鹦鹉保护和野放项目的实地项目协调员克伦威尔·帕斯特(Cromwell Purchase)说,“山羊和绵羊是那里的主要牲畜,山羊什么都吃,这给斯皮克斯金刚鹦鹉的栖息地造成了重大问题,因为它们十分挑剔。” 近年来,为了发展经济,巴西更是大规模砍伐森林、建造水坝,对栖息地的破坏更加严重。卡廷加有一种树,名叫金风铃树(Caraiba),这是一种季节性落叶树,对小蓝金刚鹦鹉至关重要,它们在其中筑巢,也依靠它的种子生存。然而,这种树生长非常缓慢,大多数树龄在200-300年。由于山羊的破坏和人类的开荒,在过去的50年中,金风铃树的数量没有任何增加。 除此之外,小蓝金刚鹦鹉最重要的敌人,是非法的野生动物贸易。它们漂亮可爱的外表,使人们热衷于饲养它作为宠物,价格也水涨船高,随之而来的捕捉为它们带来了灭顶之灾。由于野生个体在受到刺激后很容易死亡,运输途中不精细的饲养,也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根据IUCN红色名录引用的数据显示,捕捉个体中有90%会死去。也就是说饲养一只野生个体,背后就有九具它们同类的尸体。 美丽是它们的“原罪” 1967年,巴西政府规定诱捕或圈养小蓝金刚鹦鹉为非法,但这依然没有阻止它们数量的急剧减少。1986年,整个斯皮克斯金刚鹦鹉的野生种群只剩下三只鸟,不久后偷猎者又捕获了其中两只。 到了1990年,只有一只野生老龄雄鸟存活于野外。2000年,它的死去意味着整个斯皮克斯金刚鹦鹉野生种群的灭绝。只是由于难以彻底调查其栖息地,IUCN红色名录并未宣告其野外灭绝(EW)。 2016年,有一只小蓝金刚鹦鹉在巴西巴伊亚州的库拉萨被拍到,那里是小蓝的传统栖息地。大家欢呼雀跃“小蓝又回来了”,但自那之后,它没再出现过,这应该是一只逃亡的圈养鸟。 一切为了放归 十年前, “斯皮克斯金刚鹦鹉行动”成立,目的是增加该物种的圈养数量并恢复其自然栖息地,最终促进其在野外的重新引入。位于柏林的珍稀鹦鹉抚育机构(ACTP)负责繁育从世界各地搜集来的圈养斯皮克斯金刚鹦鹉,它们占全球圈养斯皮克斯金刚鹦鹉数量的89%。
B站看到有up主到达背崩乡 那边看来确实是热带气候啊 【探索墨脱南部,挺进麦克马洪线最近的村子,有点小遗憾-哔哩哔哩】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b23.tv%2F2xR8FKT&urlrefer=60caa2d8d486b54009044ec5fbfedb0f
扬州3239.37亿元 22日下午,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扬州调查队联合发布今年上半年扬州经济大数据显示,1-6月份,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39.3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9.50亿元,增长7.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47.23亿元,增长4.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92.64亿元,增长1.0%。
#城市GDP#仪征市和江都区上半年部分经济指标 1-6月,仪征市完成工业开票销售657.5亿元、增长7.3%;固定资产投资187.3亿元、增长15%;工业投资94.5亿元、增长78.2%;实际利用外资1.45亿美元、增长101.6% 今年上半年,江都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86亿元,税收收入21.38亿元,工业开票销售670.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这4个指标完成总量均列全市第一。
07-11【江苏咨讯】仪征和江都上半年部分经济指标出来了 1-6月,仪征市完成工业开票销售657.5亿元、增长7.3%;固定资产投资187.3亿元、增长15%;工业投资94.5亿元、增长78.2%;实际利用外资1.45亿美元、增长101.6% 今年上半年,江都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86亿元,税收收入21.38亿元,工业开票销售670.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这4个指标完成总量均列全市第一。
宁夏贺兰山首次拍摄到野生兔狲影像资料 6月11日,从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再次传来喜讯:在这美好的夏天,先是豹猫光临贺兰山,这几天又迎来了一位“新朋友”——野生兔狲。这是宁夏贺兰山首次拍摄到野生兔狲影像资料。随着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贺兰山主要野生动植物生态特征及顶级捕食者适应性研究》的实施进入了最后阶段,贺兰山管理局与北京林业大学在回收整理布设在大窑沟深山中红外相机影像资料时,惊喜地发现了继豹猫后又一国家Ⅱ级野生保护动物——兔狲的影像资料。 据介绍,兔狲是猫科兔狲属动物,体形粗短,大小似家猫,体重2千克到5千克,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及四川西北荒漠草原,常栖息于灌丛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与戈壁,也能在林中、丘陵及山地岩石缝隙或石洞居住。兔狲主要以鼠类、鼠兔和小型鸟类为食,偶尔也吃野兔和旱獭等体型稍大的动物。贺兰山历史上曾记录有兔狲分布,但一直未能获得影像资料。 近年来,随着贺兰山生态环境的好转与监测力度的加大,监测到的野生动物数量和种类逐步增加,仅近两年以来,就先后首次监测到豹猫、雪豹、兔狲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贺兰山作为全国八大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生态系统丰富而多样,有森林面积2.7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约为14.3%;记录有脊椎动物218种,昆虫1025种。国家重点保护脊椎动物有53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有黑鹳、金雕等12种,二级保护动物有马鹿、岩羊等41种。 近年来,贺兰山管理局不断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开展各类野生动植物监测调查,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行为,组织开展野生动物救助保护等工作,各类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群正在稳步增长,生物链进一步完善。
蒙古国极度濒危的戈壁熊种群数量超过50只播 蒙古国自然环境和旅游部长巴特额尔登日前说,蒙古国极度濒危动物戈壁熊的种群数量已超过50只,这离不开中国的帮助。 “在中国政府援助蒙古国戈壁熊保护技术项目帮助下,极度濒危动物戈壁熊的种群数量已超过50只,达到51只。”巴特额尔登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介绍了这一情况,并向中方表达谢意。 2018年4月,中国政府援助蒙古国戈壁熊保护技术项目实施协议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正式签署。根据协议,中方协助蒙方开展栖息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栖息地食用植物种群动态研究、栖息地生物多样性监测、戈壁熊种群数量研究等,并帮助培训保护区技术和管理人员,提供专用设备等。 根据蒙古国科学院提供的数据,截至2018年年底,蒙古国境内的戈壁熊仅存约30只。 巴特额尔登说,在中方的技术支持、蒙中两国专家共同努力以及当地牧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蒙古国戈壁熊的保护及繁育工作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根据当前掌握的最新和可靠数据,蒙古国戈壁熊的种群数量已达到51只。 戈壁熊是世界上唯一一种生活在沙漠、戈壁地区的熊类,由于栖息地环境恶化已经极度濒危。蒙古国把戈壁熊视为“国熊”。
美国密苏里州动物园诞生2只雌性远东豹宝宝 远东豹(Amur leopard cubs)被视为世界上最濒危的猫科动物之一。美国密苏里州一间动物园日前宣布喜讯,园内诞生2只雌性远东豹宝宝,是动物园2010年以来再有远东豹幼崽出生。它们健康良好,园方上载其照片及影片与民同乐。 远东豹源自俄罗斯东部地区,当地普列莫尔斯基区的森林目前只有少于100只远东豹。
广西钦州:“海上大熊猫”中华白海豚种群不断壮大 中华白海豚有着“海上大熊猫”之称,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广西钦州三娘湾海域是它们的重要栖息地。钦州市北部湾中华白海豚研究保护与生命教育中心的科研团队自2004年起长期跟踪观察发现,三娘湾海域的白海豚数量逐年增长。5月21日,科研团队在三娘湾海域观察到中华白海豚在海面嬉戏、觅食。 5月21日下午3点多,趁着海水涨潮,钦州市北部湾中华白海豚研究保护与生命教育中心的科研团队乘着快艇出海了,他们要去海上会一会心心念念的“小朋友”——2020年以来9头新生的小海豚。出海没多久,科研人员就看到了老朋友“小开开”母子、“牛姗姗”和妈妈,还有不久前刚见过面的“小豁嘴儿”母女和好久没见面的“小阿迪”母子。 “牛珊珊”“小开开”,这是科研人员根据海豚幼崽身体斑点不同等身体特征、身世故事等,给9头小海豚取的小名。科研人员告诉记者,一次出海能遇到四对母幼海豚的情况并不多见,这些2020年以后出生的小家伙儿们个个都活蹦乱跳的,非常健康。 科研人员告诉记者,在自然界,一般海豚幼崽的成活率只有50%左右。看到这些小海豚健康茁壮成长,他们心里由衷感到高兴。三娘湾是中华白海豚栖息的家园,北部湾中华白海豚种群虽然还很脆弱,但它们正在慢慢地恢复。科研团队自2004年起长期跟踪观察发现,三娘湾海域的白海豚数量逐年增长,已从2004年的近百头增加到300多头。
05-21【江苏咨讯】扬州今年增速还行 1月-4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2%、其中工业投资增长43.3%,增幅均居全省第一位;服务业投资增长4.5%,增幅居全省第二位。其他主要指标增幅均位居全省前列,实现了开局稳、开门红。
#城市GDP# 江苏扬州一季度GDP1696.82亿元 你好,扬州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96.82亿元,同比增长5.5%。
新帖太少了 全是挖坟贴 RT
#城市GDP#今年广东江苏GDP都超泡菜国了吗? RT
科学家 150 年来首次捕捉到稀有猫头鹰潜伏在野外的照片 在加纳工作的英国科学家,最近重新发现了一种在热带雨林中消失了 150 多年的巨型猫头鹰-横斑雕鸮。 罕见的目击 在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生命与科学系工作的 Joseph Tobias 博士发现了这只猫头鹰。他是在英国政府资助的一个实地项目的负责人期间发现这一发现的,该项目旨在试验非洲农业发展的生物效应,他与同事、来自萨默塞特的博物学家罗伯特·威廉姆斯博士一起工作。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鸟类收藏馆长兼英国鸟类学家俱乐部的创始人理查德·鲍德勒·夏普 (Richard Bowdler Sharpe) 于 1872 年最初根据从加纳当地猎人那里获得的标本描述了该物种。 自 1870 年代以来,加纳就没有任何目击报告,只是在别处目击了几次。唯一可信的照片是 1975 年在安特卫普动物园被关押的圈养标本和 2005 年来自刚果的像素化斑点拍摄的模糊照片,无法确认是可靠的物种。 与加纳不同的是,西非、利比里亚、安哥拉和中非的不同地方都报告说看到了横斑雕鸮,但大多数说法都未经证实,该物种已成为非洲及其他地区观鸟者的圣杯。
近期克什米尔马鹿普查结果 数量有所上升 2021 年 3 月,在克什米尔进行了一次克什米尔马鹿的数量普查,初步结果令人鼓舞。据野生动物保护部称,克什米尔山谷中极度濒危物种的数量略有增加。现在是 261 只,而 2019 年记录为 237 只。自2015年起呈小幅上升趋势,当时克什米尔马鹿的数量为 186 只,然后在 2017 年上升至 197 只。
东袋狸数量恢复了 官员说,在澳大利亚的平原上游荡的一种毛茸茸的小有袋动物已经从澳大利亚大陆的灭绝边缘恢复过来。 由于狐狸和栖息地的破坏,东袋狸的数量在大陆上急剧下降。 现在,经过 30 年的保护工作,数量已从仅 150 只跃升至估计的 1,500 只。 这是澳大利亚首次将动物的地位从“野外灭绝”变为“濒危”。 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记录的东袋狸数量在 1980 年代后期之前的几年里急剧下降时,保护团队投资了数百万美元建立圈养繁殖计划。 他们创建了无捕食者的场所——其中一些受到训练有素的狗的保护——并将一些动物转移到没有狐狸的岛屿
宣城惊现中华穿山甲!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 10月20日,宣城宁国市公安局霞西派出所接热心群众报警求助,其发现一个"不'俗'之客"蜷缩在路旁。民警到场后小心翼翼地将这个不"俗"之客请到派出所,后经相关部门判定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中华穿山甲;随即,民警将其放生。
曾被认为灭绝100多年的古氏拟鼠重现踪迹:在澳大利亚小岛上被发 一种名为“古氏拟鼠”的哺乳动物曾大量出现在澳大利亚地区,它们体型娇小,常年居住在离地的15厘米的坑中。但自上个世纪40年代开始,它们的数量急剧减少,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古氏拟鼠最后出现在1857年,在过去100多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发现它的身影,因此官方宣布他们已经灭绝。但在近日的一项研究显示,已灭绝的古氏拟鼠再次出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博士称,“啮齿类动物正以惊人的速度灭绝,从1788年以来,它们在已灭绝的哺乳动物中占比高达41%。现在重新发现了古氏拟鼠,无疑是个令人激动的好消息,但它们的数量较少,分布范围也很有限,在100多年前,它们曾出现在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而现在只会出现在极个别近海的岛屿。”至于古氏拟鼠为何会再次出现,科学家没有给出明确的原因,外界猜测可能是大部分地区都已灭绝,只有局部地区存在少量的古氏拟鼠,之后随着环境的变化或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它们的数量开始渐渐恢复,直至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同时,也有声音指出,可能是物种“重复进化”,即它们在类似的环境下经过进化再次出现。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