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爷之祖 爵爷之祖
关注数: 35 粉丝数: 76 发帖数: 2,127 关注贴吧数: 4
网上看到篇博文,挺有意思 评书这门艺术,说书人现在就像留守儿童差不多,提起来就不免“杯从盅来”。评书的父亲是谁?就是那一部部的古代故事集,或文学典籍。它的母亲呢?它的母亲就是古代的生活土壤、社会人情。父亲,是严肃的、高大的;母亲呢,是琐碎的、柔情的。现在是,父亲瘫痪了,母亲病故了。评书艺术的流传,尤其在当今这个时代,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全凭评书艺人的“二次创作”能力才得以残喘至今。相当的不易。 什么是“二次创作能力”?就是把故事原本进行个性的再加工,甚至个别情节是大刀阔斧的改动,以期衔接现代受众的理念与品位。在这方面来说,就特别仰仗评书艺人的个人素质和能力——不是“道能弘人”,而沦落为纯粹的“以人弘道”。人不在,人不行,人才凋落了之后,评书在未来就马上面临心肌缺血、突然死亡。 以“二次创作”能力而言,王玥波可以说是当今评书界的一朵奇葩。他的文化水准不高,但是耐不住好学,加上个人的想象力,经过他的“二次创作”,老书有了新气象。评书得以存活。 已故之人不提,就活着的老先生,单田芳的说书水准是最差的。王玥波已经把单田芳给甩出十八条街去了。单田芳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名气呢?原因就是特殊的历史时代给攒出的这么一团“虚火”。单田芳的火热,就像中国大陆90年代的摇滚乐一样,借着时代的空虚,打了一针兴奋剂,突然暴走,横行三界。过去这个岔口,就回归到原本的模样。现在总有人反思,中国的摇滚乐为什么“凋落”?其实根本就没有兴盛过,谈何凋落? 连丽如老先生,她说书的水平,根本就是“不入道”,说白了就是“不会说书”。这话有点狠,但确实是事实。从她五六十年代借着父亲的名望在现场说书,到今年七十有余,说书水准一直没有什么长进。就是一个没有生长能力的评书艺人——王玥波比她可强太多了。 这要归功于“再创作能力”。 这个“再创作能力”,其实就是让评书艺术的父亲、母亲重新回到本来的活蹦乱跳的位置,不要有缺席。有了父母在,这个评书就能够时常放出新的光彩,呈现新的气象,吸引各个年龄段的人,在市场上发展壮大。 没有父亲、母亲在席,将如何呢? 行将就木,死不远矣。 所以我就在想:能不能推出一些适合当代评书艺人去表演的评书话本呢? 王玥波讲什么《火影忍者》啊?原因就是本土出不来像样的书。 就艺术表演的个人魅力来讲,王玥波他的声音很抓人。其次就是他说书渐渐没有了“评书腔”。第三就是幽默的包袱比活着的、已故的评书先生们强太多,成了王家风味的必须品。第四就是手眼身法步有很强的现场效果,不是单单的一嘴一嘴说,而成了立体的艺术。 有没有缺点呢?当然是有,但是瑕不掩瑜。连丽如能收到像王玥波这样的徒弟,是一种幸运。连丽如其他的评书徒弟,真的都是“越学越死”,毫无活路可言,被这个拙笨的师父给完全困死了。 很无奈。 目前来说,还不存在有比王玥波更有前途的评书艺人。除王玥波之外,也见不到会产生比肩望辈的后来者诞生的可能性。他是一个很孤独的存在,也肩负着中国评书艺术的未来。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