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dao12345abc baodao12345abc
关注数: 1 粉丝数: 18 发帖数: 1,339 关注贴吧数: 2
六月禾未秀 田藕已飘香 方娟 王斌 6月9日,天刚亮,庐江县庐城镇高建社区黄院村民组里,喇叭声、吆喝声打破了小村晨晓的宁静。一筐筐带着泥土气息的田藕被村民从田间运到了村头,又被整齐地装上了大货车。 眼下虽是水稻扬花的季节,可在庐城镇,却是藕香四溢。 高建社区黄院村民组地处庐城东郊,50多户人家200余口人。村头一大片圩田与他们世代相伴,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这里成了种植田藕的风水宝地。记者眼前的村庄“陷进”了“莲叶何田田”中。田源牌花香藕协会会长钱外勤告诉记者,目前,黄院及周边20多个村民组种植田藕6000多亩,年产田藕10000多吨。田源牌花香藕已成为全国各地菜商的“抢手货”。 好藕不愁卖,客商们把货车直接开到村头来收购藕。 “这藕就是好。虽然每斤批发价达到3元多,但在我们乌鲁木齐不愁销。”一位来自乌鲁木齐衡姓客商告诉记者说,“这藕比其他地方的藕上市要早一个多月。物以稀为贵,销路好。” 一位来自江苏宝应的客商接过话茬说:“我们宝应虽然是全国莲藕之乡,也是全国莲藕供应基地,但藕要到7月中下旬才能上市。” 钱外勤告诉记者,今年全镇估计要产6000吨藕,仅田源牌花香藕有限公司就落实订单2000吨。去年下半年,当地政府还加大投入,帮助黄院、庙岗等村民组建成了长达6公里的围田基埂路。如今,客商的车辆可以直接开到田头收藕了。 硬件强了,软件硬了,加入公司的藕农们更多了,周边的马店村、棋盘村、马厂村、附城社区的农民们纷纷加入“田源牌花香藕有限公司”,全镇发展种植花香藕达到10000亩。基地大了,产销网络也形成了,田源牌花香藕成了远销全国响当当的品牌藕。 随着黄院田藕交易渐近尾声,装满田藕的车辆渐行渐远,兜里揣进大把现金的藕农们忙着打扫村头交易场。明天,他们还要起早忙活。
多项与巢湖、庐江相关重点工程年内开建或竣工 今年,合肥市多项重点工程将陆续开建、竣工,很多都与巢湖和庐江两地有关,随着这些工程的先后建成,合肥和巢湖、庐江两地的交通联系将会更加紧密。 昨天上午,记者从合肥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合肥将加大对庐江县、巢湖市骨干路网规划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快实施省道105合马路巢湖段改造项目、庐江境内的S319军二路路面改善工程,启动省道103合铜路改造、巢湖市栏滨路建设工程前期工作。而环巢湖公路两个重要工程南淝河大桥将于4月份完工,环巢湖道路(十五里河至店忠路段) 也将于6月份完工。同时,环巢湖旅游公路及4座大桥也将开工建设。 不但公路有大发展,巢湖水运也将得到重点发展。今年将以巢湖为中心,进一步加快港口、航道建设和入湖河道疏浚,提高腹地通达能力和入江通过能力,力争把巢湖建成江淮之间内河航运中心。巢湖、裕溪两个复线船闸也将于年内建成,并投入试运行。此外,今年合肥还将加快推进合裕航道疏浚工程、合肥港综合码头二期工程,争取一季度就开工建设店埠河航道升级改造工程,将店埠河航道一次从六级航道升级为三级航道。并做好丰乐河、兆西河航道升级改造工程和中派河码头工程前期工作。 合肥的交通基础设施今年也将有大动作。据合肥交通局综合规划处处长吴少东介绍,今年,合肥综合客运枢纽站主站房将开工建设,工期预计一年半,而这个位于合肥高铁南站东北角的综合客运枢纽站,将是合肥未来最大的汽车站,在车站配置上也将达到国内一流车站的标准。合肥市规划的轨道交通1、4和5号线也将交会于此,高铁站、多条公交线路、出租车可以在这里实现“零换乘”。
大合肥新成员看病“一卡通”  巢湖市和庐江县的城镇职工医保参保者,在看病住院待遇上,即将与合肥市区“等高对接”。合肥日前就推进巢湖市庐江县城镇职工医保市级统筹出台新规,自2013年1月1日起,巢湖市、庐江县将执行全市统一的城镇职工医保政策,并发放全市统一的社会保障卡。 两地来肥就医个人不用再先付10%   作为“大合肥”的新成员,此前,巢湖市和庐江县的城镇职工医保与合肥市区在政策待遇上存在一定差异,为提高参保人员待遇水平,目前,合肥正在统筹规划,未来,合肥全市城镇职工医保将“统一政策、统一待遇标准”等。按新规定,从今年1月1日起,巢湖市、庐江县将按照《合肥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规定,统一参保、缴费政策。 2013年1月1日起,巢湖市、庐江县全面执行市级统筹政策,巢湖经济开发区按照属地原则,纳入巢湖市城镇职工医保统筹管理。   在待遇标准方面,鉴于短期内无法整合合肥市本级与巢湖市、庐江县医保信息系统,在医保信息管理系统未统一前,仍执行原参保地医保政策规定。但自今年1月1日起,对巢湖庐江两地来肥就医人员,取消异地就医个人先付10%的规定,个人垫付后回参保地报销。保持巢湖庐江两地与市级统筹地区住院医保报销比例基本一致。在医保管理信息系统统一后,自2013年1月1日起,巢湖市、庐江县执行全市统一的城镇职工医保政策。 定点医院互认发放全市统一社保卡  按计划,2013年1月1日起,合肥将建立统一的城镇职工医保管理信息系统,巢湖市、庐江县参保职工发放全市统一的社会保障卡,作为就医结算的凭证。巢湖市、庐江县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要与全市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实现网上结算。建立市级交换结算平台,负责巢湖市、庐江县及合肥市本级跨地区参保人员的结算。  另外,巢湖市、庐江县负责辖区内定点医院和参保人员的结算。合肥市本级21家定点医院为市级统筹定点医院。巢湖市、庐江县辖区内的定点医院全市互认。在市级统筹范围内,参保人员到参保地以外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实行参保地确认制度,未经确认的,不享受城镇职工医保待遇。巢湖市、庐江县参保人员在合肥市本级21家定点医院就诊,由合肥市本级统一纳入预算管理。  对医疗救助保险费,巢湖市、庐江县医疗救助保险费征收标准将执行统一政策,但管理方式自行确定。(周晓宁、陈酿)   【声音】  随着合肥医保政策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市民享受到医保带来的实惠,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合肥城镇职工医保实现全市“统一医保政策、统一待遇标准”后,巢湖与庐江参保职工的医保待遇与以前比,将会提高,这将整体提高合肥参保人员待遇水平,合肥的城镇职工医保也将实现“一个市一个标准”。  ——合肥市人社局医保处处长佘军
合肥固话明年升至8位数 昨天,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12月10日至17日期间,原巢湖本地电话网分三批撤销,县级巢湖市、庐江县电话网并入合肥本地电话网。同时,最快在明年9月,合肥固定电话号码将由目前的7位升至8位。 长途变市话:庐江巢湖入网合肥 根据安排,自12月10日起,将属原地级巢湖市本地电话网中的无为县、沈巷镇电话网并入芜湖市本地电话网,固定电话改用553长途区号;自12月17日起,和县、含山县电话网并入马鞍山市本地电话网,固定电话改用555长途区号。由于小灵通设备供应商已停止生产,小灵通网络此次不再进行调整,原巢湖小灵通用户可迁转为固定或移动电话。 对于已经划入合肥的巢湖市和庐江县,自12月17日起,两地电话网并入合肥市本地电话网。但是,两地固定电话继续使用565长途区号,待合肥固定本地电话网号码由7位升至8位后再统一使用551长途区号。同时,原巢湖市移动电话网用户将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重新划分用户归属地。电话网调整后,固定电话拨号方式与新并入地保持一致,手机用户的拨号方式与新归属地一致。 固话月租:巢湖市已实行合肥标准 对于人们最关心的电话资费问题。县级巢湖市的固定电话月租费已于10月1日起按合肥市辖县资费标准执行,565与551区号之间的呼叫在网络调整完成后将按本地电话网通话费标准计费。 同时,庐江县、无为县、含山县、和县、沈巷镇的固定电话月租费将维持原标准不上调,移动电话用户的计费将与新归属地保持一致。 对于新归属地和实际所在地不一致的手机用户,因未换号而产生的两地间长途及漫游通话费用,各电信企业会在一定时期内予以优惠,并为用户更换号码提供便利。 通过论证:合肥固话升8位 关于合肥固定电话“升8”一事,省通信管理部门负责人透露说,今年10月27日,电信专家组已就合肥固定电话升位一事研究论证。专家组认为:区划调整后,合肥在城市人口规模、电话网容量和局号利用率上已经具备升8位的条件,专家组“同意调整后的合肥本地电话网固定电话号码‘升8’”。 “升8”背后,还有许多具体事务需操作。在具体操作上,还要经过编报方案、专家论证、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等程序,最快也要明年9月才能最终实施。
津巴布韦女子团伙强暴男性 警方推测与宗教有关 据BBC报道,津巴布韦警方日前掌握的证据表明,津巴布韦有个妇女组织专门强暴男性,目的是获得精子供宗教仪式使用。 警方对该组织成员的逮捕行动始于一年之前。11月初,警方在三名女子所驾驶的车里发现31只已用过的避孕套,于是将她们拘留在距首都哈拉雷275千米的圭鲁。 这三名妇女11月28日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受讯。因为津巴布韦法律不承认女子对男子的强奸罪行,最后这三名女子被控17次严重非礼罪。 但这些女子否认了这些指控,称她们只是性行业工作者,忙得来不及丢掉避孕套。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受害人在国家电视台陈述了自己7月份所遭遇的不幸。当时他看见3名女子想搭便车,于是就将车停靠在路边。其中一名女子朝他脸上泼水,并向他注射了性药。这些女子随后将车停靠在一旁,要求他戴上避孕套与她们每个人发生性行为。达到目的后,她们就将他丢弃在路边的灌木丛 中。 这些妇女被控用避孕套收集精子 警方发言人Andrew Phiri告诉记者,警方怀疑在津巴布韦有更多的妇女组成一个秘密组织,对男性施行性侵害行为。另外有线索表明精子还被销售到津巴布韦境外。警方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线索和报道,显示公路边上时常发生类似该案例的情况,并推测这与宗教仪式有关。
合肥申请"中国温泉之乡"国土部专家已实地考察 你可曾想象,以后不出合肥市就可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享受一番温泉浴。昨日,记者从合肥市国土资源局独家了解到,目前合肥市正在申请成为中国温泉之乡,本月专家已经来肥实地考察过。其实,合肥市的温泉家底殷实,有成名已久的巢湖半汤、庐江汤池,还有肥东店埠等地的温泉远景储量。目前,温泉日出水量达到了5000多立方米。据悉,在申请成功后,合肥市将对各温泉进行综合开发管理,打造若干个国际性的温泉度假旅游区。 【申请进展】 国土部专家已来肥实地考察 在行政区划调整之后,合肥不仅拥有旖旎的滨湖风光,也有独具田园风情的山地温泉。记者从合肥市国土局获悉,在经历了区域调整之后,合肥市的温泉资源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丰富,新加入的巢湖半汤、庐江汤池等温泉度假区成名已久,而肥东、滨湖等地也勘探到了丰富的地热资源。 而就在本月前段时间,合肥市国土局已经邀请了国土部的一些专家对合肥市的温泉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包括巢湖半汤、庐江汤池、肥东店埠在内的几处温泉进行了综合评估,内容包括水质、温度、日出水量等。 【温泉“家底”】 除两“大腕”肥东滨湖也可观 说到合肥,你可能想到的是科教之城、包公故里这些名词,但你可能不知道,合肥的温泉一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其实合肥市的温泉资源也是有来头的,其中就有巢湖半汤、庐江汤池这两个相当“大牌”的温泉。目前合肥市正在进行全球招标,计划将半汤打造成国际温泉度假区,而汤池则因地制宜,打造国际温泉度假小镇。 除此之外,肥东店埠的温泉资源也很可观,开发利用后日出水量可达1054立方米,现在也有开发商在联系开发了;庐江的暖塘岗在开发后日出水量将达到3002立方米;滨湖在之前应急水源地的勘探中发现抽出的地下水不仅“热”而且含有相当的矿物质,经检测具有开发温泉的前景,目前当地正在进行试验性勘探。 【开发前景】 一边泡温泉一边还可做运动 合肥市国土局的相关负责人说,申请成功后,会对这些温泉进行统一的规划、开发和管理。对于像半汤、汤池这样开发历史悠久,已负盛名的温泉资源将会被打造成为国际性的温泉旅游度假区,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旅游。 “温泉资源的开发形式很多样。”该负责人说,在以后合肥市的温泉资源开发利用上,除了洗浴,还会辅以其他多种方式,像体育项目的开发,如游泳馆,喜欢游泳的市民们,以后冬天想游泳或许可以到有温泉的游泳馆“搏击风浪”。 该负责人表示,温泉资源的利用开发不能杀鸡取卵,在综合开发温泉资源的同时,合肥还将出台一系列相关的勘探、开发和管理办法。对于温泉开发的抽水量会进行一定控制,要让抽出的量有充分的时间补给完成。
明年起免除义务教育阶段课本费 从明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本费将全面免除。 据了解,从今年秋季开始,我市已经从教育专项经费中安排900多万元用于免除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本费,惠及近70万学子,其中包河区和蜀山区已在今年全面启动这项工作,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其他今年秋季开学收取了作业本费的各县市区学校,可在明年春季开学收取的课本费中扣除,或通过其他途径把已收取的费用返还给学生。从明年秋季开始,不仅全面免除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作业本费,课本费也将全面免除,这意味着每学期各年级从几十到百元不等的课本费用将不用交。同时,记者了解到,我市也在筹划对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费用进行免除,减轻学生负担。 同时,今年我市在省定城市义务教育阶段补助公用经费(小学每生每年30元,初中每生每年45元)拨款标准的基础上,均进行较大幅度的提高,庐阳区提高到小学每生每年100元,初中120元;蜀山区提高到小学每生每年95元,初中则为115元;市属学校2011年实行生均公用经费改革后,初中生生均公用经费增加到700元。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还要逐步提高,用于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和开展各项活动等,2011年各县区要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到2012年力争名列全省市(县区)前列。
我省规划建设五级健身设施体系 11月23日,省政府第87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安徽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该计划明确提出,我省将分类规划建设省、市、县、乡、村五级体育场地设施体系,使全省各级、各类体育场地达到4万个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城乡、普惠性强的体育健身设施网络。   根据计划,我省将规划一个新体育中心,达到承办全国综合性体育运动会的设施标准,同时还要规划建设一个规模较大、项目较全、设施比较完备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6个省辖市都要建设一个大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8个以上的省辖市要建设一个体育场、一个体育馆、一个游泳馆或室内标准游泳池、一个体育公园,达到承办全省综合性运动会的设施标准。50%以上县(市、区)要建设一个体育场、一个体育馆、一个室内或室外标准游泳池、一个室内全民健身活动中心。 50%以上的城市街道建设一个健身房、一个多功能运动场;50%以上的城市居委会(社区)规划建设一个全民健身苑、多个就近方便的全民健身晨晚练点。50%以上的农村乡镇要规划建设一个室内体育活动室、一个灯光球场;50%以上的农村建制村建设一个标准篮球场、两个乒乓球台。   计划提出,县级以上政府所在城区要规划建设10—15分钟健身圈,农村基层体育设施要与学校、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益设施进行资源整合,达到便民利民的目的。公共体育设施要面向公众开放,并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对学生、老年人和残疾人优惠或者免费开放,在“全民健身日”对公众免费开放,体育系统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率要达到100%,收费公园每天安排固定时段免费向公众健身开放,乡镇文化站要积极拓展体育功能并免费开放。 16个市要建有国民体质监测中心,50%的县(市、区)要建有国民体质监测站,学校普遍建有学生体质监测室,积极开展国民体质测定、运动能力评估,为群众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
县市容局“一线管理”促长效精细管理靓市容  今年以来,县市容局创新管理理念,积极探索“一线管理工作法”,按照“全员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服务在一线延伸,创新在一线探索,成效在一线检验”的要求,大力实施精细管理,力抓长效管理机制。   该局把创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日常管理与专项整治相结合、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相结合,在认真抓好整体工作的同时,对沿街占道经营、违章设置广告等予以重点管理,对屡教不改的“钉子户”组织多方力量进行重点治理并坚决予以取缔。截至目前,共下发整改通知书850份,立案96件,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53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12户。   在市容管理中的“老大难”工作中,该局找准突破点。县城关小学对面凯梯街是该县有名的小吃一条街,各类大排档、小吃店云集,众多的流动小吃摊点也“瞄”上了这一“风水宝地”。近20年来这里一直是市容管理工作的一个“毒瘤”,本来就狭窄的路面,大排档、小吃店就占居了半幅道路,一到放学时间,这条200米长道路被放学的学生、过往的车辆、通行的市民挤得水泄不通,拥挤不堪的路况就变成了“肠梗阻”,附近居民怨声载道,苦不堪言。为此,今年9月份,该局顶住各方压力,对该路段实施“大手术”,对大排档、小吃店占道部分予以全部拆除,盘居于此几十年的“毒瘤”被取缔,实现还路于民,现在的凯梯街豁然开朗,附近百姓拍手称快。
庐江县重金揽人才 庐江县欲重金招揽规划类、工业生产类人才,该县日前发布公告,对引进的人才列入该县财政全供事业单位编制,并按有关规定办理聘用手续,享受事业单位人员同等工资福利待遇,对引进的规划人才,具有博士学位的,一次性资助5万元,每月发放专项津贴5000元等。 根据该县发布的公告,引进人才要求为国家“985工程”院校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学士)毕业生、全日制普通高校硕士及以上学历研究生,其中规划类人才中城市规划专业放宽至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学士)毕业生。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1976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具有两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者,同等条件下优先。 该县规划管理局将引进规划类人才共5名,其中城市规划专业3名,城市建筑专业1名,土木工程专业1名。对引进的人才列入县财政全供事业单位编制,并按有关规定办理聘用手续,享受事业单位人员同等工资福利待遇。同时,对具有博士学位的,一次性资助50000元,每月发放专项津贴5000元;具有硕士学位的,一次性资助30000元,每月发放专项津贴3000元;具有本科学士学位的,一次性资助10000元,每月发放专项津贴1000元。 该县县直经济主管部门或开发区将招聘工业生产类人才若干名,要求为金融(投资)、项目管理、工业工程、矿产、材料工程、冶金、环保等专业。对引进的人才列入县财政全供事业单位编制,并按有关规定办理聘用手续,享受事业单位人员同等工资福利待遇。同时,对具有博士学位的,一次性资助30000元,每月发放专项津贴2000元;具有硕士学历(学位)的,一次性资助20000元,每月发放专项津贴1000元。
江淮地区将崛起全国重要的大城市群 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经济圈建设步入了新阶段。2011年推进合肥经济圈建设发展论坛昨天在合肥召开,专家在会上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向,表示要提升圈内一体化程度,实现由“圈”向“群”的跨越,在十年内建成全国重要的大城市群。 壮大核心带动经济圈更大发展 目前,合肥经济圈与周边两城市圈相比,在竞争合作关系上还处于弱势。作为经济圈核心城市的合肥,目前经济规模和发展能力也都弱于周边两城市圈的核心城市。 “根据地理板块理论,一个地理板块若受到周边地理板块的挤压,前景只有两个:一是塌陷,二是隆起。合肥经济圈要争取‘隆起’,唯一的办法就是做大做强合肥经济。”省政府参事程必定在论坛上阐释,根据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合肥应着力培育优势、挖掘潜力,在更多竞争合作领域中获得主动权,从而带动合肥经济圈更好更快发展。 以“圈”跨越力促“群”崛起 专家在论坛上表示,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的中心城市功能会进一步增强,带动以其为核心的江淮城市群的崛起,是合肥经济圈发展的必然方向。 “十二五”期间,我国对主体功能区的建设,就是以城市群建设为支撑,江淮地区就是国家的重点开发区之一。据介绍,在合肥2小时车程范围内,将形成以合肥为“群核”、以周边9个地级市为“群集”的“1+9”江淮城市群,优化全省战略布局。 “当城市经济圈的核心城市上升到一个新的等级后,相邻周边又有若干次等级的城市,由‘圈’向‘群’的跨越便具有其必然性。”程必定表示,以合肥为核心的江淮城市群的发展,能够形成全省崛起的战略板块,带动安徽真正崛起;同时,还可以拓展长三角城市群的腹地,助推长三角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加快经济圈一体化进程 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经济圈影响最广泛和深刻的发展趋向,就是经济圈一体化程度的提升。 会上专家描绘了合肥经济圈发展的新景象:“大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之间形成“同城化”新格局。同时,围绕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核心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差异化发展为特色,分工协作使得产业发展水平再次提升。
庐江农产品直进合肥商超 云雾毛峰、南美白对虾、米粉、野生蔬菜……今早,庐江县的名优农产品在合肥做展销,并与合肥14家超市,以及各大高校后勤部对接。今后,合肥市民在各超市买的庐江农产品,将由庐江农业合作社直接提供,价格比以前更便宜。 合肥市场激庐江提高品质 早上,杏花公园大门前几十个展台一字排开,200多种庐江产的农产品亮相,供市民挑选。包括粮油产品、畜禽、水产、蔬菜、茶叶等农副产品。这些都是庐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民优产品,将在今天与合肥14家商超对接。 “合肥城区距庐江很近,是庐江农产品的主要销售地。”庐江县农委主任陈宗泽到现场为家乡产品鼓与呼,他说,从2008年开始,鱼米之乡的庐江农产品就开始瞄准合肥市场,那个时候全县只有36种农产品获得绿色、有机、无公害的三品认证。“合肥市场对农产品品质要求较高,无形中促进了庐江农产品不断提高品质,现在,已有98个品种通过三品认证。” 茶叶让庐江农民年增收2000元 一说到茶叶,合肥市民多想到黄山毛峰、西湖龙井、太平猴魁等名茶,其实庐江也是产茶胜地,龙王井、毛峰、有机茶等品种一个也不缺。 展台前,不少合肥市民还把庐江产的龙王井当成了西湖龙井,纷纷拿起玻璃杯品上一口。“不错嘛!”喝了一辈子茶的市民张起明赞不绝口。负责庐江茶叶推介的赵林森是庐江县一个农业合作社成员,她说,庐江茶叶多产在柯坦镇龙池山上,龙池山多年云雾缭绕,非常适合茶叶的生长。“庐江种茶的农民收入都很好,今年人均收入提高了2000元。” 庐江新米堪比东北大米 下早班的市民张静,让工人帮她搬了两大袋米到车上,“你不知道,比超市里一袋便宜了十几块钱。” 庐江素有稻米之乡的称号,产的籼米、糯米、粳米全国都有名,今年,庐江又推出香软米。“这种米的口感不会比东北大米差,而且口感很软,非常适合老人和孩子。”稻米展台前,徐显峰早上从庐江拉来的大米被市民抢购一空,一早上都在忙着收钱。还有不少市民对稻米加工前的糙米非常感兴趣,“这种米维生素多,对肠道好。” 想进商超要有品牌才行 “庐江农民现在都知道要把自己的产品创出个品牌,这样市场才好。”对接会上,合肥一家超市的洽谈代表说,以前很多庐江的农产品品质都不差,但没有品牌,进入超市很难,不少农民吃了品牌亏后,回去都创立了品牌,并打出自己的产品特色,在超市的农产品区很受欢迎。 “之前,庐江农产品主要进农贸市场,合肥超市里的庐江农产品多从经销商手中进货。”庐江一名家禽养殖厂的负责人说,这次与合肥商超洽谈成功的话,商超的产品将直接从庐江进货,市民到超市购买会比以前便宜。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