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4545 a84545
关注数: 36 粉丝数: 15 发帖数: 3,227 关注贴吧数: 79
正文 第七百九十四章 洗发水 颜天智跟杨大森两人也跟着楚家强等人走在一起,共同谈论对策。两人都是有经验的商人,对发展策略多少会有点作用。 中午,大家在茶山村村民热情的招待下吃了顿饱的。下午,楚家强没有继续出去,还在思考着之前的问题。主意倒是有了,他掌握一个很好的洗涤方子,就是用茶叶作为材料之一,可以用于清洗头发。 在这一点上,楚家强首先想到的是制作洗发水。这种洗发水,洗涤要比其他洗头水干净,更重要的是没有人工合成的化学剂,不会损伤头发跟头皮,对头发有很好的护理作用。 其实,茶叶水可以去垢洗腻,这不少人都知道。洗过头发之后,再用茶水洗涤,可以使头发乌黑柔软,富有光泽,一般女士用过几次以后,便会觉得比什么洗发精之类的东西要好得多,因为茶水不含化学剂,不会伤到头发和皮肤。 不过,楚家强的方子更好,让人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效果更佳。他很清楚,只要制作出来,根本就不愁卖。可以先免费,或者提供给楚家寨的家庭,让游客试用,相信以大家的目光,肯定会看上。 到时候,可以低价销售一部分给他们,让他们带回去,帮忙做广告。也是很容易打出名气。 楚家强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叶镇长等人都是沉吟不语,没有用过。不知道具体效果如何,谁敢保证会有前途? 虽然现在合钱镇的条件,要打出名气并不是很艰难,但一切还是实力说话,不然只会自掘坟墓。 “茶叶水能洗涤?”杨大森并不知道还有这么一回事。平时只知道茶叶用来喝,其他作用就不明了。 “其实,茶叶作用不少。茶水可以喝。可以洗头发,洗衣服,甚至洗眼睛、洗伤口。”楚家强笑道。 用喝剩下的茶水。抹擦镜子或玻璃器皿,能使所擦的器具光泽明亮,但须注意一定要把水擦干,否则茶水生在器具上。更加麻烦。茶留下来的污渍,便不容易擦掉。 丝质品的衣服,最怕化学清洁剂,如果将泡过的茶叶,用来煮水洗涤丝质的衣服,便能保持原来的色泽,而光亮如新,洗尼龙纤维的衣服。可能有同样的效果。 如果是经常写作的朋友,或是读书的学生。当你眼睛疲乏发涩甚至放睁不开的时候,用半杯淡茶水放入洗眼器中洗眼睛,便可以消除疲劳,使模糊的眼光变得发亮,无须使用眼药水,便可获得相同的效果。尤其对喝茶的朋友来,真是既省事又方便的方法。 洗伤口之类就更加不用说,农村人都了解。用茶叶汁来洗涤疮口、溃烂、血脓,是古老的农村沿传已久的偏方,它可以代替酒精消毒杀菌,兼具硼酸水的柔和性,而且也可以解毒,误服农药,灌上大量的浓茶,相当于洗胃的效果,却不会有药物洗胃的痛苦。 听到这些,杨大森感觉很不可思议,没想到平时那么常见的茶叶水,居然还有那么多妙用。随后认真一想,感觉也不对呀!茶杯茶壶用久了,就会有茶垢,怎么还会有清洁作用?这不符合科学呀! “不对呀!茶水既然能清洁,怎么会出现茶垢呢?”他说出自己的疑惑。 “茶垢是另一回事,装茶太久,就会让茶水中的茶色素残留,也就变成茶垢了。清洗不一样,不是长时间浸泡,加上最后还会用清水过一遍,自然不会残留茶垢。不信的话,你可以用茶水抹一下镜子或者玻璃,是不是比用清水,或者洗洁精洗更加明亮。”楚家强开口道。 杨大森还真不怎么相信,提着一壶茶出去。楚家强也懒得跟上去,结果他早就知道。 果然不出意料,杨大森很快就回来,脸上全是疑问,感觉有点怪异。 “奇怪!还真是这样,这怎么回事?”他完全理解不通。 “其实也没什么好奇怪的,茶叶含有大量的生物碱,生物碱就有很好的洗涤作用,现在的洗涤剂,几乎都是用碱生产的。”楚家强解释道。 “原来这样,难怪了。”杨大森有点明白了。 楚家强让村长吩咐人,去找一些植物回来,他准备简单地制作一份出来,让大家看看效果,一切还是让事实说话比较好。 村长也不迟疑,连忙让村里的人出去找。楚家强提到的植物,很多都认识,也比较常见。 东西采集回来后,楚家强马不停蹄地动手。现将那几样植物弄成液汁,然后跟茶水混合,小半盆的洗发露就出来了。 “让人试一试,最好是长头发的女人。”楚家强跟村长说道。 奋自告勇的人不少,几个长头发的村姑一起洗头发,周围全是围观的人群。她们将绿色黏稠的液体抹在湿发上,然后轻轻搓起来。白色的泡沫冒出来,几个村姑都说洗的时候,感觉很柔顺,头发不会打结。 这无疑让大家增加不少信心,但最后结果还得将头发吹干,大家过目才知道。 杨大森用手沾了些油迹,然后将那些绿色的液体抹一点,双手搓几下,发现还不错。 洗好头发,湿漉漉的看上去乌黑亮泽,但大家都知道,这样看不出效果。村长等人催着她们赶紧把头发吹干。 不久后,结果出来,还真让大家大开眼界。村姑的头发平时没怎么护理,自然不会很好,但洗过一次,就明显发现好看不少,尽管被吹干,但也看不出干枯的现象。用手摸一下,十分柔滑。 “很好呀!这个项目做得来。”杨大森已经开始谋划起来。 如果可以,他也准备参一股,或者要是楚家强看不上,自己跟颜天智用钱买下方子,两个人合资发展。借助合钱镇的名气,加上他们的实力,还有这洗发水的效果,不难在洗发水行业立足发家。 “这只是简单的熬制,如果精加工一下,肯定会更好。”楚家强开口道。 颜天智等人点点头,这道理他们懂。(未完待续。。)
第七百八十六章 柴窑瓷器 听的消息的田中一郎也不顾之前的尴尬,厚着脸皮跑过来拉交情,无非就是想要加入研究队伍,假如成功,这个伟大的发现将会有他的名字。他们这个位置的人,早就不愁钱财,都快要进棺材的人,无非都是图个名留青史。 “杨君!请允许我加入你们的行列,我的实力你们应该都很清楚,肯定有作用的。”田中一郎低声下气地恳求道。 杨老对这个赖死不走的家伙十分头疼,娘的!你不要脸皮,我还得顾忌这张老脸呢!早知道这样,就不应该留他们下来,交换国宝就将他们赶走算了。 “这个不好办呀!你也知道,这次主导的是小楚,一切都得经过他同意才行。要不这样,你真要想加入,不妨去跟他说说。”杨老干脆将这个烦人的家伙抛给楚家强。 以那小子的性格,真要将他烦透,估计说什么都没用,说不好还被他大骂一顿。 无法,田中一郎只好向杨老深一鞠躬,然后往楚家强家走去。为了这个天大的名誉,他打算不要老脸了。 同样的话摆在楚家强面前,楚家强相当纳闷,嘀咕道:“你有什么本事?之前这不会,那又不会。” 田中一郎听到这话,有点羞愧,来到这,才发现自身的不足。不过,如今为了自己名字能写入人类医学史书上,他全当没听见楚家强的话语。开始装傻充愣起来。 “还请杨君成全,以我的能力,做个帮手应该没有问题。再不如。帮忙打打杂肯定能胜任。”田中一郎继续推销自己。 “不用,这太屈才了。再者,我们人手也已经充足,很感谢田中君的奋自告勇,等试验成功后,咱再喝一杯。”楚家强委婉拒绝这个死皮赖脸的家伙。 田中一郎脸庞抽了抽,暗道:你要是觉得屈才。倒可以让我跟杨君一样,充当副手。不过,这话他可不敢说出来。不然立即被人赶出门。 “不屈才,不屈才!我手脚还是挺快的,操作能力还算一般,应该不会拖队伍的后腿的。”田中一郎连忙开口道。 “这不是很好。”楚家强真心不想让一个日本人参与进来。真是想得美。直接进来拿功劳。这馅饼未免太大了吧? 这个实验,他完全没有必要邀请太多人,那几名顶级老中医还好说,毕竟都是自己国家的人,肥水不流外人田,加上他不是很注重名誉上的东西。 田中一郎也觉得自己这种要求有点强人所难,他咬了咬牙,准备下血本。 “楚君。只要你答应让我参与,而且充当负责人之一。我手头那件柴窑瓷器便送给你。”田中一郎心中滴血,那件瓷器也是传世孤本呀!外人几乎不知道,他手中居然有一件柴窑瓷器。 中国古代的祭祀礼器多用青铜器,周世宗柴荣即位之后,开用瓷器礼器代替青铜礼器的先河。柴荣创建御窑——即后世所谓的柴窑,诏令制造祭祀所用的瓷礼器及皇宫所用的日用陶瓷。 楚家强一愣,说实话,他对古玩并不了解,压根不知道柴窑瓷器的珍贵。另外,他对瓷器并不热衷,自己就有不少,还是老道士留下的,听周福荣跟洪老等人说过,价值不菲。 “瓷器?我要那玩意干什么?”楚家强毫不动心。 田中一郎都快要骂娘了,柴窑的珍贵,只要接触过古玩的人都明白,眼前这小子居然完全不当一回事。 他忍住耐心说道:“这可是你们的国宝呀!整个世界,几乎找不出完整的作品,就算是一片碎片,也是价值千金。” 柴窑有着古代五大名窑之首的称号,其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也正是这样,传世的柴窑器很少见整器,大多为碎片,由于烧造时间短,很难得,曾有“片柴值千金”之说。后因柴窑只闻其名,不见传世品,也未发现窑址而很少提及。 不远处的周福荣可不是楚家强这种古玩小白,听到柴窑两个字,眼睛都要瞪出来了。他连忙挤过去,连声问道:“真的是柴窑?还是完整的?” 这种宝贝,一旦出世,绝对是国宝中的国宝,至少他还没听说过还有完好无损的柴窑瓷器存世。 就算是古人,得到残件碎片,也当珍宝,用作服饰、帽饰,甚至用黄金来装饰,柴窑瓷片光芒夺目,如飞箭一般。 《古玩指南》记载“论瓷器者,首曰柴、汝、官、哥、定”,“而最著名者,为后周之柴窑,为中国古窑之代表”。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名窑窑址已经找到,惟柴、哥在中国陶瓷史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 古代瓷器以柴窑为贵,明朝人就有“论窑器,必柴、汝、官、哥、定”之说,历史记载,严嵩父子倾全国之力,仅得数枚,可见明朝人就很少见到柴瓷,且宋时仿制柴器甚多,因此,其地位与目前仅剩百余枚的汝窑同等重要。 “不错!”田中一郎松了口气,终于有一个识货的人。 明代之后,柴瓷开始绝迹,无人再见过柴瓷实物。到目前为止,中国各大博物馆均没有收藏一件柴瓷。现在全世界只有日本珍藏一件柴窑青百合花瓶,据说是600多年前明朝皇帝回赠给日本幕府将军的礼物,但也是一件残品,即便如此,这件柴瓷残品也被日本人公认为是国宝中的国宝。 中国历代名窑的瓷器,均有不少实物流传后世,为何独有柴瓷绝迹了呢? 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柴瓷的流布范围极为有限。柴荣规定,烧制出来的合格瓷器只允许在宫廷里使用,残次品全部当场毁掉,不准流入民间。 二是赵匡胤建立宋朝后,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就是基于这一执政理念,赵匡胤登基伊始,即诏令关停耗资巨大、污染严重、破坏环保的柴窑,并遣散工匠人员,由此造成了柴瓷的失传和绝迹。对于文化界和收藏界来说,实在是一项不可估量的重大损失! “老幺,答应他!”周福荣立即对楚家强说道。他也没想到,这个老头居然为了一个名额,花如此大的代价。
第四百一十七 草莓丰收 喝了茶,休息一会,大家扛着纸箱,拿着胶纸过去草莓园。到了那儿,老村长也已经带着大家到达,就等楚家强怎么安排了。除了他们,还有不少游客过来帮忙。之前,他们免费吃了那么久,过来帮忙也是十分应该。 “这草莓多少钱一斤?”有人好奇地问道。 唐福也猜出老村长等人的用意,于是声音稍微放大:“我看这质量很好,草莓长得很均匀,这一批就给十五块一斤。” 他这价格跟外面的市场价格差不多了,要知道,这是批发的价格,而不是外面零售。但是他不但没有吃亏,反而大赚了。他这一转手包装,价格上翻几倍。这些都是没有化学残留的好果子,那些有钱人可不在乎多少钱。 然而,他这话引起村民们的哗然大惊。十五块一斤,已经是天价了,在他们这里,买一斤肉也就是十块钱左右,这果子比肉价还贵。不过,他们想起前段时间走地鸡的价格,也就没有那么难于接受。 二叔扛过来一个地秤,待会装好箱就顺便称了。他心里在默算一下,这片草莓园能赚多少钱。根据楚家强的不完全统计,可能会有亩产五千斤左右。这里一共五亩,那就是两到三万斤,也就是三十万以上。 很多东西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尽管自己这个侄子每个月的收入已经超过五十万,但几亩草莓就赚那么多。还是觉得难于适应。 以前,总感觉钱很难赚,农民的日子不好过,但现在却颠覆了以往的观念。 “好,大家开始摘吧!挑一些大的,熟的先摘。”楚家强开口道,其实,这些都是比较熟了。 大伙每人拿着一个胶篮,然后散开,没几个人摘一行过去。这样。人多就是力量大,工作进度很快。两个伙计专门留在原地装箱就可以了,二叔跟另一个人看数。 唐福则是到处乱逛,一路上总是吃,也没见他停过。胃口大的人就是不同,在城市可能会被歧视,但在农村,能吃就是福。 “大家小心一点,别碰那些蜜蜂呀!”楚家强提醒道。 现在。依旧还有草莓陆续开花,有花自然会有那些辛勤的小家伙身影。这些都是野蜂。比起通常的蜜蜂可要厉害一点。他这话主要是说给唐福他们听的,楚家寨的人给他们一个冬瓜做胆子,也不敢乱来。 “这么多蜜蜂,你什么时候养的?这样挺好,自己这里以后发展水果种植,的确不能没有它们。”唐福开口道。 “这里已经算少了,你要是到蜜蜂谷去,保证你腿软。”边上的一个游客跟他说道。 “蜜蜂谷?楚家寨还有这么一个地方?”楚家寨唐福也来过两次了,但没听过蜜蜂谷这么一个地方。 那人指着对面:“诺!就是那儿。那个山谷有超过八百万的蜜蜂。都是山里面飞出来的野蜂,厉害着呢!被称为村里的疯子,没有人敢惹,就是老虎也不敢跑到那边溜达。” 唐福一听到是野蜂,而且超过八百万,顿时脖子一缩,心里已经将那个所谓蜜蜂谷列为禁区。以后绝对不会到那边去了。 虽然不会到山谷那边去,但水库那儿肯定会去的。他听说,里面现在又多了一些“来客”。他就想去看看那两尾巨大的鲤鱼,这可是吉祥的动物。刚才天鹅已经见过了。都是成群结队的。据说,小岛那边飞翔的,还是特别珍贵的朱鹮,也得去见识见识才行。 唐福心里在想,什么时候带孩子他们过来玩玩才行。这半年来,他一直没时间陪孩子去玩。之前看孩子就似乎很想来这里,也就满足孩子一次吧! 这里的草莓也不是一两天能摘完的,他就是每天收上来五千斤左右。这里就得摘上一个星期左右,所以他在这里的时间可能就会长一些。 想到这,他马上给老婆电话,让老婆带孩子过来玩几天。也就是他的孩子现在还小,没有读幼儿园,这才有时间。他现在也有四十岁了,但结婚晚,三十多事业有成才结婚。 “哎!老弟,你那蜂王浆,过阵子均一点给老哥。这东西外面买不到这么好的。”唐福跟楚家强开口道。蜂王浆外面本来就少,加上还是野蜂子的,那就更加稀奇了。 楚家强点点头,这段时间,蜂王浆已经积累了不少。前几天,还不少游客要求他放宽对蜂王浆的销售,他们可是盯了好久的。 “行,但不会给很多就是了。这东西很难积累,几百万的蜜蜂,一天也就是产十多斤的样子。而且很多人盯着,自己也有用。”楚家强跟他解释。 “呵呵!这老哥明白!先多谢啦!不会让老弟你难做人的。”唐福连连讪笑。 楚家强身后面,一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跟着,正在教小鸡如何捕捉。不过,小鸡里面还混着几个小鸭,还有两个小天鹅。 这些小家伙前几天就浮了出来,母鸡整天就带着它们满后院走。经常都是在地上乱刨,弄出一些蚂蚁之类,让小鸡啄食。 这些小鸡可是难伺候了,一天三餐都要人喂,而且还得用稀粥加上糠粉一起。像玉米粒,谷子这些比较硬,比较大快的食物,它们就算吃得下去,也消化不了。 二婶晚上还天天煲一些番薯,大家吃不完的,就给小鸡吃。母鸡非常尽责,会将番薯啄烂啄碎,这才让小鸡啄食。 楚家强将一条肥虫扔到小鸡中间,那些小鸡立即围起来抢食。 过了一两个小时,一个伙计跟唐福通报:“唐总,现在已经五千斤了。我们也就是准备了这些纸箱,而且货车也只能拉这些货。” 唐福点点头:“好,那今天就摘到这里吧!” 楚家强连忙喊住大家:“好了!大家辛苦啦!今天的货已经够了。谁要吃的自己摘,别客气哈!一会大家一起吃个饭。” 家里,已经有人开始做饭了。人家热情帮忙,自己也得热情招待才行。 回到屋子,唐福当场将今天的帐结了,一共七万五,看得那些村民十分心动,对于自己管理的果树就更加寄予希望起来。(未完待续) , .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