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0205048
3010205048
想长胖一点儿
关注数: 28
粉丝数: 100
发帖数: 8,618
关注贴吧数: 13
有土木考研的天大学弟想要调剂的吗?
【20201124】 呀,今天有点儿开心,最近一周都很开心。在北工大找到了一些乐趣了。
【20191022】 昨晚梦见回到高一,教室里操场上和同学们打闹什么的,感觉轻松快乐。大概是因为睡前看了个2006年华语乐坛神级音乐合集的视频,所以就梦回2007简单的美好?
忘不了餐厅 黄渤先生的父亲是一位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在严重的时候甚至忘了自己的儿子是谁。我想黄渤先生面对父亲短暂失忆的状况内心一定是无比苦涩的,曾经那个打你骂你疼你爱你的人在走向混沌,你却阻拦不了也挽救不回,只能任由他的记忆变得像雾一样白茫茫的。 处于这个原因黄渤先生推掉了很多工作,包括我最喜爱的极限挑战,他参加了公益综艺忘不了餐厅的制作,他作为店长手下有五个老人做服务员,他们的年龄有七八十岁,每个人都有若干年的阿尔兹海默症病龄。五个老人有完全不同的人生经历,公主奶奶是一位妇产科医生,小敏爷爷当了几十年的维修工,蒲公英奶奶是大学外语教授,珠珠奶奶退休前就是一位餐厅服务员,大桥爷爷是退伍军人。我想节目组一定是下了心思的,选择了不同职业的退休老人来参加节目,节目组一定也是费尽心思的,要找到身体相对健康、又愿意主动参加社交活动,而且又是高龄的老人,寻找的过程一定非常艰辛。老人们在短暂的磨合之后就相处的相当融洽,工作上相互帮助,工作之余交流活动也很丰富,在快乐的生活中他们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作为服务员他们服务就餐的客人,作为病人,他们让社会更加关注阿尔兹海默症病人这个群体。 节目中有太多让人泪目的地方,我想回忆其中的一个。小敏爷爷邀请了一位一起工作生活了50年的好朋友李作雨爷爷来忘不了餐厅做客,十天后李爷爷如期赴约,但在餐厅里,小敏爷爷几次服务李爷爷夫妇俩,都没有认出来自己的好朋友。一开始李爷爷和爱人还不太在意,只是打趣的说到他没认出来咱们,但是后来越来越急,最后和小敏爷爷聊天的时候谈到了共同的家乡,共同的工作单位还是没有被认出来,直接质问老朋友你认识我吗?小敏爷爷开使艰难的回忆,直到李爷爷说我姓李,他才猛然想起这位终生的朋友,站起来仅仅的抱住他。小敏爷爷还是像平常那样笑嘻嘻的,可李爷爷已经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因为这次见面距离上次还不足一年。 当李爷爷离开餐厅的时候对着镜头呜咽着几乎说不出话来,“我以为他不会忘记我的,我们认识一辈子了。”我想这是人类最痛苦的情绪之一了,八十岁的老人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本来因该坚毅的像一颗古松一样,可是被朋友遗的委屈,朋友经受病痛的折磨的痛心,就这样轻易地把他拖倒了。 阿尔兹海默症就是这样让人无能为力,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会降临到许多老人地身上,八十岁以上的人每四个就有一个人患病,而这个病在中国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识。我们曾经见过的那些精神矍铄的耄耋老人能够风姿翩翩地侃侃而谈,这才是健康老人该有地状态。我们常常用老年痴呆这个带有污蔑性的病称来简单的概括那些有认知障碍的老人群体。当老人被圈养在室内与社会脱节,他们的社会属性在逐渐消失,种种能力在不断退化,认知障碍也越来越严重。
每天做一道菜 学习铁锅炖兄弟学王刚老师做菜
看见点儿啥新鲜的东西都觉得挺酷的是啥时候的心态了?
【20180710】 空闲下来的时候会审视自己审视朋友审视关系。 一切运转如常,但许多深刻的变化已经在萌芽和生长。 生活中最开心的莫过于和亲人朋友共同进步成长,用这个标准来看因为步调的不一致我们在不断的抛弃和;而最失落的也莫过于那些和你一起奋斗的伙伴亮出了一份让你无从反驳的价值观,因为价值观是无法被驳倒的。 上海表面上看起来是一座魔幻的城市,其实他与所有的城市一样真实。正是勤劳的人们,一砖一瓦的打造着中国的骄傲,也是贪婪的人们,通过制定复杂的规则把制造梦幻合理化,让生产与消费一同狂欢。2000万人共同铸造起了这座稳固的金字塔,在长江三角洲上向未来的海洋杨帆,谁也别想下船。 上海表面上看起来像是一个包容的城市,其实大多数人都在往一个样子活着,心中怀着对未来的向往,要过的精致快乐,成为新时代独立高效的青年,最后变成“中产阶级”。在权力和冷漠中温煮的人,甚至不用纸醉金迷的横加干扰,性格再好也会变得自私麻木,这被称作大城市的便利。我有时候会怀疑,是否人生的真相就是如此,生活的过程是可以衡量的价值交换?但是老一辈的言传身教和社交网络上传播的温暖力量还是证明了,自私的动物本性和无私的超我约束永远在人的身上交锋。 在离别上海之际,一组童年的漫画出现在混乱的思绪当中,这个故事至少是15年以前看的了,但对我的价值观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曾经有一个木匠,为他的老板工作了很多年,造出了很多精美的房子,是一位能工巧匠。他觉得自己该退休了,就提出了辞职。老板百般挽留但最终还是尊重了他的决定,只是提出了一个最后的要求,建造最后一座房子。木匠欣然应允,只是心思已然不在工作上的木匠草草了事,最后造出了一座歪七扭八的房子交了差。前来验收的老板略显错愕,拿出一把钥匙说,这是你退休前我送给你的礼物,没有想到在最后你丢失了认真的精神。木匠露出了惭愧的表情,结束。 首先说明一下15年前我还是个童真的孩子,是不会有类似于老板看到丑陋的房子觉得卖不出去了就用来羞辱木匠这种阴暗的想法(同时这段文字说明我现在有),其次这组漫画的初衷是告诫小朋友们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最后补充一点,联想当时的社会面貌,我们对资本的剥削不如如今这么敏感和感同身受,所以我当时会觉得漫画里的老板和木匠是有真心的友谊的。 回归正题,这个故事给了我不同的启发,我觉得,一个人是在其他人面前呈现和经营一种形象的。我希望我的朋友觉得我忠诚,热心,宽容,睿智,幽默...;我希望我的老师觉得我努力,勤奋,聪明,大方...;我希望我的客户觉得我踏实,可靠,高效,值得信任,下一次还找我...;我希望我的敌人觉得我强大,可怕,见了我就浑身难受。这些形象的构建是我对别人的付出,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当然我也有达不到要求或者背离标准的时候,那是实在不应该的。好在人不可能偷听别人的想法;不好在人可以通过感受来判断别人的想法。 这么说可能有点复杂,简单来说,就是人不可以为自己而活的一种引申表述。人为了自己而活太单调了,这是人不能自私的一种简化表述。
【20180409】 中国人的文化观念自古就有一点是非常奇特的,无论人种、肤色、民族,只要是收到了良好的教育,得到了文化的熏陶,那么我们就承认他是文明的人,是值得尊重的,可以共事的,这也是中国自古对文人的尊重来源。 新中国是工人和农民建立起来的,但时至今日,掌握话语权的是知识分子,虽然现在没有那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极端思想,但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基本都建设完毕了,社会的大背景换了。
有没有考研希望调剂的小伙伴,可以分享一些消息啊
【20180202】18年发现15年发的帖子17年被删掉了,好神奇啊
有喜欢GAI的吗?出来吹一波
【20171223】元旦你们还开联欢会吗? 元旦要和好多朋友相聚在苏州,这一直是我向往的场景,就像Barney Stinson,Ted Mosby,Robin Scherbatsky那些人一样,认真的跨年,无论是在屋顶上一起开个party,还是坐着limo喝着香槟看看城市新年的烟花,认真的迎接新年的到来已经成为了重要的仪式。明明每涨一岁,一年的光景在生命中的占比就更小了,可岁月的流逝却让人越来越无法忽视年龄的累积。 可能因为青春已经被挥霍完了吧。 导致现在我也能说一句二十年前了。 那个时候是小学生,是要搞联欢会的。年底的时候,最后一个周五,大家打扫教室,画板报,挂拉花,摆好桌椅,这是一年之中放学后教室还很热闹的唯一一天,三点半天儿就黑了,大家嚎到五六点。然后第二天早晨,带20块钱零食,一起表演节目,做游戏,拿个奖品,疯闹什么的,笑点能是人生最低吧。等到中午闹够了,踩着飘起的小雪,抓着和同学换的零食,回家吃饭了。就是如此的便宜简单带着仪式感! 那个年纪不懂什么佛、焦虑、压力啥的,只知道喜和乐,人生从来没有那么积极过,抬头虽然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大红字压着你,但是下午做个眼保健操,眼睁开一天差不多也就过去了,该看动画城了。我们想不到有一天幼稚的东西不能再让我们满足,也想不到跨年会怀着复杂的心情,或者都想不到没有联欢会了吧。 最近几年的工头生涯,每个跨年夜在哪我都记得很清楚,13年和大四的同学们在小酒吧吹**,14年在卧铺上准备去南京散心,15年比较寂寞在北京拉了两同事陪我吃烤羊排,16年天津雾霾最重的一天,在同学家四个人开了一瓶红酒。回看一眼,算是有点儿漂泊吧,但都挺开心的。 再往后会怎么过就不好说了。丫同学一片一片的结婚,每个人都怀着不同的责任感去赶生活了,都有一摊子事儿要忙,说走远就走远了,微信啥的话可能都插不上一句了。一转眼,时光飞逝如电啊,要是有一天我和谁说咱俩都好几年没见了吧,那肯定就是生疏的很了,哈哈哈哈! 新的一年就只希望能够继续和很多朋友互相分享快乐吧,别无他求。求了也不说,因为人间不值得?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