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磨心 明镜磨心
宛如梦幻
关注数: 29 粉丝数: 365 发帖数: 7,859 关注贴吧数: 41
从布袋戏不该也不配成为国学载体聊本周前十五分钟剧情意义 但凡能轻学习的内容都是简易的,碎片化的,有事不看没事看一点也能看懂的,门槛很低随便抓个人都能聊两句的,垃圾信息。 布袋戏作为国学载体的话,这个形式能表达的内容,其价值都是碎片化的,垃圾。 简易的学习方式,碎片的信息量,毫无结构的知识体系,看个解闷的节目就算学习了国学。 这种东西你记不住的。 金光这一周的前十五分钟硬是把布袋戏作为载体的层次推进了一步。从碎片推进到了体系,从信息推进到了思想。 功劳不是这十五分钟的,而是在之前大段的剧情上进行的爆发式思辩。 以前谜城第一集的时候,当时yy的水区版主发帖说,这才是我们想看的布袋戏。 彼时霹雳能涉及三教思想的内容几乎绝迹。对比的是,霹雳狂刀时期非凡公子有大段的思想作风受三教影响的论述。 而谜城程度的思想,也就是谈吐间插了几句完全从佛经里抄录的内容罢了。 在整个地门线上,尽是绕不开的对于理念的反思与自我反思、评价、权衡、对比,整段剧情线让人无法不记住地门的理念。这种理念未必完全和国学扯上关系,未必全是佛学内容,但确实是充满禅意的思想。 从今天往前推十三年,霹雳上一个佛学或者跟佛学沾边的思想体系是啥?我告诉你,佛剑分说那十二个字。最远也就延伸到法藏论道。
你在什么程度上,喜欢布袋戏? 你在什么程度上,喜欢着布袋戏? 喜欢它带给你的斗智斗武的快感? 喜欢那种猜对了剧情的爽感? 喜欢那些美型的偶的视觉享受? 喜欢内中透露出来的一点传统文化内涵给你带来的“哎哟卧槽我居然有这么高雅的爱好”的装逼感? 你承认布袋戏的先天缺点么? 你愿意去接受这种先天缺点带来的观赏不悦么? 你愿意在这部戏低潮的时候耐心等待剧情再度崛起么? 你愿意连它的优缺点一起接受么? 我不是在标榜什么,我看霹雳看到13年初也等不下去了。 对不起,大失忆。 我心已经冷了,实在爱不下去了。 最后一个问题,爱过。 实际上本世纪以来,霹雳巅峰无非那么几部,其他的要么中规中矩,要么毁誉参半,要么刷新下限。 能让人一直等着,实在是因为,对剧情抱有期待。 期待的根源,是从剧情里看到的制作团队的诚意。 “他有种田的心,而我,也有丰收的期待。” 布袋戏这种表现形式,天生是具有缺陷的。 最明显的,就是路程和时间差。 大本营和前线抬腿就到,驰援狙杀一旦被拦截必定迟到。 要是在这方面钻牛角尖,你要不还是看逻辑更严谨的剧情吧,布袋戏不适合你。 值得你钻牛角尖的地方不止这些。 需要注意的是,你抓的是不是重点,是不是剧情想传递给你的东西。 钻死在布袋戏本身表现能力的先天缺陷里,高喊我们是抱着要求你进步的心态提出贱议啊金光。 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你面对一个偶们没有膝盖的布袋戏,要求他们拍出活用膝盖的武戏。 首先,他们必须有钱,把偶全部换成有膝盖的型号。 布袋戏是有先天缺陷的,金光布袋戏是有先天缺陷加先天劣势的。 比如,起点很低,但起点又很高。 起点很低,因为黑白龙狼那会真心不好看。 起点很高,因为决战时刻到剑影魔踪,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时代布袋戏的标杆乃至,巅峰。 已在巅峰,如何精进? 能保持原有水准就不错了。 所以魔戮有所退步,对我来说是在容忍范围之内。 看了十二年布袋戏,霹雳为主,巅峰也就那几部,我有等待的经验。 我是个不喜欢指名道姓喷人的人。 因为我向来喜欢开地图炮。 爱中枪,你活该。觉得自己不在地图炮范围内,证明你自己有不被喷的价值。 比如,你怎么看待布袋戏? 我知道这个时代你们这些人很多也就把它当个爱好。 爱好嘛,肯定是自己爽就行了。 如果这个爱好不能让我爽,那么它退步,我要教育它。 我是为它好。 看着有些个民间编剧,摆出个姿态分分钟教金光团队怎么编戏。 让我想起我写论文初期那会,一个老师说 论文里别提建议,人家搞了很多年,比你专业得多 井底之蛙,也敢言天。 你是为它好。 还是,为你自己爽? 强人所难,教它编戏。 这个时代倒不缺打着大义旗号的傻逼。 我没兴趣给饭桶们掰开了揉碎了谈金光的难处优势什么的。 因为我也不是很清楚这些。 还是那句话。 如果决战时刻是新金光起点,那么它起步就在巅峰。 可能你也只能看看巅峰。 你喜欢的到底是布袋戏的什么? 你愿意承认布袋戏或者某部特定的布袋戏,本身有着的优点和劣势么? 你愿意期待这部戏的诚意,耐心看到巅峰么? 我看不起这个时代的所谓“道友”。 对你们来说,日子真是太好过了。 我的年代,一部片真是跪求一集,过期不候。 是不是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就不会珍惜?
因为无聊提早开帖,关于魔戮整部戏的观感 在单位值班太无聊,本来打算整部戏完结再写,干脆先码点打发时间。 魔戮前十集的节奏充满了黑点,因为这个节奏非常地拖戏。如果前十集和21集一样能把120分钟压进90分钟,则我的评价会完全不一样。 前十集正儿八经的重点全是苍狼的成长。 中原那里的剧情没有人有足够的带剧情节奏的能力或者动力,或者说编剧的层层阻碍之下带节奏的人放水了。事实上,中原线在前十集里面,带节奏的是四个字。 胜邪封盾。 前十集里,编剧给中原线剧情节奏铺展开的最大阻碍,也是四个字。 胜邪封盾。 而这种矛盾的原因和结果是一样的,塑造一种氛围,交代一些背景。 换句话说,前十集为了讲述苍狼的成长,中原线不能发展太快,否则魔世直接腾出手兵临苗疆,等于21集的戏份提前上演。苍狼在没有足够的戏份发挥的情况下,人物形象的成长和完善在剧情上则不够有说服力。因此,魔世和中原那边,线必须拖,而苗疆这里,节奏也快不得。 这是主线和支线的毅种妥协。 事实上刚看到十集左右的时候,我认为如果魔戮仅仅二十集的话那么这部片就算失败的,因为这样的节奏让我想起了我曾经对霹雳还抱有幻想的时候。 那个时期,大家一边吐槽剧情主线不突出,一边彼此安慰说,熬过去这段就好了,熬过去下部戏就好看了。 那会的霹雳,经常让人一眼就看出来,支线会是下一部的主线,而支线表现得过了头导致主线剧情孱弱。 前十集魔戮就给我这种感觉。好像熬过苍狼成长这段,后面就好看了。 所以前十集的节奏,基本把自己拉低到了前几年霹雳的水准。节奏上支线笔墨太多,主线的魔世反而节奏偏慢。 这里我说的是节奏。 节奏慢,不完全代表剧情会差。事实上,前十集的中原线确实有不给力的地方,但这些铺垫都是文戏上必要的,因此还能忍受。倒是武戏上受的影响更大。除了风逍遥对“你见过无间吗”那段草上飞的武戏,你还记得前十集有哪段武戏很好看的? 武戏之所以好看,不只是因为操偶,更是文戏对于武戏的铺垫。当文戏的安排之下,武戏必须出结果的时候,观众才会对武戏有期待。像霹雳曾经的武戏里,一切为了打平,一切都死不了人,那样的武戏没意思没看头,更遑论当年邪乘武戏海量的摆造型放冲击波。 为何22集还没出来就吊人胃口?狼王,狼亡。 终于要开始死人了。 武戏的好看不一定非要是必须死人,重点在于武戏必须出结果,恰巧死人是武戏最极端的结果罢了。 一味追求靠收人拉动武戏的精彩,以此赚眼球,反而落入了误区。因为每个人物都是靠大量时间塑造起来才有其形象个性,收起来才能让人揪心。若是为了一时的爽快收老人过度,未来没有够分量的人可收,要么第一条路,必须花很多时间再去培养值得收的大角,要么第二条路,快餐式地出人、收人。 所以金光在魔戮第一集在第一条路讨了个巧打了擦边球,让老人隐居幕后把戏份给了之前没有重点着墨的二线,而霹雳很长时间里都在第二条路上狂奔不歇誓不回头,且还开辟出了第三条路,不得不说霹雳真是布袋戏圈各种划时代的先驱。 第三条路,大角杀了又活,活了再被杀,周而复始,永不停歇。甚至是。。。主角杀了又活,活了再被杀。今天素还真和一页书要给观众们表演怎样的死法和复活法呢,真是让人期待。 你还真对第三条路营造的武戏氛围有期待? 前十集文戏的铺垫,除了节奏偏慢,黑点倒是真的不多,只是这些氛围的铺垫耗费了十集略多,魔世和中原正面冲突的节奏略慢,加上苗疆戏份由于没了默苍离在主线和支线之间串联,显得苗疆戏独立于主线之外,主线和支线之间缺乏互相推动,几乎是主线说主线的故事,支线讲支线的爱恨,故此显得拖戏。 苗疆线暂且不提,先说说中原线的节奏。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