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磨心
明镜磨心
宛如梦幻
关注数: 29
粉丝数: 365
发帖数: 7,859
关注贴吧数: 41
仙古狂涛,可以 从第一集的谨慎不看好到第四集的谨慎看好,这一部可以聊聊。
一千小时的萌新请教带佬剑冢击杀顺序怎么搞比较方便 一千小时的萌新请教带佬 剑冢击杀顺序怎么搞比较方便
聊聊战血天道 虽然我还没看完齐神。
齐神录,随缘吧 上一部的更新情况大家也看到了。 这一部完全随缘。
是的我开贴聊魖妖记 视心情更新,给你们一点时间占楼混脸熟。
你们以为我会开贴聊东皇战影? 预热,然后耐心等待吧。
吧里的人逐渐多起来啦! 我关注的时候吧里是54个 每天看看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部作品 名为诅咒的虐心爱恋 大家来签到吧!
开贴聊神魔 嗯,就从2006年开始聊起好了。
由传承者,聊布袋戏的传承 嗯
好消息,目前来看卖稿来说,我不需要删帖了 给大陆布袋戏圈的发展历程修史。 但不幸的是贴吧圈、10年之后的论坛圈缺乏了解。 虽然我觉得10年之后论坛没落、贴吧圈子本身层次low得不能算正经布袋戏圈 但难免其中有所值得记录的事情 如有对这方面了解的,请密我QQ或者微信号,最好是微信号。
墨邪录,还是我 你们可以畅所欲言。 说完了吗? 那么我就开了。
关于我的大吧竞选 百度ID:看左边 在线时间段:看心情 年龄:保密 职业:无业 选我你要容忍什么: 不定期的地图炮,你要冲向炮火覆盖范围而非调整自身位置躲开火力的话,我又不能拦着你 无回应的申诉,我没有时间和精力和兴趣看你狡辩,除非你确实被误伤 选我你能得到什么: 再也不会有sb瞎说八道,你们知道我不在意自己名声,所以删起来下手会多狠你们也可以期待 对剧情观感最正确的疏导,这个不用多说 对布袋戏最中立的立场,道友这个词是指布袋戏粉,不是哪家的粉 保护吧主账号杜绝分享,在无暇顾及的时候会主动离开
开贴聊前十六分钟雁王见大智慧 值得单独开贴。
从布袋戏不该也不配成为国学载体聊本周前十五分钟剧情意义 但凡能轻学习的内容都是简易的,碎片化的,有事不看没事看一点也能看懂的,门槛很低随便抓个人都能聊两句的,垃圾信息。 布袋戏作为国学载体的话,这个形式能表达的内容,其价值都是碎片化的,垃圾。 简易的学习方式,碎片的信息量,毫无结构的知识体系,看个解闷的节目就算学习了国学。 这种东西你记不住的。 金光这一周的前十五分钟硬是把布袋戏作为载体的层次推进了一步。从碎片推进到了体系,从信息推进到了思想。 功劳不是这十五分钟的,而是在之前大段的剧情上进行的爆发式思辩。 以前谜城第一集的时候,当时yy的水区版主发帖说,这才是我们想看的布袋戏。 彼时霹雳能涉及三教思想的内容几乎绝迹。对比的是,霹雳狂刀时期非凡公子有大段的思想作风受三教影响的论述。 而谜城程度的思想,也就是谈吐间插了几句完全从佛经里抄录的内容罢了。 在整个地门线上,尽是绕不开的对于理念的反思与自我反思、评价、权衡、对比,整段剧情线让人无法不记住地门的理念。这种理念未必完全和国学扯上关系,未必全是佛学内容,但确实是充满禅意的思想。 从今天往前推十三年,霹雳上一个佛学或者跟佛学沾边的思想体系是啥?我告诉你,佛剑分说那十二个字。最远也就延伸到法藏论道。
墨世佛劫开讲 讨论剧情而非节奏这种事非我不能,而在于其他人没法聊节奏聊典故。好在九天资质极高。所以。 本帖改改作风,你们问我来答。问题内容仅限于每周新剧。 下周新剧更新前没回答你代表你问得太蠢。回去用思考代替发问试着去理解为什么你问得这么蠢。 不承接每周新剧以外的内容。我有开其他内容的专门问答贴的。
提问帖,任何与剧情相关的内容可以在本贴询问。 追随大智慧,救世广慈悲
来,告诉你什么样的布袋戏好看 先加班回头去健身房
还是开贴聊墨武 一部完了写全篇和一集一集写各有利弊。
第六集,争议之处,若干深层次含义 恭喜诸位,已经挖到“九算之耻放纵属下的极端情绪走向疯狂”这一点了 之前我不做赘述自己看别人写的。 再深一步,回想西剑流战败,俏如来的做法,力排众议让高层仍在的西剑流回家。 反观假借群众明目的九算之耻。“这是群众的呼声~” 这是在对比俏如来和九算之耻,对比他俩治下的百武会和尚同会。 这是在对比巨子和九算、甚至说对比巨子和墨家的理念差异。 这是在进一步刻画传给俏如来巨子之位及巨子理念的默苍离。还记得九算刚出来那会,曾经提到的那一句“他就这么痛恨自己的出身么”? 一个现象,谈不上规律。 一旦借起群众的势,这部金光就很好看。 决战时刻西剑流放出史艳文出卖中原的消息,以群众的势倒逼史艳文; 剑影时期默苍离借群众的势,让俏如来架空又掌权。 魔戮时期群众一盘散沙,基本上就是几个智者啦大咖啦商量一下就把事处理了,相比之前几部确实口碑上有所不如。 现象,谈不上规律。 我看好这一部。
求默苍离相关剧情口白 首先求所有冥医相关内容 再求默苍离相关
开始聊默苍离 聊到哪里算哪里
金光的三观正得无可挑剔 还记不记得上一贴我怎么评价魔戮血战前10集? 铺氛围,魔世高压统治的氛围。 这种氛围反复着墨,抹得让人没法忘记魔世的高压带来的灾祸。 忘记这些,只记得BOSS空几句统一全世界漂亮话的,或者是被牛头尊一个自尽打动到支持反派的,你们整部魔戮是跳着看的么? 好,就算你们跳着看了,这一集冰剑和柳穿杨的对话那么庞大的信息量你们明白没有? 浓缩起来这几句也简单,魔世治下,亲人分离。 但提到这八个字的过程,也提到了梅香坞的两个姑娘。 两个可能名字让人记不住、但形象却令人无比深刻的姑娘。 这俩姑娘的戏份你们也跳着看了是吧? 三尊的刻画,在人物形象上非常饱满。 饱满在,人物的复杂性。有残忍,也有温情。 一个人物的两面合情地融合,合理地表达传递给观众,得到观众的认可,这个人物就算成功了。 可这样的成功前提是,观众认可的是这个人物合情合理的复杂形象,而非某一面。 即使要刻画牛头尊温情的一面,刻画阿婆尊的爱意——三个巴掌,什么都没说,足够了——刻画烧烤尊的分寸(打到第三巴掌才叫住手),金光依然不忘把冰剑和柳穿杨的对手戏放在刻画三尊之后,这样的价值导向再明显不过了。 你们都没看出来? 一群饭桶。
你在什么程度上,喜欢布袋戏? 你在什么程度上,喜欢着布袋戏? 喜欢它带给你的斗智斗武的快感? 喜欢那种猜对了剧情的爽感? 喜欢那些美型的偶的视觉享受? 喜欢内中透露出来的一点传统文化内涵给你带来的“哎哟卧槽我居然有这么高雅的爱好”的装逼感? 你承认布袋戏的先天缺点么? 你愿意去接受这种先天缺点带来的观赏不悦么? 你愿意在这部戏低潮的时候耐心等待剧情再度崛起么? 你愿意连它的优缺点一起接受么? 我不是在标榜什么,我看霹雳看到13年初也等不下去了。 对不起,大失忆。 我心已经冷了,实在爱不下去了。 最后一个问题,爱过。 实际上本世纪以来,霹雳巅峰无非那么几部,其他的要么中规中矩,要么毁誉参半,要么刷新下限。 能让人一直等着,实在是因为,对剧情抱有期待。 期待的根源,是从剧情里看到的制作团队的诚意。 “他有种田的心,而我,也有丰收的期待。” 布袋戏这种表现形式,天生是具有缺陷的。 最明显的,就是路程和时间差。 大本营和前线抬腿就到,驰援狙杀一旦被拦截必定迟到。 要是在这方面钻牛角尖,你要不还是看逻辑更严谨的剧情吧,布袋戏不适合你。 值得你钻牛角尖的地方不止这些。 需要注意的是,你抓的是不是重点,是不是剧情想传递给你的东西。 钻死在布袋戏本身表现能力的先天缺陷里,高喊我们是抱着要求你进步的心态提出贱议啊金光。 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你面对一个偶们没有膝盖的布袋戏,要求他们拍出活用膝盖的武戏。 首先,他们必须有钱,把偶全部换成有膝盖的型号。 布袋戏是有先天缺陷的,金光布袋戏是有先天缺陷加先天劣势的。 比如,起点很低,但起点又很高。 起点很低,因为黑白龙狼那会真心不好看。 起点很高,因为决战时刻到剑影魔踪,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时代布袋戏的标杆乃至,巅峰。 已在巅峰,如何精进? 能保持原有水准就不错了。 所以魔戮有所退步,对我来说是在容忍范围之内。 看了十二年布袋戏,霹雳为主,巅峰也就那几部,我有等待的经验。 我是个不喜欢指名道姓喷人的人。 因为我向来喜欢开地图炮。 爱中枪,你活该。觉得自己不在地图炮范围内,证明你自己有不被喷的价值。 比如,你怎么看待布袋戏? 我知道这个时代你们这些人很多也就把它当个爱好。 爱好嘛,肯定是自己爽就行了。 如果这个爱好不能让我爽,那么它退步,我要教育它。 我是为它好。 看着有些个民间编剧,摆出个姿态分分钟教金光团队怎么编戏。 让我想起我写论文初期那会,一个老师说 论文里别提建议,人家搞了很多年,比你专业得多 井底之蛙,也敢言天。 你是为它好。 还是,为你自己爽? 强人所难,教它编戏。 这个时代倒不缺打着大义旗号的傻逼。 我没兴趣给饭桶们掰开了揉碎了谈金光的难处优势什么的。 因为我也不是很清楚这些。 还是那句话。 如果决战时刻是新金光起点,那么它起步就在巅峰。 可能你也只能看看巅峰。 你喜欢的到底是布袋戏的什么? 你愿意承认布袋戏或者某部特定的布袋戏,本身有着的优点和劣势么? 你愿意期待这部戏的诚意,耐心看到巅峰么? 我看不起这个时代的所谓“道友”。 对你们来说,日子真是太好过了。 我的年代,一部片真是跪求一集,过期不候。 是不是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就不会珍惜?
因为无聊提早开帖,关于魔戮整部戏的观感 在单位值班太无聊,本来打算整部戏完结再写,干脆先码点打发时间。 魔戮前十集的节奏充满了黑点,因为这个节奏非常地拖戏。如果前十集和21集一样能把120分钟压进90分钟,则我的评价会完全不一样。 前十集正儿八经的重点全是苍狼的成长。 中原那里的剧情没有人有足够的带剧情节奏的能力或者动力,或者说编剧的层层阻碍之下带节奏的人放水了。事实上,中原线在前十集里面,带节奏的是四个字。 胜邪封盾。 前十集里,编剧给中原线剧情节奏铺展开的最大阻碍,也是四个字。 胜邪封盾。 而这种矛盾的原因和结果是一样的,塑造一种氛围,交代一些背景。 换句话说,前十集为了讲述苍狼的成长,中原线不能发展太快,否则魔世直接腾出手兵临苗疆,等于21集的戏份提前上演。苍狼在没有足够的戏份发挥的情况下,人物形象的成长和完善在剧情上则不够有说服力。因此,魔世和中原那边,线必须拖,而苗疆这里,节奏也快不得。 这是主线和支线的毅种妥协。 事实上刚看到十集左右的时候,我认为如果魔戮仅仅二十集的话那么这部片就算失败的,因为这样的节奏让我想起了我曾经对霹雳还抱有幻想的时候。 那个时期,大家一边吐槽剧情主线不突出,一边彼此安慰说,熬过去这段就好了,熬过去下部戏就好看了。 那会的霹雳,经常让人一眼就看出来,支线会是下一部的主线,而支线表现得过了头导致主线剧情孱弱。 前十集魔戮就给我这种感觉。好像熬过苍狼成长这段,后面就好看了。 所以前十集的节奏,基本把自己拉低到了前几年霹雳的水准。节奏上支线笔墨太多,主线的魔世反而节奏偏慢。 这里我说的是节奏。 节奏慢,不完全代表剧情会差。事实上,前十集的中原线确实有不给力的地方,但这些铺垫都是文戏上必要的,因此还能忍受。倒是武戏上受的影响更大。除了风逍遥对“你见过无间吗”那段草上飞的武戏,你还记得前十集有哪段武戏很好看的? 武戏之所以好看,不只是因为操偶,更是文戏对于武戏的铺垫。当文戏的安排之下,武戏必须出结果的时候,观众才会对武戏有期待。像霹雳曾经的武戏里,一切为了打平,一切都死不了人,那样的武戏没意思没看头,更遑论当年邪乘武戏海量的摆造型放冲击波。 为何22集还没出来就吊人胃口?狼王,狼亡。 终于要开始死人了。 武戏的好看不一定非要是必须死人,重点在于武戏必须出结果,恰巧死人是武戏最极端的结果罢了。 一味追求靠收人拉动武戏的精彩,以此赚眼球,反而落入了误区。因为每个人物都是靠大量时间塑造起来才有其形象个性,收起来才能让人揪心。若是为了一时的爽快收老人过度,未来没有够分量的人可收,要么第一条路,必须花很多时间再去培养值得收的大角,要么第二条路,快餐式地出人、收人。 所以金光在魔戮第一集在第一条路讨了个巧打了擦边球,让老人隐居幕后把戏份给了之前没有重点着墨的二线,而霹雳很长时间里都在第二条路上狂奔不歇誓不回头,且还开辟出了第三条路,不得不说霹雳真是布袋戏圈各种划时代的先驱。 第三条路,大角杀了又活,活了再被杀,周而复始,永不停歇。甚至是。。。主角杀了又活,活了再被杀。今天素还真和一页书要给观众们表演怎样的死法和复活法呢,真是让人期待。 你还真对第三条路营造的武戏氛围有期待? 前十集文戏的铺垫,除了节奏偏慢,黑点倒是真的不多,只是这些氛围的铺垫耗费了十集略多,魔世和中原正面冲突的节奏略慢,加上苗疆戏份由于没了默苍离在主线和支线之间串联,显得苗疆戏独立于主线之外,主线和支线之间缺乏互相推动,几乎是主线说主线的故事,支线讲支线的爱恨,故此显得拖戏。 苗疆线暂且不提,先说说中原线的节奏。
四部过后,聊聊对金光的感受——这个时代,金光就是布袋戏标杆 初看金光系列是09年,没看到三弦带来的剧情转型,也就是神蛊温皇的登场,就没追下去了。 后来众人一致推赞说温皇登场剧情节奏开始好看,却没有回看。 直到后来决战时刻开始正经追。 如我兄弟邪心,就是吧里画画排第二的那个,说的一样,黑白的设定其实不能完全带入后面的金光,所以对我来说,我更愿意把黑白视为一个过渡,因为黑白从造型到剧情,都有明显转型的痕迹。
我何其三生有幸,能再一次重温这最初的感动。 对于金光布袋戏,在我追黑白龙狼传之前只搜了一下鹰燕龙虎榜,随意点开了一集,看了一个小片段,仅此而已。但就是那个小片段,让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因此对金光的印象一直非常好,虽然看了八集黑白就因为剧情节奏不给力而放弃,但这个印象依然没有变过。 这个印象简单概括成两个字,情怀。 那个片段是,某两人坐在一个小餐馆还是茶馆里,老板招呼说,我们这里最著名的景点是岳王庙,想那岳飞是一个大忠臣巴拉巴拉…… 上世纪早期,布袋戏活跃的场合是庙会街边等地,演出的内容,好比是木偶唱戏剧。听的是亲切,看的是乡土。 上世纪中期,布袋戏开始搬上荧屏。对于那时候的剧情,屏中曾有一片帖子介绍,内中不少人物一身好武艺,侠肝义胆,却都是出身草根,如铁匠、妓女等,总结说那个时期的布袋戏充满了乡土气息,草莽的英雄们让观众有一种亲切感。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