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aler cocaler
关注数: 6 粉丝数: 0 发帖数: 1,560 关注贴吧数: 14
【拯救魏晨】转自天涯 拯救票数 魏晨同学的票数问题真是湖南台选秀史上的一个谜。但是在各大论坛转了几圈后发现魏晨的人气是超高的,和他的票数完全不是一回事。想了想,问题其实在于,魏晨的高人气没有能成比例地转化为票数。     1,长成这样,难得的又很有唱歌的实力,大家觉得如此色艺俱佳的选手不用太为他担心,肯定能晋级。以往选秀的规律一般都是偶像派,但技不如人,那么他的粉丝就会很有危机感拼命投票。有的时候是实力派,但外形不出众,他的粉丝也会有危机感,怕被偶像派比下去,也会很努力的投票。但魏晨的出现,仿佛让喜欢他的人非常放心,因此大家便集体失去了粉丝应有的高度的危机意识。     2,前两场晋级太顺利。一方面唱歌表现的机会少了,另外,没有拉出来虐一下,没有激发大家投票的热情。其实投票真是一种习惯,如果说你在某一场终极PK发现自己很舍不得谁走,开始为他投票以后,那么接下来的几场你对他的感情肯定不一样,肯定会一直为这个选手继续投票。在总决赛的前几场,魏晨的票数还是数一数二,那个时候其实是经得起虐的。但是他直接晋级了。晋级有时候是双刃剑啊~~因此,当别人的票数开始突飞猛涨的时候,魏晨的票数涨幅就远比别人慢下来了。      3,因为他年龄,外型和为人低调,慢热,加上选歌多元化等缘故,他的个人性格魅力等等能吸引大龄粉丝的特制释放的比较慢而隐秘,主要呈现出的还是偶像派的东西,因此他的大批粉丝年龄层要偏小一些。这些小粉丝经济条件有限,有时候还羞于只投五票十票,认为没有什么帮助,所以这一块又差了很多~      4,管理层确实经验也有不足。其实每个粉丝团的高层能力在一开始未必都很强,但是有时候,高层组织投票的能力是在压力下一次又一次的投票大战中得到提高的。问题是因为如上述的几点,乐橙们至今没有得到这种成长的机会。      5,已经是总决赛的最后几场,长期倒数第二的票数让一部分乐橙产生了惰性和不自信,士气不足。      6,黑幕说,保送说,让很多乐橙信以为真,又流失了4进3这一场的危机感。      所以这一场4进3的硬仗,个人真的非常为他的票数担心!每一场下来,除了突围赛,魏晨的粉丝真的没有在票数上给他任何的帮助,反而因为票数少,使得谣言四起。难得他自己倒是能顶住压力,一场比一场发挥得好。其实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以上种种原因综合起来导致粉丝的不作为,多少会挫掉他的锐气和自信,每次看到他看票数,都从下面找起,真得很心酸——多想对他说:这票数,其实并不代表你的真实人气啊!   所有喜欢魏晨的朋友,包括铁杆一直投票的乐橙,还有边缘乐橙,这一场真的不能再观望了,至少要给他一次自信,让他看票数的时候,能够昂着头——无关名次,只因为我们欠你的爱!  
乞丐一句话,感动13亿人! 有个朋友爱吃水爆肚,经常拽着我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寻找回民餐馆挨家试吃。后来被他找着一家,就在经纬街上,门面不大,卫生条件也让人不敢恭维,不过爆肚确实做得很地道。一段时间里,我们经常去那饕餮一番。    那是去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我们两个又坐在那个小馆里推杯换盏,不是午饭时间,店里只有我们两个老回头客,饭店小老板也拎杯啤酒坐我们两个旁边闲扯,这是个很慵懒的午后。   在我们要第二盘水爆肚的时候,一个老乞丐推门而入。   饭店地处繁华地带,经常有落魄者和伪装的落魄者来寻求帮助,我们也都见怪不怪,这家小饭馆的小老板挺有人情味,每逢有这样的事,或多或少他都要给两个,今天也不例外,没等老人开口,他掏出一块钱递了过去。老人不要,声音很含混的说不要不要,不要钱,有剩饭给一口就成。   这令我们很诧异――――这是一个真正的“要饭”的,他不要钱。我不由得仔细打量老人,他得有80多了,身板还算硬朗,腰挺的很直,最难得的是一身衣服虽然破旧,但是基本上算干净的,这在乞丐当中绝对是很少见的。   要说要饭要到饭馆里是找对了地方,可事实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小饭馆做的是回头客生意,客人吃剩的东西直接当面倒掉,他们家主食是烧卖,现要现包。小老板根本就没有剩饭剩菜给老人,很明显他也不能给老人来上这么一份现要现包,小不其然的一件事就这么不好解决。   我们的桌上有一屉烧卖,每次来我们都会要上这么一份,我一口没吃过,我那哥们也是浅尝辄止,之所以要它是一个习惯。这家饭馆的服务员很有一套,在你点完菜后,她会随口问一句:“来几屉烧卖?”口气不容置疑,你会下意识的选择数量而不能拒绝他们家这个祖传手艺。   朋友也对这个老人发生了兴趣,招呼服务员把这屉小老板引以为荣的烧卖给老人拿过去,并且让老人坐在我们旁边的桌上吃。没有外人,小老板也就不拦着老人坐下,还说桌上有醋,有芥末,想用随便。   老人喃喃的道谢,从随身的包袱里掏出一个搪瓷茶缸想要点水喝,这个缸子让我们吃了一惊,班驳的缸体上一行红字还可以辨认――-献给最可爱的人!   我这个哥们是不折不扣的将门之后,他祖父是55年授衔时的少将。   看到这个缸子出现在这么个老年乞丐手里让我们很纳闷,朋友迟疑地问老人这缸子哪来的?   老人喃喃的说:“是我的,是我的,是发给我的。”   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朋友说:爷们,你过来坐,你过来坐,咱爷三唠唠。老人说不用不用。   我起身把老人扶到我们桌前,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老爷子,你参过军?”   “是呀是呀,当了七年兵哩!”  “您老是哪里人?”   “安徽金寨的。”   “哪年入伍呀?”   “46年,就是日本投降的第二年。”   “您参加的是哪只部队啊?”   “新四军六师,就是后来的华野六纵。”   “您还记得你们纵队司令是谁吗?”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