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懒人 河洛懒人
言宜慢,行宜善!
关注数: 534 粉丝数: 457 发帖数: 17,101 关注贴吧数: 173
【曲迷风采】张家旺老师写曲胡大家的诗 《梁师》 梁师奏乐万人倾, 谱改奚琴作玉衡。 指绕勾深花欲语, 弦敲索隐鸟争鸣。 三山显迹浮云遏, 六马分槽仰秣惊。 莫道今人不胜古, 嵇郎闻罢亦趋迎。 师尊梁献君先生,国家一级作曲、著名曲胡演奏家、教育家。梁师的曲胡演奏技艺精湛,境界高深,他几十年如一日探索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百年师表,千秋之功;他默默耕耘,先后创作谱写了100多部剧目和演奏曲,并编著了《曲胡演奏法》《河南曲剧唱腔精粹》等多部标杆型著作,填补了曲胡在民乐的空白。他诲人不倦,培养了大批曲胡演奏人才,桃李满园,弟子分布各个院团,成为曲胡演奏主力军。他在曲剧、曲胡艺术发展上功绩卓著,不可胜数。 〔注释〕 1.万人倾:万人,虚数词,指人多的不可计数。倾,形容听众对梁师的奏乐侧耳细听,并欣赏赞叹。 2.谱改:谱,编排,籍录;改,更也——《说文解字》,继承传统并加以创新,使之完善。 3.奚琴:二胡的早期称谓,始于唐朝北方游牧民族奚族,此处特指曲胡。 4.2.玉衡:北斗七星之一,所谓“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此处指梁师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曲胡演奏的标准,又谱写了许多优秀曲目,作为后学之衡量,如北斗在天,指引了方向。 5.指绕、弦敲:形容指头柔韧而巧妙,指法功夫深邃。 6.勾深、索隐:勾深,探索深奥的秘密;索隐,探索隐含的秘密。此处指梁师孜孜以求,对曲胡功法研究之深刻,并化为己功。 7.花欲语、鸟争鸣:花想开口说话,鸟竞相鸣叫。演奏的乐曲,让花听了忍不住吐露芬芳,让鸟听了忍不住呼唤鸣啭。 8.“三山”一句:典出《拾遗记》,传说海上有三座仙山:方丈、蓬莱、瀛洲。三山常年云雾环绕其上,一片茫茫,踪迹难寻,此句用浪漫主义手法,写梁师演奏的乐曲能令三山浮云消散、路径显现。 9.“六马”一句:典出《荀子.劝学》,“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这句构画出一个六匹马吃草的场景,六匹马不在一个槽,各吃各的,但是美妙的乐曲却让它们产生共鸣,不约而同地举头惊望。 10.颔联一语一鸣,形容演奏之婉转清丽,优雅内敛;颈联一遏一惊,形容演奏之气势如虹,豪迈奔放。 11.嵇郎:指嵇康。三国时期著名的音乐家,竹林七贤之一,创作出了《广陵散》《风入松》等不朽之作。 12.趋迎:向前迎接。首尾衔接,古今对照,形容梁师的演奏让嵇康听了也要视为知己。
一位曲剧戏迷看【武家坡】有感 看南阳市曲剧团《武家坡》 这几天,看了南阳市曲剧团演唱的《武家坡》视频。这出戏,演得实在好! 戏一开始,代战公主出场了。饰演代战公主的是孙炳新老师的弟子张明云。她饰演的代战,动作利索,大大方方;唱腔本腔本嗓,吐字清晰,绝对的字正腔圆,显得功底厚道。那唱腔,带着孙炳新老师当年的洪亮音色,亮丽而优美。接下来郝世强扮演的薛平贵,表演落落大方,唱功做功都自然娴熟,唱腔既有牛长鑫老师的本色,还表现出自己特有的音色。 颇值得一提的是穆通的表演者罗涛。穆通,跟关公赵匡胤一样,是大红脸角色。那角色,既需要演员的阳刚气质,而又需要大气浑厚的嗓音,表演起来又要大模大样。罗涛饰演穆通,戏不算多,但是表演非常到位,人物把握特别准确。他的唱腔质朴浑厚粗犷,神态动作自然逼真,眼神运用特别到位。那双大眼睛,瞪起来瞳仁发光,特别明亮,实在难得,若用铜铃来形容,铜铃只有其形,而没有其神。还有,那一招一式,一声一腔,干干脆脆,大大方方,活脱一个统帅三军,豪气威武的大元帅,又是一个通人性,讲人情的豪爽风趣的老长辈。当然,这样的演员,饰演关羽刘墉,当然会更大气,更合适。 牛长鑫,不亏是大师。他饰演薛平贵,有武家坡和算粮两场戏。牛老师的表演非常老练,非常老道,非常自然。牛老师的唱腔,声音浑厚洪亮,声腔使用轻拿轻放,板眼拿得非常准确,唱起来毫不费力。牛老师的表演自然轻松,一切都恰到好处。一个笑,笑到啥程度,什么时候笑出来,什么时候收起来;动作,一点儿不多,一点儿也不少,都自然。戏演到这份上,就像写文章,通篇文字洋洋洒洒,生龙活虎,细细看来,却是一个字也不多,一个字也不少,抑扬有度,长短合适,那是大家才能成就的文章,历史上韩愈、柳宗元才能达到的境界! 这出戏,女主角史雪沛的表演很是亮丽。她饰演王宝钏,黑衣白裙,出场轻歩慢板,没有高亢和急促,唱得稳,唱得自然,王三姐活脱脱的。接下来王宝钏的唱段,都精彩。特别是王三姐在窑内的唱段“听冤家倾肺腑诉说缘由”史雪沛把人物的委屈、气愤、悲伤心情,全部融含在唱腔里,表情里。那几个排比句“我为你”,板眼拿捏非常准确,声腔变化特别巧妙。唱段结尾,经过缓缓唱来的叙事,情感到了高潮,接下来的板眼节奏疾快,演唱吐字格外清晰,腔调铿锵,珠圆玉润,又疾风骤雨。在这里还要说,史雪沛的演唱,既有孙炳新老师的风格,也有对张新芳大师的继承,有自己特有的风骨。
【曲剧吧】致曲剧吧里潜水的吧亲们 或许您常常在这里驻足流连,只是从未浮出水面把文字抛, 或许您常常在这里默默观望,只是从未提起笔来把心意表。 每次闲游于网,总会忍不住悄悄地走进来,只因一份牵挂在心头绕, 每次默默地潜水,静静地呼吸,畅游之后不留痕迹就匆匆地逃。 总是悄悄地来,悄悄地走,没有人记得您的衣裳有多俏, 总是静静地看,默默地瞧,没有人与您互动那该多无聊。 殊不知,来而不往,失落中未免懊恼,礼尚往来,是畅游贴吧最基本的礼貌。 朋友啊,或许您还不知道,浮出水面自由呼吸的滋味该有多妙: 一段感言,一篇心事尽情地在这里抛, 喜怒哀乐释放出来那感觉是多么的好。 一行回复,一句真言,让我们彼此的心灵架座桥, 友谊的旋律在奏响,贴吧将我们的心从此栓牢。 你一言,我一语,平地而起的小楼在渐渐垒高, 默默地耕耘,收获着回报,那份满足,兴奋中透着自豪。 来吧,朋友,穿上花衣,与我们一起把文字细细地敲, 来吧,朋友,提起稚笔,与我们一起吹响放歌的号角。 如果您有烦心和懊恼,就在这里唠叨唠叨, 如果您有感言和触动,请在这里与我们尽情地聊,细语倾诉,激昂宣告,都在互相交流中渐渐知道。 有话则长,文滔武略,津津乐道, 无话则短,三言两语,简明扼要。 不必羞涩自己的文采不好,小段回复也能把作文提高, 不要怀疑朋友们的真诚,君不见,我们正在这里快乐逍遥。 牵起你的手,牵起我的手,让我们在这里把酒当歌、展颜欢笑, 以我的真心,换取您的真心,让我们在这里欢歌笑语、热情拥抱 这是京剧吧的戏迷发的,同样适合咱曲剧吧,来曲剧吧了,就留下一撇!支持曲剧从关注开始!
【曲剧快讯】洛阳市曲剧院郑庆恩 在河南曲剧“马派”传人中,郑庆恩老师对“马派”艺术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他气声发音、大嗓行腔,唱腔浑厚质朴,表演端庄大方,在“马派”的基础上,更多了几分率真硬朗,塑造人物情感朴实、立体丰满、入人心肺,极具大家风范。郑庆恩老师是洛阳市曲剧院领衔主演,国家一级演员,2002年拜师曲剧泰斗马骐。20年艺术生涯中,郑庆恩老师先后主演过《三子争父》中的张辛勤、《洛阳令》中的董宣、《寇准背靴》中的寇准、《清风亭》中的张元秀、《陈三两》中的李风鸣、《李离扶剑》中的李离、《跑汴京》中窦九成、《包公辞朝》中的寇准、《画龙点睛》中的马周、《红香炉》中的鲍朋、《青州遗怨》中的巫艺泉、《湾桥村》的陈天顺、《李豁子离婚》中的李货郎、《风雪配》中的高赞、《卷席筒》中的曹林等几十部大戏中的主要角色。 曲剧《洛阳令》、《三子争父》、《寇准背靴》、《清风亭》可以说是郑庆恩老师的四部代表作,也是他的呕心之作,他质朴、浑厚、挺拔、立体的唱腔和极具生活化的人物塑造把他深深印在了河南观众心目之中,这中间充分体验了他高超的声腔控制能力和精深的表演刻画能力。 新版《洛阳令》是其近两年的力作,接到创排任务后,他发现剧本、唱腔改动都很大,为了塑造好“强项令”董宣这一角色,他不仅唱词唱腔要重新揣摩,人物的个性和表现手法他也做出了巨大创新,使得董宣这一历史人物从历史走进了现实,从“程式”走进了“生活”,把人物表现得更加立体,让感觉感觉更加真实亲切。第三场“生离死别”讲述的是几十年“抬棺上任”的洛阳令董宣因怒斩胡奴,得罪了湖阳公主,湖阳公主到兄王光武帝刘秀那里告状,于是金殿传旨,宣董宣上殿,夫妻面临生离死别。这场戏中,郑庆恩老师在表演手法上大胆借鉴话剧,一出场,董宣捧着画卷沉重地走了出来,步法很生活,不是原来的程式化台步,那欲进还退的处理方法深刻表达着董宣“无奈、不舍”的心境;当唱到“为老妻擦去泪满面”时,两个人相拥贴面的画面让人无不动容,再唱到“笑语相慰心痛酸”时,先是强壮笑颜的表情随着吃力的一笑,再将夫人轻轻推开转为仰天泣诉,这一过程极其真实地表现出了一代廉吏在面对结发老妻和坎坷从政生涯时极大的愧疚和无奈的心情,每演到此,台上台下哭成一片。第四场“强项封侯”中,面对光武帝刘秀和众大臣严命董宣向湖阳公主认错和御林军捆绑强按的双重压力,董宣拼死捍卫律法尊严,不肯认错,舞台上董宣挣扎、挺项力争的画面更是让观众感受到了一代廉吏的铮铮铁骨。 郑庆恩老师是我最喜欢的河南曲剧表演艺术大家,塑造人物朴实无华、个性鲜明、自然真实,对艺术要求严谨、兢兢业业。已经61岁的他,每次在基层演出《三子争父》,表演中的“抢背”、 “跟头”“下腰”等毯子功技巧他仍然一个不落,每每见此,甚为感动。同时,郑庆恩老师演戏之余还苦练书法,现在他还在为新的剧目和角色呕心沥血,并希望将书法运用到剧目之中,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他永远在奔跑。 郑庆恩老师在河南曲剧界威望甚高,德艺双馨,退休后,他担任河南曲剧马派艺术研究院院长,领扛传承弘扬曲剧马派艺术的大旗,今年也是他从艺50周年,为了艺术薪火相传,他的个人艺术专场和收徒仪式也在筹备之中。
【曲吧戏讯】海曲来大洛阳演出啦! 2017年10月3日~5日(八月十四开始)河南省海连池曲剧团在洛阳大路口社区演出三天大戏 周少军,男,海连池曲剧团团长兼领衔主演,曲剧表演艺术家海连池的亲传弟子,最为杰出的海派传人,深得海派艺术的精髓,颇受海连池老师的器重,海连池老师亲赐艺名“海宣池”,2003年担任团长,从艺二十多年,刻苦钻研,集百家之长,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2005年拜曲剧名家王福忠老师为师,海连池老师慧眼识珠,又将周少军收为海派弟子,作为海派传人重点培养,继承和发扬了海派的多部剧目。周少军常年带领剧团活跃在基层,给乡亲们带去了欢乐和享受,深受广大戏迷的喜爱。2012年参加郑州文娱广播主办的叱咤中原——河南戏剧演员排行榜,首次参加,年终就进入前二十强,在排行榜有史以来实属罕见。曾经带领剧团获得迎国庆戏剧大赛过得团体二等奖,他本人获得表演一等奖,主要代表作《四郎探母》、《孤男孤女》、《九龄救主》、《赵氏孤儿》等等,许多脍炙人口的唱段在广大戏迷中广为流传,耳熟能详,成为大家口耳相传的经典唱段 ,也成为广大曲剧票友经常演唱的曲目。 海连池曲剧团。由国家非物质遗产传人人、曲剧海派艺术创始人海连池先生一手创办 ,自从周少军担任团长后,剧团规模不断壮大,逐渐形成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演出剧目流派纷呈的一流民营演出团体。常年活跃在河南各地演出,同时也应邀去安徽、河北、山东、山西等地演出,剧团的代表剧目有《四郎探母》《九龄救主》《春江月》《孤男寡女》《秦香莲后传》《卷席筒系列》等。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