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晓生的笔
百晓生的笔
关注数: 0
粉丝数: 0
发帖数: 665
关注贴吧数: 5
恭喜银笛少年喜得龙子~~~~祝贺一下. 祝吧里的朋友,愚人节日快乐~~哈哈
贺新郎.千里望儿 贺新郎.千里望儿 慈母心头念.倚家门,望穿秋水,肝肠思断. 世道炎凉风尘恶,好是为儿心颤. 凄风里,黄昏已渐. 淡淡夕阳悄乏力,我的儿,听得娘亲唤? 望远处,一声叹. 流光逝去风云转. 忆从前,怀中宝宝,如花缓绽. 回望而今鲲鹏志,已自云天翅展. 憾为娘,不能再伴. 千里相隔儿莫忘,再唠叨:处世先学善. 莫负了,娘之盼.
杏花引路酒旗飘 杏花引路酒旗飘
天/海 晦明格 落石难消精卫恨 因天不解杞人忧 抛块砖
圣诞快乐^&^ 圣诞快乐^&^
藏头一首赠霜天大哥,祝节日快乐 霜风万里卷江山天地苍茫一片寒 冷去清愁和往事月光洒下满衣衫---耶律北雪
居山自有清风伴 <转> 居山自有清风伴
放牧归来云满路 放牧归来云满路
竖着写联^&^ 一.居朵.然桃.不花.让色.偶逼.发人.贴
春游小径 一簇桃花把路拦 春游小径 一簇桃花把路拦
身居陋室怀天下<转> 身居陋室怀天下<转>
春/绿 七连环 练笔 9.19 计时
小/轻 嵌字格诗钟 轻风皓月菊花夜小径疏篱落叶秋寺小当知山径远云轻自落水潭栖对月轻舟摇寂寞飞花小榭惹相思棋子虽轻能定性茶杯亦小可参禅闺思一点轻歌里醉意三分小榭前醉看流云栖小院闲听喜燕唱轻歌无边暮色苍山小一缕云裳碧水轻
天/地 七连环 天边一抹流云起地上三分月色来漫天雪色梅香起一地风声冷意来冷月天边书醉意春花地上弄柔情絮雨飞天春已浅霞光铺地暮初来把酒邀来天欲醉挥毫写下地迎春几点残红零地上一行白鹭远天边细雨无声春满地清风有意柳摇天
诗中尽是阳春句 诗中尽是阳春句
练笔: 云/月 七连环 大家一起敲^&^
隐隐苍山 烟修雨后青云路 隐隐苍山 烟修雨后青云路
点点苍山 烟修雨后青云路 点点苍山 烟修雨后青云路
待月轻薄 是夜春风门半掩 待月轻薄 是夜春风门半掩
临屏之作 一地残花春落暮 踏足非我狠心 须知岁月自然如此满庭夜色月织新 对酒当歌买醉 感慨人生无可奈何
一谷流云碧落闲 一谷流云碧落闲
待月轻薄 是夜春风门半掩 待月轻薄 是夜春风门半掩
把酒东篱菊弄舞 把酒东篱菊弄舞
请教一下管理员几个问题,谢谢 我所管理的 意境联 吧提交贴吧分类总是不成功. 怎么也进不了这个圈子:<文学艺术类作品>
海棠半掩春心事 海棠半掩春心事
海棠半掩春心事 海棠半掩春心事
千山雪影梅花烙 千山雪影梅花烙
常思那夜花间酒 常思那夜花间酒
江南一梦千山绿= 江南一梦千山绿=
窗下读残千古月<千江月转> 窗下读残千古月
本周出句精品赏析 秋握霜刀伤遍野 ---绝版~单程票平仄:没问题.通顺:没问题.意境手法:此句也是用了拟人手法,作者将霜喻为霜刀由秋握着“霜刀”,伤遍野。“万物凄凄霜遍野”的意境,不错!在炼字上,"握"一词欠缺美感,改“弄”或别的词如何?
水镜月凝霜 水镜月凝霜
明珠摇滚 蛙唱激昂 雨后荷塘开派对 明珠摇滚 蛙唱激昂 雨后荷塘开派对
墨毫怎画千山雪 墨毫怎画千山雪
一剪红梅傲月寒 一剪红梅傲月寒
凌风一剪,红梅傲月寒 凌风一剪,红梅傲月寒
寂寞一枝,冷露馨香飞月夜 寂寞一枝,冷露馨香飞月夜
一掷千金 夕阳客宿青峰栈<转载> 一掷千金 夕阳客宿青峰栈<转载>
如梦令 如梦令终日沉迷百度工作清闲缘故 开水一包烟 吟下对子无数 移步移步 莫要久亲屏幕
漫谈拗救 在格律诗中,不论是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也不论是上句还是下句,凡是句子中的平仄安排不合格律的,这个句子就称为拗句,句中不合格律的字称为拗字。拗句有时可以采取补救的办法,就是在本句或邻句中,改变其他字的平仄安排,这种方法称为拗救。凡经过拗救的句子,就算合律。拗救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 当句救 当句救是指在出现拗句的本句的适当地方,选一个字,把这个字的平仄作相应的改变,使全句读起来声调仍有高低,不会由于出现拗句 而影响声律的和谐。但必须注意这个补救的字,不能用在句末。例如 李白的五律《宿五松下荀妪家》,其颈联为“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其格律安排应该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出句完全合律,而对句第一字应平声,现在用了仄声“月”字,如果不救,就成了“仄平仄仄平”犯了孤平,因此第三字必须改为平声,现在用了平声字“明”,对句变成了“仄平平仄平”,就合律了。 又如杜甫的《后至》中:“远在剑南思洛阳”本句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应平而用了仄声,如果不救,就成了“仄仄仄平仄仄平。”犯了孤平。现在补救,第五字应仄,改为平声字“思”,就成了“仄仄仄平平仄平”。不拗了。 另一种在出句中自救的方法,被成为特定的平仄格式。如七言中的 “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种格式即“仄仄平平仄平仄”。其特点是将五六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如张籍的七绝《凉州曲》 的第二首中后两句“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其出句本来应该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其第六字应仄,现在用了平声字“恩” 为了补救,将应平的第五字改为仄声“主”字,成了“仄仄平平仄平仄”。又如五言诗的“平平平仄仄”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种格式即“平平仄平仄”,如杜甫的《月夜》,尾联是“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出句应该是“平平平仄仄”现在第四字用了平声字“虚”,那么应平的第三字改为仄声字“倚”,成了“平平仄平仄”,但这里必须注意,七言的第三字和五言的第一字必须是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了。这种格式在唐宋的律诗中是很常见的。是一种特定的平仄格式。 (二) 对句救 所谓对句救,就是当句中出现拗字,而在本句中没有条件补救时,便 在下一句的适当位置进行补救。例如唐代温庭筠的五律《商山早行》 中的颈联,“榭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此联的平仄应该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现在上联第三字应该平声处,却用了仄声字“落”, 成了拗句,对句第一字本来可平可仄,现在用了仄声字“枳”,如果 不救,就犯孤平。所以必须改为平声字,一个“明”字,既救了本句也救了上句。这种情况在唐诗中是累见不鲜的,我们不再举例了。 (三) 半拗句可救可不救 杜甫的《寄杜位》中“逐客虽皆万里去,悲君已是十年流”其平仄 应该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下句平仄对,而上句第五字应平,却用了仄声“万”,而上下句都没有救,以至造成仄声三字尾。又如韦应物的五律《淮上喜逢故人》中的颈联,“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按格律应该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出句第三字应平,却用了仄声“一”,造成三连仄,同样上下句都没有救。由此可见,凡诗句由于内容需要,而出现拗句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固然可以在本句或下句采取补救,但如果受字面限制,也不必勉强去救。
对联知识(各种对联以及手法) 【对联】亦称楹联,我国传统上特有的文学体裁,与汉字有密切关系,其主要特点是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春联】指为庆贺新春佳节而作的楹联。 例: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婚联】又称喜联,是嫁娶的专用联语。例:琴和瑟静/花好月圆 【寿联】为祝贺生日而作的楹联。例: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挽联】系由挽词演变而来,用于哀悼死者的楹联,例:哭公只有泪/提笔竟无言 【灯联】指贴挂在灯上的联语。例: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言志联】悬于书房、卧堂等环境表示主人家抱负等楹联。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名胜联】指专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例: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杭州冷泉亭) 【行业联】专为行业特点所撰写的楹联,起着行业广告的作用。例:虽然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理发) 【交际联】指人们用作酬赠交谊的楹联。例: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书画联】指题写在绘画作品上的联语。根据画面上的内容题上切合画面的楹联。 例:未出竹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李苦禅题竹) 【四声】四声与平仄关系密切,平仄包括了四声 1.古音四声分平、上、去、入(例句:天、子、万、福,详情请参考王力《诗词格律》) 2.今音四声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例句:妈、麻、马、骂) 【平仄】古人作诗区分汉语声调的一种术语。仄通[侧],即不平之意。 1.古音平仄:其中将“平”归划为平声调,“上、去、入”三声全部划分为仄声调 2.今音平仄:“阴平、阳平”俱归划为平声调,“上声、去声”俱归划为仄声调 【对仗】上下联两个词语之间的概念相当,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称、平仄相当。 例: 黑/白 长/短 男/女 天/地 【正格】无绝对定义,大致可用二点说明(专指联格) 1.严格要求用字的平仄合符格律,对仗工整协调,上下联相应词句成对 2.对联每边最后两句的句脚平仄不相同者 【变格】亦无绝对定义,用三点说明(专指联格) 1.不过分强调平仄、工仗的楹联 2.对联每边最后两句的句脚平仄相同者 3.无情对、当句对等等一般视为变格 【短联】无硬性规定,一般指上下联字数四至十一字的联语 【长联】亦无硬性规定,一般指上下联字数各达十二字或以上的联语 【片玉】只有上联而长时间无下联的称为片玉(参看绝对),举二例如下 1.食包包食饱:酒楼联, 同时加入[叠字]、[反复]、[转类]、[拆拼]、[顶真]几个技巧。 转类:由一个字由一类活用到另一类。如第一个包作名词,第二个包作动词(保正) 2.鹅儿不食草菓: 一医师联,“鹅儿不食草“为药名,“草菓“又是药名 【合壁】或称“双壁”,指将“片玉”之联对上。 【绝对】对联中所谓的“绝对”有两重意思: 1.指对联在技巧上用词上空前绝后的好,甚至无与伦比的地步。 2.谓之联中的出句奇巧新颖到无人对出的地步,常被人称为绝对(或称片玉) 【正对】亦叫同类对,宽对,指上下联的内容基本相同,互为关联,互为补充 例: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反对】指上下联的内容相反,亦称工对,它们互相映衬,形成对比,造成楹联强烈艺术效果。 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串对】亦称流水对。即上下联意思顺承,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说,联贯而下的联语 例: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自对】亦称当句对,指对联中的字词句,不仅上下联相对仗,而且上联和下联自身之中(句中)也存在对仗。 例:桂馥兰芬,水流山静/花明柳媚,月朗风清(其中桂馥兰芬与水流山静相对,亦与花明柳媚相对) 【无情对】指的是上下联形式上(字面上)对仗工整,而内容上(意义上)却并不相关,造成一种特殊的效果 例: 庭前花始放/阁下李先生 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 【合掌】联律禁忌之一,指上下联中内容词性雷同,平仄雷同,意义雷同。概念雷同
云舒古寺闲 云舒古寺闲
夕阳饮醉桃花渡 夕阳饮醉桃花渡
夕阳饮醉桃花渡 夕阳饮醉桃花渡
持笔东君 描不尽风花雪月 持笔东君 描不尽风花雪月
万紫千红新翡翠(春) 万紫千红新翡翠(春)
溪桥柳色露春颜 溪桥柳色露春颜
碧波西子溶溶月 碧波西子溶溶月
幽幽村落傍斜晖 幽幽村落傍斜晖
一抹浮云正瘦石 一抹浮云正瘦石
飞雪墙头一剪梅 飞雪墙头一剪梅
蛙唱清凉夜 蛙唱清凉夜
窗竹摇月影 窗竹摇月影
庭梅沾雪色 庭梅沾雪色
轻舟融化水云间 轻舟融化水云间
柳色飘摇古渡闲 柳色飘摇古渡闲
梦里桃花恰恰欢 梦里桃花恰恰欢
柳岸风清古渡闲 柳岸风清古渡闲
烈日搭弓 金针射透林荫道 烈日搭弓 金针射透林荫道
《伪水月江湖》之番外篇:天命传说!!! 先建个楼,有空了再写!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