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蜘蛛 上官蜘蛛
关注数: 2 粉丝数: 87 发帖数: 1,512 关注贴吧数: 8
自编《笛子自学辅助教材》前言 『天目南韵笛箫社』 『华韵乐坊音乐工作室』 《笛子自学辅助教材》 编者:上 官 前 言 笛子是我国较受欢迎的传统吹管乐器,近些年来,网上的笛子爱好者、发烧友越来越多,却因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人只能靠“自学”来圆自己的音乐梦。而“自学”的茫然和无助往往给许多热爱民乐的笛友带来无穷的苦恼,因为“自学”通常存在以下弊端与问题: 1、初期,对笛箫知识缺乏基本的了解与认知,对如何学习笛箫很茫然,不知道从何入手。 2、过程中,因为学习方法不科学、不系统,东学一点西学一点,且练习时急于求成,往往忽视基本功练习,想到哪练到哪,杂乱无章,效率极低,导致最后不伦不类甚至走火入魔。 3、后期,由于“自学”无考级、考学等压力,外加自学周期较长,效果较差,极易产生懈怠和放弃情绪,难以坚持。 因此,“自学”乐器对于爱好者们来说,其实是对个人信念与意志的考验,需要很强大的精神力量。 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民族吹管乐器一线教学与常年通过网络与广大网友笛友交流得来的一点点经验与感受,特为广大笛箫爱好者们编写了这套《笛子自学教材》。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以最大程度上符合非专业、无基础的“自学”爱好者们的学习层次为出发点,切合实际、化繁为简、注重经验与方法相结合的特点,让广大自学爱好者们早日完成属于自己的音乐心愿。 在正式学习之前,笔者先为大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摆正心态。既然是非专业学习,也没有考级、升学压力,那么对自己的要求就不需要过分苛刻,爱好本是件美好的事情,是生活的调剂品,如果功利心太重,则容易物极必反,徒增压力。 2、打好基础。这里理解为练好基本功(气、指、唇、舌)。虽然所有的基本功都是枯燥乏味的,但是这确实是技能提升与发展的必备基础。练乐器,其实也是在练心境,因此,耐心是练习乐器必备的条件之一,跟钓鱼一样,心浮气躁,注定一无所获。 3、持之以恒。时间是练习乐器的保障,据说国际著名钢琴家「李云迪」在德国汉诺威音乐戏剧大学进修时,每天练习钢琴的平均时间是11个小时。作为我们普通的爱好者,在练习时间上当然无法达到专业层次,只能尽力为之,尽量每天都练一会,哪怕每天只练10-20分钟,坚持下去,也会有一定的收获。学习,贵在坚持! 音乐是美好的,是用来抒情的,会相伴我们一生。我常跟学生说,不论是作曲者、演奏(唱)者还是欣赏者,音乐都可以用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比如有过难忘的情感经历的人,在听到某首歌曲或乐曲时,总会想起某个人、某段往事,此时,内心的情感澎湃到一定程度是会落泪的,这样的泪水是情感所凝结,是最真实的。而这时候我们往往会发现,因为有了音乐,哭,也成为了一种幸福的体验。人的一生,不长也不短,有必须做的事,也有随性而为的事,而音乐就是随性的,有音乐相伴的一生,是幸福充实的一生。如果你热爱音乐,热爱笛子,那么请继续下去,你必将会从中得到收获! 因为,爱好是一辈子事。 本教材既为自学教材,内容主要以初级层次为主,因此无法替代和达到面授学习效果,另因笔者水平有限,难免有编写错误与不足,望得到大家的批评与指正。谢谢! 上 官 2014-2-4
再发一遍关于笛箫的保养。。。。。 最近又有很多朋友开始为保养笛箫发愁了,之前发的帖子不知道哪去了,所以重发一遍。 关于笛箫的保养问题,主要有四项:防摔,防偷,防霉,防开裂。。。 防偷、防摔就不多说了,自己当心。 关于笛子发霉,在夏天的梅雨季节,或者南方湿热地区会经常出现笛箫发霉现象。所以,我们需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就是:每次吹完笛箫,不要立刻装袋、装包,而是把笛箫斜靠在通风的角落,指孔垂直向上,晾放半小时左右再装起来。这样做,可以在自然晾干水汽的同时,让水汽顺着内壁的底部自然流出,形成一种“水槽”,这样以后笛子里的水汽就会自然顺着“水槽”从笛箫尾部流出了。(喜欢把笛子拿起来甩口水的人注意了,那样做会破坏“水槽”,后果是:笛膜特别容易上水,会让你有欲哭无泪的感觉,呵呵)对于特别潮湿的地区,如果以上方法还不能防止发霉,那只有自制一根“笛刷”了。 关于笛子开裂,在冬天干燥的季节,或者气候干燥的地区会经常出现笛箫开裂现象。面对干燥开裂的问题,其实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那就是每天都吹,每天吹,笛箫内壁就可以每天吸收水汽,对于防开裂是很效果的。如果在干燥的季节不经常吹笛子,就需要注意保养了,对于特别干燥的地区,需要制作一个笛子“内胆”,其实就是细长的棉布条沾水拧干然后塞到笛子里就可以了。 关于笛箫的保养方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笛箫,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多年吹奏笛箫的人应该知道这一点。 最后,祝大家技艺不断提高!
再发一遍关于笛箫的保养。。。 最近又有很多朋友开始为保养笛箫发愁了,之前发的帖子不知道哪去了,所以重发一遍。 关于笛箫的保养问题,主要有四项:防摔,防偷,防霉,防开裂。。。 防偷、防摔就不多说了,自己当心。 关于笛子发霉,在夏天的梅雨季节,或者南方湿热地区会经常出现笛箫发霉现象。所以,我们需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就是:每次吹完笛箫,不要立刻装袋、装包,而是把笛箫斜靠在通风的角落,指孔垂直向上,晾放半小时左右再装起来。这样做,可以在自然晾干水汽的同时,让水汽顺着内壁的底部自然流出,形成一种“水槽”,这样以后笛子里的水汽就会自然顺着“水槽”从笛箫尾部流出了。(喜欢把笛子拿起来甩口水的人注意了,那样做会破坏“水槽”,后果是:笛膜特别容易上水,会让你有欲哭无泪的感觉,呵呵)对于特别潮湿的地区,如果以上方法还不能防止发霉,那只有自制一根“笛刷”了。 关于笛子开裂,在冬天干燥的季节,或者气候干燥的地区会经常出现笛箫开裂现象。面对干燥开裂的问题,其实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那就是每天都吹,每天吹,笛箫内壁就可以每天吸收水汽,对于防开裂是很效果的。如果在干燥的季节不经常吹笛子,就需要注意保养了,对于特别干燥的地区,需要制作一个笛子“内胆”,其实就是细长的棉布条沾水拧干然后塞到笛子里就可以了。 关于笛箫的保养方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笛箫,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多年吹奏笛箫的人应该知道这一点。 最后,祝大家技艺不断提高!
我的教学经验谈之——呼吸方法(上官教学文本) 大家都知道吹管乐器基本上都是用腹式和胸腹式两种呼吸法,前一种业余爱好者比较多用,第二种属于专业呼吸方法.下面我先从腹式呼吸法来讲一讲. 一般来讲,大多数人很难在平时都保持腹式呼吸的状态,因为大家平常呼吸的时候往往只用胸口,所以腹式呼吸的感觉不太好找.有的人说长跑或剧烈运动过后呼吸的感觉就是,呵呵,有点正确,但毕竟不是每位朋友都有时间和体力在每次吹笛子之前先来个长跑的,于是我列出下面几种寻找呼吸感觉的方法,希望大家看了之后照着做一下看看. 第一:在平躺状态下的呼吸状态,是最自然的腹式呼吸,但是这时呼吸的时候气息流动量很小,为了达到练习的目的,我们可以在躺着的时候刻意的去加大呼吸的力度和幅度,特别注意腰的两边和后面要有扩张感,然后吸饱气把腰的周围撑住,再慢慢用吹笛子的口形发"扑"音把气吹出. 第二:打个比方,地上有一块很大很重的石头,你准备搬起它的时候所做的准备工作就是弯腰深呼吸,此时,请注意体会呼吸时腰部周围的力度变化,同样也是腰部的扩张感与控制力. 第三:补充一点,就是腰部的控制力问题.有的人在找到腰部扩张感后,就拼命的用力,结果整个身体全部僵硬了,能吹好笛子才是怪事.这是因为他用的是绝对作用力.其实腰部的控制力是一种相对作用力. 那么如何理解这里所说的绝对作用力和相对作用力呢?打个比方,有一面墙,一本书.把书贴在墙上,然后用一根手指用很小的力按住它,让它保持不动,这个力就是相对作用力.然后把手指换成手掌,用手掌使尽全身力气按住书,结果书也是一动不动.但是,你会发觉整个身体都变得僵硬了.这就是我所说的相对作用力和绝对作用力. 另外,所谓的气沉丹田,就是在掌握以上方法的基础上,找一种腰部向下赖的感觉,这一感觉在第二条搬石头时就可以感受到.要特别注意的是:要用相对作用力. 如果通过上面几点您可以明显控制腰部周围的力量和气息流动的话,那么您就基本掌握腹式呼吸法的方法了,在掌握腹式呼吸的基础上,其实离胸腹式呼吸也就不远了. 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大概方法是:我们在吹奏的时候,把胸部自然挺起、端平,胸腔稍微扩张就可以了.在这种状态下,你会发现当腹部的气息吸满以后,胸部也会有气息进入,而且这时的控制力还在腰部,所以气息量加大了,但是气息控制力还由腰部掌握、推动,因此,胸腹式呼吸比单纯的腹式呼吸气息量多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胸部自然挺起的时候,我们的胳膊切记自然放松!!!否则会牵连到小臂,导致手指僵硬,越吹越紧,这正是许多业余爱好者最大的毛病所在! 最后,再嘱咐各位笛箫爱好者一句:由慢到快、熟能生巧是学习乐器的真理。相反,拔苗助长、急于求成在练习过程中是绝对绝对不可取的!其实每一位朋友都可以成为“家”只是条件和时间不同罢了,专业学习乐器的学生,他们每天联系乐器的时间都在3小时以上,有的甚至达11个小时,所以普通爱好者也要把握好自己的心态,不用羡慕专业人士的演奏水平,因为个人立场不同,如果你有条件说不定会比他们要好。爱好,有益身心,自己满意就好。呵呵 好了,暂时先说到这里,希望朋友们能从中体会到一些关于呼吸的窍门.如果还有不懂的地方可以跟贴提问,我会尽我所能帮助大家的! 个人经验,讲的不好的地方还请大家见谅,共勉!
我的教学经验谈之——呼吸方法(上官教学文本) 大家都知道吹管乐器基本上都是用腹式和胸腹式两种呼吸法,前一种业余爱好者比较多用,第二种属于专业呼吸方法.下面我先从腹式呼吸法来讲一讲. 一般来讲,大多数人很难在平时都保持腹式呼吸的状态,因为大家平常呼吸的时候往往只用胸口,所以腹式呼吸的感觉不太好找.有的人说长跑或剧烈运动过后呼吸的感觉就是,呵呵,有点正确,但毕竟不是每位朋友都有时间和体力在每次吹笛子之前先来个长跑的,于是我列出下面几种寻找呼吸感觉的方法,希望大家看了之后照着做一下看看. 第一:在平躺状态下的呼吸状态,是最自然的腹式呼吸,但是这时呼吸的时候气息流动量很小,为了达到练习的目的,我们可以在躺着的时候刻意的去加大呼吸的力度和幅度,特别注意腰的两边和后面要有扩张感,然后吸饱气把腰的周围撑住,再慢慢用吹笛子的口形发"扑"音把气吹出. 第二:打个比方,地上有一块很大很重的石头,你准备搬起它的时候所做的准备工作就是弯腰深呼吸,此时,请注意体会呼吸时腰部周围的力度变化,同样也是腰部的扩张感与控制力. 第三:补充一点,就是腰部的控制力问题.有的人在找到腰部扩张感后,就拼命的用力,结果整个身体全部僵硬了,能吹好笛子才是怪事.这是因为他用的是绝对作用力.其实腰部的控制力是一种相对作用力. 那么如何理解这里所说的绝对作用力和相对作用力呢?打个比方,有一面墙,一本书.把书贴在墙上,然后用一根手指用很小的力按住它,让它保持不动,这个力就是相对作用力.然后把手指换成手掌,用手掌使尽全身力气按住书,结果书也是一动不动.但是,你会发觉整个身体都变得僵硬了.这就是我所说的相对作用力和绝对作用力. 另外,所谓的气沉丹田,就是在掌握以上方法的基础上,找一种腰部向下赖的感觉,这一感觉在第二条搬石头时就可以感受到.要特别注意的是:要用相对作用力. 如果通过上面几点您可以明显控制腰部周围的力量和气息流动的话,那么您就基本掌握腹式呼吸法的方法了,在掌握腹式呼吸的基础上,其实离胸腹式呼吸也就不远了. 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大概方法是:我们在吹奏的时候,把胸部自然挺起、端平,胸腔稍微扩张就可以了.在这种状态下,你会发现当腹部的气息吸满以后,胸部也会有气息进入,而且这时的控制力还在腰部,所以气息量加大了,但是气息控制力还由腰部掌握、推动,因此,胸腹式呼吸比单纯的腹式呼吸气息量多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胸部自然挺起的时候,我们的胳膊切记自然放松!!!否则会牵连到小臂,导致手指僵硬,越吹越紧,这正是许多业余爱好者最大的毛病所在! 最后,再嘱咐各位笛箫爱好者一句:由慢到快、熟能生巧是学习乐器的真理。相反,拔苗助长、急于求成在练习过程中是绝对绝对不可取的!其实每一位朋友都可以成为“家”只是条件和时间不同罢了,专业学习乐器的学生,他们每天联系乐器的时间都在3小时以上,有的甚至达11个小时,所以普通爱好者也要把握好自己的心态,不用羡慕专业人士的演奏水平,因为个人立场不同,如果你有条件说不定会比他们要好。爱好,有益身心,自己满意就好。呵呵 好了,暂时先说到这里,希望朋友们能从中体会到一些关于呼吸的窍门.如果还有不懂的地方可以跟贴提问,我会尽我所能帮助大家的! 个人经验,讲的不好的地方还请大家见谅,共勉!
浅谈笛箫学习中的“自学”(上官教学文稿) 前 言 时光如梭,自从毕业开始,从事民族吹管乐器教学已近 10 年。期间,我在网络上的免费教学也持续大概有六七年,回首近几年来的网上教学经历,感慨颇多。不知从何时起,我已习惯了网上的笛友们称呼我:上官老师。(其实我姓周,哈哈哈。) 几年来,和我一起交流学习过的笛友遍布全国各地甚至海外,以及各个年龄段,大家因为有着共同的爱好与向往,有缘相逢、相聚,一起探讨,一起学习,一起分享。在此,我衷心地感谢各位笛友一直以来对我的信任与支持!谢谢你们! 笛箫是我国较受欢迎的传统吹管乐器,近几年网上的笛箫爱好者、发烧友越来越多,而因各种条件限制,他们绝大部分都是属于“自学”层次。“自学”的茫然和无助往往给很多笛友带来无穷的苦恼,那么,所谓“自学”到底应该怎样学呢?让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自学”存在的问题与弊端: 1、 对笛箫知识缺乏基本的了解与认知,对如何学习笛箫很茫然,不知道从何入手。 2、 学习方法不科学、不系统,东学一点西学一点,杂乱无章。 3、 练习时通常忽视最重要的基本功练习,急于求成,盲目求快。 4、 因工作或学习等原因,练习时间较少,因此无法取得良好效果。 5、 由于对学习笛箫无考学、考级等压力,外加自学周期长,效果偏差,容易产生懈怠和放弃情绪。 综上所述,“自学”乐器对于爱好者们来说,其实是一种信念与意志的考验,需要很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此,我为广大笛箫爱好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浅谈笛箫学习中的“自学”(上官教学文稿) 前 言 时光如梭,自从毕业开始,从事民族吹管乐器教学已近 10 年。期间,我在网络上的免费教学也持续大概有六七年,回首近几年来的网上教学经历,感慨颇多。不知从何时起,我已习惯了网上的笛友们称呼我:上官老师。(其实我姓周,哈哈哈。) 几年来,和我一起交流学习过的笛友遍布全国各地甚至海外,以及各个年龄段,大家因为有着共同的爱好与向往,有缘相逢、相聚,一起探讨,一起学习,一起分享。在此,我衷心地感谢各位笛友一直以来对我的信任与支持!谢谢你们! 笛箫是我国较受欢迎的传统吹管乐器,近几年网上的笛箫爱好者、发烧友越来越多,而因各种条件限制,他们绝大部分都是属于“自学”层次。“自学”的茫然和无助往往给很多笛友带来无穷的苦恼,那么,所谓“自学”到底应该怎样学呢?让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自学”存在的问题与弊端: 1、 对笛箫知识缺乏基本的了解与认知,对如何学习笛箫很茫然,不知道从何入手。 2、 学习方法不科学、不系统,东学一点西学一点,杂乱无章。 3、 练习时通常忽视最重要的基本功练习,急于求成,盲目求快。 4、 因工作或学习等原因,练习时间较少,因此无法取得良好效果。 5、 由于对学习笛箫无考学、考级等压力,外加自学周期长,效果偏差,容易产生懈怠和放弃情绪。 综上所述,“自学”乐器对于爱好者们来说,其实是一种信念与意志的考验,需要很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此,我为广大笛箫爱好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