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离季洁 迷离季洁
关注数: 29 粉丝数: 263 发帖数: 17,197 关注贴吧数: 146
【霍华自远◇转载◇】解毒·霍建华 刚刚在微博上看到的,转来大家共赏 解毒·霍建华 ○文/文凤 有人说,霍建华是一味“毒”。 许多人“含笑饮毒”,甘之如饴。其过程,思之妖娆,念之欢喜。 如果看过他的角色,中了“霍毒”,则因戏而情不自禁,却又痛苦无奈于他与娱乐圈常规的疏离。霍毒难解,其人难懂。别人中毒匪浅、铺天盖地寻找他的踪影、想让他多点曝光度时,他独自清醒,尽自逍遥,宠辱不惊,安于他的世界里演戏、生活……有条不紊。这一味怪毒,难解、难读。曝光剖析太多则损了神韵;深埋不露又可惜这份难能可贵的真实。能探知一、二,适度足以。 从众星捧月的新人气偶像,到粉丝众里寻他的低调演员,他舍弃过别人铺垫好的人气偶像之路,却逐步得到自己的演艺之路,这条路不算快捷,但足够长远;从把自己豁出去演,到谨慎拿捏各个角色的特点与差别,琢磨与调整表演的收放力度,他在不断尝试中带给角色新的看点。归海一刀的固执与痴情、李亚寿的夸张与无厘头、周念中的敏感与矛盾,夏云开的沉默与守护、徐长卿浑然天成的冷幽默与三生情缘的痛苦挣扎、赵时俊的隐忍与严肃、唐琅的智慧诙谐与自恋、离歌笑的沧桑与大将风范、以及各行业总监的系列代言…… 每一个都是霍建华,但每一个都是新的他。 他是霍建华,你无须懂,但不要错过他的角色。 他是霍建华,你无须迷恋,他只是想“好好当个演员”、“好好生活”、“当个普通人”。 他是霍建华,你无须困惑,他不是抬头傲视的天之骄子,他是看着前方目标稳步行路的追梦者。 他是霍建华,这个男人、这个演员,妙不可言—— 静·动 第一次专访霍建华,是在【仙三】冬夜的片场,准备拍出场戏的他,穿着【仙三】中蜀山弟子标志性的白色道长服,与在发布会时见到的沉默寡言不同,他会逐个与工作人员打招呼,会时不时讲他特有的冷笑话,会在听完采访内容和大致需求后,用尾音略微上扬的轻快语调温和地说:“好的”;会在我们采访别人时不声不响留下自己的椅子给对方,独自抱着热水袋在旁边鼓着腮帮抿着嘴,绕着场地默默地做跳跃运动热身取暖。而采访进行时,你又会讶异于他的侃侃而谈,直白而真诚,毫无掩饰的开怀大笑,自在而坦然。 笑·忧 首次听霍建华大笑的人,估计都会“虎躯一震”,那真是前仰后合、左摇右晃,严重时绝对可以从椅子上掉下来,跟发呆时的仿若“画面定格”的状态差之千里,能笑得这么放松的人,神情中却时常有着几分忧郁,乍看有几分矛盾,细究却尤为天然而独特:天然是因为皱眉的神情与生俱来与外型的搭配浑然天成,非刻意而为,经年累月已是习惯,不经意间就已流露;独特是因为这份忧郁隐隐带着吸引力,就像杨过之于郭襄、陆无双和程瑛,不需要刻意摆酷耍帅,本身就藏着故事,让许多人想一探究竟。 放·拿 很多时候,大众的关注被认为是艺人演艺事业的参考指数,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种注目和评议就犹如一阵风,它可以成为动力让你扶摇直上,迎风展翅,也可以因为疯狂或突如其来吹散你的方向和目标,随之摇摆。是自我调整在新的阶段重新规划,还是沉溺眼前享受漫步在云端的飘飘然? 他做过的选择是:从另一个方向,重新开始。 曾经因为偶像剧走红的他,由突如其来的喜悦,到劳累、到困惑、到痛苦,一方面开始发现演戏的趣味,还想继续尝试做个演员,一方面却因忙碌赶通告、轧戏而疲惫不堪,不仅对角色毫无感觉,还曾纠结地在片场撞树——自己到底怎么了?真的要选择演员这条路吗?这样走马观花般赶场地塑造角色,是自己期望的吗?因为没有经过表演的专业训练,想走演员这条路,要增加信心和实力,只能付出更多,眼前的路虽然够热闹,但非他所想。 于是,放下,拿起。 放下喧嚣的追捧,用审慎的态度,在新的地方,拿起“演员”这个名牌。尝试各种各样的角色,塑造的人物类型横跨各界,不求每个角色世人皆知,但求每个角色、每次合作让他有所吸收和掌握的内容,好让他给自己的计划添砖加瓦,等这一阶段的计划完成后,下一阶段的基石已经搭建得稳稳当当。之后,按着目标继续前行。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