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色拉 爱的色拉
关注数: 0 粉丝数: 6 发帖数: 13,482 关注贴吧数: 1
【万众瞩穆·隆巡天下】蒙古族音乐 蒙古族人民自古以来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大体上说,蒙古族音乐的发展经历了如下3个阶段: 中国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 河流域山林地带,是蒙古民族的发祥地,森林文化时期的音 乐,指的是蒙古人氏族时代的原始音乐文化,其主要体裁 有狩猎歌 曲、萨满教歌舞以及其后的英雄史诗等; 草原文化时期的音乐,其主要体裁是草原牧歌及其属于草原牧歌风格范畴的各种民歌体裁形式。历史发展证明,蒙古族音乐风格的发展和成熟,正 是在这一时期中形成的; 草原文化与农业文化并存时期的音乐。鸦片战争以后,内蒙古草原边缘地带因受到 汉族影响,逐渐由畜牧经济过渡到农业经济, 蒙古牧歌以歌唱草原、赞美骏马、热爱生活、充满对自由幸福的向往和追求,为其主要内容。牧歌的歌词既擅 于抒情,又注重写景,情景交融,表现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关系。 牧歌的节奏一般是悠长、徐缓、自由,多采用“密-疏-更密-疏”的节奏。一般情况下,牧 歌的上行乐句节奏是悠长徐缓的;下行乐句则往往采用活跃跳荡的三连音节奏,形成绚丽的华彩乐句。 蒙古族民间乐器主要有马头琴、四胡、三弦、笛、雅托格(类似汉族筝),以及古老的弹拨乐器胡拨斯(即 火不思)等。此外,在宗教音乐中,还使用唢呐、大铜角等。蒙古族的民间器乐以齐奏为主,各种乐器常在演 奏中进行自由装饰和变奏。具有代表性 的曲目,有科尔沁的《八音》、察哈尔的《阿斯尔》、鄂尔多斯的《沁王衙门》、《清泉水》等。
【万众瞩穆·隆巡天下】为什么我们会有物质欲望? 美国趣味科学网站8月15日发表文章,题目是“天大之谜:为什么我们会有物质欲望?”。文章说,巧克力或草莓?为什么我们想要得到我们渴望的某些东西?这个问题引发了众多不同学科的科学家们的热烈讨论。但是,有人认为我们仍然远未从真正意义上了解我们的欲望和喜好。文章摘要如下。 我们或许能够预测我们将在特定环境下做出什么举动,或是清楚地知道在哪些情形下会出现哪些明确的喜好。但是,一位社会科学家认为,我们对于这些倾向究竟始于何处却知之甚少。 比如,纽约大学社会学家多尔顿·康利认为,虽然专家们进行了数十年的研究,但是仍然对驱动我们欲望的根源几乎一无所知。 康利说:“我认为目前各个研究领域得出的答案都太肤浅,实际上是同义反复的,或者是逻辑上循环往复的不言而喻的东西,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问题的根源 康利说,社会学家、进化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对于驱动我们的偏好的根本原因有着各不相同的解释,可是没有一种解释真正触及问题的根源。 比如,康利说,很容易事后用进化论解释我们的喜好。他认为:“你可以对亲眼看到的很多事情编出一个进化论观点,(使之)更像一种合理解释,而不是有待检验的假设。” 加拿大康科迪亚大学进化心理学家加德·萨阿德最近发表了《消费的进化基础》一书。萨阿德也认为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他解释说,了解一种机制如何运转与了解机制发生的原因不是一回事。 萨阿德说,我们或许知道,女性对食物的喜好会随着每月的生理周期变化而变化。但是,要想弄清楚为什么我们的喜好会以这种方式而变化,那完全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天生的吗? 不过,萨阿德确信是生物学现象驱使了我们的行为。萨阿德在一次电话采访中说:“与社会科学家认为我们出生时大脑一片空白的观点恰恰相反,我认为的因果机制正好相反。” 耶鲁大学社会科学家约瑟夫·西蒙斯也认为生物学现象是形成这个谜团的主要原因。他说:“我们并非是逐渐学会害怕电击或喧嚣或恐怖的面孔的,相反这些偏好似乎是与生俱来的。”  环境塑造 但是,西蒙斯认为经验在塑造我们的欲望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说,比如,如果某种经历在时间上与另一种我们非常喜欢或厌恶的经历挨得很近,那就有可能形成偏好。 西蒙斯说:“广告商之所以在广告中常常利用幽默、性及其它煽情的刺激因素,原因之一就是它们认定公司将从这些刺激关联中受益。” 喜好也会随着人们的思想和情绪状态而改变。 他说,当女性认为自己是个女商人时,她就更有可能购买《经济学家》杂志。但是,如果她认为自己主要是一个女性时,她更有可能购买《时尚》月刊。 尚未解答的问题 西蒙斯说还有一个没有解答的大问题是:社会环境是如何影响人的欲望的。 他说:“我们已经开始理解口头宣传是如何塑造喜好与时尚的,但是仍有大量问题有待探讨。” 纽约大学社会学家康利认为,解决这类问题需要通过缜密设计的实验和社会科学家、心理学家以及神经学家共同努力的愿望,从而找到跨学科的答案。 西蒙斯也认为,完成这项任务,我们需要这些学科紧密结合。这些科学家有必要开始关注同样的会议、同一家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并使用同样的语言。 康利指出,当然它的前提是我们假设这些问题最终是能找到答案的。康利说:“它也许就像量子物理学,也许是无法解答的。” 来源:新华网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