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mpard713 lampard713
关注数: 39 粉丝数: 568 发帖数: 27,792 关注贴吧数: 8
中国大陆No.1综合性商场--上海IFC品牌详列(约95%品牌) 服饰,珠宝,钟表,鞋履,箱包,护肤类 1楼: Chanel Louis Vuitton Hermes Prada Gucci Dolce & Gabbana   Giorgio Armani Dior Ladies Dior Homme Bottega Veneta Salvatore Ferragamo Ermenegildo Zegna   Dunhill Celine Miu Miu Burberry 珠宝&首饰类 Cartier BVLGARI Van Cleef Arpels Tiffany & Co. Piaget Chopard Franck Muller IWC   Panerai 2楼: George Jensen Baccarat Vertu Balmain Escada Emporio Armani D&G Hugo Boss Black Bally Daks Lancel SportMax Cerruti 1881 Alexandre Zouari Paris 3楼: Marc by Marc Jacobs Max & Co Agnes b. Juicy Couture Jill Stuart Ports 1961 Badgley Mischka Anteprima Penny Black Furla Belford EQ:IQ Joan & David Anne Klein Inniu Pandora (丹麦珠宝品牌) Masterpiece by King Fook   (香港高级珠宝钟表品牌集合店) Puyi Optical (香港高级眼镜品牌集合店) Rimowa (德国箱包品牌) 地下一楼 Red Valentino Sport b. Hugo Boss Orange Label A|X Armani Exchange Club Monaco Diesel Miss Sixty CK Calvin Klein DKNY Charlotte Ronson (美国设计师品牌,在香港Harvey Nichols百货也有售) Theory   (美国后现代女装品牌) O'blu    (各类潮流牛仔裤品牌集合店) French Connection Cocktail La Mode (香港时尚品牌集合店,在香港圆方,利园等地有店) iBlues Stella Luna i.t Novo Me (潮牌集合店Novo的新一代店铺) Links of London (英国珠宝品牌) Carat*   (香港珠宝品牌) Swarovski Tous   (西班牙品牌) Folli Follie MaBelle   (香港珠宝品牌) Lacoste Adidas Nike New Balance Columbia Aigle Fancl Clarins Jurlique L'occitane MTM (香港护肤品牌) Eternal Fragrance Club 地下二楼 Collect Point(日本连锁日本服饰品牌集合店,在日本,香港,台湾,以及上海久光百货有店) DKNY Jeans     Levi's         CK underwear LeSportsac (美国著名包包品牌) Birkenstock(德国著名凉鞋品牌) C.P.U      (香港连锁潮流鞋类集合店) Steve Madden   (美国鞋类品牌) Ecco        (丹麦休闲鞋品牌) Bread n Butter (法国女装品牌) Monsoon Accessorize (英国女装品牌) LensCrafters    (来自意大利的全球最大眼镜连锁店) City Chain Primo (来自香港手表连锁店-时间廊)
600代码向8000万股小公司开放 中小板11月准入沪市 早报记者 忻尚伦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年11月上交所也将有股本较小的公司挂牌上市。”上交所一负责人昨日向早报记者确认道。 据悉,按照上交所和深交所新的上市资源分配协议,今后IPO企业将按金融类和非金融类两套股份发行标准确定上市的交易所——金融类上市公司按新发股份4亿股为“分水岭”,4亿股以上的在上交所、4亿股以下的在深交所;非金融类企业新发股份在8000万股以上的将在上交所挂牌,8000万股到5000万股的可自由选择上市交易所,而5000万股以下的则在深交所挂牌。 这也意味着,今后5000万股到8000万股的IPO企业将成为沪深两市争夺的焦点。 “600”代码向8000万股小公司开放 据悉,这次两市上市资源的重新划分源于上交所的“想法”。目前为止,这份新上市资源分配协议并未发至实际操作的保荐机构,但已经获得了中国证监会的确认,两市交易所也已达成一致。 目前,两市交易所上市企业的资源划分基本按照新发股份数一亿股来划分——一亿股以上登陆上交所、一亿股以下在深交所。而在此之前的划分标准只有5000万股。 待新标准实施后,以“600”代码开头的公司也将出现新发股本在8000万股以下的小公司。据上述交易所负责人表示,上交所不会再开一个板专上小公司,代码也还是“600”打头。 至于上交所已筹备了三年的“国际板”,一位参与交易所资源配置方案设计的核心人士表示,虽然“国际板”有望在今年年底到明年上半年推出,“但我们预计上板企业不会很多。因为规模会比较大,一年有几家就不错了。” “2000年开始,深交所筹备的创业板迟迟没有推出,以至于深交所在整整4年里没有一单IPO企业挂牌,沪深两市协商后,从2004年开始将5000万股上升至1亿股(即1亿股以下的IPO企业在深交所上市)。”该核心人士向记者解释道。 而随着创业板于去年10月份推出后,深交所的上市公司数量、交易活跃度都远远高于了上交所。“而上交所定位的‘大蓝筹’则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前景。”上述人士坦言,在农行上市后,可登陆上交所的大蓝筹资源将屈指可数。 而上交所负责人也坦言,随着我国调整经济结构方式的深入,中小企业必然受到政策扶持的倾斜,“可目前上交所的主流企业都是大的商业银行、地产公司之类的周期性公司,显然需要调整”。 沪市整体市盈率将大幅抬高? 市场人士分析称,这次资源调配的最大看点是,新发股份在5000万股-8000万股之间的公司将可以自主选择上沪、深交易所。这也是两市交易所首次在股本分配上有了竞争。 上交所对此次上市资源的调配显然是踌躇满志,“包括上市流程、申请工作都不需要做重大改变,按照既定的方案走就可以了。” 企业如在上交所挂牌,发行市盈率和交投是否会弱于深交所?上交所负责人表示,上交所已考虑到市场会有类似的担心:“我们已上市的股本较小的公司,二级市场的PE(市盈率)高于深交所中小板。” Wind统计显示,截至昨日收盘,在沪市挂牌、流通股本在1亿股以下的公司,平均静态市盈率达到了130.42倍;而中小板的市盈率为78.7倍。但沪市整体PE却仅有18.53倍。 有分析人士称,上交所显然希望,在引入小股本企业后,能将沪市整体市盈率抬高。 不过,一位双A级券商投行部负责人认为:“抬高发行市盈率还是其次,关键是能提高交易量。” 在投行人士眼中,股本在8000万股-5000万股范围内的上市公司资源并不太多。统计显示,自去年6月以来的一年间,已发行的309家IPO企业中,有36家的新发股本在这个范围内,占比仅有11.65%。 该投行人士表示,一般来讲,企业会选择在“服务好的交易所上市,从以往的表现来看,深交所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服务也更到位。”
逾6成香港青年视上海为香港最大竞争对手 逾6成香港青年视上海为香港最大竞争对手 中国新闻网 2010年07月16日      中新网7月16日电 据香港中通社报道,香港青年协会15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七成受访青年认为香港新一代的竞争力逊于上一代。逾六成被访者视上海为香港的最大竞争对手。      该项调查以随机抽样方式,访问了逾500名年龄介于15至34岁的青年。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时代发展,69.4%的被访青年认为香港新一代的竞争力逊于上一代,当中以年龄愈大,或在职被访者为甚。      调查指出,大部分被访青年均认为,他们的竞争力面对种种威胁,原因主要包括人才太多,自己不够上进,以及对自己缺乏信心等。      调查同时显示,在没有选项提供的情况下,逾六成香港青年视上海为香港的最大竞争对手,所占百分比远远抛离其他城市比率,诸如新加坡、深圳、北京等。      青协督导主任魏美梅表示,在全球化趋势下,新一代香港青年不仅面对本地竞争对手,而且更面临全球竞争对手,竞争更为激烈。与上一代相比,人才流动亦在增加,种种原因造成多数受访青年认为香港新一代的竞争力逊于上一代。      魏美梅希望,香港新一代青年提高自己的软实力,包括沟通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创意能力,而青协会致力协助他们进一步自我装备,提升个人竞争优势。 (责任编辑:赵婷)
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内地仅上海进入50强 新华网北京7月14日电(李浩燃 王茜)中国社会科学院14日在京发布《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09-2010)》。通过比较竞争力指数及其具体构成指标数据,报告全面解析了全球500个城市的发展和竞争格局,其中,纽约、伦敦、东京位列全球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前三甲。 报告显示,综合竞争力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为:纽约、伦敦、东京、巴黎、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新加坡、首尔、香港。在排名前50名的城市中,美国占20个,欧盟占16个,中国占3个。进入综合竞争力50强的中国城市为香港(第10名)、上海(第37名)、台北(第38位)。 报告指出,全球联系和科技创新是影响全球城市竞争力最为关键的因素。此外,尽管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发展迅速,但欧美城市仍处于高端位置,金融危机并没有动摇全球城市竞争力的基本格局。 本次报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全球城市竞争力项目组发布的第三次双年度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与美国学者彼得·卡尔·克拉索牵头,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共历时两年编撰完成。报告由总体报告、区域报告、功能报告、最佳案例城市和城市统计报告等部分组成,在500个城市的样本中,中国城市共有69个。
从北京最低工资960想到上海的票价 近日,北京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至960元,CCTV大肆宣传了一番,当然这次CCTV最后还说了句“上海的最低工资标准为1120元”。       有人说了,你没事说这事干嘛?1120与960差了160元,而之前我算过上海地铁票价和北京票价的差距,差了120元(20*(10-4))。            一个160元,一个120元,其实差别不大,但是真的如此吗?        自从北京单一2元后,不少人就不厌其烦的抱怨上海的票价贵。但是我一直在想,真正很敏感每月120元的到底是什么人?白领?不可能,人家工资起码5000+;一般职员,也不至于啊,两口子过日子120元还是能调控的。那到底是什么人,120元就能让他抱怨连天,恨不得把上海地铁杀了呢?我想一是老年人,退休工资低,但是他们一不是经常乘地铁,二也有老年卡,免费乘地铁;那么一来只能是低收入人群了吧~~ 那低收入人群到底在乎什么?真的车费吗?恰恰是事关每月生活的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不仅仅意味着工资,更意味着低保补助的标准,公积金等的缴存系数,最低工资越高,这个城市的居民福利也就越好! 那问题就很明朗了,你是要960和2元车费,还是要1120和5元车费,我想大部分人会选择后者。况且北京被最近西方的万恶新闻社法新社报道为“全世界最拥堵的城市”,实在令人莫名2元的意义何在。况且如果你既不属于低保,又不是愤青,又何必像祥林嫂般喋喋不休地说上海的票价呢?难道真的为那120元在网上争个你死我活?有那力气还不如和老板说说呢~~ 我又想到医保卡的问题,医保卡联网实时划账,应该说是医保改革里最重要的一环,上海什么时候实现的?2000年;北京什么时候实现的?2008年。两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就很明确了,上海选择把资金投往医疗,北京选择把资金投往交通。我一直说,人的生命远比交通重要。 扪心自问?上海的地铁费真的很贵吗?或者说贵到值得取代医保吗?120元,或许就是一位退休工人的一个月的医疗费,120元,或许就是一个小学生一个月的伙食费,120元,我会用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工作去挤出来,让这个钱投进教育、医疗,而不是在这里天天高呼“单一2元”,因为它对于普通民众的意义远不及教育和医疗。 北京很聪明,它会用最小的成本笼络人心,让人人说好;上海很愚蠢,它只会把资金投往看不见的地方。但是到底谁在耍小聪明,谁是大智若愚呢?或许这么说有点偏激吧。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