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语🍺 neilhsu
脑洞大开的ADD患者
关注数: 172 粉丝数: 318 发帖数: 4,844 关注贴吧数: 110
合手坞 Pocket eGPU | 自制0.55L超便携口袋显卡坞 由于工作需要,出差是家常便饭,所以对“超”便携设备特别关注,连日常办公用的都是8寸Windows掌机。 忙碌完一天,临睡前在酒店房间内打会游戏,放松一下,已成为一种固定娱乐。 目前便携PC的核显性能稍弱,包括笔记本和Windows掌机,尚不能流畅运行所有最新游戏。 为了在有限的娱乐时间内获得更高品质的享受,一个便携式显卡坞就成了刚需。 起初我选择的是在售显卡坞中最小的Sonnet MXM坞,占地面积约为一片面包。 唯一的缺点,即使海淘价格也过于昂贵。RX5700的性能完全足够掌机使用,当初入手时想的是“一坞在手 天涯海角”,实际上现实还是骨感了点。 连电源包一起只有2L,和一众ITX机箱尺寸的显卡坞来比也算轻盈小巧,不过这玩意儿在箱子里还是要占挺大空间。偶然间,在国外某论坛看到大神REVOCCASES的DIY作品“A tiny portable 0.6L Thunderbolt GTX 1650 eGPU”,深受鼓励,原来自己做显卡坞也是可行的。 文内不让放外链,只贴2张成品效果,供大家体会我初见时的震撼。什么叫便携?人家这才叫便携。我决定挑战一下子,咱也做一个。 目标是“能做多小就做多小”,就设定为半高刀卡坞,反正每一代显卡(或每2代)都会更新半高刀卡这个品类,选择不多,但也不用担心未来升级。 新上市毫无性价比的RX6400就成了唯一选择。 多数人会觉得这是张亮机卡或更难听点“智*检测卡”,但对于漂泊不定的人来说,便携才是第一位的,性能足够让大部分游戏甚至在中高画质跑到1080P 45到60帧已经足够了,要的不多。 何况这也是RDNA2 12CU GPU,支持RSR的。其实还有另一个选择,就是RTX A2000专业显卡,性能相当于3050ti,大概是。
【苦工优化】用排列组合探究GPD Win3游戏性能极限 祝各位高玩端午假期快乐。 前篇帖子从原理上分析Intel处理器性能调优思路,试图推导出最佳性能和最佳能耗比的设置组合: 《【GPD Win3较真贴】探索适合游戏的优化设置【gpd掌机吧】》 https://tieba.baidu.com/p/7381634657?pid=139577125247&cid=0&red_tag=2113771494 随着更多深入测试,有些结果和我预想存在较大出入。 原因应该是我对各性能调节选项的作用有理解偏差。 毕竟水平有限,既然理论和现实存在差异,于是在本帖中就用最笨的办法来探究真相,通过将所有性能调节选项排列组合大量测试,筛选出性能最好、帧数最大、功耗最优的配置组合。 先说结论,在本帖中将看到通过特定设置组合, 可以在相同TDP设置下将游戏帧数提高10帧以上(25->35), 也可以用18W功耗达到30W90%以上的游戏帧数。 本帖仍然使用ThrottleStop作为性能调优工具,涉及以下性能调节选项: (1)TDP(PL1/PL2); (2)Non-Turbo Ratio(睿频未开启时,CPU的基础频率上限); (3)Turbo Boost(睿频开关); (4)BD PROCHOT(过热保护机制); (5)Win10-电源计划和电源模式; (6)Speed Shift - EPP(处理器主频对负载变化的响应速度); (7)Power Balance CPU:GPU(功率分配系数)。 考虑到Win3散热效率,能在30W将处理器温度压在80℃左右,这是我能接受的极限,故将BIOS中TDP设置为比30W稍高的35W。 以下我个人推荐的4种设置组合,在ThrottleStop中设置好这4种配置(profile)后,可以在不退出游戏时方便地通过快捷键切换。 后面的分析中会详细解释这4种配置的用途。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