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ziyuer liziyuer
^.^
关注数: 67 粉丝数: 984 发帖数: 17,691 关注贴吧数: 30
伟大的三次道歉——平民百姓和艺术家的眼界,追求和距离 此处隐去出处,想看出处的自己百度。 生活中,并非所有的愧疚都会有及时而又发自肺腑的道歉,因为,道歉是需要认识也需要勇气的,尤其在大众广庭之下。 那些姗姗来迟的伟大的道歉、那些触动灵魂深处的语言、文字、可以让人热泪盈眶—— 一八八八年夏天,贫穷、失意画家文森特·梵高从荷兰家中走出,在弟弟提奥的资助下,来到了法国普罗旺斯的一个小镇——阿尔勒,开始潜心没日没夜作画。 孰料,长期的心理压抑,感情、生活的不如意,让梵高整个人到了崩溃的边缘。一天夜晚,在一幅画画到一半的时候,可能是灵感不足了,梵高突然拿起刀把自己一只耳朵割掉了,然后继续忍着疼痛继续作画。 最后,又是在弟弟帮助下,梵高才被送去医院做了治疗。这次事情之后,梵高倒没什么,从医院出来后继续投入到了疯狂的作画过程中去,但是,阿尔勒小镇居民们不乐意了,他们认为梵高是个疯子,或者是个思想不稳定人员,开始嘲笑、奚落、打击,并驱赶他,怕他随时干出危害居民的事来,希望他赶快离开阿尔勒,还居民正常清静的生活环境。 在梵高看来,阿尔勒天然的黄色夜空,以及美轮美奂的田野景色,让他心爱不已、欲罢不能,这些都是他作画很好的灵感与素材,他怎么能舍得离开呢。 于是,梵高每天只好以沉默来抵抗居民们的骚扰,埋头苦心快速作画,甚至为作画不吃不喝,就这样,在不断被人赶的日子里,他画了三十多幅油画,包括著名的《向日葵》作品。 看到梵高没有要走的迹象,阿尔勒居民们便联合起来请愿,让镇长将这个疯子送去精神病医院关起来。在巨大的压力下,阿尔勒警察局只好把梵高住的那间黄色屋子给封了起来,并强行将他带离了阿尔勒镇,送到普罗旺斯山丘上一个叫圣雷米的精神病医院里,软监了起来。 虽然梵高到阿尔勒小镇生活只有一年多时间,但驱赶他离开时,梵高却大哭了一场。 也许,这种不舍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明白 ! 后来,梵高去世了。谁也没有料到的是,死后的梵高因为他的画作而一举成名! 阿尔勒小镇也因为梵高曾在这里生活过、而声名远扬,成了名镇,吸引了世界各地旅游爱好者和绘画爱好者的眼球。 阿尔勒小镇每年的旅游收入都成上升趋势,这时,阿尔勒居民才开始心生愧疚,过去做了对不起梵高的事,真正认识到了他的价值。 怎么弥补对梵高的歉意?通过联名倡议,阿尔勒居民派人到荷兰找到了梵高的侄孙——J . 梵高,向他表示了阿尔勒小镇人民真切的歉意 ! 道歉的语言哪怕晚,道歉的文字可以触动人的灵魂 ! 又一百多年后,阿尔勒小镇的晚辈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先辈们的所作所为时,认为仅仅向梵高的亲人致歉是不够的,应该向全世界热爱艺术的人们道歉。 阿尔勒小镇的后辈们采取了一项长期、永久性向世界公开道歉的措施——今天,当世界任何一个民族的人民来阿尔勒小镇旅游,都会在当地的旅游手册上看到阿尔勒政府部门对当时驱赶梵高事情所作出的道歉信,最后一句是这样写的 : “我们希望通过对您的热情招待、来弥补当年先辈们的愚昧和错误。” “为什么要自曝家丑?还如此郑重?”有游客问阿尔勒小镇公职人员。阿尔勒现任镇长如是说 : “如果当年我们没有世俗和偏见,不蛮横地驱赶梵高先生,在这个小镇上,他无疑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这都是人类社会共同的艺术瑰宝,我们为自己曾经的无知和偏见真诚向世界道歉,是为了尊重一颗对艺术执着而又崇高追求的灵魂 !希望这件事引以为戒,警醒后世 !” 而今,阿尔勒小镇还成立了一个梵高艺术基金会,专门用来帮助那些有艺术天赋、有梦想追求、生活艰难的“后梵高”艺术追求者们。
独孤求败的围棋Master? 横扫网络的神秘围棋高手Master继续迎战来前来挑战的人类顶尖高手!今日已经接连击败周俊勋、范廷钰、黄云嵩,聂卫平、陈耀烨取得55胜。   这事儿还得从2016年12月29日晚说起。当晚7点多,一位名叫“Master”的新手登录弈城,起初没有高手搭理,但在战胜谢尔豪四段、孟泰龄六段、於之莹五段、韩一洲四段、乔智健四段后,这个账号热度陡增。这晚Master十战全胜,已注定其出世不凡。   第二天中午Master再度现身,在对王昊洋六段、严在明三段等职业棋手4连胜后,终于引出了韩国第一人朴廷桓九段。重头戏开始上演,结果也是重量级的,朴廷桓在必败局面下超时负。此结果在高手中炸了锅,接着等级分排名第7的连笑七段登场挑战,却连败两场!值得注意的是,紧接着Master与账号为“吻别”的网络棋手交锋两次,均以中盘获胜。弈城网工作人员表示,“吻别”很有可能就是拥有4个世界冠军头衔的当今世界围棋第一人柯洁。如果“吻别”真是柯洁,那就意味着Master对当今中、韩第一人的战绩是6:0。   时间来到31号,不用说,Master又连续战胜各大挑战者,其中新科百灵杯冠军陈耀烨九段也以失败告终,最后的最后,这位堪比“扫地僧”的神秘高手连续30盘不败,像是在逗大伙玩似的来了句:“今天累了,明天休息一天。”   最终败在Master棋下的有江维杰九段、辜梓豪五段、朴永训九段、柁嘉熹九段、井山裕太九段、孟泰龄六段、金志锡九段……小浪对这个不是很懂,但是不用说,在天龙八部里肯定都是类似萧峰和慕容复他们爹那样的狠角色……    连一旁观战的柯洁九段都大惊失色:“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招法,围棋还能这么下?”为此他感叹:看Master的着法,等于说以前学的围棋都是错误的,原来学棋的时候要被骂的着法现在Master都下出来了。”同样的,知乎网友@赵小康评论道,Master对阵这些围棋高手,“大多数对局都是中盘取胜,人类数千年时间总结出的定式、大局观在Master面前显得陈腐可笑。”   事件走向   昨天早上9:30,棋手古力按捺不住,最终发出10万元悬赏,奖励给战胜Master的勇士。    Master的连续胜利,无疑在围棋界又引发了大讨论。古力、胡耀宇、唐韦星等都在微博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胡耀宇看来,master不接受慢棋邀请。这次master只接受用时30秒以下的快棋挑战,而众所周知,下快棋肯定是对AI有利的多。   在Master战胜的顶级职业棋手名单中,柯洁、朴廷桓、陈耀烨、芈昱廷、唐韦星、范廷钰、连笑之后,最近两天又增加了古力、柁嘉熹、时越、江维杰、朴永训、金志锡、姜东润、井山裕太等“大咖”以及檀啸、李钦诚、杨鼎新等快棋好手。   这个时候仿佛听见他在说:在座的各位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人工智能变得强大无匹   正如年轻职业高手杨鼎新所说,跟MASTER下棋的感觉很奇怪,“就像业余顶尖高手和职业顶尖高手下棋一样,有的棋业余棋手总是看不懂,下着下着,似乎有机会,到最后还是会输。”他说。   除了胜负,2017伊始,MASTER给围棋界带来的技术方面的震撼也是显而易见的:大雪崩定式,他不按常理出牌,也许已经带动了这个大型定式的发展;妖刀定式,他依然独辟蹊径,走了似乎明显亏损的变化,最后他却依然能赢;开局阶段,“七子沿边活也输”,爬二路是业余高手都不屑的下法,但MASTER就是要爬,而且爬到对手绝望地认输……   MASTER有多强,人类现在可能还不知道,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它将打开人类在19路枰上的眼界。
【科学】自然律——天之道与人之道 自然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道虽有异,万道归一。 正无穷和负无穷的源头:e=2.71828……   1.宇宙与生命   现代宇宙学表明,宇宙起源于“大爆炸”,而且目前还在膨胀,这种描述与十九世纪后半叶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的熵定律,即热力学第二定律相吻合。熵定律指出,物质的演化总是朝着消灭信息、瓦解秩序的方向,逐渐由复杂到简单、由高级到低级不断退化的过程。退化的极限就是无序的平衡,即熵最大的状态,一种无为的死寂状态。这过程看起来像什么?只要我们看看天体照相中的旋涡星系的照片即不难理解。如果我们一定要找到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种动力因,那么,可以把宇宙看成是由各个预先上紧的发条组织,或者干脆把整个宇宙看成是一个巨大的发条,历史不过是这种发条不断争取自由而放出能量的过程。   生命体的进化却与之有相反的特点,它与热力学第二定律描述的熵趋于极大不同,它使生命物质能避免趋向与环境衰退。任何生命都是耗散结构系统,它之所以能免于趋近最大的熵的死亡状态,就是因为生命体能通过吃、喝、呼吸等新陈代谢的过程从环境中不断吸取负熵。新陈代谢中本质的东西,乃是使有机体成功的消除了当它自身活着的时候不得不产生的全部熵。   2.自然律的价值   “自然律”一方面体现了自然系统朝着一片混乱方向不断瓦解的崩溃过程(如元素的衰变),另一方面又显示了生命系统只有通过一种有序化过程才能维持自身稳定和促进自身的发展(如细胞繁殖)的本质。正是具有这种把有序和无序、生机与死寂寓于同一形式的特点,“自然律”才在美学上有重要价值。   如果荒僻不毛、浩瀚无际的大漠是“自然律”无序死寂的熵增状态,那么广阔无垠、生机盎然的草原是“自然律”有序而欣欣向荣的动态稳定结构。因此,大漠使人感到肃穆、苍茫,令人沉思,让人回想起生命历程的种种困顿和坎坷;而草原则使人兴奋、雀跃,让人感到生命的欢乐和幸福。   3.自然律的表达   e=2.71828……是“自然律”的一种量的表达。“自然律”的形象表达是螺线。螺线的数学表达式通常有下面五种:(1)对数螺线;(2)阿基米德螺线;(3)连锁螺线;(4)双曲螺线;(5)回旋螺线。对数螺线在自然界中最为普遍存在,其它螺线也与对数螺线有一定的关系,不过目前我们仍未找到螺线的通式。对数螺线是1638年经笛卡尔引进的,后来瑞士数学家雅各·伯努利曾详细研究过它,发现对数螺线的渐屈线和渐伸线仍是对数螺线,极点在对数螺线各点的切线仍是对数螺线,等等。伯努利对这些有趣的性质惊叹不止,竟留下遗嘱要将对数螺线画在自己的墓碑上。   4.螺线的哲学   英国著名画家和艺术理论家荷迦兹深深感到:旋涡形或螺线形逐渐缩小到它们的中心,都是美的形状。事实上,我们也很容易在古今的艺术大师的作品中找到螺线。为什么我们的感觉、我们的“精神的”眼睛经常能够本能地和直观地从这样一种螺线的形式中得到满足呢?这难道不意味着我们的精神,我们的“内在”世界同外在世界之间有一种比历史更原始的同构对应关系吗?   我们知道,作为生命现象的基础物质蛋白质,在生命物体内参与着生命过程的整个工作,它的功能所以这样复杂高效和奥秘无穷,是同其结构紧密相关的。化学家们发现蛋白质的多钛链主要是螺旋状的,决定遗传的物质——核酸结构也是螺旋状的。   古希腊人有一种称为风鸣琴的乐器,当它的琴弦在风中振动时,能产生优美悦耳的音调。这种音调就是所谓的“涡流尾迹效应”。让人深思的是,人类经过漫长岁月进化而成的听觉器官的内耳结构也具涡旋状。这是为便于欣赏古希腊人的风鸣琴吗?还有我们的指纹、发旋等等,这种审美主体的生理结构与外在世界的同构对应,也就是“内在”与“外在”和谐的自然基础。   有人说数学美是“一”的光辉,它具有尽可能多的变换群作用下的不变性,也即是拥有自然普通规律的表现,是“多”与“一”的统一,那么“自然律”也同样闪烁着“一”的光辉。谁能说清e=2.71828……给数学家带来多少方便和成功?人们赞扬直线的刚劲、明朗和坦率,欣赏曲线的优美、变化与含蓄,殊不知任何直线和曲线都可以从螺线中取出足够的部分来组成。有人说美是主体和客体的同一,是内在精神世界同外在物质世界的统一,那么“自然律”也同样有这种统一。人类的认识是按否定之否定规律发展的,社会、自然的历史也遵循着这种辩证发展规律,是什么给予这种形式以生动形象的表达呢?螺线!   5.自然律的哲学有人说美在于事物的节奏,“自然律”也具有这种节奏;有人说美是动态的平衡、变化中的永恒,那么“自然律”也同样是动态的平衡、变化中的永恒;有人说美在于事物的力动结构,那么“自然律”也同样具有这种结构——如表的游丝、机械中的弹簧等等。   “自然律”是形式因与动力因的统一,是事物的形象显现,也是具象和抽象的共同表达。有限的生命植根于无限的自然之中,生命的脉搏无不按照宇宙的旋律自觉地调整着运动和节奏……有机的和无机的,内在的和外在的,社会的和自然的,一切都合而为一。这就是“自然律”揭示的全部美学奥秘吗?不!“自然律”永远具有不能穷尽的美学内涵,因为它象征着广袤深邃的大自然。正因为如此,它才吸引并且值的人们进行不懈的探索,从而显示人类不断进化的本质力量。
【哲学】天人合一之路 我讨论中华民族传统哲学,主要论点都是以“易”(变化)为本,为此,做一下声明: 1.中华民族传统哲学是以人为本的哲学,讲究的是将自我融入自然——天人合一。这个自然不同于大自然的自然,是“ 自然而然”的自然,其内容更接近常说的世界,包括物质世界、社会人情、人的精神、思维,以及世界的运动变化等一切。 2.不对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进行严格的区分,认为他们都是自然。天人合一不是要把这些概念彻底搞清楚,区分开,找出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人要用“易”把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在分析运用的时候分开,最终的目的是统一到一起。 3.“易”揭示的世界不断变化的本质给出了一个哲学上的结论:终极的世界是人不可知的,可知的只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可知(不知道马恩列毛唯物主义的基础——世界可知论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如果是终极世界可知论,我感觉这好像有点神和上帝的味道,而依赖其存在的组织则更像宗教,笃信终极可知对世界认知较高的人,更像神庙的祭祀)。 下面开始: 易是一个哲学范畴的概念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我认为,一个人觉醒为人,就是有了自我和非我的概念。自我又包括肉体的我和精神的我,要把这两个我分开,分是为了合。肉体的我的第一要务是生存,精神的我的第一要务是思维。非我包括客观的外部世界——自然,和客观外部世界在精神我的投影——世界观。人的任务是根据世界观去改造外部世界满足肉体的我(生存发展)和精神的我的需要(思索求知)。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