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aMWy573
幸运的胖狗
关注数: 5
粉丝数: 28
发帖数: 2,963
关注贴吧数: 2
说数据就说数据,麻烦hbm不要扣锅 世锦赛的时候美冰鞋把票藏了造成票已售罄的错觉,于是hbm大吹特吹美国男单,当然主要是吹其中某人。后来发现原来是美冰鞋藏票,我就发了个帖子澄清了一下,然后又发了个男单热度不如女单的帖子,并且是全世界范围内的,hbm立马急了,把我打成毒刘的吹。那我还发了数据大花比建山好呢,怎么不说我是花吹?数据就是数据,不理解hbm为什么不能接受男女单都糊的状态下,男单更糊,并且急于扣锅。 最后说下拉黑,hbm的上一个号,骂我一顿后立马把我拉黑了,那他换了新号我也必须拉黑啊,不然又给我骂一顿不许我回,要脸不要。 hbm一个劲儿用售票价格来说谁火谁不火,那行啊,世锦赛开始前,女单67,男单50,虽然谁都没卖完,但女单就是比男单火17块
hbm讨论技术麻烦不要夹带私货外加碰瓷 既然有吧友说要分开,那就分开说,麻烦hbm讨论技术好好讨,不要夹带私货也不要碰瓷。 一,isu从没说过外八不如内八。如果你有文件,请注明。 二,isu当年用的示例,标准就行,他们也找不到最优,所以请勿用合格的内八的pre碰瓷最优的外八零pre。
发个数据贴,看看本次男女单热度 鉴于最近老是有人说本次男单怎么竞争激烈,观赏度高于女单,现在就来看一下数据。 这次的男女单冠军都来自美国,其实是非常好的比较样本。如果其中一人来自大国,另外一人来自小国,那在Google trends上,大国因为人数占优,会产生不够公平的比较,本次没有这个问题。 下面先看过去七天在美国的趋势。 图上很明显的显示,女单冠军的热度高于男单。很有趣的是,两者的峰值其实差不多,而且男单峰值甚至看起来稍微高那么一点点,但是女单的后续影响远大于男单。男单在峰值过后热度迅速降低,而女单在峰值后依然保持不低的热度,并且高于后比赛的男单,导致两者过去七天的热度大概是女单:男单 = 7:3。 第二张图是在五十个州里谁热度高。可以看出来,无论哪个州,都是女单热度更高,全国红彤彤一片,甚至男单的家乡也没有例外。
美冰协真是大大的狡猾 男单自由滑今天又放出来一堆的官方票。原来以前是藏着票不放,造成官方票“售罄”的假象,如今估计憋不住了,放出来了。价格低到了46,也不用再吹嘘黄牛那246的溢价了,走过路过的不要错过,买46的就行。蓝色的是官方,红色的是resale。
从开设GPF以来各位选手拿到大满贯的时长 最近看了其他项目老是说最快大满贯,觉得花滑也可以看一下每个奥运金牌选手从第一次拿到三大赛金牌,到达到大满贯,一共用了多长时间。当然这里面的影响因素很多,比如GPF的比赛时间就曾自年底改到了年初,再比如比赛时间每年都是不同的,像是今年的世锦赛可能3月20号结束,但明年就可能四月三号结束。 以下每一场比赛都以gala时间为准,然后计算大满贯所用时长,上表。从本图我们可以看出,最短大满贯是SM组合,或者说是幸运儿大侄子。他跟S姐搭档后,用最快的105天拿到了大满贯。位居第二的是羽生结弦,他用112天拿到了大满贯。这两位都是单赛季拿到了三大赛金牌,完成大满贯,本质没有太大区别,但是2013的GPF结束早了两天,而2014的WC结束晚了五天,导致羽生比大侄子晚了7天达成大满贯。 而SM组合中的S姐,我们可以看出她跟第一个搭档拿到自己的第一次GPF是在2007年,而她跟大侄子搭档拿到奥运金,已经来到了2018年,跨度长达10年。所以毫无疑问的,大侄子是那个天选的最快大满贯之人,直接被S姐带的一飞冲天。
百年奥金战绩排名,仅限男女单 为了建设滑吧,把男女单奥运金获得者拿出来排了一下三大赛。排名规则如下。 1. 排名顺序为奥运>世锦赛>大奖赛总决赛 2. 如果一名选手在役期间没有大奖赛总决赛,那比较时只计入奥运和世锦赛。比如a的年代没有gpf,a拿了1ogg,1wcg。b的年代已经有了gpf,并且b拿了1ogg,1wcg,1gpfg,那a跟b排名相同。 3. 排名只排三大赛,欧锦,4CC,还有青年组的牌子也加了上去,仅作为补充数据,不参与排名。 4. 如果一个选手未参加过某个比赛,数值为空白。如果参加过某个比赛但未获得金牌,则数值为零。 先上男单。
一些有关热度和营销的有趣数据,讨厌羽生的请别进,免得糟心 此贴想说明一件事儿:世界上不是只有一个微博。如果还有第二件,那就是睁开眼睛看看世界,接受事实,不要挣扎。 很多人从二月开始就说某人在微博买热搜,原因是没有一个选手可以这么火。他没有经济公司,好吧,那就是外务省买的。然而作为一个每年要搞崩几次服务器的bug,我真心实意的说,外务省没必要给他全球买热搜,有些网站也买不了。 先从推特开始。 有位于各个国家的粉丝统计了2月8号短节目,2月10号自由滑,还有2月20号gala三天的数据,我把数据整理成了一张表,如下:这里数据并不全,很多并没有统计到,只记录了粉丝放在网上的数据。但就算这样,那三天里bug也最少上了5大洲26个国家的推特趋势。而且非常有趣的是,拉丁美洲竟然有不少人是粉丝,尤其像秘鲁这么一个只有三千多万人,经济也不发达的国家,竟然在自由滑当日出现了40万条推。而整个拉丁美洲,在那三天里贡献了二百五十多万条推,简直有点儿匪夷所思。 还有一个让人震惊的则是印度,一个炎热的,估计连冰场都没几个的国家,竟然也有不少粉丝。印度的奥委会官推应该是个大粉,它甚至还专门写了一首诗:Roses are red, violets are blue, poetry in motion, is Yuzuru Hanyu. 行吧,官方真玩起来就没有粉丝什么事儿了,不管官方安着什么心,这诗还是挺美的。
转发一下:推上对最近的5个顶级男单SP做出的技术分析 简言之这是一个推上的技术咔做的一个技术分析贴,分析了最近这五个顶级男单SP 1. 羽生结弦:Introduction and Rondo Capriccioso 2. 杰森布朗: Sinnerman 3. 内森陈:La Boheme 4. 宇野昌磨:Oboe Concerto 5. 键山优真:When You Are Smiling 作者主要从transitions进行分析,内容基本不包括跳跃。所有人使用同一标准。 我会做简单而不精准的翻译,因为英文一发多就会被删,所以大篇幅英文也不能搬运,只能把大概折腾成中文了,见谅。 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作者原推,用户是@roselinewinte10。我不能放链接,因为一放就删。 作者明确说明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去推下讨论,我不是技术人员,所以不加个人观点,只负责搬运和非精准翻译。 在此向作者表示极大的谢意,起码让我这个外行大致明白了什么叫好的transitions。 作者把/transitions分成了五个部分,然后综合进行了分析。 - Basic power skating: - Basic multi-directional skating: - Basic skating moves: - Complex skating moves: - Difficult turns/steps: 这里先放最终结果,然后回复里会有单人分析: 上图为敬。作者对这张图的解释是 1. 杰森,健山,宇野用了差不多数量的power skating,而羽生用了大概他们的一半。 2. 内森和健山的basic skating 步伐比complex和difficult 加起来还多。 3. 而羽生和杰森,他们的complex加difficult步伐要比basic skating多 总起来说我的理解就是basic skating moves越少越好,complex和difficult越多越好。这点上羽生和杰森做的非常好,而健山和内森正相反。这个图作者的解释是: 1. 杰森,宇野,健山,他们三个的 basic multidirectional skating 比 power skating 要少。 2. 羽生:basic multidirectional skating 比 power skating要多。他的transitions大概占了百分之五十(这个地方我没有看懂,不明白transitions到底指哪几个) 3. 内森:高比例的 basic multidirectional skating,跟别人差不多的 power skating,最低比例的complex skating和difficult turns/steps 我的理解是,羽生最好,杰森宇野健山次之,内森最差。 下面几层我挨个放作者对他们的单独分析。千万千万别给我删帖。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