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子_漂流 萍子_漂流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相信所有的美好都会如期而至所有的幸运都会不期而遇
关注数: 64 粉丝数: 59 发帖数: 939 关注贴吧数: 28
也不知道有没有九零后的和我有过同样的记忆。回忆里都荡漾着甜。 家在山水环绕的小村庄,河水叮咚 鸟语花香。每当清明前后山里的油茶花开的时候最为期待。小时候烧柴做饭的经常要和妈妈去山里捡柴,平时是不乐意去的。而这个季节想着和妈妈去捡柴还不想透露自己的小心思 。 就连步伐都变得轻盈欢快,而目标就是那油茶花 ,去找那一朵朵洁白的油茶花,一朵朵的寻,哪里花多就往哪颗树上找。我想也许你们在纳闷找花干啥呢?哈哈,其实是在找蜜蜂留蜜的油茶花。因为茶花挺大朵的蜜蜂采蜜很喜欢留在茶花里并且还很多。树下经常会长很多撅根找那种大根的老一点的,扯上那么一根,把它弄断然后中间有一根芯,把中间的芯抽出来,就可以当吸管了 是不是就地取材简单方便。然后把那蕨根吸管插入茶花里一下子就把蜂蜜吸走了。那香甜的茶花蜜有的还粘着茶花的花粉,那味道至今都在回味。从入山那刻一片山的寻找,直到恋恋不舍的回家。都可以想象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整个山寻找茶花蜜和她那贪吃的模样。现在想起还在那里笑。 有些记忆和快乐也许是独有的却荡漾着甜。国庆回家又去山后边看到油茶树了,不过不是开花的季节。最后那张图放大都可以看到妈妈养的那只白色的乌鸡,所以即使不算很美丽也不舍得删除。
滕王阁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吸引 最近犯懒,下班之后闲余时间玩弄着手机,听听歌,刷会抖音。无意间刷到关于王勃的讲解 ,在记忆里王勃是神童,其中他的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记忆深刻过目不忘。然而听讲解说这样的千古奇才在作完《滕王阁序》天妒英才竟然掉江而亡。顿时吸引了我的好奇心,因为读书的时候感觉并没有听老师这样讲解过。然后就去搜索王勃的资料......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 王勃聪敏好学,六岁能文,下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秘书监颜师古《汉书注》,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贤)府文学。写作《斗鸡檄》,坐罪免官。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授虢州参军,私杀官奴,二次被贬。上元三年(676年)八月,王勃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年二十七岁。 还有关于他写的《腾王阁序》的时间说法 1,“二十二岁”说。清初吴楚材等注《古文观止》认为作于“咸亨二年”(671年),王勃时年二十二岁。其注云:“咸亨二年,阎伯屿为洪州牧,重修。九月九日,宴宾僚于阁。欲夸其婿吴子章才,令宿构序。时王勃省父,次马当,去南昌七百里。梦水神告曰,助风一帆。达旦,遂抵南昌与宴,阎请众宾序,王勃不辞,阎恚甚,密令吏,得句即报。至落霞二句,叹曰,此天才也。想其当日对客挥毫,珍词绣句,层见叠出,海是奇才。”清人蒋清翊在《子安集注》中亦主张作于“省父”六合县之时。 2,“二十九岁”说。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认为《滕王阁序》是王福峙谪交趾(今越南北部)之后。王勃前往省亲,过南昌而作。“父福时坐是左迁交趾令。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将令其婿作记,以夸盛事。勃至入谒,帅知其オ,因请为之。物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酒曲辞别,帅赠百,即举帆去,至炎方,舟入洋海溺死,时年二十九。”这里所说的“二十九”是虚岁。 然又去看他写的《腾王阁序》其中的这一段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译:我王勃,地位卑微,只是一个书生。却无处去请缨杀敌。虽然和终军一样年已二十一,也有投笔从戎的志向。我羡慕宗悫那种“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英雄气概,如今我抛弃了一生的功名,到万里之外朝夕侍奉父亲。虽然称不上谢家的“宝树”,但是能和贤德之士相交往。不久我将见到父亲,聆听他的教诲;今天我侥幸地奉陪各位长者,高兴地登上龙门。假如碰不上杨得意那样引荐的人,就只有抚拍着自己的文章而自我叹惜。既然已经遇到了钟子期,就弹奏一曲《流水》又有什么羞愧呢? 也不知大家对于王勃这《滕王阁序》时间的看法。
去过很多地方属在珠海呆的时间最长了,也不知道何时就喜欢上这个美丽而干净的沿海城市。每当星期就和好友约着出去走走,秋末冬初的季节最适合的是爬山了.... 珠海的第一高峰属黄杨山虽海拔不高却蜿蜒绵亘,也被人传的颇为神奇,适合多人结群爬山 ,景点居多,其中金台寺和黄杨八景远近闻名,体力一般的可选其中一处攀爬。 其实我更喜欢爬尖峰山 ,它的风景优美也容易爬完,花上半天的时间就可以了。甚至可以一人,或者一两人即可,轻装上阵一瓶矿泉水就好。虽然山不大但每次去爬尖峰山的人却络绎不绝..... 就这样在心情美丽,或者不是很美丽的时候,就约着朋友,一起爬山。珠海的秋天一般都是晴空万里,有时湛蓝的天空飘逸着几朵白云格外的美。我们雀跃的像只小鸟,在山路上奔跑张开双手深情的呼吸着新鲜空气,听着歌看着沿途的美景 谈笑风生,顿时感觉所有的忧愁和烦恼都没了。我们快爬到山顶的时候正好看到那落日渲染在山间,城市的朦胧和山的秀美被落日染的绯红......我们就这样静静的欣赏着它的美,也不想打破它的静...... 慢慢的夜越来越黑,只感觉一点点的光,珠海城灯火通明艳丽繁华,而我们在喧嚣和车水马龙的另一端静静地看着这座城,感受着它。 如果当你觉得心中烦闷而压抑的时候不妨试试爬爬山,亲近大自然,感受一下它美好,愿那些烦恼如一阵微风轻轻的飘散,快乐随之而来。也许这也是我不知何时就喜欢上了爬山的原因?
我们都曾受过伤,却有了更好的人生 虽然我们现已经长大或许每个人童年都曾受过伤害或多或少。但大多数都能走出来,而有的却成为了人生的困扰 一生在治愈..... 爷爷奶奶那辈重男轻女思想严重 以至于妈妈只生了我和姐两 不受奶奶待见,经常挑唆爸妈两个离婚,妈妈性格软弱经常被欺负 而她不会反抗只会在那里哭泣。回忆里最多的是妈妈难过哭泣的场景.....,小时候挣钱不易 而我体弱多病 花了不少钱也是原因之一吧爸爸就选择外出打工好多挣点钱,那时候出去打工的人不多,而妈妈更怕一个人带不好我们两个 还要农忙 哭着闹着不让爸爸外出,可他还是选择了出去.... 就这样妈妈一个人拉扯着我和姐 日子过得极为辛苦,而爸爸外出分钱都未往家里邮寄 姐姐上学而且我也即将上学的钱都是妈妈东借西凑来的。拮据到炒菜连盐都买不起 妈妈叫姐去像奶奶借杯盐 奶奶都没有给姐姐.....生活上的苦对于幼小的我们压根算不上什么,而最怕的就是妈妈被生活逼迫那双哭泣的眼...,所以就算受同学欺负或者大人欺负我们也从未提起...... 最难以忘记的是那次 我和姐姐同村里几个小伙伴一起去割草路过橘子园她们都去摘橘子吃 只有我和姐姐不敢摘 怕被骂。结果不一会儿真有个人出来看橘园发现橘子被摘了 看到我们几个就一口咬定 说姐姐偷了他家的橘子,尽管我们怎么说都没有用。直接跑到家里对妈妈一顿臭骂,要妈妈给他一个交代要么就罚款,妈***哭了,当时心里很难受生气也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 当时是九月份晚上非常的凉爽天空依稀的点缀着几颗星星 妈妈拿了个手电筒带着我们出去玩 顿时觉得不愉快的心情好了很多。我们手拉着手走到村子热闹的地方 感觉好像村子里的人大多数都来了,觉得挺好奇的。可更让我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妈妈突然把姐姐的手甩开了以前的温柔顿时消失了 直接一脚把姐姐踹到在地上,我瞬间就懵了 就那样呆呆的看着妈妈打姐姐...,又踢一脚然后说"叫你又不要偷人家的东西不听话去偷人家的东西..."我哭了,拼命的抱着妈妈不让她打姐姐 姐姐也哭了即使挨打也不承认 ...而一村子里的人老老少少都在看热闹,叫我妈妈打姐姐,竟然没有一人去劝....。我看着那一张张面孔心中充满了恨意,幼小心灵中所受委屈和被冤枉的不满.....,而当时更恨的是爸爸,他死哪里去了呢 把我们扔在这里受苦,而别人家的孩子是多么的幸福....也不记得过了多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人群散尽只剩下我们三人...妈妈抱起了姐姐我拽着妈妈的衣角慢慢的回家了,那晚的夜是那样的黑又是那样的长,夜凉如水妈妈抱着姐姐哭了一晚上说 怪自己无能,保护不好我们..... 从那事之后对我们姐妹俩发生很大的影响,直至初中学校有人丢东西老师都会怀疑是姐干的...时隔多年问起姐这件往事才知道看似满脸微笑的她 而背后的自卑和缺乏安全感的她又有谁懂......。其实自己也是觉得感受不到父爱,遇事静静的埋在心里不想与爸妈诉说,内向又自卑更不好与人交往,到了高中了才慢慢的变好.....,然而内心却挣扎有种想逃离的感觉...... 随着时间的流逝往事一幕幕回忆,这事由隐隐作痛到慢慢的释怀,长大了也理解了父母。有一天无意间看到了这本书《Supernormal》我们都曾受过伤,却有了更好的人生 。才发现原来大多数人的童年都受到过伤害 ,有的人会有很多种方法来和解让自己的人生更美好...也深刻体会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幸运的人一生都在回味童年,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同样婚姻也是一样,影响的不紧是自己还有孩子那颗幼小而脆弱的心灵.....
浅忆童年 时隔多年回忆总是浅浅的,然而给与最多欢快的时光就是门前那条清澈的的小河,杨柳飘拂,鱼儿在河面跳跃空气中夹杂着清新的水草味,中间有个岛我们把它取名为沙丘,上面长满了鲜嫩的青草...... 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小姨带着表妹来我家玩,她家门前没有河。表妹长的很漂亮 长长的头发编着一头细长辫子 水灵灵的大眼睛白里透粉的脸蛋,穿着裙子像小仙女一样。 她一只手拉着我的小手一只手提着小桶,我呢就赶着牛儿去河边的小沙丘放牛。火辣辣的太阳我们一点都不嫌晒,因为我们把牛儿赶到沙丘就可以玩水了。虽然大人叮嘱不要玩水,我们才不管呢,在河里游泳嬉戏玩的不亦乐乎,累了我们就提着小桶捡铁螺,逮螃蟹,身上的衣裙在我们身上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直到傍晚时分我们两个一起赶着牛儿,提着小桶收获满满的哼着歌儿回家。 也因我们疯了一天回家躺床上就睡着了,直到妈妈做好饭叫我们两个去吃饭,我懒散的起了 看着表妹通红的脸蛋叫她 她竟然都不理我,我想应该是她太累了,可小姨跑进来看着她通红的脸蛋摸了摸额头,又摸了摸自己的额头,说表妹额头有点烫,应该有点烧 脸蛋红扑扑的应该有痧,小小年纪的我听得一愣一愣的,问咋办呢?小姨笑着调侃我说你妹妹想吃豆角酥了 你要不要吃,我可高兴了满口的答应说想吃。可却听到小姨叫我妈拿一碗水过来,我妈双脚夹着表妹的脚让她坐着我妈大腿上头靠着我妈胸前,一只手抱着她 另外一个手把表妹后面的头发弄上去 露出后颈 小姨用手沾了点水 两手弯曲夹起表妹后脖子的肉然后松开然后再夹起 顿时清脆的 叭 叭声响起。哎呀,原来是揪痧呀,我知道可痛了因为我也被揪过,连忙说小姨小姨我不吃豆角酥了。却忍不住好奇的去看 刚开始表妹没有应 也不喊痛,没有一会儿揪了两条长长的红黑的痧,又开始揪侧边脖子了,那清脆的声音继续响起,表妹竟然醒了叫痛了,我在心里暗暗的得意 原来不是我一个人怕痛。不一会儿她哭了不让揪,然后我小姨眼瞪了表妹一眼 说老实点不许哭。哇!好厉害 表妹竟然立马就不哭了....,清脆的声音继续响起 我也不敢大声出气就那样看着小姨给表妹揪痧。表妹呢竟然强忍着痛一声都不敢吭,我妈在那里说痧还挺重的...,我就那样目睹着表妹那白白的脖子上爬满了一根根痧条 黑中透红,有的还起了小泡泡,白红相见的脖子还真和小姨说的豆角酥相似,竟然偷偷的笑了。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小姨把表妹的脖子揪满了痧才停手了 一把捞住我,我的小心脏扑通扑通跳了起来 慌忙的挣扎开了,跑着出去 说不要 不要,小姨我不吃豆角酥了...... 直至今日表妹小时候的模样还在我脑海里,还有她那脖子上漂亮的痧,我想当时她应该被揪的很痛吧....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