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随来了
相随来了
关注数: 9
粉丝数: 456
发帖数: 1,547
关注贴吧数: 8
求吧友帮忙 谁有卖钢制衣柜的联系电话 家里自己用,想买两个钢制衣柜,平时见到开车拉着卖的,没有留手机号,谁知道厂里或者店里的电话,麻烦给说一下,谢谢
永城市三洋铁路客、货车站规划设计方案研讨会召开 12月19日上午,永城市三洋铁路客、货车站规划设计方案研讨会在市政府四楼会议室召开。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宗岩,市政府党组成员、芒砀山旅游景区管委会主任张福光出席会议。 会上,规划设计单位负责人介绍了永城市三洋铁路客、货车站及配套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方案,并提出具体要求;与会人员畅所欲言,充分发表了对规划设计方案的意见和建议,并与规划设计专家作了深入研究与讨论。 据悉,三洋铁路跨河南、安徽、江苏3省13个省辖市、27个县(市、区),西起三门峡,与陇海铁路和蒙华铁路贯通,向东依次连接焦柳、京广、京九、青阜、京沪、宁启铁路,至江苏洋口港出海,线路全长约1100公里,是我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铁路动脉。(记者 张 朋)
洛阳“上岗”的盾构机已达8台 来认识一下这支“盾构机大军”吧 昨日,在地铁1号线长安路站施工现场,“牡丹7号”盾构机顺利始发,这也是我市地铁建设“盾构机大军”中的第9员“猛将”。至此,除了“牡丹5号”盾构机,我市“上岗”的盾构机已达8台。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支“盾构机大军”吧。 “服役”于史家湾站到塔湾站的“牡丹1号”盾构机 ●“牡丹1号” 去年11月26日“上岗”,“服役”于史家湾站至塔湾站,掘进区间长1168米。 至今年6月20日0时20分,“牡丹1号”盾构机历时177天完成史家湾至塔湾站区间的南线掘进任务,实现该区间的单线贯通。这也是洛阳地铁开建以来首个贯通的隧洞。 经过修正后,“牡丹1号”盾构机将再次“上岗”,掉头从塔湾站向史家湾站掘进,完成两个车站间北侧隧洞的施工。 “牡丹1号”盾构机也是“洛阳地铁洛阳造”迈出的第一步。去年6月16日,由市轨道公司、中信重工、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中信铁建重工掘进装备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洛阳地铁首台盾构机“牡丹1号”同时下线。“服役”于史家湾站到杨湾站的“牡丹2号”盾构机正在吊装 ●“牡丹2号” 今年3月28日“上岗”,“服役”于史家湾站至杨湾站段北侧隧洞,掘进区间长1.6公里。该盾构机直径6.4米,整机总长约85米,采用电力驱动,动力更足。按照计划,“牡丹2号”盾构机预计今年10月完成该区间的掘进。 ●“牡丹3号” 今年5月3日正式“上岗”,“服役”于史家湾站至杨湾站段南侧隧洞,掘进区间长1.6公里。“牡丹3号”盾构机与“牡丹2号”盾构机开启了我市第一个‘双洞’掘进模式。 按照计划,“牡丹3号”盾构机预计今年11月完成该区间的掘进,届时史家湾站至杨湾站区间有望实现“双洞”贯通。 ●“牡丹4号” 今年5月31日“上岗”,“服役”于启明南路站至塔湾站区间南侧隧洞,从塔湾站向启明南路站掘进。“牡丹7号”盾构机大刀盘 ●“牡丹7号” 就是今天的主角,刚刚开始“服役”。该盾构机是由中信铁建重工掘进装备有限公司制造的土压平衡盾构机,总长约84米,重450吨,直径为6.4米。“牡丹7号”盾构机的始发井位于长安路与西苑路交界处,负责从长安路站至上海市场站南侧隧洞的掘进,掘进线路长523米,将穿越7栋房屋,最深埋深26.4米,最浅埋深9.8米。所穿越区域包括黏土、粉土、黄土状粉质黏土、粉质黏土、卵石等地层结构。该盾构机预计施工两个多月,有望于9月底实现该区间隧洞贯通。“服役”于应天门站到丽景门站的“牡丹13号”盾构机 ●“牡丹13号” 今年5月29日“上岗”,“服役”于应天门站至丽景门站南侧隧洞,掘进区间长800米。该盾构机直径为6.47米,长约85米,总重约450吨,是一台“洛阳造”的土压平衡盾构机,由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洛阳有限公司生产制造。 它也是盾构机大军中知名度较高的盾构机之一,因为它就是刀盘上开出了“牡丹花”的盾构机。本报还为它组织过“粉丝见面会”,300余名晚报读者报名参加,最终45名读者成行,他们还收到了包含“牡丹”盾构机明信片和U盘的定制大礼包。 ●“牡丹14号” 今年7月5日“上岗”,“服役”于应天门站至丽景门站北侧隧洞,掘进区间长780米。“牡丹14号”盾构机全长约86米,总重约500吨。 它与“牡丹13号”盾构机一起“服役”于应天门站至丽景门站区间,该区间成为1号线继史家湾站至杨湾站区间后,第二个实现双线同步掘进的盾构机作业区。按照施工计划,该区间有望于9月底实现双线洞通。 ●“牡丹16号” 今年7月16日正式“上岗”,“服役”于七里河站至牡丹广场站南侧隧洞,掘进区间长683米。“牡丹16号”盾构机直径6.47米,长约85米,总重约450吨,是一台“洛阳造”的土压平衡盾构机,由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洛阳有限公司生产制造。该区间预计施工两个多月,9月25日有望实现隧洞贯通。 ●“牡丹5号” 今年7月14日下井,已整装待发,预计8月14日正式“上岗”,“服役”于启明南路站至塔湾站区间北侧隧洞,掘进区间长729米。(洛阳晚报记者 连漪 通讯员 马毓鋆/文 记者 杜卿/图)
永涡路改建工程将于6月底实现全线通车 近日,记者在永涡路改建工程现场看到,工人正在紧张施工,工程进展顺利。 永涡路由于修建时间较长,且交通量日益增大,导致纵横向裂缝、龟裂、路面修补随处可见,部分路段坑槽连片,损坏十分严重,影响过往车辆通行。为此,我市决定对此路段进行改建,提升公路通行能力,并于2017年6月正式开工。 永涡路改建工程是我市2017年“八大工程”中交通骨干网项目之一,是市政府和中建七局采取PPP模式合作建设的第一个公路建设项目。该工程起点位于S201永登高速北600米处,路线沿S201南行,经新桥、马桥,至项目终点豫皖省界。该工程全长22.873公里,双车道二级公路,设计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17米,路面宽14米,项目总投资为13783万元。 自开工以来,业主单位和施工单位倒排工期,抢抓时间精心施工,确保质量。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共投入人员200余人,投入铣刨机、洒水车、挖掘机、冷再生机、压路机、推土机等各种机械车辆共35台(辆),投入双钢轮压路机2台、振动压路机2台、胶轮压路机1台、稳定碎石拌合站1座、沥青混凝土拌合站1座。 经过项目部全体人员近1年的努力,目前路基工程、路面基层、路面下面层已施工完毕,路面上面层正在铺设,跨永登高速桥正在进行箱梁架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000万元。特别是近段时间,项目部积极组织人员、机械进场,为了实现S201永涡路改建项目早日通车,项目加大人员和机械投入,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倒排工期,预计今年6月底实现全线通车。 施工中,作为主管部门,市公路局和市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对工程严格监管,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为确保工程进度,按工程工期进行任务分解,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定期开展项目质量、安全和进度的检查。同时,在市公路局和沿线乡镇的积极协调下,也为项目施工创造了良好的施工环境,确保工程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项目完工后,将与周边的济祁、永登高速公路,G311、G343、S327、S325等干线共同构建更加合理的道路运输结构,形成便捷、高效的公路网络,为我市由区位优势向交通优势转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建设豫鲁苏皖交界地区充满活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永城提供有力保障。文/图 记者刘丹
新桥乡成为历史,以后是新桥镇了
永涡路和南外环路建好后,李寨到城区最多40分钟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2017年,我市政府工作报告把交通骨干网工程列为“八大工程”之一,要求高标准、大力度推进交通骨干网工程,着力打造全城道路畅通体系,凸显区域发展优势,构建大交通格局。 12月13日,在我市新增G343豫皖交界至永夏界段改建工程沱河大桥施工现场,塔吊林立、车辆穿梭、机器轰鸣,一派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这是我市实施交通骨干网工程的重点工程之一,也是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具体体现。 该工程是市政府与中建七局合作的首批采用PPP模式建设的项目,总投资约13亿元,全长约45.054公里,其中完全利用南外环路1.55公里,建成后对于缓解市内交通压力、疏导过境交通和提升公路交通运输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不仅于此,S201永涡路口至豫皖交界段改建工程也是采用PPP模式运作的项目,全长22.8公里,2017年累计完成投资1亿元,公路的拓宽和修建将为沿途乡镇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便捷,对货物和粮食蔬菜的运输提供良好的通行环境。永涡路和南外环路建好后,李寨到城区最多40分钟,可实现市内1小时交通圈和半小时交通圈的目标。 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是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程中必须全力补齐的“短板”。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就要求在更高水平上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重要基础支撑。2017年,我市农村公路建设里程304.36公里,其中县乡公路40公里,农村公路264.36公里,桥梁18座500延米,现已完工51.659公里,农村公路通行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内陆城市想要发展,必须向天空、河流要资源。今年,沱浍河复航工程计划全年完成投资7000万元,目前,航道工程、大青沟船闸、黄口船闸主体工程、曹楼桥主桥、黄口船闸跨闸公路桥主桥已完工;圣大通航永城机场施工道路、施工用电、工人宿舍已完成,进入放线施工阶段。 如今的永城,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农村公路纵横通衢畅八方,犹如活力四射的“生命线”,穿越于豫东大地,滋润着全市百姓,一个高效便捷的区域性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将呈现在人们面前。(记者刘丹)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