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大高楼 盖大高楼
关注数: 0 粉丝数: 14 发帖数: 7,943 关注贴吧数: 2
人在他乡时(转) 长大的感觉很奇怪,尤其是身在他乡时.这么多年来,总是不停的做着各种奇怪的梦,然而无一例外的是每一次梦里都在不停的飞;飞过那一重重的山峦,飞过那一重重的屋脊,飞过手里总是拿着把戒尺的私塾先生的家,飞过那条拼了命也游不过去的小河……醒来时虽然还是软绵绵的躺在床上,可是那种会飞的感觉却是那样真实而甜蜜。人在他乡时,总是要被自己的欲望折磨。对金钱的欲望,对权力的欲望,对性的欲望!当然最多的还是对家乡的欲望!如果有的选择,我想多数人会选择叶落归根,人也总是要成家的。做一个无拘无束的浪子,虽然也有很多快乐,可是欢乐后的空虚和寂寞,却是很少有人能忍受。人在他乡时,一定要学会哭,学会笑,学会悲伤,学会害怕,否则就没有意思,因为一个人只要活着,那他就该会哭,该会笑,会高兴,会悲伤,也会害怕才对,否则他就和一个死人没区别。流浪虽然像是癌症一样,你想治好它固然不容易,想染上这种病也同样不容易。人在他乡时,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往往会有些秘密是自己都不知道的——路本是同样的路,只在乎你怎么样去走而已。人生的路也是这样子的。一个人只要还会笑,就不能算是无药可救的人。就是最丑陋的人,脸上若有了从心底发出的笑容,看起来也会显得容光焕发,可爱得多。可能流浪并不是我们最好的选择,然而一个人只要还活着,就难免做些自己本来并不愿意做的事;每个人一生中都要做一些他本来不愿做的事,他的生命才有意思。世上再也没有比寂寞更难忍受的事,可寂寞又何妨呢?死人是不会寂寞的,只有活着的人才会觉得寂寞,只有活着的人才会有这种总是会令人冷人血液骨髓的感觉,那至少总比什么感觉都没有的好啊他乡的你好吗?春节快来了,不要因为不能回家而难过,也不要因为不能回家而哭泣,记住——想家其实永远比回家更美!哪怕是凄楚的美也好过不经意写在脸上的哀伤~祝福远在他乡的朋友们——祝愿大家幸福,健康!
我们还能见几次父母(转) 晚上,我和朋友到一家“湘味餐馆”吃饭,三杯两盏淡酒下肚,我们不约而同地谈到家,谈到父母,谈到故乡。朋友问我,春节回不回家?我不加思索的回答,不回。我找了很多理由:腊月二十六才放假,路上得花四天多;春运车费太贵车票太紧;上班时间早,在家待不了几天……朋友打断我,一脸的苦笑。 他痴痴地盯着手中转动地酒杯,壁灯柔和的红光映在他的脸上,若隐若现。旁边,有几个和我们一样大小的年轻人,正在谈论买车票回家的事情,抱怨票难买,家难回。 朋友听罢,端起酒杯,对我说:“这里有家的影子。”然后,一饮而尽。 我知道,朋友要醉了。朋友说:“我没醉。你算算,这辈子我们还能和父母见几回?”我顿时紧张起来。 有人说,家就是有个人点着灯在等你。小时候,散了学,肚子饿得慌,急匆匆的往家里赶。翻过一个山头,见远处山脚下袅袅升起的炊烟。那是母亲在做晚饭。长大后,每每看到那缕慢慢蒸腾到天空的淡青色的烟霭,总会莫明其妙地激动起来。 四年级的时候,我转到镇上念书,离家三十多公里,平时少有时间回家。从此,我便渐渐远离了父母,远离了家,远离了屋顶的炊烟。 一年回家两次的习惯,是从高中时候开始的。我念高中是在县城,距家二百多公里,汽车在山路上盘上盘下,往往要走半天。听父亲讲,过去没有通车的那会儿,镇上的干部到县城开会得提前三天出发。 那时候,家信成了我与故乡与爹娘唯一相连的纽带。爹娘的信大都极为简短,常常是说庄稼长势很好、家里一切都好之类的话。读爹娘的信,眼里每次都要被一些辛酸的东西包围着。 上大学时,回家变成一年一次,或者两年一次。现在工作了,在更加遥远的地方,抬头看着日落的方向,回家只是一种极为诱人的奢望。 现在,在我的内心里,家的概念已经变得抽象起来,我竟然找不出一句完整的话语来阐释家的内涵。重重迹象表明,我离故乡渐远,离家渐远,离爹娘渐远。 朋友说:“你算算,爹娘现在五十多岁,假若他们能活到一百岁,我们保证一年回去一次,还能见几回面?倘若有事耽搁,两年或者更长时间才回去一次……”我打断朋友的话,端起酒杯猛一仰头,随即,剧烈的辣味冲击者全身的每一根血管,让人热血奔涌。 第二天,我回去了,我已经有两年没有回家了。 漂泊在外的人看完之后给家打个电话吧!!!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