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_安静 依然_安静
关注数: 77 粉丝数: 148 发帖数: 15,833 关注贴吧数: 2
【阑珊夜话】——.Оo随笔o○——感谢 这篇文章是前些天就想写的,可是因为懒而没写,当时真的是充满了感激与感动,但现在心情却有些失落.所以可能写出来的味道就多了些感伤吧.也不知道写出来的东西是真是假,现在的心里还是那样想的吗? 虽然感恩节已经过了n天,但是我还是想感谢一些人,这些人不是我的父母,也不是我的同学,朋友,总之,不是一些认识的人.但同样也不是陌生人,而是一些比陌生人要熟悉,比认识的人要陌生的所有在网上聊过天的朋友.感谢你们一直陪伴着我.我喜欢在群里聊天的感觉,因为那不是单独的跟某个人聊,而是一群人,这会让我感觉很温暖,有很多人陪伴着我,一点也不会孤单.记得暑假的时候是最热闹的.开玩笑,互损,聊天,打闹我们无所不做.可是不知道是不是天气的缘故,天冷了,群也变的凄凉了.好可怕哦.刚开学的时候,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内向的我当然不能很快适应,好孤单,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我盼望着星期六的到来,因为到了星期六,就能和你们在一起聊天,在一起玩耍,喜欢在家的感觉,即使一个人,也不会孤单.可是现在,即使回到家,也没有了温暖的感觉,真的好凄凉啊.但是最后还是想说一声,谢谢. 只是现在觉得什么都很虚,不知道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不知道现在写的时候还是否是真心的,但至少当时有过这样的感觉(请相信,至少曾经真的很感谢你们)然而现在,对这个世界都充满了疑问. 这只不过是我的一些感慨罢了,如果觉得写的不好,尽可以删贴.
【阑珊夜话】新华社:专家呼吁,中小学生亟需职业规划 新华社:专家呼吁,中小学生亟需职业规划 北京频道 ( 2007-11-12 10:55:36) 稿件来源:新华网北京频道 新华网北京11月11日电(记者刘浦泉)“我们自己走了不少弯路,不能让孩子再走弯路。”国内第一个将职业规划带入中学课堂的北京人大附中专职职业规划师、北京前方导航教育公司首席专家吴志兰11日在北京举办的一次讲座上呼吁,中学生亟需职业生涯规划。 所谓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让中学生尽早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学会职业决策,从小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目标,从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锻炼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据吴志兰介绍,我国高等学校职业指导发展很快,但中学职业规划意识仍十分模糊。国家相关部门对中小学生职业规划研究已开展多年,但从来没有正式进入过课堂。对北京人大附中近1000名学生调查显示,中小学生以及家长对职业规划的需求非常强烈,96%的学生已经有明确的职业倾向,但他们仍然必须应付的是不断加码的升学考试压力。 “一个观念的转变,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吴志兰说,如果孩子能在中小学期间就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能力有所了解,知道自己以后将从事什么职业,并对这一职业和涉及的专业进行一些探索和研究,那么,他们在选择专业和职业的时候就不会盲目,在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上就会少走很多弯路,而不是等大学毕业后还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做什么。 吴志兰介绍,美国孩子从6岁就开始有了职业意识的开发,职业生涯发展指导贯穿小学、中学和大学,孩子从小学开始就在为自己长大后要从事的职业做知识、技能、综合素质上的准备,并为提高综合素质而参加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活动、职业体验、兼职工作。 然而,我国中学生虽然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但意识到如何实践自己人生理想的学生只是极少数,“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仍是唯一出路。一项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70%的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满意,一些大学校园内为此出现了专业“跳槽”现象,还有一些大学生甚至毕业时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 “职业规划要趁早,人生设计在童年。”吴志兰指出,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大学,也不是为了一纸文凭,而是为了今后有一个自己喜欢的、一提起就两眼放光的工作。要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就应从中学开始思考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将来愿意从事的职业,提前了解相关职业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有目的地强化相关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积极参与相关社会职业实践活动,炼就相关职业需要的从业能力。 针对有些家长盲目左右孩子职业选择的问题,吴志兰指出,家长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孩子的未来让孩子自己选择,尊重孩子的兴趣和个人爱好,家长要做的不是替孩子决策,也不是将孩子抱着不放手,而是为孩子提供一些精神上的支持和信息上的帮助,让孩子自己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完)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相关内容,请在百度或google中输入“前方导航”或是“前方教育”进行搜索即可。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