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麒麟8883 玉麒麟8883
关注数: 6 粉丝数: 34 发帖数: 489 关注贴吧数: 21
第一次学习嫁接桂花,居然活了,太高兴了! 今年3月,山东好友给我赠送了两棵桂花,但由于快递公司野蛮装卸运输,等收到时,这棵老金桂的接穗已经从嫁接部位折断掉下,看着那叫一个心疼啊。看吧中前辈经验介绍,桂花一般靠接要到天气最热的时候,芽接时间也要到清明前后气温回升,树木汁液开始流动时才行,3月明显嫁接时间有些偏早。可不嫁接,接穗就要白白浪费丢弃,以后再找接穗邮寄路途远,也不容易活。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开始自己的第一次嫁接,接穗主枝5厘米以上有4个小分叉,每个分支都有筷子头粗细(我准备把这4个小枝条剪下做新接穗用)。我把最近从桂花吧中学习前辈嫁接桂花的流程一遍遍在脑海中回忆:先将流苏主干顶部用利刀削平,露出新鲜的木质和树皮,保留了原接穗和流苏嫁接愈合在一块的残留部分,然后在主干的其他4个角度根据四个枝杈粗细不同削开了4个不同大小的三角槽位,然后再将剪下的4个分支削出一个能和主干开槽相吻合的创面,依次将四个小枝条镶嵌到开好的槽中,呵呵,那可真叫个狼狈啊,蹲在卫生间内,满头大汗,手忙脚乱,最后总算是把这4个小枝条顺利的安置到了相应的位置,我用3M绝缘PVC胶带缠住嫁接部位,固定好接穗,可怎么都不会将流苏顶部的创面和嫁接的4个分支完好的包裹好,呵呵,可真丢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将嫁接创面包裹好。包好接穗后,我用一个很大的透明塑料袋将桂花和花盆整个罩起来,以减少接穗水分蒸发和提高盆内温度,在剩下的这些日子里,我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爬在花盆边上透过塑料袋看接穗的变化,一周没动静,两周没变化,第三周,看到接穗有小芽萌动,呵呵,应该有活的迹象了,真的好开心。又过了一周,小芽已经有1-2厘米长了,我将保湿的塑料袋撤下,让她接受自然环境的锻炼。今天看,接穗已经有5厘米左右了,但我还不敢确定是不是真活了,特拍照到吧内请各位前辈、老师看看,我自己嫁接的桂花是不是真活了,多谢!
新来的桂花迷,请各位吧内的老师多多关照! 我来自航天故乡甘肃酒泉,今年37岁.由于自幼受父亲喜爱花草的熏陶,在我很小时,就开始跟着父亲学种一些小草、小花。 1994年,我被单位委派到南京邮电学院学习,在南京中山陵,我第一次闻到了桂花的香味,那是一种沁人心脾的味道,让我至今难忘!从那时起,我便有了自己种一棵桂花树的念头。随着年龄增长和有了自己温暖的小家庭,我对花的喜爱程度也与日俱增。刚开始,我什么花都养,阳台有限的空间被各种花草挤的满满当当,桂花当然也在这些花草之中。但由于当时对桂花的习性和养殖知识了解的非常少,那棵小四季桂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很快便被我从茂盛的状态养成了干枝,从此,在自己的映像中,一直觉得桂花在我们这里极度不好养!从此,我的养花兴趣慢慢发生了转变,阳台只剩下了君子兰和几盆仙人球。但桂花给我的记忆,却是那样的深刻。 今年十一,单位组织外出旅游,当从重庆机场到市区时,一股股久违的、熟悉的、在心底藏了N久的花香又透过车窗沁入我的心肺,那是桂花的香味,绝对是,眼睛以极快的速度搜索着路旁一棵棵树木、花草。很快,路旁那一棵棵开着米黄色小花的树木便被我锁定,那熟悉的香味正是从这些桂花树上盛开的花朵中散发出来的。从重庆开始到旅行结束,我对行程中所有能看到的桂花都格外留意,只要有机会,总要凑到树下,一遍遍尝(闻)那甜甜的花香。在行程快要结束时,我还特意到西安最大的花卉市场,专程去看桂花卖场,但由于基本都是工程林木,终没能如愿。回家后,按耐不住内心对桂花的渴望,在淘宝从江苏宿迁买了两棵8年的桂花(当时没发现有桂花吧),当迫切的等到桂花到手后,看着它们,心中的渴望得到了满足。那一夜,睡觉都是笑着的.....。 在随后的日子,我无意中发现了《桂花吧》,看到了吧内一个个精彩的帖子和老师们鬼斧神工的作品,这时,我才知道桂花有南北养殖差异、桂花是需要嫁接的、桂花也需要冬眠等等知识。看着吧内美乔灌园叟、青州桂艺园、浮丘老农、罗庄散仙等大师一件件精湛的作品和对桂友细致耐心的回帖,我深深的喜欢上了《桂花吧》。我真心的希望,各位老师和朋友们能接纳我,通过向你们学习,提升我对桂花知识的了解和喜爱,也想通过《桂花吧》能和各位成为好朋友! 谢谢!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