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ully😷 scully01
关注数: 3 粉丝数: 8 发帖数: 501 关注贴吧数: 4
陈慧娴_转一个知乎的文章 对于公主一直没有拿到最受欢迎女歌手和金曲奖我其实是耿耿于怀的,这是我在知乎看到的一篇文章,个人觉得写的非常好,言辞犀利逻辑清晰,文章里很多分析结合当年情况确实有如答主所说,非常值得一看,文章有点长,耐心看完!下面是正文- 陈慧娴1984年19岁出道就红,起点很高,当年就得了最佳新人奖,第二年唱片就有了白金销量。到了1987年唱片《变变变》上市一周销量就挤掉谭咏麟,位居第二(第一是张国荣)。当时歌坛正是谭、张争霸之际。她的演绎真挚自然,优美动听,后面有很多女歌手演绎的是小女人的心声,而陈慧娴的演绎方式始终让人觉得是大家闺秀的风范。几年内很快销量超过梅艳芳,24岁退出歌坛跟她疏于应酬,奖项老被挤掉,觉得得不到认可有关。也跟她的知识分子老爸要求她读大学有关。她销量一路走高的那几年1985~1989年很神奇的,每年最受欢迎女歌手都是梅艳芳(那几年中最受欢迎男歌手也曾饱受诟病,还有买奖传闻,被周润发等人公开讽刺过),不管梅艳芳唱什么,十大金曲都有梅艳芳。而陈慧娴经常没有。看看最权威的唱片销量IFPI香港唱片销量统计数据,头10年的(唱片销量是最难做假的,就跟电影票房一样,费钱):1987年IFPI销量冠军:张国荣《Summer Romance》1988年IFPI销量冠军:谭咏麟《拥抱》1989年IFPI销量冠军:陈慧娴《永远是你的朋友》1990年IFPI销量冠军:谭咏麟《梦幻舞台》1991年IFPI销量冠军:黎明《是爱是缘》1992年IFPI销量冠军:张学友《真情流露》1993年IFPI销量冠军:张学友《我与你》1994年IFPI销量冠军:张学友《饿狼传说》1995年IFPI销量冠军:张国荣《宠爱》1996年IFPI销量冠军:张学友《爱与交响曲》 可以看到那些年销量冠军几乎以男歌星为主,先是谭、张争霸,然后张学友几乎一枝独秀。这10年销量冠军女歌手只有陈慧娴一人,其实看具体销量,她这张7白金是超过了前两年的谭咏麟和张国荣的。这就是她为什么后来被称为天后的原因。还有,她是第一个在大陆开演唱会的香港女歌手,1988年。可见她当时人气。张学友当时有三年事业低谷,唱片销量不佳,1988年陈慧娴帮助他,与他合唱《一对寂寞的心》收录在陈慧娴的唱片《娴情》里,这张唱片当年白金销量,确实有帮到他度过底谷。后来张学友也是一直投桃报李的。她退出歌坛,影响挺大的,1989最受欢迎女歌手那次,她人气销量本来风头无两,结果奖项又旁落,陈慧娴黑着脸下台就带着团队走了,没参加后面的歌星合唱……省略几百字,总之某公司公关还是厉害的,放现在得上头条的新闻,当时基本没什么媒体报道……然后下面几年90~93最受欢迎奖全是叶倩文……。可见这种靠投票选的最受欢迎奖,远不如唱片销量来的真实。这就跟听其言不如审其行一样,看行动。最终大家,尤其是香港歌坛的高手们还是会公认,陈慧娴就是当时天后级别的歌手。虽然我看到楼上有人列出了她得的奖项,但她没得到最佳女歌手金奖,很不应该,她这水平必须最佳女歌手啊,应该得金针奖。所以你可以看到,时间越长,大家对她的评价越高,她就是超级天后级别的。这个是用时间检验出来的。她的《千千阙歌》头三个月销量就比梅艳芳的《夕阳之歌》销量高75%(越往后差距越大)。其实《夕阳之歌》从歌名跟原曲一样,到给《英雄本色》当插曲,是占尽了优势资源的,陈慧娴的销量完全是用天赋和唱功硬磕出来的。很多人认为《千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