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定只能等你 注定只能等你
关注数: 5 粉丝数: 43 发帖数: 3,453 关注贴吧数: 6
多飞勤训才是取胜法宝 以夷制夷 实践创新攀高峰 鸽界茶余饭后经常提及一个故事,一个比利时老外米歇尔.范林登从台湾学艺携台湾妻子回到欧洲,回到阔别二十年的欧洲赛场,以他学到的台湾赛鸽技法,一举打败以前的所有鸽友,经常以包揽冠亚军和许多羽前奖赛鸽的惊人战绩树立了自己的辉煌,逼得当地鸽会和俱乐部不得不禁止他参赛。 此类案例在西安也有发生,记得十几年前,台湾一鸽友在西安做食品企业,顺便搭建鸽棚参加西安市的信鸽比赛。当时用他的那套饲养调整方法横扫西安赛场,那时只要有他的鸽子参赛,必定夺前奖。这位台湾鸽友傲视群雄,狂称自己是鸽界老大,打遍天下无敌手,不可一世。 这个现象维持时间不长,很快被西安鸽友打破。因为,当时西安鸽界就有那么一个有心人,他每天派人去监看该台湾鸽主是如何饲养调整赛鸽的,在比赛开始季节,详细记录下他赛鸽家飞次数和时间。关键是还日日尾随他对赛鸽的短训,对他赛鸽短训时间、地点一清二楚,一个赛季下来摸清了他的那套训练路子。之后,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他的矛戳透了他的盾。很快全西安鸽友都知道了台湾鸽友这些赛鸽套路,马上因地制宜加以改进发展,从此这位台湾鸽友远离了前奖,最终悄然地退出了西安赛场。 现在,台湾那套对大家已经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了,而是将台湾与欧洲的训练方法做了综合改良,探索出了适合当地气候和地理条件的赛鸽竞翔技巧与战术,不论育种、饲养、训练、比赛、用药和保健等都做了全面发展。可以说近几年来,中国的信鸽竞赛一点不比欧洲的差。 一位赛鸽强豪说过,现代赛鸽竞赛,尤其是300公里的短距离赛,好种不如好动,多飞勤训才是取胜法宝。按他们的经验,赛鸽训练必须对照信鸽协会或者俱乐部的竞翔计划来制定落实,不怕做不好,就怕做不到。 1、起训时间: 一般从准备参赛的500公里比赛往前推45天为准,秋赛为9月初,春赛为3月下旬。 2、路训计划安排: ①初训期 初训期的目的在于将赛鸽放醒。一般为3日,第1日早7时、午后3时,各放5公里,也可早晨5公里,下午10公里;第2日早、下午各15公里;第3日早20公里、下午20公里。 ②早训期 经过初训期训练后,饲养管理较好的鸽舍,赛鸽可以不用休息,直接将赛鸽跳到50-60公里之间,每日早晨家飞后,于中午将赛鸽再路训一次,赛鸽归巢后下午不再家飞。50-60公里的放飞要达到群放群归,如果训放的赛鸽零零散散地归巢,说明此地的训放还需多次,同时也警示棚内赛鸽状态参差不齐,急需对赛鸽作食、水、药的调整。 一旦50-60公里的初训前期达到了放出训放的赛鸽整齐落下时,就可考虑整休1日后跳放100公里。一般达到此水平从起训应为1周后,整休后即可进入本期第2阶段的训练。这一阶段是训练的关键阶段,一旦起训到100公里,除过天公不作美,最好不要停训。每日待天刚亮,就应将赛鸽放出,100公里连放6天后,一般即会出现丢失赛鸽的现象,所以第7日应该停放,避免将快速、或年幼的赛鸽飞失。待赛鸽休息两日后,可起训150-200公里1次,早训阶段即告结束。 早训期的目的在于,使赛鸽通过训练过肌肉关、心理关,同时落实赛制和主人训育手法,使赛鸽从身体、心理和能力上达到比赛前的基本要求。 以上两个阶段赛鸽已历经了14-16天的路训,训练路程已达1600公里左右,此时赛鸽已经具备了300公里夺奖的条件。 ③比赛期 经过前面紧张有序的训练后,参赛鸽的优劣经过训飞已经显露出来,聪明的鸽友对训练的重点转入了临赛前的因材施训和应赛施训上。 因材施训是建立在鸽主对本棚赛鸽的具体情况,是否处于高峰、巅峰某羽赛鸽已展露出王者之相,所做出的临赛训练计划。此时的赛鸽应以休息储能为主,训练距离要短,应转退到20公里为宜。若不是高手,此时赛鸽训飞20公里归后多不进棚,说明鸽主对信鸽心理和巢性的调整,还不驾轻就熟。 因赛施训:经过早期训练后,在等待300-500公里竞赛期间,应该保证每星期有两次在中午对赛鸽进行50-60公里的训放,有一次训放应在赛鸽交鸽的前一日进行,台湾也有高手,在交鸽的当日天刚亮,训放20公里,以挑起赛鸽的兴奋度。这里要强调的是,鸽主要有严密观察赛鸽的训放飞速,以50-60公里计,好天气鸽群分速可达到每分钟1800-2100米,如果鸽群飞速慢于每分钟1300米,劝你自己先放弃夺奖的愿望,最好不要压钱,因为鸽子状态不到位。 比赛期训练的目的:在于保持调整赛鸽的兴奋度,确保赛鸽的临战状态处于高峰。 ④复赛期的训练 经过300-500公里的比赛和多次训练后再次参赛的信鸽,多已是强弩之末,身体和心理多已超负荷,此时的赛鸽应以少训、静养为主。训练的数量减为1周1次,路程应为50公里以下,同时不可强制家飞,当然对于临赛显现巅峰的赛鸽,可单独因材施训。
怎样使你的赛鸽进入竞技状态 (转载别人的经验文章,学习) 在赛前一个月时,开始着手对赛鸽进行训飞。训飞的距离从8公里开始,依次分别为:8公里、16公里、32公里、64公里、128公里、150公里、200公里。这七个等级的训飞在一个月内完成,如果您鸽子的品系正常的话,8公里放飞将在10分钟内完成。以此类推当您训飞200公里等级时,您的鸽子如果能在3小时左右成群飞回的话,就说明您的爱鸽已经进入了竞技状态可以比赛了。但要注意的是,在观察它们的时候,当发现这些鸽子状态都较好时,可以都进行单独训飞。但主要是在120-150这个距离等级上,一日一次即可。 国内的赛鸽高手也总结了一个自己的高招,也是针对了中短程赛鸽特点制定的一套玄秘的训飞方法。 这套训飞法也是在比赛前的一个月前开始进行,并几乎每一天都不闲着。从比赛交鸽子那天开始倒数的第三十天为第一次训飞日。 第一天:20公里、第二天:40公里、第三天:60公里、第四天:80~100公里、第五天:120公里,依次到比赛交鸽子那天止分别为:50公里、80公里、120~150公里、150~180公里、200~220公里、休息一天、50公里、80公里、120公里、300公里、休息一天、60公里、80公里、100公里、120公里、60公里、80公里、100公里、120公里、60公里、80公里、100公里、50公里、30公里,交鸽子当天应训飞10~20公里。在训飞中,空中飞行时间控制在1.5小时之内。以上每天训飞都要本着一个原则即当一次训飞时间超过3小时时应让它们休息一天。 以上就是关于赛前训飞的些许“高招”,鸽友们若有兴趣的可以试一试! 赛前用药篇 用药是一很敏感的话题,但任何一位鸽友却都又回避不了这个问题。笔者认为,科学的用药不滥用药是现代赛鸽运动的一个发展方向。所以下面将介绍给鸽友们一些经过实践的用药方法以供参考。 赛前一个星期开始用药, 周日:上午喂清水,下午喂护肝的药; 周一:上午喂清水,下午喂清呼吸道的药; 周二:上午喂清呼吸道的药,下午喂清水; 周三:整个白天喂清水,晚上喂些许酵母片或酵姆粉拌饲料; 周四:上午喂护肝的药,下午喂清水; 周五:整个白天喂清水,晚上喂适量的高峰液; 周六:整个白天喂清水,下午喂“三合一”的鸽药。 这样一个星期下来,“疗程”就可以结束了,但其中还有要注意的事,就是在这一周内要跟着本地鸽会的放飞车放飞一次,并且要在放飞上笼前喂一些活菌性质的抗肠道感染的药品。 还有一招就是,在比赛前的一个月,进入训飞期后的第十五天左右,在赛鸽日常的饮水中加入叶酸片(鸽子的用量为人的1/20)和维生素B12连续喂上五天即可。 这次介绍这两条用药方法都是经过了多次实践后才得出的经验,所以鸽友们不妨效仿一下,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等着你。 赛前饲喂篇 饲喂在赛前调整状态的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旦使用科学的饲喂,不但会使赛鸽在本次飞出好成绩而且对于多次作战的赛鸽更是作用巨大。下面介绍几个小配方供鸽友们参考。 首先我要说的就是被广大鸽友所推崇詹森的赛前饲料配方,它的配方的具体各种饲料之间的比例不太详细,但知道就是他以小颗粒为主,有小麦、大麦、稻谷、葵花籽(不含玉米)加上一些豆类饲料。这样一来,就可以使赛鸽多摄入蛋白质和维生素进而保持体力,不喂玉米的原因是因为其中含有很多粗纤维和碳水化合物因而营养不够,因此不太适合在赛前的那几天饲喂。 下面又是一位“鸽坛好手”经过实践得出的一个赛前的饲料配方,鸽友若有兴趣不妨试试。 在每次比赛前一天的晚上,给赛鸽喂上一些生葵花籽仁,这样可以使赛鸽在比赛中保持充沛的体力。在600公里以上的中长程比赛前,喂上少许的花生米,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赛鸽参赛应怎样进入比赛状态,笔者从训飞、用药、饲喂三个方面进行了说明,但最后还有一点要广大鸽又注意的,那就是赛鸽的高峰状态最多保持十天左右,因此,在选鸽参赛时就应该根据个体情况不同的时机选鸽参赛。 在赛前的一个月里严格以玉米40%、大麦1%、稻子15%、红、白高粱12%、小麦5%、白花籽5%、亚麻籽3%、青、白、麻豌豆各6%、荞麦仁2%的各种比例搭配饲喂赛鸽将会在比赛中收获很多。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