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lzj2716
hlzj2716
与你共度美好时光~!
关注数: 3
粉丝数: 63
发帖数: 5,635
关注贴吧数: 17
2035沭阳高铁西站新大饼,规划容易落地难~ 《宿迁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修编(2023-2035年)》最近通过省里审查正在批前公示,关于沭阳部分的规划图显示,高铁沭阳西站综合枢纽未来的图景是淮新、连宿蚌、新长(外绕)三线合一,和之前设想的差不多,不过这个大饼比较难啃。整体而言,沭阳高铁进度一言难尽,2030年前开通希望渺茫,和周边形成的反差在未来几年会更加凸显,沭阳高铁的深谷和巨大落差感会在几年后达到巅峰,难题交给上边吧。
沭阳2024年常住人口166.15万人,增长0.14万人! 公报数据: 沭阳县2024年年末常住人口166.1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03.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2.23%,较上年提高0.61个百分点。 沭阳2024年常住人口166.15万人,相比2023年的166.01万人增加0.14万人;同期宿迁全市年末常住人口为498.00万人,比2023年增加0.25万人。 —————————————————— 沭阳2024年全年出生人口1.1万人,出生率5.71‰(户籍人口口径);同期宿迁全市出生人口2.84万人,出生率5.70‰(常住人口口径)。 个人认为,出生人口统计按常住人口口径更有参考价值。
沭阳2024年户籍总人口为195.82万~连续4年下降 2024年沭阳县户籍人口为195.82万人,相比2020年的198.84万户籍人口峰值数据下降了3.02万人,比2023年减少0.81万人,户籍人口连续4年下降。2020年到2024年户籍人口变化趋势:198.84万→198.36万→197.56万→196.63万人→195.82万人。
沭阳2024年GDP为1560.39亿元,同比增长7.8% 2024年沭阳县1-12月主要经济指标统计表显示,沭阳2024年GDP为1560.39亿元,同比增长7.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71.20亿元,同比增长6.1%。—————————————————— 同期宿迁全市GDP为4801.85亿元,沭阳1560.39亿元,占比32.5%,有所提高。
万米高空客机视角下的沭阳城——图片分享 图源自WB:@西皮圆舞曲
春节8天沭阳火车站车均到发200人次,潜力和困境并存! 2025年春运春节(1月28日-2月4日)期间共8天,宿迁全市铁路到发旅客超20万人次,其中高铁宿迁站到发超13万人次,普速沭阳站到发1.6万人次。春节期间,沭阳站日开行旅客列车是10列,宿迁站日均开行旅客列车大约是110列。换算一下,沭阳站10列8天1.6万人次,平均每天每列车次到发200人次(粗放理解为100人上车100人下车);宿迁站110列8天13万人次,平均每天每列车次到发约150人次(粗放理解为75人上车75人下车)。 参考一下淮安春节期间铁路客流情况:淮安全市累计开行旅客列车1523列(不确定是否有市内多站停靠少算列次的问题),春节8天日均开行190列;发送旅客19.01万人次、到达旅客16.12万人次,到发共35.13万人次。换算一下,淮安全市平均每天每列车次到发230人次(粗放理解为115人上车115人下车)。常规估算,全市车均230人次,淮安东站的车均人次只会更高! 对比淮安,不论是宿迁站还是沭阳站,车均客流表现其实都很一般,除了人口汇集效应不如淮安,主要问题还是高铁线路车次太少,互联互通太弱。其中宿迁站的车均人次表现不理想,被淮安东站拉开较大差距。 —————————————————————— 沭阳铁路客运需求旺盛,同时也受限于没有高铁以及普铁车次极少的现实,导致车均人次的潜力尚未被激发出来。希望未来高铁早日落地、车次增长,让往返沭阳变得舒适舒心。
沭阳2024年前三季度GDP为918.35亿元,同比增长7.8% 沭阳县2024年1-9月份主要经济指标统计:GDP为918.35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一产增加值为66.32亿元,同比增长4.7%;二产增加值为441.57亿元,同比增长8.2%;三产增加值为410.46亿元,同比增长8.0%。 ▼—————————————— 宿迁市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77.6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4.31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470.32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1493.03亿元,增长6.2%。
沭阳2024年上半年GDP为576.7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统计 沭阳县2024年1-6月份主要经济指标统计情况:GDP为576.70亿元,同比增长8.0%。附沭阳及宿迁全市半年指标统计表↓
宿迁市2023年各区县常住人口情况,市区不增反降? ▼ 1、2023年,沭阳、泗阳、泗洪三县的常住人口都实现了小幅回流,反倒是宿迁市区常住人口减少了,略显反常,和2022年呈现出完全相反的情况。 2、对比七普数据及趋势,沭阳的人口表现决定了全市人口大盘的表现。
沭阳2023年常住人口166.01万,微增。 公报数据: 沭阳县2023年末常住人口166.0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02.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1.62%,较上年提高0.92个百分点。 户籍总人口196.63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1.1万人,出生率5.69‰;死亡人口1.3万人,死亡率6.74‰。———————————————————————— 看法:出生人口数据可能为户籍口径,虽然继续减少,好在没有跌破5位数;常住人口比2022年末微增0.13万人,止住了下滑趋势。人口数据整体看表现算是良好。
GDP:246.04亿——沭阳2024年一季度经济指标情况 沭阳县2024年1-3月经济指标情况:地区生产总值(GDP)为246.04亿元,增长8.0%。 其中一产为19.42亿元,增长4.8%;二产为121.43亿元,增长10.0%;三产为105.20亿元,增长6.6%。 ▼———————————————————————————————————— 宿迁市全市情况 ▼
沭阳2023年户籍总人口为196.63万~ 2023年沭阳县户籍人口为196.63万人,相比2020年的198.84万峰值数据下降2.21万人,比2022年减少0.93万人,户籍人口三连降。2020年到2023年户籍人口变化趋势:198.84万→198.36万→197.56万→196.63万人。
沭阳高铁站最新位置分析-2024年3月 进入2024年3月份,沭阳高铁站的规划推测位置应该说基本有了定论:淮沭新河西侧、耿圩陇集沿线。推测依据主要是正在征求公示的《淮安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8-2035)》,其中的“淮安市域铁路网络规划图”里有个非常关键的信息点,就是新淮铁路跨越淮沭新河的位置点,这个跨越位置点的确定基本也敲定了整个淮新高铁的线路走向,而淮新显然是不可能在沭阳或泗阳再跨一次甚至两次淮沭新河的,也没有那个客观条件。最终的结论就是新淮铁路在沭阳是沿着淮沭新河西侧建设,而沭阳高铁站就只能在耿圩-陇集沿线建设了。 ▼▼新淮铁路的这个线路位置走向也和最新的《淮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和《沭阳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沭阳县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50 年)》中的相关规划基本一致。 ▼当然,这个线路走向不在1年多前流出的某个比选方案之中,也说明了新淮铁路设计建设难度不小,被推倒重来了不少次。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就是淮安新长铁路外绕的规划,我提过多次,沭阳应该去淮安学习借鉴经验,推动新长铁路沭阳穿城部分的外绕并站工作。 ▼
沭阳2023年经济数据:GDP为1411.67亿元 GDP:1411.6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10亿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37.58亿元。
无锡江阴锡澄S1地铁有感~ 看了几个免费试乘的视频和网友评论,让我加强了一种认知:行政语言文化发展等差异在现代社会生活方式面前不堪一击,所畏的隔阂和不认同都是源于无知、联系少、了解少,高效便捷的交通融合促进人财物资源融合,不和谐的声音自然就会逐步消亡。无锡市区人可以去江阴看长江,江阴人可以去无锡市区看太湖。同样都是人,未来某一天,宿迁市区老百姓来沭阳看看沂河淌,沭阳老百姓就去市区瞧瞧骆马湖,当这样的场景成为周末日常,两地自然融洽。人与人和城与城一样,不同命,但所畏发展、所畏活着,就是要让一些基础资源成为人或城的标配,比如高铁。就宿迁全市而言,地铁很难,唯有一体化,才能看见一丝希望。有希望就好说!
新沂至淮安铁路定位一直都是“高速铁路通道”! 偶尔看到有个人号汇总盘点了十四五铁路进展信息,工作量不少,值得鼓励。但还是得实事求地指出,新沂至淮安铁路的规划定位是“高速铁路通道”,是“干线铁路”,而不是“都市圈、城市群城际铁路”。干线通道定位既在长三角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十四五”规划里得到明确,也在江苏省落实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实施方案里得到强调。虽然从规划到建成存在很多变数,但截止到目前,新沂至淮安铁路的定位一直都是“通道”,而非“城际”。
城区人口由宿迁市区95.14万推测沭阳为60万! 统计年鉴的城区人口数据,个人认为问题较大(或是统计口径问题,比如市区一年净增20万),沭阳和泗洪应是被低估。判断依据是天然气家庭用户数,个人认为天然气开户数据较为真实客观,也是城市生活方式的一个标志,虽然有一家多户、房屋空置等误差因素,但同地区差异应该很微小,可以作为比较准确的参照标的,以宿迁市区为标准,开户数和使用人口比大约是1:3,以此推测沭阳城区人口应该为60万上下。
沭阳小学招生人数已被宿迁市区超越! 反应两地人口潜力趋势。
找到了!沭阳近些年感官上发展慢的最直接原因! 宿迁市内各县区横向比较,各项投资指标相对人口和GDP而言,沭阳是最疲软的,市内占比弱,人均更是遥遥垫底,自然就会导致感官上发展慢、变化小。从宿迁市内很多指标来看,沭阳仅仅是稍大些的县——1.2-1.5倍普通县,而不是人口数据反应的2倍普通县。—————————————— 沭阳城镇化率全市最低、城市化率更低,城市人口比重低,县城首位度低,导致资源配置并未匹配总人口。我很早就表达过一个观点:总人口多没用,城市人口多才是王道,城市人口才是资源配置的核心考量因素。当然了,资源配置和城市人口也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沭阳如何提升城市人口总量及比重,是未来很多年发展的重要难点和关键点!
难以置信的一项数据:宿迁各县区城镇非私营工资 结合人口体量和经济体量,看起来是沭阳待遇最差、最“廉洁高效”。但鉴于年鉴有很多低级错误,权威度大大降低。
【淮安】新长铁路线路利用及土地开发方案研究通过专家评审 2023年12月15日下午,淮安市铁路办组织召开《新长铁路线路利用及土地开发方案研究》专家评审会。会议听取了编制单位苏交科集团关于新长铁路淮安城区段外绕改线方案、线路外绕释放土地规模及土地开放方案的汇报,并广泛征求了与会专家及单位意见。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评审,建议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完善报告。—————————————————————————— 沭阳新长铁路外绕耿圩并站高铁枢纽的研究,可以去淮安取取经。
宿迁榜首,苏中堪忧!2022江苏13市小学生招生人数及占比情 宿迁榜首,苏中堪忧!2022江苏13市小学生招生人数及占比情况一览!
江苏省2022年各县(市)粮食产量情况,沭阳保持贡献第一! 江苏省2022年各县(市)粮食产量情况,沭阳保持贡献第一,粮食总产量为128.85万吨。(数据来自年鉴)
宿迁高居榜首!江苏13市2022年小学生招生情况一览!苏中塌陷~ 2022年江苏省13市小学生招生情况一览,从小学生招生人数占比常住人口数据可以看出,苏中地区南通、扬州、泰州携手垫底,占比堪忧。苏北宿迁、徐州、连云港3城高居前三,和人口自然出生率匹配。很有趣的数据,来自年鉴。
汉堡王沭阳店要重新开业,这次地址换到中央商场 利用原来面包新语的位置。个人认为虽然位置比万达的好一些,但就餐体验不改进的话,还是会面临很大挑战的。
转贴:明确:淮新和潍宿都是京沪通道! 2023年10月,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发布关于印发落实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在实施方案任务清单中,明确要推进国家"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在江苏境内"两纵两横"(沿海,京沪,陆桥,沿江)高速铁路主通道落地,建成沪苏通铁路二期,南通经苏州嘉兴至宁波铁路,加快推动沪渝蓉沿江高铁上海经南京至合肥段,潍坊至宿迁铁路,新沂至淮安铁路等项目建设. 明确:淮新和潍宿都是京沪通道!【宿沭一体化吧】_百度贴吧 来自:http://tieba.baidu.com/p/8705759667?sharefrom=tieba
明确:淮新和潍宿都是京沪通道! ▲ 发贴不易~
权威明确:淮新高铁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京沪通道!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近日发布关于印发落实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在实施方案任务清单中,明确要推进国家“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在江苏境内“两纵两横”(沿海、京沪、陆桥、沿江)高速铁路主通道落地,建成沪苏通铁路二期、南通经苏州嘉兴至宁波铁路,加快推动沪渝蓉沿江高铁上海经南京至合肥段、潍坊至宿迁铁路、新沂至淮安铁路等项目建设。 ——————————————————— ▼▲ 由此可见,淮新高铁和潍宿铁路都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京沪通道的组成部分。此次关于这两条高铁的通道定位也和202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图中红色加粗通道的规划相吻合,虽然这个分叉通道看起来让人有些诧异,但确实一直都在按照规划走。不过,这次截止至2027年的行动计划也明确了沭阳2027年建成高铁的希望彻底落空,只能等2028年-2030年了。 ▼
江苏省城市定位分档之沭阳和宿迁!2021-2035年 《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正式文件已印发。规划中对江苏省各个城市进行了分档定位,规划推动形成2个特大城市、17个大城市、17个中等城市、17个小城市的城镇规模结构。 ———————————————————————— 具体为: 2个特大城市:南京、苏州。 17个大城市:(Ⅰ型)无锡、常州、徐州、南通;(Ⅱ型)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江、泰州、 宿迁、江阴、昆山、常熟、张家港、宜兴、 沭阳。 17个中等城市:太仓、溧阳、丹阳、启东、如东、如皋、海安、泰兴、靖江、东台、兴化、滨海、阜宁、东海、新沂、邳州、沛县。 17个小城市:句容、扬中、仪征、高邮、宝应、建湖、射阳、响水、涟水、金湖、盱眙、泗阳、泗洪、灌云、灌南、睢宁、丰县。 ▼
2023前三季,沭阳GDP为860.2亿,同比增长8.2% 2023年前三季度,沭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0.20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8.2%,增速居宿迁全市第一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4.08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413.44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382.68亿元,增长6.3%。
巡视沭阳的一些问题 ......区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有差距,工业经济大而不强,经开区发展质态偏低,城市功能提档升级缓慢,镇村发展失衡;......医疗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突出,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漏洞,公办义务教育学校食堂监管有盲区......
沭阳城市研究动向:两河三岸、新长铁路外迁... 沭阳城市战略研究:...依托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统筹中心城区及新沂河以北的扎下-庙头片区、沭新河以西的耿圩-陇集片区...建设沂淮铁路、宿连城际,推动新长铁路外迁和电气化改造... ▼期待最终可以形成一个前瞻的、靠谱的、可行的研究方案。
我们关心城市的发展与竞争,背后真正关心的是什么? 一座城市更优秀、更好,实际上说的是这座城市拥有更好的各类资源。而老百姓和城市的关系,是你是否能够低成本和高效率地利用及享受这些城市资源。老百姓日常关心的是衣食住行、工作教育医疗和文娱消费等,这些领域的资源差距,就是城市之间的差距。 而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不同城市间的距离大大缩短,A城的百姓也是可以很便利的享受到B城的资源,城市行政界限导致的结界随着交通效率的提高而变得无关紧要。另外像是医疗领域的异地就医互认政策的逐步放开,让中小城市的百姓可以更方面的享受大城市的优质医疗资源。可以说,软硬件方面都在进步。 所以,对于一座城市的普通人而言,城市内的和城市周边的优质资源,都可以为我所用。 以沭阳普通老百姓为例,生病了要看病,可以选择县内的普通医院,也可以选择市内宿迁市区的医院,还可以选择市外的淮安、徐州、南京的高水平医院,以及北京上海更顶级的医院。除了医疗水平本身的差异以外,它们的区别主要是在距离时间和医保政策上。而医保大方向是逐步放开和均等化的,高铁等交通的完善也让时空差异影响减弱。那么,离北京上海这些顶级资源越近的地方,老百姓就越低成本、高效率,就越得实惠。 所以像是上海周边的市县,可以一小时内甚至半小时内通达上海核心区,享受到上海各项最顶级的资源,在我看来,是要比很多所畏新一线城市更具吸引力的。尤其是当地人,没有语言沟通障碍,更是幸福的不得了,如果再能有一份不错的工作,那生活在这些市县的人幸福感是相当高的! 回过头来说,城市发展竞争的东西其实也就是这些好的资源,再说的直白一些,就是能让当地百姓以更短时间、更低成本享受到这些优质资源。很显然,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城市内的资源相比城市外的还是非常具有效率和成本优势的。所以,大家争着要着往自己兜里抢。 “宿沭一体化”说是突破城市发展宿命的一种方案,其实本质上就是要让宿迁市区和沭阳通过一体化来跳跃式获得远高于常规模式下所能获得资源的水平档次。 由此,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所生活常住的沭阳周边,若能崛起一座拥有各项顶级、高级资源的城市,管它是谁,只要我能快速低成本的到达这座城市,只要我能享受到它的资源,就足够了。什么吸不吸,压不压的,和不和的,都是浮云。
宿沭一体化是一起做大蛋糕,而不是既有蛋糕再分配! 不少吧友存在误解,认为我主张“宿沭一体化”是将宿迁市级的利益由市区往沭阳输送,这显然是狭隘了。多的我也不说了,就举个直观明了的例子: ▶假设现有蛋糕是 50,市区 分30占60%,沭阳 分10占20%,两泗 分10占20%; ▶而“宿沭一体化”之后的蛋糕是 100,市区 拿63占63%,沭阳 拿23占23%,两泗 拿14占14%。是的,沭阳和市区都是扩大了3个百分点,重点是大家分到的蛋糕绝对值都变大变多了,权重更偏向于宿沭。 ▶但现有发展模式可能只能将总蛋糕做大到 70或80,宿迁市区拿的比例再高,绝对值能拿到63吗? ———————————————————— (这里的比例只是简答举例,能说明意思就行)
本吧吧友一个现象很有意思 就个人来讲,我生活中是属于相对悲观、保守和乐于批评及自我反思的风格,但就网络上城市发展类的话题,我是偏向于奉行积极乐观、携手合作、共襄盛举的态度,尤其是对于家乡和附近地区而言更是如此。但不知为何,据我的观察和互动经验,本吧活跃的不少吧友在城市发展和竞争的看法方面都是偏向于消极悲观、自卑狭隘、针尖麦芒、你死我亡、偏安一隅的,在我看来大可不必。 我主张宿沭一体化发展,是站在宿迁全市乃至苏北淮海地区的视角,总体上是希望各方角色在发展上可以做到1+1>2的效果,并非是解决宿沭等城市发展宿命问题的唯一方向,只是个人的一种设想罢了。方向问题,当然是可以探讨切磋的,有更好的思路,所有人形成共识那就再好不过。还是那句话,贴吧论坛是吹水聊天的地方,但咱尽量聊点有意义的。
淮安宿迁——江苏头部民企洼地! 2023江苏民营企业200强:淮安宿迁各1家,可太洼地、太哇塞了~ (淮安:136-江苏飞翔科技;宿迁:127-浙江天能电池)
江阴苦尽甘来,沭阳静待花期~ 百强县常年榜眼的江阴终于要迎来自己的高铁站——规格给力、设计大气、配套给足!沭阳还得再等待小十年!苦尽甘来终有时,一路向阳待花期! ▼
沭阳高铁站位置猜测——2023年9月视角 沭阳最新的国土空间规划已经在省里获批,县局暂时公开的获批的图里,淮新高铁和连宿蚌铁路还是在耿圩至陇集之间的位置重叠(我用篮圈圈了一下),这一段重叠部分就是沭阳高铁站的候选位置,高新区还是规划在陇集附近。整体上和征求意见稿区别不大。 ▼—————————————————————— 个人认为,沭阳近期除了加速高铁落地以外,还应尽力争取新长铁路外绕至耿圩附近,最终形成3线合一,打造真正的沭阳西综合枢纽站。(个人设想图如下)
宿城宿豫沭阳泗阳泗洪二手房均价-2023年8月 2023年8月宿迁全市两区三县的二手房均价价格:宿城1.0万/平、宿豫0.8万/平、沭阳1.0万/平、泗阳0.7万/平、泗洪0.6万/平。统计数据源相对单一,沭阳和市区都是5位数房源,两泗较少,仅供参考,整体上算是比较能够真实反映楼市现状的统计了。当然这应该是挂牌价统计,实际成交价还能降降。买得起的在观望,买不起的直接躺平,下降的趋势依然是大概率! ▼
京沪高速沭阳新服务区蔚来新上换电站、超充站 蔚来最近在G2京沪高速沭阳新服务区新上了换电站和超充站,看起来不错~
江北唯一!沭阳100万城市人口Ⅱ型大城市身份正式定调! 最近江苏省级和宿迁市级的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都抢先获得批复,正式文件还没公开,但省级已经露出了一些图片,相比征求意见稿,沭阳这次正式被确定为Ⅱ型大城市,城市人口在100万-300万。当然,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身份是规划期到2035年的总体预期,沭阳现状的准确描述是“Ⅱ型大城市培育城市”,实有的城市人口离100万的门槛线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二是沭阳要在2035年前成功县改市,成为县级市后才能完成“城市”的身份蜕变!江苏此次规划的县级Ⅱ型大城市有昆山、常熟、张家港、江阴、宜兴和沭阳共6座城市,其中5座在苏南,都是县级市,江北仅有沭阳唯一一个Ⅱ型大城市身份,而且还是县。这里头昆山已经完成了100万城市人口的目标,和义乌、慈溪、晋江是全国目前仅有的4座县级Ⅱ型大城市,苏南其余4座城市在2035年前达成100万城市人口的目标都毫无压力,但是对于地处江北的沭阳来说,100万城市人口是有不小的挑战难度的!这需要从上到下的智慧发挥、省市扶持,加油吧!期待两份文件的正式公开稿!
沭阳2023经济半年报,GDP:537.52亿元 沭阳县2023年1-6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及宿迁全市主要经济指标。2023上半年:沭阳GDP537.52亿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094.49亿元;宿迁全市GDP1920.57亿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956.86亿元。 ▼
最新沭阳宿迁及周边卫星夜光图(2023)! 夜光图可以大致反应城市的城建规模,但又要结合具体城市的具体情况分析。具体而言,沭阳的夜光图和城市规模反应的还是比较准确的。城东经开区得到覆盖,但亮度明显暗很多,城南经过十多年的填充也亮起来了。宿迁市区和湖滨洋河也开始连片,看起来规模还可以。 ▼夜光图光亮分辨率越低,越利于人口分散型的城市,也越利于城乡连接处边界模糊的城市,还越利于城内有山水的城市,会导致和实际有很大观感差别,这一点看了黑龙江大庆(常住不足300万人)和哈尔滨(常住1000万人口)的对比之后还是很震惊的。 ▼
新长铁路外绕耿圩并站高铁,沭阳应该学习淮安抓住机会! 2023年8月10日,淮安市铁路建设办公室发布“新长铁路线路利用及土地开发方案研究“公告,相关磋商文件里详细描述了项目的背景,介绍了新长铁路穿城淮安的弊端,对新长铁路淮安段外绕的可行性及利弊性比选提出了研究要求,同时把新长铁路既有土地利用的问题也囊括在研究之内。 磋商文件里有这么两句话:【...目前,新长铁路扩能改造预工可研究正在开展中,我市提前开展新长铁路线路利用的相关研究,有利于发挥新长铁路淮安段的最大效益。 】、【...有必要借助新长铁路扩能改造及外绕的机会,适时研究新长铁路淮安城区段土地利用和综合开发方案,解决旧线对淮安城区的割裂,推动新时代背景下淮安市高质量发展。】 本人认为新长铁路在沭阳的情况和淮安非常相似,我们完全可以学习淮安,和淮安一起联手对接研究相关项目,把握好新长电气化、淮新新建、连宿蚌新建前这个重要的有限时间节点,将新长外绕耿圩,并利用好新长既有土地的开发,从根本上彻底解决新老城区空间割裂的问题。 有关外绕和现有路线的利弊对比,我抽空后续在本贴例举一些。现在先上一张自制设想图,给大家看个大概,如果能起到一丝的参考作用,也算时间花的值得! ▼
50万人!——宿迁外来常住人口规模估算 抽空认真看了一下宿迁全市七普人口数据,常住中流动人口100万,其中省外流入近9万、省内流动91万。七普市区常住162万,人户分离23.45万,占比14.48%;三县常住336万,按同比例测算出三县人户分离人口为48.6万。意味着江苏其余12市在宿迁的常住人口为91万-48.6万=42.4万,省内市外人口可以大致理解为40万的规模。加上江苏省外9万常住人口,宿迁全市总的外来常住人口大约在50万人的规模! ▼
户口在沭城、常住在南湖,你就叫“省内流动人口”! 抽空认真看了一下宿迁全市七普人口数据,乍一看常住中流动人口100万,其中省外流入近9万、省内流动91万。初理解,宿迁户籍590万,常住500万,流动100万,岂不是意味着户籍人口外流将近200万?!!1/3户籍人口离开?也意味着江苏除宿迁外的12市有超过90万人在宿迁常住?!! ▼ 这一结果非常不符合实际观感!后仔细理解了此次统计中的几个人口概念:常住人口、人户分离人口、流动人口。最终得出结论:除了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区内和区与区之间)的流动人口都叫“省内流动人口”,没有“县内流动人口”这个统计概念。这意味着,如果你户口在沭阳沭城街道却常住在南湖街道,那么你就算是“省内流动人口”,是不是挺离谱的! ▼ 上面七普中全市91万的省内流动人口中包含了大量三县内部和三县之间跨乡镇街道的人口,减去这部分之后,江苏12市在宿迁的常住人口也就剩不太多了。七普市区常住162万,人户分离23.45万,占比14.48%;三县常住336万,按同比例测算出三县人户分离人口为48.6万。意味着江苏其余12市在宿迁的常住人口为91万-48.6万=42.4万,省内市外人口可以大致理解为40万的规模。 ▼▼以沭阳为例,户口和常住在下面的不同街道和乡镇,即算是“省内流动人口”。
潍宿高铁二次环评,新沂至淮安高铁临近潍宿部分同步施工 新建潍坊至宿迁高速铁路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信息公告发布,潍宿高铁线路起自山东省潍坊市,向南经日照、临沂市,江苏省徐州市至宿迁市,全长398.296km。工程另含潍坊枢纽、临沂枢纽等相关工程和【同步实施工程】。在【同步实施工程】中,包括在新沂东站因预留新沂至淮安铁路的引入条件将临近潍宿高铁部分纳入潍宿高铁项目同步实施,长1.249KM。 —————————————————————— 潍宿高铁的加快开工对途径沭阳的新沂至淮安高铁的快速推进整体上是有利的。
宿迁市区及沭阳泗阳泗洪人口净流出情况一览 2022年,宿迁市区及沭阳、泗阳、泗洪三县人口净流出情况一览: 宿迁市区户籍177.78万人、常住162.85万,人口净流出14.93万,净流出率8.4%;三县净流出人口沭阳31.68万、泗阳21.86万、泗洪22.03万,净流出率分别是16.0%、20.9%、20.4%。全市净流出90.5万,净流出率15.4%。 沭阳近几年的净流出人口目标一是控制在30万以内,二是净流出率降至全市平均线以下,目前仅高出0.6个百分点。 ▼
宿迁市区沭阳泗阳泗洪2022年常住人口情况如图,相比七普年全市常住人口减少1.29万,三县全降,沭阳降幅最多,不容乐观,市区略增。相比2021年,市区勉强维持正增长,预计2023年大概率转负,到时就是全市皆负。常住人口总盘子转负大趋势难以逆转,各县区应该把重点转到提升城市人口比重上!增强各个城区的人口首位度,城市人口才是资源配套的依据!▼
沭阳宿迁淮安城市人口和规模一览无余,优劣势明显! 沭阳、宿迁市区、淮安市区及周边县城的同一时刻热力图,城市人口规模、人口分布、城市框架布局一览无余,清晰明了。这个热力图参考价值越来越大了,很即时,准确度也在提高。▼图里可以看出来,沭阳的县城人口规模和城市框架相对周边县城还是拥有优势,比夜光图之类的要更精准、更符合现实感官。淮安市区的人口规模要远大于宿迁市区和沭阳,宿迁市区和沭阳县城非常有必要相向发展,形成合力。站在省际层面,睢宁-宿迁市区-泗阳-沭阳-涟水-淮安市区-洪泽等应该整体抱团,拿下苏省第四大城市群身份,宿沭一体化要勇于竞争该城市群的核心领头羊地位。
沭阳县城市总体规划2023年局部调整草案 本次规划对城中片区、西北片区、城南片区和城东片区4个片区进行规划调整,涉及《沭阳县城中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沭阳县西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沭阳县城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沭阳县城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潍坊至宿迁高速铁路工可获批 苏北高铁建设还是得加快进程,相比江苏沿江两岸特别是苏南的高铁密度,苏北高铁网还是太稀疏。新沂北上加紧打通,南下的新淮才方便加快推进。
2023“宿迁民营企业百强”名单,沭阳表现一般 2023“宿迁民营企业百强”评选以2022年度企业营业收入为主要指标,入围门槛营业收入为6.2亿元。天合光能(宿迁)科技有限公司以184.25亿元居于首位,江苏京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能股份江苏沭阳公司分别以182.60亿元、143.60亿元分居第二名和第三名。 区域分布:沭阳县15家、泗阳县13家、泗洪县17家、宿豫区21家、宿城区10家、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17家、市湖滨新区3家、苏宿工业园区3家、市洋河新区1家。 2023宿迁民营企业百强名单 ▼
沭阳2022年末常住人口165.88万人,减少超2万人! 沭阳县2022年末常住人口165.8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00.69万人。常住人口相较2021年的167.92万人减少了2.04万人。 ▼ 宿迁全市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497.53万人,比上年减少2.37万人,其中沭阳减少2.04万,泗洪减少0.2万,泗阳还没出,预估市区基本不增不减。
沭阳2023一季度GDP229.36,名义增14.8% ▼ 沭阳2023一季度GDP229.36,同比增长6.7%,名义增长14.8%,存款破千亿。季度数据,参考意义不大,这里有初核终核、调增调减的问题,最后还是看全年。
沭阳县体育馆项目、智慧体育公园项目方案公示 沭阳县体育馆项目方案公示 ▼智慧体育公园项目方案公示 ▼
★淮新高铁★主题贴:新淮铁路时间线、进度...持续更新! 2021年6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印发《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的通知,【新沂至淮安铁路】入选长三角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十四五”规划建设项目清单。由此,淮新高铁被正式纳入国家级规划。 ▼
新沂至淮安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评审会在宁召开 3月21日下午,省铁路办公室在南京组织召开了新沂至淮安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评审会。
沭阳为淮新铁路准备了56个亿! 《沭阳县“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淮新铁路建设50个亿,计划2023-2027年(非常乐观才有戏);沭阳站综合客运枢纽6个亿,计划2024-2025年(目前看会推后)。
2022年宿迁全市常住人口下降2.37万人。 年末宿迁全市常住人口为497.53万人,比上年减少2.37万人,下降0.5%;城镇化率为64.07%,较上年提高0.83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3.15万人,出生率6.32‰;死亡人口3.11万人,死亡率6.24‰;当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8‰。全市户籍人口为588.03万人,比上年下降0.5%。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