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野御 风野御
关注数: 48 粉丝数: 1,078 发帖数: 20,639 关注贴吧数: 46
古代科举考试轶闻 古代科举考试,进考场跟进监狱一模一样,考生要穿单衣单裤单鞋,查完脱下来检查身体。然后检查文具用品,怕小抄儿塞进笔管或砚台里。安检后关进小号答题。除了来回巡视的考官外,考场上还要建个炮楼,叫“明远楼”,供考官居高临下监视……   山寨福尔摩斯   清后期有本《五经全注》是中国古籍字最小、版面最密的私刻本。卖得贼贵,《易经》、《尚书》、《诗经》、《礼记》、《左传》全部内容及宋代儒学大师详尽注释。上下两册352页30万字,面积只有火柴盒大小,一毫米一个字居然还很清楚。印刷机从德国引进的——干吗用?考试作弊呗,个个拿放大镜装福尔摩斯。   尽此乎   福建某大员主持会试。在京宴请同乡举子和亲友,执壶斟酒道:“尽此壶”了。都明白了,八股结尾都用“尽此乎”了,都中了。中太多就出事了,上面提审这个官员,官员以为完蛋了,谁知没事——因他姑爷参加考试落榜了,于是证明他清白。其实是他姑爷喝多了,迷糊忘答卷了。   大圣齐天   福建有一京官主持会试,亲戚和学生跟他打听考题。京官一脸正气怒斥道:“你们这群孙猴子,好大胆!”一哄而散。等到进场首题是“巍巍乎唯天为大”。有聪明小子顿时理解了,试卷开头写了“大圣齐天”。这四个字相当于跟京官接暗号,果然中了。   张献忠爱状元   张在蜀地开科取士,得到一个姓张的状元。状元长得好看,张献忠对他非常宠爱,24小时形影不离。这一天张忽然对随从说:“我爱这个状元,一刻舍不得他离开,整天牵肠挂肚。不如杀了他吧!”汗……
中国历史上唯一被追认为皇帝的宦官——曹腾 在中国历史上,宦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本是阄人,属于奴仆阶层。从法理上说,宦官是没有任何政治权力的。但在东汉、唐朝后期、明朝却出现了宦官专权的现象。最为有名的如唐朝时的李林辅、明朝的魏忠贤,都曾经权倾一时,颇有一点“翻身奴才把歌唱”的味道。一时间,这几人成为众多宦官的偶像。不过,他们都没有当上皇帝。历史上只有一个宦官被追认为皇帝,这个人就是曹腾。   曹腾,字季兴,东汉时期沛国谯人,西汉初平阳侯曹参后代,后因家道中落于安帝时入宫为监,陪侍太子读书。顺帝时,为小黄门,迁中常侍。因参与定策迎立桓帝有功,被封为费亭侯,不久出任长乐太仆,迁大长秋,用事宫廷长达30多年。后与女子吴氏结为“对食”夫妻(也就是宦官和女官结为夫妻),并收养夏侯家少年为子,即曹操父亲曹嵩。   魏明帝曹睿即位后,追尊其高祖曹腾为高皇帝,其夫人吴氏为高皇后,直到西晋代魏,这个称号都一直保存着。曹腾也成为曹魏王朝五个拥有帝号的人物之一(魏高皇帝曹腾,魏太皇帝曹嵩,魏武皇帝曹操,魏文皇帝曹丕,魏明皇帝曹睿,因司马专权,曹睿的后继者皆不得享有帝号)。 在中国历史上,被正式授予正统王朝皇帝称号的宦官,仅此一人。
【普及】被国人误传了几千年的八句俗语 1、“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成狗了。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流传中,人们将“裨将”说成了“皮匠”。   3、“不见棺材不落泪”,本是“不见亲棺不落泪”,并不是见了任何棺材都落泪。讹变为“不见棺材不落泪”,如果不管谁的棺材,只要见到就落泪,那就有点太莫名其妙了。   4、“有眼不识金镶玉”,本是“有眼不识荆山玉”。荆,指古代楚国;“荆山玉”,是玉匠在荆山发现的玉。   5、“不到黄河心不死”,本是“不到乌江心不死”。乌江,项羽他老人家自刎的地方。乌江讹变成黄河,真是让人无从解释了。   6、“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本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不过这个我还能理解点,因为好像四川那边管鞋叫孩子。如果真的拿活生生的孩子去套狼,也太恐怖啦!   7、“狗屁不通”,这个成语最初是“狗皮不通”。狗的表皮没有汗腺,酷夏,狗要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体这个特点,“屁”是污浊的象征,对于文理不通的东西,以屁来喻,也就将就吧!   8、“王八蛋”这是民间的一句骂人话。实际上,这句话的原来面目是“忘八端”。古代“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记了这“八端”也就是忘了基本的做人根本,可是后来却被讹变成“王八蛋”。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