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级不发狂 练级不发狂
全靠浪~
关注数: 64 粉丝数: 405 发帖数: 76,178 关注贴吧数: 12
汽车巨头福特已经与Agility Robotics合作,探索使用双踏板机器人从路边货车拿取包裹并且送到客户门口。Agility的Digit机器人可以提升重量高达40磅(18千克)的包裹,在不平坦的地形上行走并可以在障碍物上行走,上下楼梯,甚至可以在有人或其他东西碰到它时保持直立。Digit机器人的手臂和腿部紧紧地折叠在躯干上,以便在无人驾驶送货车当中存放。当到达目的地时,货车后门打开,Digit机器人展开自己,抓住一个包裹下车并且将包裹送到客户前门。Digit机器人配备了激光雷达和立体相机,可以获得大量的测绘信息,以帮助它从送货汽车走到客户家门口。如果Digit机器人遇到意外障碍,它会向自动驾驶车辆发送SOS,以便找到导航解决方案。如果自动驾驶车辆无法找到解决方案,它本身可以发送帮助请求,让云服务或者人工来进行解决。福特称Digit机器人由轻质材料制成,虽然没有给出细节,但是表示一次充电,可以让Digit机器人全天工作。Agility Robotics打算在2020年第一季度推出其Digit机器人。汽车巨头福特已经与Agility Robotics合作,探索使用双踏板机器人从路边货车拿取包裹并且送到客户门口。Agility的Digit机器人可以提升重量高达40磅(18千克)的包裹,在不平坦的地形上行走并可以在障碍物上行走,上下楼梯,甚至可以在有人或其他东西碰到它时保持直立。
那只鸡成人了,还会送快递~! 汽车巨头福特已经与Agility Robotics合作,探索使用双踏板机器人从路边货车拿取包裹并且送到客户门口。Agility的Digit机器人可以提升重量高达40磅(18千克)的包裹,在不平坦的地形上行走并可以在障碍物上行走,上下楼梯,甚至可以在有人或其他东西碰到它时保持直立。Digit机器人的手臂和腿部紧紧地折叠在躯干上,以便在无人驾驶送货车当中存放。当到达目的地时,货车后门打开,Digit机器人展开自己,抓住一个包裹下车并且将包裹送到客户前门。Digit机器人配备了激光雷达和立体相机,可以获得大量的测绘信息,以帮助它从送货汽车走到客户家门口。如果Digit机器人遇到意外障碍,它会向自动驾驶车辆发送SOS,以便找到导航解决方案。如果自动驾驶车辆无法找到解决方案,它本身可以发送帮助请求,让云服务或者人工来进行解决。福特称Digit机器人由轻质材料制成,虽然没有给出细节,但是表示一次充电,可以让Digit机器人全天工作。Agility Robotics打算在2020年第一季度推出其Digit机器人。汽车巨头福特已经与Agility Robotics合作,探索使用双踏板机器人从路边货车拿取包裹并且送到客户门口。Agility的Digit机器人可以提升重量高达40磅(18千克)的包裹,在不平坦的地形上行走并可以在障碍物上行走,上下楼梯,甚至可以在有人或其他东西碰到它时保持直立。
图说C919——更直观的认识中国的大客机 2017年4月26日,国产第一条001A航母下水;2017年5月5日,国籍登记注册号为B-001A的C919顺利完成了首飞;2017年12月24日,B-002A的AG600大型水上飞机首飞成功。从2016年下半年到现在,国人接二连三的被一系列新诞生的国之重器所震撼,我们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充分展现了国家意志和人民的创造力,这些成就的诞生是我们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努力拼搏,锐意进取的最好证明,因为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今天我就带大家围绕C919走一圈,一起仔细看看我们的C919,让您更直观的认识我们大型客机。图001,C919选用了双曲面整体承载式风挡玻璃,总共四块,面积很大,这对机头驾驶舱结构和风挡玻璃的光学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风挡与机头雷达罩线条融为一体,整体气动减阻效果明显,飞行员的视野极好,现在全球这样做的大家常见的只有波音B787和C919,当然加拿大庞巴迪CS系列客机也是这样的,只是这个系列的飞机我们不常见而已。C919驾驶舱侧舷窗镀膜可以有效防紫外线,为飞行员提供高空飞行时的保护,这风挡玻璃可是咱们中国本土的企业提供的。风挡的下方是一堆各种探头,对于飞机而言,比如飞行速度、飞行高度、升降速率等等很多飞行数据都需要测量空气压力,因此这些在机头处的各种探头就承担的是这样的责任他们分别是静压管、全压管、大气总温探头、结冰传感器,红色方框表示这个区域内一定要干净整洁,气动平滑,否则都有可能导致传感器测量不准。   图片最左边有几条“凸筋”的圆滚滚的机头雷达罩里面就放置的是C919的气象雷达,飞机的飞行活动是靠天吃饭的,彩色气象雷达可以利用多普勒效应来探测雨云以及湍流,可以给我们的飞行员以安全的飞行参考,这些“凸筋”叫做防雷条,它既可以增加复合材料的雷达罩强度,也有效减弱雷电击中飞机影响(它们相当于避雷针的作用)。别看雷达罩和飞机机体是一个颜色,但是介电性质却完全不同,雷达罩就必须喷涂不能影响雷达波的漆,而机身的漆就不受此要求影响。   C919上的复合材料应用范围从方向舵等次承力结构到平尾等主承力结构,主要包括雷达罩、机翼前后缘、活动翼面、翼梢小翼、翼身整流罩、后机身、尾翼等部件,用量达到机体结构重量的11.5%,这是国内首次在民用飞机的主承力结构、高温区、增压区使用复合材料。图002,我们从右边看看C919的机头,由于采用了承载式整体风挡玻璃,因此C919和波音B787一样是没有能够打开的侧舷窗的,有些民航客机驾驶舱拥有能打开的侧舷窗也是飞行员紧急逃生的出口,像这样不能打开侧舷窗的飞机就必须为飞行员设计至少一个应急逃生门,我们可以看到在右侧的风挡上方就是C919的机组应急逃生门,这就是从为机组救生角度要求来设计的。   右边的机头大气数据探头和左侧一模一样,它们有两个作用,第一作用大家都好理解——是为了安全的备份。第二是为了校准,关于校准我们需要解释一下:飞机本身也有一定的尺寸,所以当飞机横滚偏斜时,就会有一边的探头真实高度下降,而另一边的探头实际高度增加,两边的探头测量的数据会产生一定的误差,虽然民航飞机横滚偏转角度很小,两边探头的高度差很小,但就是为了更精准的测量高度,大气数据计算机会把两边“实际高度”不同探头测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加权、再根据飞参数值进行综合评价,从而解算出最精准的飞行高度——飞行的严谨性大家从这里就能见一般了吧?图003,这是C919的左前登机门,我们乘客一般都从左边上飞机,右边是为飞机提供配餐、报刊杂志的,所以左边专业叫做登机门,右边专业上被称为勤务门,这些门既是乘客出入飞机的通道,也是应急逃生出口,所以,所有的门框都会用与机身颜色有明显区别的线条来表示,以帮助救援人员找到这些应急出口。我们可以看到,在门的上边有一根比门宽的“线”,这其实是一根导流槽,是个很贴心的设计,如果遇到下雨,雨水就会从导流槽向门的两侧分流,而不会让您穿越“水帘洞”。图004,C919的这个客舱门的设计和空中客车的飞机类似,只要将门把手向上提起开锁,直接向外向前平推/拉开就可以将门打开并锁住。C919的首飞机长蔡俊大家都很熟悉了,但是C919首飞落地后第一个打开左前登机门的却是首飞的试飞工程师马菲,此图中他正在打开舱门,随后首飞机长蔡俊从容步出机舱,马菲在首飞机组中排位第四,通过他的操作方法我们可以看出大门的打开方式。
转空军之翼,形形色色的矢量尾喷管 最新一期的《航空知识》杂志一反之前保守形象,刊登了歼-10B矢量推力验证机的照片,首次曝光了该机的全新锯齿状轴对称矢量喷管。《航空知识》杂志是中国航空学会主办的科普性航空杂志,属于官办媒体。按照我国以往惯例,这次矢量喷管遭官媒首泄说明其研制已经成功。从照片中矢量喷管较短的总体长度,以及喷管调节片之前独特的密封片看,验证机安装的是“太行”发动机。同时为了避让矢量喷管,该机垂尾根部的减速伞舱下方被切除了一小块。据媒体报道,歼-10B 1034号原型机是在去年12月25日进行了改装WS-10B“太行改”发动机和矢量推力喷管后的首次试飞,成为我国首架矢量推力验证机歼-10B的矢量喷管是一种全向轴对称矢量喷管(AVEN),也就是说喷管可以向任意方向偏转,而不是像俄罗斯苏-35的轴对称矢量喷管那样只能上下偏转。相对而言,全向轴对称矢量喷管的性能更优越,但研制难度也更大。这种喷管的收敛-扩散段同时兼具矢量偏转改变发动机排气方向的作用,所以如何在维持喷管轻量化的同时不对发动机和飞机进行重大改装,都是需要解决的难题。此外这种国产AVEN喷管还具有明显的隐身特征,末端鱼鳞片呈锯齿外形。显然该喷管不是为歼-10B准备的,因为该机作为非隐身战斗机仅安装锯齿喷管对降低RCS的意义不大。结合去年歼-20换装国产WS-10B发动机试飞的消息看,这种锯齿AVEN喷管的装机对象只能是歼-20。锯齿尾喷管也将补齐歼-20在隐身性能上的最后一块拼图。喷管后缘呈锯齿状,锯齿边缘的角度遵循隐身设计中最基本的边缘对齐原则,将入射雷达波向特定几个角度反射,降低歼-20后半球RCS。锯齿喷管后缘在发动机喷气时能产生喷气流涡,加速尾喷管排气与冷空气的掺混,降低红外辐射。研究表明,锯齿喷管的排气核心温度与普通喷管相同,但距离喷管出口环形边缘10厘米内出口附近喷流的温度普遍降低,红外辐射强度最多能降低10%。通过歼-10B矢量推力验证机的试飞,歼-20“A状态”最终形态在动力系统的配置也越来越清晰,那就是抛弃俄发,改用WS-10B+全向AVEN尾喷管。
本吧机甲的定义与归类 来历: “机甲”一词源于日本,这很多人都知道 日本将其他常规国家所称呼的装甲兵、摩托化部队,机械化部队等有关于坦克、装甲车辆的兵种归类于“机甲部队”,就是有装甲的,能机动的部队。是个军用词汇。 这一称呼被自卫队沿用了下来。比如:负责坦克、装甲车等战斗车辆的驾驶、操作专业的科目成为“机甲科”,负责战车维修、保障、保养的称呼为“机甲特科”,作为突击力量的装甲师、机械化部队,称呼为“机甲师团”…… “机甲”这个称呼可以说概括性很强,几乎囊括了陆地上所有能动的装甲载具。 随着80-90年代,日本动漫在国内的引进和热播,“机甲”这个词随着这股风潮在各种作品和周边介绍中被广为所知,它被直接引用而不是翻译过来。又因为那时 正是日本大型机器人动漫的黄金时期,有不少经典作品和国内观众见面,比如高达,超时空要塞,机动警察,新世纪福音战士……它被国内翻译工作者用于 对这类大型有人驾驶机器人的归纳。 原著中对这类机械也有各种简称,比如MS,VF,labar,EVA等,但“机甲”一词将它们全部归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影响的深入,“机甲”慢慢失去了原先的定义,演变成对有人驾驶机器人的统称。近年来,由于欧美的各种科幻作品(游戏,电影,动画,漫画,小说等)影响,这个词也开始囊括各种欧美风格的有人驾驶科幻机械。 定义: 这里的“机甲”是一个归纳词汇,并不是特指某种物品或装备,而是将有人驾驶的机器人类型活动机械体作了一个归类!大多数情况下偏于军用,拥有武器和装甲。 综上所述只要满足以下两点都可以归类为机甲: 1. 机器人范畴。即拥有关节运动机构的机械体,有相当高的自动化水平和灵活的活动自由度,属于第一代机器人和第二代机器人相结合的水平。 2. 有人驾驶。即有人员参与驾驶,包括在内驾驶或者是遥控等。某种程度上还可以脱离***作,但还不是完全自主化。 所以无论大小,技术水平,外形结构,操作方式,能量来源,有无装甲保护和用做何途(大多数指军用)都无法影响它的归类。
又有个好玩的小蜘蛛~!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 据外媒3月29日报道,德国自动化公司Festo曾制造过各种仿生野生动物机器人,如跳跃袋鼠,仿生象鼻,机械蚂蚁等。近日,该公司宣布制造出了一只能够步行、空翻的仿生机器蜘蛛和一只机器飞狐。 要是想到一只可以滚来滚去的蜘蛛就让你感到惊恐的话,这里还有更刺激的。Festo制造的这只仿生机器蜘蛛的原型是摩洛哥后翻蜘蛛,这类蜘蛛生活在撒哈拉沙漠中,日常通过空翻逃脱掠食者的追捕。后翻蜘蛛发现者兼仿生学教授因戈•雷兴伯格参与了Festo此次的仿生蜘蛛设计。 这只仿生蜘蛛有八条腿,均由放置在膝关节和身体内的15个电机控制。它在滚动时,会随之做一个空翻,六条腿收拢,剩下的两条腿在翻滚时推开地面。由于安置了惯性传感器,这只仿生蜘蛛能够准确定位以及在空翻时适时推开地面。 与波士顿动力学公司的SpotMini机器人一样,Festo的这些仿生动物机器人更多地用在处理一些复杂情况上——要么是开门,要么是穿越岩石地形,或者是学习高效的飞行路径。总之,你不会再有让它们给你表演翻跟头的想法。(实习编译:张晓慧 审稿:李宗泽)Festo还推出了一款仿生飞狐,在制作飞狐的翅膀时,大胆地运用了创造性思维。 Festo表示,飞狐的翅膜轻薄如羽翼,但又十分坚固——由两层气密薄膜和一层针织弹性纤维织物组成,并由约45,000个点焊接在一起。这款弹性超高的材质使其翅膀在回缩时,依然保持平整。
转一下别人的旅游贴总可以了吧?! 美娜多(Manado)原名万鸦老,位于印尼苏拉威西岛北端。背靠火山,面朝大海,这里有宁静的乡村、 雅致的教堂、传统的高脚屋,还有原始牛车、马车......美娜多纯净唯美,它是少数人听过,很少人去过的世界第一潜水圣地。在距离美娜多市区约一个半小时车程,有一个原始而又纯朴的小渔村。这里没有商业的喧闹,没有游客的踏足,村民世世代代以打渔为生,过着无忧无虑的世外生活。2017年11月拍摄于印尼美娜多。这个世外渔村名叫Arakan阿拉肯,也许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祖辈是什么时候开始在这里定居。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打渔是他们所有生活的来源。从美娜多市区出发,驱车一个半小时。一路都是丛林小道,两车交汇都需慢行通过,偶尔还要过几座用木条搭建的简易桥。正是由于很少有外人踏足于此,才让这里的一切保持着如此的原始风貌。我们的车子在村口停下,一群正在玩耍的小孩围了上来,对于我们的到来他们是既好奇又陌生。当我提出要给他们拍照时,他们显得有些害羞,甚至会回避,这与美娜多市区的小孩截然不同。整个村子沿海而建,房子基本都是钢瓦为顶的简易房,也许是时间长了,这些钢瓦都已生锈。简单的几块木板就是墙和门,我真担心台风会把他们的房子吹走,不过,据说美娜多这里很少有台风。慢慢的孩子们好像对我也没那么多的戒心,拿出了他们的玩具给我看。这是一盆海鱼,虽然用一只破旧的塑料桶装着,但它一点不影响它的美,五颜六色的海鱼漂亮极了。看到这些忽然间我想起了我那生活在钢筋水泥房内的孩子,也许这才是孩子该有的童年生活。大人们每天乘坐这种自制的简易螃蟹船出海捕鱼,用打来的鱼换取一家***常生活所需。这是阿拉肯村民世世代代生活习惯。也许是捕鱼设备的限制,村民每天捕回的鱼不是很多,但够他们一家生活。每天鱼贩都会来收购,所有的鱼一个价格,10000印尼卢比一公斤,差不多5元人民币一公斤。一天收入在50元人民币左右,一个月差不多1500元,这也是普通美娜多上班族的工资。不过在这里也有一夜暴富的机会。我们在走访中碰到一位村民,他知道我们的来意后,主动向我们展示了他的收获。在他家的墙角阴凉处放着两个大泡沫箱,打开一看竟然是两条超大的金枪鱼。哇噻,这可是值钱的家伙哦。据说这是他今天刚捕回来的。这条金枪鱼足有60公斤重,鱼贩按每公斤6万卢比收购,这一条鱼可以卖3600000,折算成人民币差不多1800块。听到这个价格我们都震惊了,这也太便宜了,这条鱼要是在国内起码后面加个零。这些鱼最后会被卖到日本、韩国、台湾等地。一条鱼卖3600000卢比对于一个普通的印尼家庭来说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足以支撑一户人家一个月的生活,如果运气好一天能多打几条,一日暴富也不是没有可能。不过这只是按我们中国人的生活心态来考虑,其实印尼人并没有想那么多,每天能够和家人一起简单快乐的生活,知足常乐才是他们的生活之道。 作者简介:寒残一叶(摄影师、旅行家、自媒体人)。 ———————————————————— 曾几何时,我也想带着相机出走天涯,环游世界,见识美丽新世界! 奈何囊中羞涩,胆量不足,遂而作罢~!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