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活水in 源头活水in
关注数: 39 粉丝数: 28 发帖数: 1,146 关注贴吧数: 4
川大必须全面缩招!!! 本帖来讨论一下招生问题和我的一些粗浅的见解,希望大家和平讨论,求同存异,如果我说到了敏感话题请联系修改,不要光速删帖谢谢! 先说结论,我认为川大应该在5年之内缩招2500-3000人,这样有利于学校的发展,也有利于提高认可度和分数线。 下面是我认为缩招的好处: 第一,减少经费方面的压力。川大每年能拿到的经费并不多,和规模一合算实际上可以说资金紧缺,而且匹院还停招,这就使得川大的资金更加紧张。减少招生人数可以缩小规模,从而促进学科建设 第二,提升办学质量。比如说对于冷门非强势专业(如土建、环境等),大幅减少招生人数甚至直接停招不仅有利于分数线和就业率,而且可以精细化培养和提高保研率。比如一个冷门专业一年只招个几十人,就可以实现本科导师全覆盖,在培养质量和升学质量上做出提高。 第三,提高基础设施质量。望江和华西校区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还在住四人间。减少招生人数可以腾出空间改造宿舍,也能减少管理压力。 第四,提高保研率,放保研班。现在很多学校都通过放保研班和留好专业等方式实现分数上的大幅提升,但川大人太多,保研率不高很难实现。因此,大幅减少招生人数可以提高保研率,从而增强竞争力,也可以减少一些《黑幕》(鼠鼠生科院的,生科院原本保研率很高,但每年都会被华西的挤占大量名额,这种事虽然可行但真不光彩,全面缩招,提高保研率对两边都有好处,如果不利于团结本人可以改,不要删帖谢谢) 下面我们来说一说提高生源质量的思路: 川大作为西南地区的高校,其本身在地域上的竞争力很有限(唉,西部),对于东南沿海和北京的人来说,其竞争力和影响力一定是远低于本地的,你也很难指望那边一线的优质生源来主动报名川大。所以,无论怎么讲,川大的主要生源来源还是以西南地区为基本的中西部地区生源。因此,我并不认可“缩招只缩招西部”的理论,相反,我认为川大最需要抢的就是中西部地区的生源 按照今年目前的招生情况,来给出相应地区的建议: 1.对本省,缩招40%-60%,也就是从2000人降低到1000人左右。本地生源是川大的核心生源之一,现在生源质量降低简直惨不忍睹,必须出重拳!同时,对于本省来说,应该将冷门专业和非强势专业尽量放在提前批和专项,不要在本科批次坑本地人。通过专业优化和人数大幅减少来拔高分数线,逆转本地“看不上川大”的思维。如果反弹严重,也不能在本科批次增加招生人数。至于985率降低的问题,那不是川大一个学校该考虑的问题 2.对重庆,缩招40%以上,由原来的650余人降至350余人。重庆985率不低,本地也有985,因此不须多说。 3.对于西部地区,按比例缩招(满足缩招总人数的前提下分配)即可,如果没有能力要求专业停招,可以适当地加一些含冷门专业的组或者单列。 4.对于东南沿海地区,不得不说那边的人认知、选择和对专业的要求是很高的。比如上海投档,以电气、电信、临床口腔为主的几个专业组全都达到了580+,而其余的专业组则只有570多分,所以发达地区的人绝对不能“忽悠”。因此,东南沿海地区本科批招生只能放热门专业和强势专业,这样才能稳住排名,否则不仅分数线不保,生源质量也不会高。 最后简单说一下专业组的规划: 1.护理、艺术等专业一定要单列 2.不建议物理本科批招经管法学类专业 3.冷门专业非强势专业尽量放提前批、专项和单列 4.绝对不能出现超大专业组和混合型专业组 5.扩大拔尖班,双学位等特殊班型选拔范围,减少不必要的要求 说个题外话,我觉得川大的招生宣传很不到位。宣传很重要,你要让人看到才能提高知名度。所以真的要去优化招生办的工作了。做视频做海报什么的,川大能吹的地方很多的,不能再摆烂下去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