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西北狼 我真是西北狼
我是楼兰美女
关注数: 120 粉丝数: 139 发帖数: 4,470 关注贴吧数: 35
【邮戳要从实寄封形式收集】 (作者:邮识)经常看到有很多集邮者正在排队盖纪念邮戳。有的集邮者正在往一张张白纸或纪念邮戳卡上盖邮戳;有的在已经用纪念邮戳销过票的首日封上再盖同样的纪念邮戳;有的则用已用邮政日戳销过票的信封空白处再盖纪念邮戳。其实上述一些邮戳收集方法都是不正确的。   纪念邮戳是销票戳,必须盖在信封上的邮票上,然后实寄(邮局收到后还会在信封上盖上收寄邮政日戳),才是有收藏价值的邮戳。对于专题邮集来说,信封上贴用的邮票最好用普通邮票,这样才能突出利用邮戳上的专题信息。   我们知道,邮政品是集邮的主要收集对象。盖在白纸和邮戳卡上的邮戳是非邮政品。这种邮戳戳记除用于研究(邮戳更清晰些)外,是没有任何收藏价值的。   在信封上已经有销票的纪念邮戳,再在空白处盖纪念邮戳,不仅是多此一举,还会降低邮戳的收藏价值(增加了人为因素,且说明了收集者不懂集邮知识)。因此,这种收集方法也是不正确的。   我们收集纪念邮戳应该收集实寄封上销票的纪念邮戳。邮票已用邮政日戳盖过,再在信封空白处盖纪念邮戳也是不妥的,因为它未销票,因此这种纪念邮戳也已失去收藏价值,这种收集纪念邮戳的方法也是不可取的。   邮戳是重要的邮政品。近年来集邮者已越来越重视收集邮戳,但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收集。对于邮政部门来说,笔者建议要管理好纪念邮戳。既然纪念邮戳是销票戳,那就不允许将它盖在非邮票上。因为这种不规范邮戳的存世,在几十年以后就会使后人分不清它是纪念邮戳还是纪念章,会给以后的研究带来麻烦。对于集邮者来说,也会严格遵守规定,以体现集邮者本身应有的集邮水平。
集邮入门—【邮票防伪知识】 近几年来随着邮市的升温以及印刷技术的提高,邮品造假也向着大批量、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根据邮品作伪手段划分,假邮品主要有变造票、伪造票和臆造票三种类型。   一、变造票   作伪的主要手段是对真邮品进行各种改造,使其改头换面,伪装成紧俏或高档邮品。由于是使用真邮品做基材,所以往往容易使人放松对它们的警惕,疏忽真品中隐藏的作伪手脚。作伪的形有:   1.假齿孔邮票   在邮票齿孔上作文章,往往是在同时发行了细齿与粗齿邮票,或者有齿与无齿邮票,或者同图案的邮票与小本票等情况下,当两种邮品价格存在较大差异时,变造者就会在齿孔上做手脚。例如,当无齿邮票价格远高于有齿邮票时,他们就把真邮票的齿孔剪掉,使其成为无齿邮票。有时候,有些有齿孔的邮票比无齿孔邮票贵,变造者就给无齿票或小本票无齿孔的两边打上齿孔。   另外,有的变造者,为了人为搞出变体品,专门在邮票图案上打出一排齿孔,称为"错齿票",或者把双连票中间原有的齿孔修补好,使之成为"漏齿票"。   2.假刷色邮票   由于邮票目录对邮票刷色的叙述不可能非常准确,而人们对邮票刷色的认定,主要凭视觉感受,因此,邮票刷色的标准很难用文字精确表述,辨别起来就比较困难了。   “变色”、“漏色”是收集变体邮品者主要的收集品种。变造者使用化学**,改变或除去邮票的颜色,人为造成错色邮品。   3.假水印邮票   邮票上的水印是在制造邮票纸时加式上去的,人们无法使无水印邮票变成有水印邮票,这是用水印纸防伪的重要原因。但是,伪造者有时采取偷梁换柱的办法,将无水印邮票揭薄,用带水印的邮票纸从背面进行裱贴,使之成为假水印邮票。   4.假加盖邮票   加盖邮票是在邮票上加印若干图文(一般是文字),用以补充或更改原发行机构、用途、使用地区或面值等。在许多情况下,加盖票属应急而为,发行量少,使用时间短,往往比原票珍贵。各类"变体"的加盖票更是一些集邮者争购猎奇的宠物。同时,假加盖票历来也是伪造票中数量最多、最难识别的一种。   假加盖邮品一般有几种类型:   ⑴利用真邮品、真戳记私自加工。   ⑵利用真邮品,伪造字模、戳记加工。   ⑶邮品和字模、戳记全是假的。   ⑷将真的加盖邮品上的文字或数字局部(甚至某一笔划)作特殊改变,使其成为“漏字”、“漏笔”或“变异体”。   5.假背胶邮票   不少年代较久的早期邮票,有时会因为保护不当,发生背胶部分或全部脱落。有的仅剩下胶痕。为的使背胶受损的邮票变成完美的"新"邮票,变造者会在这些邮票的背面重新涂上一层新胶。这种假背胶邮票一般比较难辨认,需要有较丰富的经验才能识别出来。   6.假实寄封   由于实寄封的价值常常高于单枚邮票,所以实寄封伪品便大量出现。假实寄封的主要做伪手段额:   ⑴使用真邮票(新票)在信封上加盖假邮戳。   ⑵使用假邮票,在信封上加盖真邮戳。例如,将纪念张上的生肖猴"票"撕下贴在信封上,用有邮戳盖住右下角印的划角线,伪造成假实寄封。一般作伪所盖的真邮戳则采取内外勾结,倒拨日期的办法伪造。   ⑶将信销真票贴到信封上,在封上补画其余的邮戳。   ⑷采用移花接木的办法,将一般实寄封上的邮票揭下,换贴上专门找来的邮戳位置适当的信销票,变造成珍贵的实寄封。用这种办法将已揭薄的残信销票贴到信封上,使之身价倍增,就是作伪者惯用的手法。
【如何制作出一枚完美的极限明信片?】 (此文作者:穗生 曾任广州市邮协理事和区邮协常务理事。)怎样才能制作出一枚完美的极限明信片呢?我个人认为,除了对票、片的精选外,最重要的是在销戳上下功夫。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一枚极限片的成败。同时就其本身的趣味性来讲,我们既要讲求在明信片上所使用的邮票是否在其有效期(4年)内,还应对销戳的时间与空间的选择上作具体的分析。 一些人把时间的一致性看作是,只要销上一个与发行日最接近的相关地日戳(最好是首日戳),极限片就成立了。但我却不敢苟同,因为这三方面要达到最大可能的一致性,还要视票和片所反映事物的具体时间,绝不能不加任何分析地去强求一致,将不存在的事物反映出来或单纯将邮戳去作为对邮票发行时间的考证,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如第11届亚运会是1990年9月22—10月7日在北京举行的。然而早在1988年起,邮电部就开始发行该题材的邮票了。如果我们只追求邮票的时效,仅仅在片、票间销个首日戳,却忽略了邮票本身所反映的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因为这枚极限片所反映的事是虚的,哪怕是运动会开幕前一天的邮戳。此外,在销戳空间的选择上,我认为必须严格按照邮票与明信片所反映的原本主题去完成极限片的制作。如《智取威虎山》一组极限片,从邮票和明信片上所真实反映的仅仅是舞台艺术,发行主题为**现代京剧。该剧是由上海京剧院根据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改编创作的,于1967年赴京参加汇演并被选定为八个**样板戏之一。凡读过小说原作的人都知道,剧中情节系整部小说精髓的集中表现,并非都发生在威虎山一地。因此以威虎山邮戳销票是不实的,如片景取材于实地则另当别论。我认为,该剧的创作地与成名地上海和北京才是最佳销戳点。
穗生——【谈专题集邮】 (作者:穗生 曾任广州市邮协理事和区邮协常务理事。)专题集邮除了我在前两篇文章中介绍的,还可以将其更为具体地划分范畴,即纵向收集与横向收集。因为我是专集人物专题的,故以此简明扼要地说明。当一个初入门者在确定收集人物邮票而没有确定具体题目时,可进行纵向收集,待收集到一定规模时,再根据自己的成果来选择题目。什么叫纵向收集?简而言之,即所有名人邮票都收集,甭管它是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电影演员还是宗教人物,统统收集。 当你的收藏达到一定程度后,你一定会不自觉地因为自己的偏好而产生侧重性,如100枚邮票中有60枚是文学家的,20枚是政治家的,10枚是艺术家的,另10枚既有教皇的,也有探险家的。此时,你从规模上看应该选择文学家。今后凡是文学家的邮品你就必须及时补充自己的空缺,剩下的几类人物如果与文学毫无干系就可用来与人交换或价让。那么文学家就是横向收集范围了。横向收集可分为妇女、政治家、总统或首脑、军事家、文学家、表演艺术家、体育家、画家和雕塑家、音乐家、科学发明家、探险家、宇航员和英雄等等。 我这种看法仅仅是从广义上来讲。当然如果你从一开始就有选择性地收集,那就不必为收集那些非主题邮票而浪费资金了。但要提示一点,搞专题集邮是与研究分不开的,如果你只是收藏而不研究,那么收藏的邮票再多对你也没什么帮助。要知道,往往很多看似无关的主题却蕴含着你所选择的主题。如达·芬奇从各国发行他的邮票目的都是将他作为画家来看的,但知道他历史的人则可将他列入物理学家、发明家和社会活动家范畴。因为他在这些方面也有诸多贡献;还有英国首相温斯通·丘吉尔,他主要是政治家,但他同时也是军事和文学领域的重要人物,并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金。 综上所述,我还是强调专题集邮重在研究,如果放弃这一点谈专题集邮就毫无意义了。那么凡是自己心仪的邮品尽管收集,只要自己高兴。总之,在入专题集邮门前,必须确定收集目标,这样就可避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最好是根据自己的工作专业或兴趣爱好来拟定。如自己是医生,那就从医院大楼、听诊器、显微镜、药用植物、医学家和具有医学价值的动物邮票开始起步吧。爱好体育的,体操、运动会、游泳、登山、自行车、赛车、拳击以及所有与之有关的邮票都是你不错的选择哦。
穗生 ——谈个性化邮票 近些年来,在国内兴起了一股所谓的“个性化邮票”热。此间,无论什么事件、人物、建筑、器物或风景民俗等,只要发行部门在某普通邮票特意留下的等幅带齿孔边纸上,加印一幅相关图案,“个性化邮票”就成立了。这种做法应该说是挺有趣的,但若将它与“个性化邮票”混为一谈那就错了。 什么才称作是邮票?这在邮政上早就有过定义,即:在其印面(通称票面)必须印有邮政标记、面值(一些国家为应付通货膨胀发行的无面值邮票例外)、图案、与发行目的相关的文字及边饰。其中国(地)名(或铭记)、面值和图案为3个要素。但随便哪个人都看得出,在我国发行的“个性化邮票”上,除了印有“个性”图案外,还有什么?也许有人会抓住邮票定义中提到的边饰来进行辩解,那就又错了。所谓边饰即邮票主图外围印制的装饰图案,是属于票幅之内的。它有别于小型张或小全张边纸(边纸图案在不脱离邮票主图的状况下也能传递邮政信息)。 前苏联、比利时、波兰等一些国家在发行邮票时也用过类似我国“个性化邮票”的手法,但那些无面值的都是称作“附票”的。若果真的要将现时的“个性化”图案融入邮票信息中,我建议邮政部门倒不如将“个性化邮票”印成小型张的形式还说得过去。否则它永远只是一枚“附票”。 “个性化邮票”在奥地利、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也有出现,那人家真的是“个性化”,即在邮票主图中留有一空间,旁边附有代表不同寓意的与空位大小等同的图案,可供邮政使用者任意镶嵌在票中。澳大利亚和奥地利一些旅游区还装有专门制作附图设备,供游人随意制作自己喜欢的图案(包括自己的照片)。一旦附图嵌入邮票,“个性化邮票”就成立了。图为一组加拿大发行的不干胶“个性化邮票”。
【迎春杯】——令人伤心的邮政服务 对于一名痴迷的集邮者来说,将自己亲自盖好纪念戳的六七十枚封片投进邮局邮筒,期盼着能收到邮局送来满意的首日戳明信片,可到手才发现,想要盖的“首日戳”被不负责任的邮局工作人员盖成了“次日戳”,对邮局的服务质量和业务素质极为不满。 为了在壬辰年龙票发行之日给吧友们寄出首日戳,我在一个月前就开始准备了,精心准备明信片、信封、邮戳卡,在网上发交换帖,给老朋友挑选回寄邮品。为做好随时被公派出差的准备,每天往邮局打个电话,询问能否提前盖上纪念戳。为了双保险,只要一有空余时间,就往邮局跑,不当面求证一下心里就不踏实,时间长了、次数多了,邮局的工作人员都开始烦了。我之所以这么上心,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盖戳,积极性很高,其次是满足邮友的要求,在邮友中留下好的口碑。 1月4日下午,朋友打来电话告诉我,龙年纪念戳已经到了青年路支局集邮专卖店,得知这一情况,我放下手中的工作,给单位领导请了假,“打的”就往邮局跑,这个专卖店我以前从没去过,地方很偏,不在市中心,也不在商业区,而是在一个家属区的小巷子里。我推开门进到房间里,只见到一名服务员在上网,没有顾客,我心想:这么偏的地方,不冷清才怪呢?服务员很热情的给我打招呼,我说明来意后,她立即就打开电脑桌的抽屉,从里面取出戳和油墨,让我自己慢慢盖。我把戳拿在手上,首先在一张白纸上试盖了一下,仔细一看戳的图案,有点让我失望,这枚纪念戳比普通日戳大了很多,跟单位公章大小差不多,本是一枚“龙山”风景日戳,可风景图案在戳上占很少的位置,图案刻画的也很粗糙,总体来说没有什么创意,虽然不怎么喜欢,但自己也没办法,还不得不自己安慰自己:边疆地区能刻个纪念戳就已经很不错了,其他几个市州连这样的戳也没有。我花了几分钟就把六七十枚封片全盖好了,盖好戳后,我就跟服务员套起了近乎,目的是想明天龙票发现能买上几张龙票和首日封。 1月5日,我早早的到单位楼下的邮局问龙票销售的事,该支局没有零售任务,于是我就请了半天假,坐车到了青年路邮局,我走进专卖店,房间里有五六名集邮爱好者,有的再盖戳,有的在贴票,当地集邮者不多,与一线城市购票的场景截然相反。我问服务员能卖几张,服务员说每人只能买一张,我见大家都是买的一张,我也不好开口像服务员多要,就把这枚珍贵的龙票贴在了“集邮”杂志赠送的明信片上,制作了一枚极限片。后来,我给服务员磨了会儿嘴皮,又求了两枚,我背着其他顾客,给我自己和一位同事各寄了一枚自然封,然后转身出了专卖店的门,直接到了隔壁的邮政所,我从包里取出昨天盖好纪念戳的封片,在加上今天的3枚龙票封片,想直接放在柜台让服务员把日戳给盖了,可服务员坚持让我投进门外的邮筒里,说下午还要开一邮箱,我看时间,正好是中午12点,我就轻信了邮局,把3封龙票封片投进了“本埠”口,给邮友的其余几十枚封片投进了“外埠”口。投完信件后,我又回到了专卖店,目的是想买几枚首日封,等了约30分钟,终于等来了,因为顾客少,首日封多少也没限制,这是新疆邮政的首日封,不是总公司的,每枚2.5元,我花10元买了4枚,当时也没觉得龙票这么抢手,要不然我也会多买些,我见一名顾客直接就买走200枚。买上首日封后,我没有在青年路邮局投递,我总感觉有些不放心,于是就跑到火车站邮局,给几位要好的朋友平信寄出了,其中包括给“老虎”的(也不知收到没有),也没忘记给自己寄了一枚,因为火车站邮局工作人员都很熟悉,所以邮寄很放心。 1月7日,我收到了从火车站给自己寄的首日封,日戳是1月5日的,信封也很完整、干净,品相很满意,我就开始等青年路寄出的信件,1月8日没有,1月9日也没有,可1月9日我居然收到了从山西太原寄来的龙票首日封。1月10日,我开始急了,心想:坏了,信件被黑了,外省的都到了,本市的怎么这么长时间也不到。我给邮局打电话投诉,邮局让我再等等,借口说年底投递业务忙,1月11日,我终于收到了从本市青年路邮局寄出的信件,当我看到信件的一刹那,我真想大哭,我的天哪!明信片脏的不成样子,四个角都快折断了,更让人气愤的是本该销1月5日的“首日戳”,可邮局还是给我盖成了1月6日的“次日戳”。 后来,我再次打电话投诉了青年路邮局,邮局的领导的态度还是很让我满意,说愿意补偿,并就营业员的业务素质不强向我表示道歉。我后来也没要邮局所谓的补偿和道歉,我要的是希望他们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在以后的工作中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多为集邮者服务,不要一味向“钱”看。图一:日戳显示为2012.01.06图二:纪念戳和“次日戳”
【龙年贺卡网上赠送】——转摘《中国集邮报》 龙年新春到来之际,《壬辰龙》生肖邮票设计者陈绍华所创立的设计公司也将迎来成立20周年。近日,这家公司的官方微博在新浪微博上推出了“转发赢龙票”的活动。 根据活动规则,只需在2012年2月12日前关注本公司微博,转发此微博,并@ 5位好友,被转发次数最多的前20位网友,就能获赠极具收藏价值的“限量版壬辰龙年贺卡套装”(图1)。 这枚限量版壬辰龙年贺卡设计非常精美,贺卡外面底层为黄色,封面的图片为此次《壬辰龙》生肖邮票图案,其中身体采用线描方法,并配上了深圳市陈绍华设计有限公司的LOGO,以及“龙年吉祥”。封底则是陈绍华对于《壬辰龙》生肖邮票的设计思路的文章《神龙图 壬辰年生肖邮票设计》,其中说到:“作为第三轮生肖票,必须表现龙和其他生肖所不一样的权威和神性。因此,邮票设计参考了明清皇室标准蟠龙的造型,龙形的刚猛而有力,威严而自信。龙年在中国传统上是大变动之年,正需要这样威猛的龙形来寓意吉祥期盼和辟邪祈福,祝福2012年平安吉祥。”贺卡内部则印有陈绍华的照片、签名和印章,并有其社会职务以及主要邮票设计作品的介绍。在贺卡上还贴有《壬辰龙》生肖邮票一枚,并盖有“陈绍华设计公司恭贺新年”的戳记。 在这条微博发出之后,引发了网友的极大兴趣,特别是许多网友纷纷转发,形成了一股热潮。同时,微博上也展现出了陈绍华设计公司工作人员集体贴邮票的照片(图2,照片来自于陈绍华设计公司官方微博),一派热火朝天。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