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楚悠然 夜楚悠然
关注数: 1 粉丝数: 7 发帖数: 2,433 关注贴吧数: 2
【5.29深圳演唱会】现在最范儿的范儿是拿真音乐说话 有点话想说,说完去睡觉了。不是想批判或者干什么的,就是说说自己最真实的看法。 袁涛的那些话是在一定语境里说的,也许单独截出来看会因为各自人不同的理解有所偏差。不过,有些东西不管是什么语境如何理解,都是一样的,就是他真的认为那些染发、纹身之类的把戏可以作为一种手段或者说真的觉得那样比较范儿能吸引住另外一些特质的群体,这也是一种很普遍的商业打造思维,虽然低端了点,姑且就算是为了陈楚生好吧,不管有没有被采纳或者坚持,都可以肯定地说袁涛的这个构思总方向就是错的,而且错得很离谱,不光是指他认为的范儿的层次,更是他作为一个资深的乐迷或者音乐商人的离谱,他错误的判断了当前的形势和市场以及大众水准,更辜负了他那么多唱片的资深“乐”历和在音乐市场摸爬滚打的这些岁月。 现在这个时代,有点眼力的人就能看出来,已经早就过了靠外表的附属呼风唤雨的时期,现在当红的歌者,哪个不是靠内在的实力,有几个人是在靠外在的修饰吸引粉丝的,虽然不可能没有浮华的外在装扮和打造,可是那都是以实力为基础的,这年头没有几个傻子了,人们欣赏的标准越来越高,现在不是原创音乐人都很难在乐坛有一席之地,近几年随着各种音乐节的兴办和气氛的日益火爆,大众的音乐欣赏水准和对乐队化音乐的逐渐认同,摇滚、原创、个性化的音乐在慢慢抬头,虽然音乐工业还处于底谷势态,不过看得出来这应该是回升的前兆,相信随着市场的不断规范化和法治体制的不断健全,中国流行音乐会在世界音乐里占有一席之地,当然,靠的肯定是富有个性的、灵气的原创音乐而不是任何一时的外在的潮流或其他什么东西,在这样的氛围和大趋势下,一个资深的音乐工作者竟然会对市场做出这样匪夷所思的判断和理解,我不得不觉得有点诧异,虽然我也只是看到了一个片面,不过这个片面的存在已经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没什么悲愤的意思哈,就是觉得挺有意思的,想不大明白。 还有,音乐公司打造自己的签约艺人,这是眼下和以往都很普遍的事情,不过我并不认为这是最好的商业运作手段,就算目前是将来也一定不是,打造艺人,尤其是音乐人,其实演员也一样,首先要做的第一步是什么,并不是看有什么流行的范儿就往他身上套(当然袁经理的那个“范儿”实在不能算做什么范儿),而是看他自身有什么特质和发光点,然后替他打磨使其更加闪耀,这才是打造之正道,抹掉他自身的光华和特质,往他身上强加一些所谓时髦、小资、嘻哈、酷之类的范儿只会毁了艺人,因为即使给他扣上了他自身气质不具备,只会显得超级别扭还不如不打造天然的好,就像一块天然玉石,要打造只能想如何把玉的美丽色泽凸现出来使其更璀璨夺目,而不是怎么把它变成金子而金光闪耀,即使刷上一层金漆时间久了该漏的馅一点不会少,也不会吸引喜欢金子的人,因为人家一看就知道是赝品,培养孩子不是这么培养的,你只能顺应他的天性给他修剪枝干,而不是把他变成另外一个人,不管是陈楚生还是任何其他艺人都是一样,其实这个道理应该很明显,不明白为什么大众能显而易见的作为行内人反而一叶障目,是不是应该时不时跳出来看一下,不要老是觉得自己懂得很足够了。 陈楚生目前最需要的就是一些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而不是那些劳什子,他是一个创作人,不是一个偶像艺人,至少本质上并不是,我觉得其实艺人的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并不应该是矛盾的,他只有充分发挥了他的艺术价值才能取得最大的商业价值,至少在流行文化这一块,从长远利益这个角度看是这样的,即使有偏差而不会背道而驰,花生作为他的赛间粉丝,他们对他的美的判断还是比较准确的,如果想开拓市场也不是这么开拓的,关于袁涛的思维我还是觉得匪夷所思,突破不是这么个突破法,不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而是试图放弃原有开拓新领域,不管这个想法有没有企图实现,都是令人吃惊的,比捡了芝麻丢西瓜要严重得多得多,这是毁灭性的,当然,这个计划基本不可能实行,可是既然被提了出来,就不得不表示对它的惊讶,而且从侧面反映出了袁涛从根本上对艺人定位的思路方向是完全错误的,所以不得不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 其中很多情况我一无所知,作为一个旁观者哦,通过媒介获取了只言片语的信息,都是个人观点,就是说说,也没什么目的,只是希望楚生可以把握自己,走好该走的路,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这一刻,与你同在】《这一刻》的心动 听了他的《这一刻》,感觉不错,不是烟花突绽的璀璨惊艳,那是一朵花开的舒缓馨软。奥运歌大多激昂,歌颂成功的喜悦和骄傲,基调霸气十足,无可厚非,这么多年的努力其实就是为了“这一刻”,人生得意须尽欢。他的“这一刻”,比较另类,比较“小调”,没有迎合中国人在大事记时爱喜庆喜张扬的心理,没有从大视角和立场来盛赞,而是站在自己内心感受的角度来表达对运动员内心的理解和支持。只是娓娓道来,只是淡淡叙述。道来的是多年来奋斗的辛酸、坚韧的执著,叙述的是自己感同身受的体贴抚慰和彼此相同的坚持。它不是夏蝉经历过多少个黑夜后蜕壳的一飞冲天、放声鸣叫,而是恰似花朵从初苞到绽放的缓慢过程,一直那么努力,多少个默默无闻的夜晚,只为那绽满的一瞬之美,而在这一刻,这欣喜的一刻,所有人都看到了它完美的花形,嗅到了它诱人的芬芳,可是只有它自己清楚,清楚美丽背后的辛酸和伤痛,清楚多少个夜晚的寂寞和疲惫,所以,这些练就了它的静谧,沧桑了它的心性,或许一朵花的性情本也静雅,这苦难是抹在俏脸上的胭脂。夏蝉和花朵,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两种对生活不同的表达方式,并无优劣,看你喜欢哪一种。我选后者,因为它的状态更适合在路上,也更加富有弹性,只是不忧不惧、不卑不亢、静自前行、永不停歇。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他的“小调”也不再小调。他的立场其实很宏大,从奥运来讲不是,从内心角度来讲是,其实运动员和其他职业的人有什么本质不同呢?也许区别在于身上背负的责任大小不同,从而使得成功的光芒明暗不同,那么梦想呢?有大小的区别吗?其实在梦想面前人人平等。“生命只有一次,失败是否还能重来 ,青春不要等待 ,汗水灌溉未来不懈怠 ”和生如夏花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只是表达方式,既然人生只一次,让我们燃烧它。常听人说,人生如梦,我并不这么认为,历史似乎消失得无影无踪,其实错了,我们是它的延续,我们身在其中,即使最后天地化作乌有,发生过的永远不会消失,是一种客观存在,精神的东西其实比物质的久远的多。我们来到这世上,空手而来,却绝不会空手而去,我们会带走爱、带走经历,出生和死亡,不管形式如何,本质相同,人生却不同,同样的生命,不仅形式不同,性质也会随之变动,这张生命的白纸,命运是画手之一,我们自己也是,其实谁当主手谁当副手,往往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要看我们自己,是不是敢于承认命运的存在,是不是敢于同他抗争,是不是有永不言败的精神,就像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所要表达的,即使失败了,抗争过的失败和举手投降的失败天差地别,前者虽败犹胜,人类的尊严和价值其实就在于此。人生只有单程票,最终能不能画的圆满绚烂,看我们自己了,在人生的终点线,无论如何,只要“无悔”,它就是圆满的。所以,不管以前错过了什么,虚度了多少,从这一刻起,提起人生的画笔,如果你还青春,那是最好。“曾经跌倒的心 ,寂寞空白多少黑夜 ,岁月的手 ,放在 ,心中从不动摇的信仰 ”是啊,梦想的路上谁没跌到过、颓唐过、放弃过,但是不要紧,爬起来、振奋开、重来过,又是一个新的人生,并不是和过去决裂,而是在废墟中勇于建起的又一座新城,会在过去失败的经验中得到新的启示,这城市会更坚固更辉煌。成功的人,哪个没有过寂寞相伴呢?这寂寞,或许是无人陪伴的小寂寞,或许是无人共鸣的大寂寞,人是群居动物,继而也渴望得到别人的共鸣和认同,所以无论那种寂寞,都是难以人难受的,就像被关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那种窒息和绝望很容易抓住孤寂者的心,那么他将如何在孤寂中前行呢?还好,还有信仰这回事,有信仰的人永远不会陷入绝望的沼泽,也永远不会真正意义上的寂寞。因为它是人生的终极宝藏,我们终其一生就是在受它的指引寻找它,我们全部的价值在于此,我们终其一生在路上,有的人浑浑噩噩耗尽生命,活到最尽头也没有明白生命的价值所在,这就是缺乏信仰,这样的人也没有真正的跌到的痛苦,当然也就没有站起来的愉悦,这样不清不楚似是而非的人生,当真是“人生如梦”。我喜欢目标明确的人生,人活一辈子可以做好一件事其实是最好的活法,也是最难最有价值的活法。爱憎分明、清清楚楚、信仰明确,这就是我喜欢的人生。有真切的疼痛、有真心的欢乐、有心中不变的信仰彼岸,无论岁月蹉跎、沧桑了面容,只管风雨兼程。
【楚战·EP】不要把小弟定位为民谣歌手 楚生抱着吉他唱民谣确实很出色,所以比赛期间导演组不让他唱他自己很想唱的一些快歌,因为比赛必须要突出每个选手最出彩的特质和目前最擅长的曲风,所以他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一个抱着吉他的悲情歌手,连一夜这样的不算欢快的快歌我们都觉得接受不了,所以不孤单一出来,个别花生,特别是大龄花生也许接受不了这种转变,我们都觉得他错了,这不是他应该有的风格,他应该一直保持悲情的民谣和吉他弹唱。 其实不是他错了,是我们错了,这才是真正的他,比赛留给我们的印象太深了,因为那是第一印象和他打动我们的样子,那是导演组打造出来的舞台上的那个他,展现的只是他音乐的一面、性格的一面,其实从以往的采访和他不经意间露出来的小调皮来看,我早经预料到他不会把自己局限在民谣的框架里,他的愿望就是能开心做音乐,这里的音乐不是单指民谣的,当然我相信他不会放弃民谣这目前最出彩的一块,其实小弟对自己的嗓音条件和适合的曲风还是很清楚的,其实个人觉得小弟当初抛下吉他组建乐队这个做法看来,他就有了尝试不同曲风音乐的打算,因为他爱的是音乐,不是单纯的民谣,只要是能带给自己和他人快乐的音乐他都喜欢,看看王栋和陶华,他们恐怕并不擅长民谣吧,他之所以热爱音乐还是因为这样做他会很快乐。他不是曾经说过吗?陈楚生不只会让大家怀旧流泪,也会带给大家快乐。他的性格讨厌束缚,不喜欢别人将他定位,他自己也从来不定位自己。 我觉得他这种做法是对的,当然他的做法正确与否本来是他自己的事,我没有权力来评判,可是从听众的角度和他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长远和正确的做法。 首先从他自身来讲,这样他才能自由快乐的做自己想做的音乐,这才使他成名后真正的价值和意义,试想如果他成名后只是被狂在民谣的框架内,他如何去做自己想做的音乐得到自由做音乐带给他的快乐呢?楚生曾经说过,他追求的就是一种精神上的快乐,当初如果想赚钱他也不会坚持到现在了,所以我认为,对他来说做音乐的快乐和自由是头等重要的,远比赚大钱变巨星对他来说重要的多。我没有权力和必要强迫任何人因为爱他的音乐而关注爱护他,可是如果你爱他就理解和支持他的这种自由吧。 从他长远的发展来看,他也有必要拓宽自己的音乐道路,道理类似我们学外语,如果我们只学一种外语——英语,那么也许会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学得更精,如果我们同时学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也许精力会有分散,不过只要安排好,确立一种为主修就可以了,只是付出的精力要比前一种多,却能跟更多国家的人能沟通。音乐也是一样,多元化的音乐提供了更多发展的可能,不过希望他能将一种音乐确立为主要风格以突出个人鲜明的特质,这样才会让人清楚地记得他。楚生是一个音乐道路上的学习者,他的原创还没有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潜力如果自我不去挖掘也许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还有哪种潜力,有幸的是他意识到了自我挖掘的必要性,所以他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吸取新鲜的知识,这样他的音乐就会保持活力和生命力,而不是局限在哪个框架里固步自封,如果他的性格是那样子的,我们也许就看不到今天光彩夺目的他了。他在EP里推出这首原创也许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在试探,在探索他未来音乐道路该怎么走,看看大家对于他的尝试的反应,而没有说要要将某首歌的曲风确立自己的风格。所以我们应该为他多元的尝试感到开心,而不是沮丧,不是吗? 只要他不放弃民谣,大部分的比赛期间的花生还是不会流失的,我相信他不会放弃,如果他再尝试多种元素的音乐,也许就能吸引更多原本不是花生的粉和其他的听众们,展现他多元化的性格特质和音乐魅力,让我们认识一个更真实的他,这不是很好吗。这也是对那些说他只会玩悲情,只会吉他弹唱风格单一、代表着怀旧的人一个有力的回击。而且他也说过,他渴望有一个音乐工作室,可以自己做自己的音乐,写的歌自己不适合的会给别人唱,说不定若干每年后他会是一个制作人。所以我们应该鼓励他而不是阻挠他。 啰哩吧索得说了一大些废话,都是我自己的一点想法,也许是庸人自扰了,根本不用我说。如果有的亲不能理解或者还纠结,那就当是给你们写的吧,不同意也没关系,因为看到个别亲的看法,还有大部分花生和大众内心将他定位的倾向化。感谢每一个看完的亲。最后还要感谢楚生为我们写的这首温暖轻快的好歌《原来我一直都不孤单》。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