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庐
葫芦庐
关注数: 85
粉丝数: 286
发帖数: 2,047
关注贴吧数: 29
葫芦庐主与易道文化王泽东教授探究风水葫芦
朋友开的私人博物馆
葫芦庐参加天津市非遗中心举办的,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 今天去的是天津美术学院
适合烙葫芦的烙画机
烙画机特别适合葫芦
便携式烙画机
参加张宝义个人作品展
参加天津电视台先行一步节目录制
马友谊雕刻葫芦在天津葫芦比赛中获金奖
今天看到的一对桔子型葫芦
葫芦庐主赵伟接受浙江电视台采访
烙画机可以烙制鸡旦
国际上通用的烙画笔头是合金焊接笔头
葫芦庐清朝时烙制的牌子
葫芦庐清朝时烙制的牌子
烙画笔可以给葫芦切口 烙画笔不仅可以烙画,还可以给葫芦切口
烙画笔还可以切口 烙画笔不仅可以烙画,还可以给葫芦切口
葫芦庐葫芦模具大全 我家的葫芦模具,要是我没有的,给我发照片看看
今晚报报道葫芦专业委员会今年工作安排
欢迎大家探讨烙画工具
如何选择烙画工具 首先根据材质选择烙画工具,紫铜头适合木板烙画,合金丝笔头适合葫芦烙画,再有购买烙画工具一定选择正规厂家,千万别购买三无产品。
今晚报2月20日社会新闻版报道葫芦庐主赵伟 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庐”葫芦制作工艺第四代传承人赵伟,近日完成一组马年生肖范制葫芦的制作。赵伟申请葫芦专利30项、掌握葫芦制作工艺47项。本报记者 刘 筝摄
今天是大年初一,葫芦庐在《每日新报》向全国葫芦爱好者拜年 整个作品上99个福 耗时16个月百里挑一范制葫芦“八不正” “马上有福”贺岁(图)作者:新报记者 安元 通讯员 杨舒涵 摄影 通讯员 雪莹 2014-01-31 天津网-数字报刊 新春在即,拥有掌握葫芦制作工艺最多、葫芦专利最多和葫芦收藏最多三项世界吉尼斯纪录,并作为葫芦庐葫芦制作技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代传承人的河东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赵伟,特意制作了5个“八不正”范制葫芦组成的“马上有福”摆件,取“五福”之意。 整个作品上总共99个福,刚好呼应了中国传统的百福贺岁之意。 “上面一个福字图案的小‘八不正’和一个蝙蝠图案的方形葫芦组成一个大‘八不正’,与下面的四个骏马图案的小‘八不正’,组成五个‘八不正’葫芦,取‘五福’之意。上面的蝙蝠图案方形葫芦共有四面,每面都有五个蝙蝠,而蝙蝠也正是谐‘福’音,又是套用‘五福’之意。加上每个小‘八不正’的辅面上也都有福字——整个摆件上的福字与福音图案总共有99个,而‘九’这个数字在中国文化中是至臻吉祥的象征,中国传统的百福图也刚好就是采用99个福字作为总数。”赵伟给这个马年的吉祥摆件取名“马上有福”,其摆件顶上的蒙芯以玳瑁为材,也是古代君王喜爱的吉祥之物。 所谓“八不正”,是典型的清代宫廷葫芦制式。上下两个肚子都要范制成见棱见角的方正形状,还要辅以吉祥花纹。和瓷器珐琅器一样,葫芦界也有“一方顶十圆”的说法。八不正葫芦的菱线极多,而且葫芦的形状变化完全靠范制而非雕琢,即从生长阶段就要用石膏模子套住,而模子也要经过桩子、雕塑泥、硅胶等材料的阴模和阳模倒换制成。 这套“马上有福”摆件,除了有好的寓意,其制作过程繁复和产出稀少,也使其更显珍贵。“范制葫芦需要32道工序,失误率很高,通常产出率最高不超过25%。”赵伟说:“这套‘马上有福’总共范制了110多个骏马图案的小八不正,最后可用的成品只有10个,成功率还不足一成。” “葫芦器非人力所能及,真正的精品还是需要天成,比紫砂壶要难得。”有人说,一把好葫芦,是艺人尽心,更是天公作美。范制葫芦的制作过程通常需要16个月左右。从2012年10月开始,赵伟就已经开始给“马上有福”制模,2013年清明开始种植葫芦,6、7月份就要选种套模。“9月底的开模跟赌石有点像,因为石膏模子看不出里面的生长情况,所以开模后,体型过大和过小的葫芦分别会出现炸模和亏模的情况,就要被淘汰。给葫芦打皮过后,晾晒过程中又会出现抽皮或阴皮(即出现霉点)等情况,部分成品被二次淘汰。每道程序的淘汰率都在30%以上,即使最后基本完整合规的成品,还难免出现一些部位的残缺,需要工艺修补。”赵伟说,以“马上有福”为例,在经历过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的制模、种植和收成等程序后,保留下来的合格成品还要经过整理再订制口、盖儿、蒙芯等配饰,这套葫芦摆件最终全部成型总共花费了16个月。 葫芦珍贵,福禄吉祥。赵伟说:“马上有福”的百福贺岁是希望葫芦庐在马年新春给全市人民拜年,这仅有的两组摆件成品也将作为他的个人收藏,暂不考虑将其价值化。 新报记者 安元 通讯员 杨舒涵 摄影 通讯员 雪莹
转贴:葫芦庐里福禄长--访葫芦庐赵伟 -新闻频道-和讯网 葫芦庐里福禄长--访葫芦庐赵伟 -新闻频道-和讯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news.hexun.com%2F2014-01-22%2F161646654.html&urlrefer=b3fa84e9e822edc9ab221847a84210ec
中国最早的烙画机 1985年葫芦庐第三代传人赵学义研制成中国第一台烙画机,改变了用电烙铁烙画的烙画方式。
吧友注意 葫芦庐吧是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庐的指定百度贴吧,欢迎各位吧友到葫芦庐贴吧做客,也欢迎吧友发布制作的工艺葫芦,如果是素葫芦或是美国手捻类的葫芦请到葫芦吧去发帖,在新春来临之际,葫芦庐全体同仁给各位吧友拜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多出好作品!
葫芦庐主赵伟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 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天津大礼堂举行。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发表了重要讲话。葫芦庐主赵伟参加,分别与于淑珍老师、关牧村老师、霍春阳老师、魏文亮老师合影留念。
最新烙画笔
天津非遗中心为葫芦庐录制专题片----采访第四代传人赵伟 为落实国家非遗项目进数据库活动,天津市文化局非遗处、市非遗中心为葫芦庐录制非遗专题片。图为采访第四代传人赵伟先生。
葫芦庐主赵伟接受北京《三联周刊》杂志专访 春节即将来临,《三联周刊》将出版一期《福》题材的人物专访,葫芦庐主赵伟在介绍葫芦与福文化。
节目预告:今晚10点天津生活广播《夜访百家》专访葫芦庐主赵伟 今天晚上10点天津生活广播91.1兆赫《夜访百家》栏目专访葫芦庐主赵伟,欢迎收听!
新型烙画工具 一种新型的烙画工具
天津市政府向葫芦庐授牌
葫芦庐协助中央电视台拍摄葫芦工艺技法系列教学片 日前中央电视台来到葫芦庐拍摄葫芦工艺技法《范制葫芦》,明年还将拍摄《烙画葫芦》、《雕刻葫芦》、《押花葫芦》、《漆绘葫芦》等葫芦工艺技法。摄制组导演毛志明曾在7年前拍摄了《葫芦加工技术》深受广大葫芦爱好者喜好,这次将更加系统完整的记录中国葫芦的各种工艺技法。与摄制组导演毛志明先生合影摄影师在拍摄中拍摄葫芦作品摄制组导演毛志明为葫芦庐题字《承葫芦祖业 担极品重望》
便携式烙画机适合烙画初学者使用
带煊画功能的烙画机
葫芦庐烙画笔
一种新型烙画工具----煊烙机
转贴:烙画必备的烙画笔头_葫芦庐吧 百度--您的访问出错了 内容来自:http://tieba.baidu.com/p/2652514177#0-tieba-1-82810-7eff13ea8df1a334a227e1223f8d0dd3
转贴:烙画必备的烙画笔头_葫芦庐吧 百度--您的访问出错了 内容来自:http://tieba.baidu.com/p/2652514177#0-tieba-1-1758-7eff13ea8df1a334a227e1223f8d0dd3
皮肤的烙制
便携式烙画机
便携式烙画机
便携式烙画机
烙画-棕熊
葫芦庐网上教学----葫芦制作及各种材质烙画问题回答 看到现在网上对于葫芦制作和各种烙画的爱好者越来越多甚是欣慰!很多朋友用qq、微博、电话联系我们,咨询技术问题,很多都是重复问题,经过研究决定,为了满足广大葫芦和烙画爱好者的需要,我们特在百度《葫芦庐》吧开设葫芦制作及各种材质烙画问题回答,在新浪微博微话题开设专栏《葫芦制作》,如果您有什么问题可以写出来,我们看到后都会一一回答的,欢迎您的参与,如果重复的话题我们只回答一次,敬请见谅!
至广大葫芦烙画爱好者 由于近期一些不良商家侵犯我司知识产权专利,我们将集中精力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整治打击活动,所以近期对于一些爱好者的问题不能及时回复,我们深感歉意!
用工艺葫芦制作支撑架制作葫芦更稳定 葫芦庐工艺葫芦制作支撑架 【清单】 底 座 1个 长螺丝 6根 猴皮筋 3根 支 架 2根 螺丝刀 1只 【规格】 长25cm宽21cm高4.5cm 净重0.83kg 包装重量:1.2kg
转贴:山东淄博工商局博山分局对淄博蓬甲烫画设备有限公司的行政... 山东淄博工商局博山分局对淄博蓬甲烫画设备有限公司的行政处罚书_烙画工具吧_百度贴吧内容来自:http://tieba.baidu.com/p/2467734972#10006-tieba-1-88495-bf6461719a993b4683f4212b1604e413
山东淄博工商局博山分局对淄博蓬甲烫画设备有限公司的行政处罚书
获得国家专利的烙画工具专利证书(烙画笔头专利)
获得国家专利的烙画工具专利证书(烙画机专利)
转贴:184米长木简烙《论语》全卷现丰润-燕赵都市网-河北新闻资讯... 30台葫芦庐烙画机烙制. 184米长木简烙《论语》全卷现丰润,社会世象,学生,河北新闻资讯,燕赵都市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s.yzdsb.com.cn%2Fsystem%2F2013%2F07%2F07%2F012969860.shtml%23694310-tieba-1-81279-2a51fc2ce108494ae31cc133d5c7ef3d&urlrefer=1141061de99e4e9597bc54c0c7e03851
第三届具有收藏潜力艺术作品展落幕 21件民间艺术品全部成交 第三届具有收藏潜力艺术作品展落幕 21件民间艺术品全部成交 (记者高丽)由天津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天津市文化产业协会主办,天津文化产权交易所承办的第三届具有收藏潜力艺术精品展——民间艺术展昨天在天津文化产权交易所圆满落幕。本次展览共成交作品21件,成交率100%,成交金额96.9万元。 本次展览共有10位津门顶级民间艺术家参展,展出的21件民间艺术作品,涵盖了泥人张、风筝魏、烙画、木雕、彩塑等最具天津特色的民间艺术品,他们中间既有老民间艺术家的新创大作,也有中青年艺术家奇妙构思的上乘之作;既有老艺术家的传世之技,也有年轻艺术家的创新绝活。其中,张宝义的彩塑作品《茶馆相声》、王玉荣的陶瓷作品《吞云吐雾》、刘月明的《玳瑁镶嵌工艺鸟笼》、王有为的彩塑作品《藏佛》、《大愿地藏王菩萨》在开幕式当天就被收藏者摘牌购买。前来观展和参与艺术品交易的观众们表示:“这些精雕细作的民间艺术作品有着独特的艺术个性,大俗中透着大雅,始终没有离开传统,没有离开祖宗的古意。” 据天津文化产权交易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展览展示活动是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民族民间艺术、展示我市优秀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活动,也是近年来我市举办的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的民间工艺品展览、民间才艺展示活动。
葫芦庐烙画葫芦在天津文化产权交易所8万元成交,打破中国烙画葫芦单个价格。8
今晚报报道第三届具有收藏潜力艺术作品展 ----赵伟 第三届具有收藏潜力艺术作品展----赵伟 作者:天津文化产权交易所 发布日期: 2013-06-30 00:00 赵 伟 “葫芦庐”制作技艺第四代传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东区文联副主席、河东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葫芦谐音福禄,是艺术品中的杂项,历来是民间喜爱的器物。此次参展的《大吉大利》是用本长葫芦通过烙画、压花、匏制工艺制作而成,图案为五只形态各异的公鸡,用回字纹、连枝纹、芭蕉纹、鱼子纹做背景,寓意大吉大利、吉祥如意,葫芦配口盖,口为红木口,盖为玳瑁雕刻,整个工艺代表了葫芦庐烙画的最佳境界。(高丽)
葫芦庐又获得国家专利局批准的三项实用新型专利 葫芦庐又获得国家专利局授予的三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包括烙画机专利一个、烙画笔头专利一个及葫芦烙画支架专利一个。
葫芦收藏三类型 葫芦收藏三类型 赵伟范制龙纹蝈蝈葫芦 葫芦收藏过程划分为三阶段,其顺序是经济型、痴迷型、审美型。 大多数葫芦收藏者的初衷是出于经济投资与增值的考虑,所以在收藏葫芦时总是量力而行,看见低价的葫芦便要买上一个拿回家里,美其名曰收藏葫芦,以为今日花一点小钱,他日便能贫儿暴富发迹起来。但随着日积月累,潜心相求,葫芦藏品日渐丰富起来,情不自禁地产生了探究葫芦真谛的愿望,这就进入了痴迷阶段。 对于葫芦的认识愈深切也就爱之愈迫切,如此这般,即使财力无法达到,却也从爱好情趣中获取满足。每每看到没有的葫芦都会想方设法弄到手,在常人眼里俨然是一个痴者,看不明白花那么多钱收藏几个破葫芦有什么用?而实际上却是,经过不懈地努力,终于苦苦等到了葫芦藏品增值,有如股票牛市一般身价百倍,这时作为葫芦收藏者却一改牟利之初衷,虽可获暴利而死活也不愿出让。此情此景,我是有真切体会的,非但不肯出让,甚至还不能满足,总想多多益善。见着好东西立马浑身血涌不能自持,“贪婪”之情溢于言表,可谓是进入痴迷期的典型症状。这一阶段所持续的时期最长,会与有些人相伴终生;也有些人,于朦朦胧胧中忽然开了“天眼”,大凡真正的好东西,都可以去欣赏,而且随时随地、只需闭眼即可清晰端详,而无须物在眼前。这时对于葫芦收藏更多的是欣赏,那些低端葫芦工艺品已不能入眼,他们更多的是希望获得高端的葫芦艺术品。其实这个时期的最高境界是捐献,有这般觉悟者大多上了年纪,不然的话,年纪轻见识少,即使闭上眼睛,除了憧憬之外,茫然一片,无甚可供鉴赏。
葫芦庐入驻天津文化公园 葫芦庐第四代传人赵伟在天津文化公园葫芦展品前葫芦庐第三代传人赵学义在天津文化公园民间艺术家展示区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市长黄兴国现场表演葫芦烙画天津文化公园民间艺术表演区葫芦庐葫芦在天津文化公园精品区展示
周末去赏津味儿技艺 本报讯 (记者高丽)由天津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天津市文化产业协会主办,天津文化产权交易所承办的“第三届具有收藏潜力艺术作品展民间艺术”展将于本月22日在天津文化产权交易所开幕。这是文交所继“首届具有收藏潜力艺术作品展中青年书画家精品展暨津门近代名家书画精品展”、“第二届具有收藏潜力艺术作品展中国画展”成功举办之后推出又一艺术大展。 此次艺术展中将展出王有为、王树元、赵保国、窦锡珍、张宇、魏国秋、王玉荣、张宝义、刘月明、赵伟十位津门民间艺术家的20件精美作品。参展艺术家的作品不仅颇具艺术性和传承性,更是“津味儿”浓郁。“非遗”传承人、“泥人张”第六代传人张宇的作品《福魁》,充分展现其“触手成像”的惊人技艺。“木雕奇才”王树元老先生则携作品《福禄万代》出展,老先生自2004年即获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时至今日,树元木雕以其玲珑剔透、形象生动和极强的立体感成为北派木雕中的一绝。此外,“国际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王有为的彩塑作品《藏佛》、“国际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赵保国的烙画作品《春溪》,“国际民间工艺美术家”窦锡珍的农民画作品《十二生肖》以及“风筝魏第六代传人”魏国秋的风筝《仕女》也均在展出之列。诸位参展艺术家代表了津城民间艺术界的最高水准,除获国际荣誉的王有为、王树元两位老先生外,还有“首届天津民间艺术展”金奖获得者王玉荣,“第三届天津民间艺术展”金奖获得者张宝义,“第三届天津民间艺术展”银奖获得者刘月明,“第三届天津民间艺术展”银奖获得者赵伟,历届中国民协“山花奖”的获得者,“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以及中国文联历届“德艺双馨”称号获得者等。 展览6月22日开幕当天将有15位民间艺术家进行现场表演,展示项目涉及糖画、剪纸、蛋雕、内画等。展览将持续至7月1日,每日9:30-11:30,14:00-16:30在天津文化产权交易所(和平区长沙路95号)展出。 《今晚报》作者:高丽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