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数: 4 粉丝数: 11 发帖数: 4,693 关注贴吧数: 28
红蓝按钮问题 且不说原题似乎有全红全死的设定,但正是去除掉这一设定,才使这个题成为纯粹的道德哲学问题。 从表面上看,选蓝色是利他且有风险的,本质上是为了群体的全部存活。选红色是利己且无风险的,本质上是为了个体的存活。 那么选择红色的确是理性的,因为理性的功能就是如此,服从于必然规律。但为了群体选择蓝色难道不是理性?这确实形成了一个二律背反。 大前提:存活是选择的目的,全部个体的存活就是群体的存活。 小前提:红色带来个体的存活。 结论:选红色。 大前提:存活是选择的目的,只要群体存活个体便都可以存活。 小前提:蓝色带来群体的存活。 结论:选蓝色。 但是问题在哪里?人不仅仅是只有理性,还拥有自由。人不仅仅是个体的存在,更是社会的存在。 在法国启蒙运动中,人们认为人为了拜托互相残杀的自然状态,选择结成契约,形成法律和道德以互相维护其他人的生命权。这是资产阶级思想带来的巨大的历史进步。即法律道德的契约精神意味着人们追求平等和谐的社会。社会主义,是对这种追求的批判后的追求,但自由平等和谐这些因素都保留了下来,都是对的。 那么,想要通过人人自保的方式达到全部存活的想法,其实对于生命权和人文关怀的理解连启蒙运动的水平都没有。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之所以是个道德问题就在于它如果在现实中,人们会如何选择。因为道德来源于现实生活。无论是哪个选项,全部选择都是不可能的,即使人有这样的意愿。无论是看错题、误触、眼花按错了还是某个系统出错了导致判断按了另外一个按钮。这其实就是非理性因素,人本身也是含有非理性因素的。 那么现实中的理性,肯定是选择蓝色更有可能存活。既然存活是目的,而选择可能出错。全部选红色出错的后果肯定比选蓝色出错要恐怖。如果你处于自保选了红色,人人都这样选,但是你眼花按错了,那结果就是你被出错的这个概率判下了死刑。你的生命被某个随机概率决定,有人愿意吗?正是理性处于避免这样的事情,所以蓝色是更安全的。而主动选择蓝色的人,正是处于对选择错误的人的人文关怀。体现的是人的自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对概率的反抗。 有了以上的思考,就可以向此问题更深的层次前进,就是这确实只是一个问题,选择按钮确实不可能带来伤亡。但问题在于,选蓝色多和选红色多的社会会是什么样的?答案很简单,有了对随机概率的意识,前者社会可以评价多数人的力量避免天灾人祸中的“天灾”,其实就是凭借群体的力量化解社会风险。后者社会因为人人自保,在面临灾难时个人的能力未免能够抵挡,那么必然带来巨大的伤亡。且一个没有公共意识的社会,“人祸”的概率也绝对会大大提升,因为只要我有更强大的力量,你就是待宰羔羊,交出你的财产。 所以看似利他和利己,其实是人的社会化程度的深度。人越是紧密结合在一起,“利他”便更多,人的结合越是松散,“利己”便更多。 这个问题也不仅仅是对人的意识的考察,还反映了意识的形成原因即现在的社会是什么样的。“利己”意识是怎么来的?越在资本主义体系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利己”意识是越多的。不仅是所谓“理性”和“逻辑”可以带来资本增殖,对集体的失信也是来自对大规模经济危机的恐惧。因为在经济危机中,社会是动荡的,他人不可信。这样的分析的面对无意识的,凭形式逻辑思考是达不到的。所以不要用形式逻辑的思维反驳。既然对这个问题的选择反映了这样的社会问题。那么社会中这个因素的成分的占比和影响,大致可以猜测。形势并不乐观,但也不悲观。 如果有伦理和现实的追求,这样的思考是必须的。乐子人劝你走开,你要跳,大家都看着呢。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