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abAGyW2
关注数: 22 粉丝数: 79 发帖数: 8,228 关注贴吧数: 46
2021年淄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29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5位 2021年淄博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29亿元,同比增长10%,总量位居全省第5位,增速位列全省第4位;缴纳税金32.3亿元,同比增长17%,实现了逆势上扬。 建筑业是我市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富民产业。早在上世纪80年代,桓台县就以“建筑之乡”的美称享誉大江南北。 目前,全市建筑业从业人员已超过24万,其中85%以上是农民工,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做出了巨大贡献,建筑业越来越成为淄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年一季度,全市建筑业总产值127亿元,同比增长9.3%,令人欣慰。 截至目前,全市建筑企业已达1818家,其中特级资质5家、一级资质90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有140余家,其中超百亿企业2家,50至100亿元的企业4家,10至50亿元企业14家。全市建筑行业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骨干企业为支撑的高质量企业梯队已然形成。全市建筑业正从“建筑业大市”向“建筑业强市”迈进。 目前,全市建筑业已形成了立足淄博、深耕全省、辐射全国的格局。2021年,有上百家建筑企业在河北、江苏、内蒙古、天津等11个省区市承揽工程,出省产值超202亿元,同比增长14%,态势喜人。 2021年,全市广大建筑企业用匠心回馈社会,全年共获得鲁班奖4个(全省仅有7个)、国家优质工程4个、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1个、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2个、中国安装之星奖5个、中国钢结构金奖1个……获奖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截至2022年一季度,淄博市有A股上市公司29家。 据统计,淄博目前在境内外上市公司共计32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29家(其中,11家在深交所主板上市、8家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6家在上交所主板上市、3家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1家在北交所上市。从上市公司属性来看,在29家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占比接近七成,有20家。此外,国有企业有6家,外资企业有3家。)、港交所上市公司3家。仅仅在2021年,淄博就新增上市公司6家,实现上市公司科创板、北交所上市零突破,境内上市公司区县域全覆盖、交易所各板块全覆盖。目前,淄博有上市辅导备案企业14家、IPO申报企业5家,拟上市企业达19家。 截至2021年年底,化工产业已成为淄博工业第一支柱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上下游一体、门类品种较齐全、产品基本配套的产业体系,形成了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三大产业板块,聚烯烃、聚氨酯、氟硅材料、工程塑料四大特色产业集群。目前年原油一次加工能力3160万吨、乙烯产能80万吨、烧碱116万吨、聚醚多元醇150万吨、增塑剂70万吨,绿色制冷剂、聚四氟乙烯、甲乙酮、氯化亚砜、聚醚多元醇、增塑剂等产品产能居全国首位,近百种化工产品形成较大规模,综合竞争力居国内地级市前列。目前淄博全市化工生产企业514家,从业人员7万余人。
2021年济南市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0倍 去年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0倍,外贸依存度由2017年的9.8%提高至16.8%……济南对外开放既有量的增长,更有质的提升:“链上自贸”创新模式在全国推广,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一批高能级开放平台加快建设,中欧班列开行700多列、占全省近一半,去年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0倍,外贸依存度由2017年的9.8%提高至16.8%……系统推进要素赋能,全面深化金融改革,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10家,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达195家,金融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居全省第1位,获批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 高标准推进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首次以城市名义举行大学生毕业典礼,举办2021中国(济南)人力资本产业发展大会,人才总量达242万,人才吸引力指数居全国第8位; 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国企改革,小鸭、轻骑、康巴丝等老工业品牌实现“凤凰涅槃”。实施百强民营企业培育行动,民营经济市场主体突破145万户;推进高水平开放,新增外贸进出口实绩企业1150家,预计全市进出口总额增长35%。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额增长273.2%,跨境电商呈现爆发式增长; 全力抓好双招双引,成功举办中国企业论坛、亚信金融峰会、进博会济南专题推介活动、国际粮食减损大会、世界先进制造业大会等高端活动,实际使用外资大幅增长……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山东旅游民宿达1.74万家、房间35.11万间、床位68.07万个,实现了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 截至2022年4月初,全省旅游民宿达1.74万家。其中,高品质旅游民宿占全省旅游民宿的1/9,主要分布在沿湖、沿海、环山等区域及重点5A级、4A级旅游景区周边乡村,基本实现旅游民宿的集聚化、规模化发展。 品牌是产品的生命力所在,是产品的灵魂。近年来,山东通过整合旅游民宿集聚区资源,统一塑造品牌形象,打造形象IP标识,相继推出山东省旅游民宿装备展、民宿招商推介等专题活动,策划举办山东省旅游民宿设计案例评选活动,先后涌现出一批像朴宿、不负、九如山、院里等本土品牌民宿,引进花筑、原舍、花间堂等外地品牌民宿。目前,山东培育了泉城人家、沂蒙人家、泰山人家等一批乡村品牌民宿,规模化旅游民宿品牌达20余个,初步形成“集聚片区引领,品牌民宿驱动,多元业态融合”的发展格局。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孙树娥表示,下一步,山东将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绿色发展、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引导社会各界共同推动旅游民宿品牌化、精品化、集聚化发展,提升全省旅游民宿发展水平。 比如,在旅游民宿发展中,尤其是在破解民宿特种行业许可证办理瓶颈问题上,探索推广济南、日照先进模式,创新联审联批机制,实现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和特种行业许可证等证件办理的流程再造和“一表式审批”,在全省建立试点,逐步推广开来。同时,借鉴浙江、四川等地的民宿发展先进做法,发挥民宿行业协会“资源共享、行业自律、诚信经营、有序发展”的重要作用,高位嫁接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 此外,山东还将引导推进旅游民宿公司化、市场化运营,通过国有参股、农户以房屋作价入股或租赁经营等形式,吸纳部分社会资金,组建民宿经营管理公司,构建资源整合和融资运作平台。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着力引进民宿品牌企业、专业化团队重点参与民宿项目投资运营,策划举办全省旅游民宿设计案例评选、旅游民宿经营管理人才培训、旅游民宿装备展及招商推介等活动,加强旅游民宿发展人才队伍建设。
2022年3月青岛市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金家岭金融区 2022-04-12 22:52 一、各项存款情况 3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3744亿元,同比增长10.15%,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3.39个百分点,比上月下降0.92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369亿元,同比多增319亿元。其中3月份存款增加728亿元,同比少增108亿元。 其中,住户存款余额9958亿元,同比增长12.43%,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4.08个百分点;前3个月住户存款增加805亿元,其中3月份增加322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9266亿元,同比增长10.41%,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1.61个百分点;前3个月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417亿元,其中3月份增加502亿元。 二、各项贷款情况 3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4995亿元,同比增长11.22%,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4.6个百分点,比上月下降1.08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906亿元,同比少增502亿元。其中3月份贷款增加267亿元,同比少增186亿元。 分部门看,住户贷款余额7712亿元,同比增长10.84%,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7.44个百分点;前3个月住户贷款增加35亿元,其中3月份增加35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16970亿元,同比增长12.02%,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4.09个百分点;前3个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89亿元,其中3月份增加232亿元。 分期限看,短期贷款余额6426亿元,同比增长12.61%,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1.82个百分点;前3个月短期贷款增加403亿元,其中3月份增加152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6952亿元,同比增长10.03%,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7.53个百分点;前3个月中长期贷款增加563亿元,其中3月份增加206亿元。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支
2021年,临沂市实际使用外资13.75亿美元,居全省第四位。 实现进出口1766.8亿元,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实际使用外资13.75亿美元,居鲁南经济带第一位;实现网络零售额440.2亿元,临沂快手电商注册量居全国第一位;位列全国城市展览业发展综合指数第十二位,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一位......刚刚走过的2021年,面对疫情持续影响和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临沂商务工作逆势量质齐升,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市对外贸易稳健增长。全年实现进出口1766.8亿元、增长51.4%,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其中出口1584.8亿元、增长59.8%,增幅居全省第二位;进口182亿元、增长3.8%;完成市场采购出口685.76亿元,增长99.8%,居全国前列。 利用外资实现新突破。2021年,全市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62家;实际使用外资13.75亿美元,居全省第四位、鲁南经济带第一位,增长46.65%。其中,制造业利用外资6.46亿美元,占全市利用外资的46.99%;利用日韩资金1.81亿美元,占全市利用外资的13.17%。   对外合作增势强劲。2021年,全市累计有实际出资的境外投资企业17家,对外投资0.76亿美元、增长280.6%,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企业12家,投资0.66亿美元,约占全市的87.5%。安哥拉奥德工作园、尼日利亚大众工业园成功获批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 2021年,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440.2亿元、增长24.8%。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38.6亿元、增长30.4%。据快手官方反馈,临沂快手电商注册量居全国第一位,交易量居全国前三。兰陵县成功创建2021年度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市示范县数量达到7个。传统消费提质,成功举办“百万补贴共抗疫情”家电促销活动、“临沂市首届绿色美食创新大赛”“2021远通国庆车展”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培育了沂州古城等省级、市级示范步行街,居民消费活力进一步释放。   会展经济持续繁荣。2021年,全市共举办首届RCEP区域(山东)进口商品博览会、2021(第70届)秋季全国五金商品交易会、第二届山东体育用品博览会等各类会展活动137个,共计展位数6.07万个、参展企业2.02万家,展出总面积121.5万平方米,实现展会交易额211.6亿元。在“2020中国城市展览业发展综合指数”中,位列全国城市展览业发展综合指数第十二位,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一位。   开发区发展步伐加快。2021年,全市经济开发区预计实现税收16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进出口总额1500亿元、增长52.13%。全市开发区拥有高新企业1004家,省级以上技术创新平台363个,省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37个;拥有发明专利6867个。
2021年临沂网络零售额实现440.2亿元 电子商务蓬勃发展 2018年至2021年,临沂市网络零售额累计实现1348亿元,年均增长20.6%,其中2021年实现440.2亿元;直播电商迅速发展,带动小商品年销售额超200亿元,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根据快手发布的用户生态报告,2019年,临沂全市快手直播电商交易额超100亿元,占据快手电商交易总额的五分之一。临沂商城管委会数据显示,目前,临沂带货主播数量达5 000余人,月GMV超2 000万元的主播十余人,每天直播带货150万单以上。2019年,临沂直播带货GMV超过100亿元。临沂电商直播的交易额已超100亿元,位居全国第三;在快手的注册商家高居全国第一,月度GMV转化超过2000万的商家有10余家;2019年前三季度,有赞快手成交量可进入全国TOP3。 据临沂快递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8年,临沂快递单量是85万单/天,仅仅1年后,这个数字就翻了两倍多。 改革开放前期,物资交易管制较严,没有资源优势和工业优势的临沂对商品贸易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姿态,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商人(比如温州、福建商人)。 他们一开始在临沂的宾馆里挂广告,后来在街边搭大棚,再进入专业批发市场,临沂逐渐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 在临沂众多专业批发市场中,遍布着家具建材、母幼、美妆日化、服饰等各个品类的众多代理商和批发商,涵盖27个大类6万个品种,是全国第二大批发市场。 据临沂当地人回忆,最初商贸老板们大多通过大巴车捎货,甚至像洗衣机冰箱这样的大件也不例外。 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多,临沂成为北方著名的物流中心,每天有2万辆货车跑在2 000多条线路上。据悉,临沂物流价格比全国平均低30%,在中国各城市中仅次于浙江义乌。 由于临沂本身不是商品产地,批发贸易模式的本质是把各个产地的商品再次聚集中转,利用商业信息的不透明来倒手赚差价。 当电商普及之后,信息透明化大大提高,赚差价的模式很难再“大行其道”。
烟台第二家科创板荣昌生物成功上市,至此烟台A股上市公司46家。 3月31日,荣昌生物制药(烟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荣昌生物”)正式登陆上交所科创板,这是烟台市第2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也是全市第46家A股上市公司。 荣昌生物科创板上市后,烟台市拥有2家科创板上市公司,1家北交所上市公司,9家创业板上市公司,34家主板上市公司,共46家A股上市公司。 公开信息显示,这46家上市公司所属同花顺行业包括有色金属、医药生物、通信、食品饮料、石油石化、轻工制造、农林牧渔、交运设备、交通运输、计算机、基础化工、机械设备、国防军工、纺织服装、电子、电力设备、综合等共17个行业分类。 这意味着,烟台近20个行业里有崭露头角的领军企业。 据统计,在荣昌生物上市后,烟台市境内外上市公司达55家。其中,在港股上市的有招金矿业、鸿承环保科技、安德利果汁、绿叶制药、荣昌生物-B,所属恒生行业分别是黄金及贵金属、工业工程、食物饮品、药品及生物科技、药品及生物科技。 至此,烟台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为55家,青岛市A股上市公司57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为72家。 上市公司数量中,A股占比最高。据公开信息,长期以来,山东A股版图处于济青烟三核引领的态势。 2004年,深交所中小板的推出,使大批中小型企业走向资本市场。这一年,山东资本市场前四名形成了济南15家,淄博10家,青岛9家,烟台8家上市公司的格局。 2008年,借助3家中小板企业的上市,烟台上市公司达到13家,成功超越青岛,排在济南之后,位居山东第二。2011年5月正海磁材上市之后,烟台A股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超越此前多年一直保持第一的济南,并持续了9年时间。 2009年起青岛开始集中推动企业上市,当年,青岛辖区新增A股上市公司9家,数量占全省的56%、全国的4%。2020年5月,青岛随着威奥股份的上市,A股公司数量开始与烟台并驾齐驱。2020年7月,酷特智能深交所敲钟成功,青岛辖区A股上市公司正式达到40家,成功超越烟台。 2021年,青岛新增A股上市公司14家,而烟台只收获了3家,差距进一步拉开。另一方面,截至目前,济南市A股上市公司为43家,与烟台市相差3家,烟台市推进公司上市工作遭遇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局面。 我们能够看到,作为曾长时间引领山东资本市场的“龙头”,烟台企业有着强劲实力。比如,睿创微纳是全国首批、全省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南山智尚是全省首家创业板注册制上市公司;荣昌生物是全省首家港交所上市生物科技企业。 从上市公司市值方面,截至3月30日,烟台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7214.26亿元,平均156.83亿元;青岛市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7081.38亿元,平均124.23亿元。两项指标烟台均超过青岛。数量上虽不及青岛,但鲁股龙头万华化学在烟台,且拥有较多百亿以上的企业,因此烟台被称为“鲁股市值聚集地”。 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瞪羚等类企业方面,2021年,烟台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单项冠军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217家、累计597家,培育数量均居全省前3。他们应是上市后备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交所的设立,为山东企业上市带来了机遇。3月23日,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等胶东五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北京证券交易所,共同举办了“深化新三板改革 设立北交所政策解读”专题线上培训活动,烟台市40余家上市后备企业参加培训。烟台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发文称,烟台市高度重视新三板市场发展,先后有90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其中10家企业启动上市程序。 据同花顺i问财数据显示,截至3月30日,烟台市新三板挂牌企业共45家,其中3家创新层企业。这些企业也会是冲击上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科学测算,2019年潍坊市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为456.22亿元,占全市GDP的8.02% 经省版权局确认,2021年度潍坊全市登记版权作品64413件,同比增长211.93%,约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再次蝉联全省第一。2021年底,潍坊首次委托编制《潍坊市版权产业发展报告》完成。经科学测算,2019年潍坊市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为456.22亿元,占全市GDP的8.02%,版权产业发展迅速,规模与质量同步提升。 我国目前版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为7.39%。于利告诉记者,按照目前的标准,一个产业增加值如果能占到GDP的5%以上,就可以认定为支柱产业。 从2018年开始,在山东省版权局的指导和帮助下,潍坊在全省率先开展了“版权进乡村”活动,3年间,潍坊对全市西瓜、萝卜、花卉、蔬菜等农产品和风筝、年画、花纹布、艺术雕塑、泥塑等民间手工艺品实施版权保护、运用和创造,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和知名度,明显提升了全市农村产业经济效益。通过实施“版权+”系列活动,全市已有21个农业产品进行了版权登记保护,千余名非遗传承人和农村文化人才进行了作品登记,与3年前的“零登记、零保护”状态相比,实现了质的飞跃。“郭”牌西瓜、农民画、泥老虎等品牌附加值增幅明显,相关产业从业人员收入显著提高。 在创建过程中,潍坊意识到产业联盟在版权保护中的重要性。于是决定选取书画、非遗、摄影、教育、纺织、新闻出版传播等十大优势版权产业,探索建立十大行业版权保护联盟。目前由山东省泰山教育创新研究院发起的“潍坊市教育版权保护联盟”和由山东新华书店潍坊分公司、潍坊高新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发起的“潍坊市新闻出版传播版权保护联盟”已率先成立。 自2010年国家版权局开展“全国版权示范城市”认定工作以来,目前全国仅有13座城市成功创建国家版权示范城市,分别是杭州、成都、青岛、苏州、昆山、广州、厦门、张家港、东莞、即墨、廊坊、绵阳、景德镇。 潍坊市创建版权示范城市工作专班办公室副主任、二级调研员于利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全国版权示范城市是对一个城市版权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也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科学发展理念、自主创新能力、产业发展水平和城市核心竞争力。潍坊创建国家版权示范城市不像其他城市那样将某个领域作为落脚点,而是全产业创建,全流程服务。 以书画产业为例,作为“中国画都”的潍坊,近年来书画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全市书画经营机构有2000家以上,年交易额超过200亿元,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6家,形成了良好的书画产业版权保护氛围,书画作品登记数量保持高速递增。 潍坊还是全国著名的四大纺织品集散中心之一,但纺织品花色图案版权保护一直被侵权盗版行为所困扰。为了抓住这一关键领域,2018年,潍坊市在潍坊星河国际轻纺城、昌邑市棉纺城分别建立了版权保护站,加大了纺织品领域版权执法力度,严厉查处纺织品侵权盗版案件。 目前为止,潍坊已建立起婚纱摄影、教育、艺术、纺织、华光和宝石、正信、民间艺术8大版权登记平台,其中省级平台四家,居全省地级市第一。
2022年前两个月青岛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 2022年1-2月份,青岛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比2021年12月加快7.9个百分点。35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7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实现增长。工业升级发展态势明显,1-2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6%,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10.1%,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4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17.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6.2%。 统计显示,1-2月份,青岛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3%,比2021年加快4.2个百分点,比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加快4.7个百分点,实现良好开局。 1-2月份,外贸进出口总值1321亿元,同比增长14.3%。其中,出口800.9亿元,增长18.3%;进口520.1亿元,增长8.7%。一般贸易进出口888.9亿元,增长8.0%,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67.3%。民营企业进出口877.7亿元,增长15.2%,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66.4%,占比提升0.6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持续改善。1-2月份,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6.8%,比2021年加快1.9个百分点,比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加快9.1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23.0%,58.1%、24.2%。网络消费蓬勃发展,1-2月份,全市限额以上零售业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45.3%,比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快26.1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稳步复苏,1-2月份,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38.7%、13.4%,比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分别加快39.8和2.5个百分点。
山东多项妇儿健康指标再上新水平 从山东省卫生健康委获悉,我省妇女儿童健康事业再上新水平,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7.67/10万、3.31‰和4.12‰,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中高收入国家水平。 截至2021年,全山东省助产机构共822家,产科床位数30616张,儿科(新生儿)床位数40715张;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共156家;建立省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11家、省级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7家;创建8个国家级和39个省级妇幼保健特色专科、18个国家级和23个省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市、区),不断满足妇女儿童多元化的健康需求。   2021年,我省将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受众人数280多万,目标人群覆盖率达95.87%,为困难患者发放补助金835万元。全省妇女常见病筛查率达88.92%,孕产妇HIV检测率达99.80%以上。扎实开展新生儿先心病筛查项目试点;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5.06%;儿童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2021年,全省婚前医学检查率为87.69%,为56.52万人提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产前筛查率达93.71%,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和听力筛查率均达到99%以上。实施国家先天性结构畸形和出生缺陷(遗传代谢病)救助项目,累计救助贫困患儿2924人,发放救助金2834.5万元。累计花费3.75亿元,为5000多例听障儿童进行免费救治。
《2021年山东省房地产行业发展报告》 近期,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研究院和省房地产业协会联合发布了《2021年山东省房地产行业发展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在山东,去年,TOP100强房企总销售面积环比下降18.35%,总成交金额环比下降20.44%;在土地市场方面,成交面积连续三年下降,成交金额近年来首次下降。 从报告发布的房企总体表现看,2021年,山东全品牌榜100强房企总销售面积5020.97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8.35%,总成交金额5523.07亿元,环比下降20.44%;本土100强房企总销售面积3478.79万平方米,环比下降9.0%,总成交金额3431.87亿元,比2020年减少了13.19%。 报告显示,与2020年相比,2021年山东房企销售TOP30的上榜门槛明显降低(2020年上榜门槛为71.49亿元),降幅约20%。从全品牌销售面积看,2021年销售面积TOP30上榜门槛为51.1万平方米,上榜门槛与2020年基本持平,报告称,上榜金额门槛降低,但面积门槛持平,显示市场集中度有所降低。 再来看土地市场,根据上述报告,2021年山东省招拍挂经营性土地成交建面为22924万平方米,相较于2020年的27073万平方米下降明显,降幅为15.3%,已连续三年为下降趋势,处近五年来最低位。 在成交金额方面,报告显示,2015年-2021年,山东省招拍挂经营性土地成交金额呈先增后稳趋势,2018年以后土地成交金额保持高位平稳态势。2021年土地成交金额5232.11亿元,较2020年下降1.3%,为近年来首次下降。从土地溢价率来看,土地市场已逐渐回归理性,溢价率保持在理性水平。2021年山东省招拍挂经营性土地平均溢价率为5.7%,较去年同期下降1.94%。 从全国房地产市场看,根据报告,2021年,改善需求稳步释放,三室产品依然稳居成交主力地位,四室产品成交占比延续增长态势。194个重点监测城市普通住宅成交数据显示,三室户型成交占比54.45%,较2020年微降0.13个百分点,四房成交比重持续提升,较2020年增长0.69个百分点至20.72%。 户型小型化的趋势进一步强化,数据显示,2021年,120平方米以下三室产品、140平方米以下四室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