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4478323 974478323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关注数: 9 粉丝数: 42 发帖数: 2,794 关注贴吧数: 19
浙江人社厅厅长:公务员的待遇太高了 原标题:公务员的待遇确实高了 企业界代表诉苦:民企十几万元年薪,留不住员工“考公”的心 省人社厅厅长现场回应:公务员的待遇确实高了 昨天下午,浙江代表团第二小组审议。全国人大代表、奥克斯集团董事长郑坚江讲了一个故事—— 来北京开两会前,我意外发现了一位员工在开小差。上班时间,别人都在认真工作,他却在读公务员考试的教辅书。我没有当面批评员工,但心里却很不是滋味。为了留住人才,公司花了大力气。就拿工作条件来说,不是我夸张,奥克斯员工的办公室,无论装潢还是设施,都可以称得上是五星级。可我就是想不通,他为什么还要去考公务员?民营企业想留住员工的心,怎么就那么难? >>>现状 年薪涨到十多万,民企员工还是想考公务员 郑坚江的故事,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强烈共鸣。他话音刚落,万丰奥特控股集团董事长陈爱莲代表立即接话:“郑总,这个小组来自制造业一线的,就我们两个吧?你刚才的话,真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你的故事,我也碰到过。就算你不说,我也会说。” 奉化滕头村党委书记、宁波滕头集团董事长傅企平代表也深有共鸣。 “大家知道吗?为了留住人才,公司不断给员工涨工资。”傅企平伸出手,做了一个不断爬升的手势,“我们这里有些员工,年薪都涨到十多万元了,可心思还是定不下来,要走。找他们去谈,原因都一样:想当公务员,或者进事业单位。” 几位老总表示,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但民营企业既要面对同行“挖角”,又要面对员工考公务员造成的流失,真是有说不完的苦。 >>>原因 省人社厅厅长:公务员的待遇太高了 对于员工“考公”的原因,企业界的代表们总结了三点:一是公务员工资高;二是稳定;三是轻松。 出人意料的是,这个总结得到了参会的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吴顺江代表的认可,“老总们的话,我个人非常赞同。” 吴顺江把座位挪了挪,转过身面朝郑坚江,列举了一组数据——2013年,全省公务员招考总规模约为1万人,但总报考人数达到了36万人左右,平均招考/报名比例为1比36。最热门的岗位,近2000个人抢一个。 “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吴顺江说,“考公”大热的背后,是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用人的巨大缺口,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确实是公务员的待遇太高了。一位代表接过话题说,在国外,很多蓝领工人的收入超过公务员,但在国内,大部分蓝领不仅工作辛苦,薪酬更是远远不及公务员,“更何况,公务员的工作是基本有保障的,企业员工的失业风险则要大得多。薪酬体系不对称,自然导致人才流向的偏差。” >>>建议 打破“金饭碗”,公务员也拿绩效工资 经过激烈的讨论,浙江团的代表们对公务员的选拔和薪酬制度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公务员也拿“绩效工资”。有代表建议,公务员的收入,应该根据其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情况,以及取得的成绩来决定,而不应该捧着“金饭碗”,拿着“铁工资”。第二,改变公务员选拔方式,增加实际能力考查。代表们认为,目前公务员考试中,笔试成绩是重中之重。花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死读书”,考上公务员的情况也不占少数。可是,考生走上公务员岗位以后,究竟能发挥多少能力,却是个未知数。因此,代表们建议,增加公务员考试中对考生实际能力的考察。第三,“考公”之前,要先有基层工作经验。代表们建议,不妨设置硬性规定,规定考生在报考公务员前,必须先在基层锻炼一段时间。这里说的基层,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村、街道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地方。一旦成为公务员之后,有了基层工作经验,他们也能更好地立足基层、服务百姓。
湖南长沙臭豆腐被曝用粪水增臭 油炸后可以乱真   一直以来,关于“黑心臭豆腐”的报道有很多   去年4月24日,《法制日报》爆出湖南长沙臭豆腐制作内幕:一些摊贩甚至知名品牌店的臭豆腐,竟出自黑作坊,泡制的卤水五花八门,甚至有粪便及“臭粉”等化学添加剂。  报道众说纷纭,但对其制作过程却都语焉不详,更多的是采用“×××小贩自曝黑幕”用泔水或粪水二次浸泡臭豆腐,可以增臭;使用绿矾、硼砂和硫化钠等化学品,可以催熟出“速成臭豆腐”。  究竟有没有这样的无良做法?《好奇实验室》没亲眼所见,不能妄下定论。那这样的粪水臭豆腐、化学臭豆腐,和正常的臭豆腐在色、香、形上有什么不同?能否轻易分辨?口说无凭,实验为证,《好奇实验室》决定自制试一试。  记者 郑建芳  生的粪水臭豆腐臭得不正常 化学臭豆腐发黑发绿   实验开始前,我们找了4位同事来当观察员。他们分别是   1号观察员汪江军:富阳人,祖上做臭豆腐已有120多年,自诩为“富阳臭豆腐少东家”。  2号观察员吴侃:绍兴人,吃了20多年的绍兴农家臭豆腐。  3号观察员熊文媛:南京人,出得厅堂、入得厨房的美食达人,她有句名言:体形都是吃出来的。  4号观察员陈伊:杭州人,重口味吃货,尤其偏爱臭豆腐。   实验一:泔水、粪水二次增臭   将买来的正常臭豆腐,分别浸泡在泔水和粪水里,24小时后,捞出、洗净,结果  泔水泡出的臭豆腐,外观和普通臭豆腐一样,但气味不正常,有类似过夜馊水的酸臭味;  粪水泡出的臭豆腐,外观也和普通臭豆腐一样,但气味上更臭一点,粪水味非常明显。  4位观察员都说,泔水、粪水泡出来的臭豆腐,气味不像是臭豆腐应有的,嗅觉上很容易分辨。   实验二:化学臭豆腐   网传配方有三种   配方一:把老豆腐浸泡在加了绿矾和硼砂的泔水里;  配方二:把老豆腐浸泡在加了绿矾和硼砂的粪水里;  配方三:把老豆腐浸泡在加了绿矾和硫化钠的清水里。  这三种化学品都不是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害。绿矾即硫酸亚铁,它和硼砂化学反应后会产生黄色的化合物,让老豆腐变色;硫化钠又叫臭碱,它溶于水后,会产生臭味。   泡了20个小时后   配方一做出的臭豆腐,臭味中带有类似过夜馊水的酸臭味,豆腐表面由白色变成了淡绿色,像霉变了一样;  配方二做出的臭豆腐,臭味中带有粪臭味,表面也变成了淡绿色;  配方三做出的臭豆腐,可以说根本就不臭,外表腐蚀很严重,像是裹了一层黑黑的柏油。  4位观察员都说,从外观颜色上判断,正常的臭豆腐颜色比较淡,而化学速成的臭豆腐颜色变黑变绿,很容易就能区分开来。  实验三:油炸后辨真假   最后,《好奇实验室》将这些自制的“二次增臭”型、“化学速成”型臭豆腐全部油炸,再和正常的油炸臭豆腐作对比。  这一环节是最考验功力的,4位观察员不仅要从颜色上去区分,还要考虑臭豆腐油炸后的孔隙、软硬度等等。结果  用泔水、粪水“二次增臭”的臭豆腐油炸后,酸臭味、粪臭味消失了,只留下豆腐油炸后的香味;孔隙和正常油炸臭豆腐一样,色泽都是金黄色,只是比正常臭豆腐略深一点而已。  配方一、配方二做出的臭豆腐油炸后,酸臭味、粪臭味也消失了,可外表都变成了深黄色,内部没孔隙,仍旧是一块老豆腐;  配方三做出的臭豆腐油炸后,表面变成了墨绿色,内部也没有孔隙。  观察员们都说,“二次增臭”臭豆腐油炸后,外形、气味和正常臭豆腐相似,很难区分,如果单个判断的话,确实很难分辨真假。而自制的“化学速成”臭豆腐,特征明显,比较容易辨别。   臭豆腐最大的成本是卤水发酵周期长   钟宏达,土生土长的绍兴人,从十几岁起就在农村给红白喜事掌勺。2003年他来到杭州绍兴路附近开了一家名气很响的小饭店,招牌菜就是农家臭豆腐。  钟宏达说,他的手艺是祖辈传下来的,好的绍兴臭豆腐标准就是生臭熟香,泡得好不好,关键在卤水。他的方法是:夏天把苋菜梗泡在水里,三五天后发酵,然后把发酵好的卤水倒进酒坛封存两年这样做出来的卤水只能叫“新卤”,是不能泡臭豆腐的。  钟老板的饭店里有个小坛子,他在杭州开店10年,这个坛子也用了10年,坛子里的老卤从来没换过,量少了,就添几杯新卤进去。他们家的农家臭豆腐就是从这口坛子里泡出来的。  “夏天温度高,泡四五个小时就可以了;冬天的话,最起码要泡30个小时。”钟老板说,按这种传统方法做臭豆腐,最大的缺点就是卤水制作周期很长,而且无法量产,他一天最多就做10斤。  杭州鸿光浪花豆业食品有限公司,有一个将近300平方米的车间,专门生产臭豆腐,销往城区各大农贸市场。但其生产方式,与钟宏达大同小异,同样是把老豆腐泡在用苋菜梗发酵的卤水里,只是酒坛换成了大锅、大池,规模更大而已;真要说有不同,是两者往卤水加的熟盐、花椒、豆浆等作料不同。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