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葛市机床超市 长葛市机床超市
关注数: 68 粉丝数: 130 发帖数: 14,146 关注贴吧数: 38
深喉口冲床设备的日保养月保养 深喉口冲床设备的日保养月保养作者: 发布于:2013-12-25 11:43:34 深喉口冲床设备保养 日保养: 1.清理工作现场及废料,保持设备清洁卫生 2.检查冲床各运动部位润滑是否良好,否则应加油润滑,63T、80T冲床用注油泵加油,25T、16T各润滑部位均有油杯,请加油润滑 3.检查模具架模具是否需要防锈加油保养,请及时保养模具 月保养: 1.清理工作现场,整理模具,保持设备清洁卫生 2.清理日保养留下的油泥,重新彻底润滑设备 3.检查保险块是否正常,不正常时应及时请维修人员处理 4.检查电磁操作是否灵活,脚踏开关及金属软管是否正常,否则应及时找维修人员处理 5.校对冲床工作台和滑块平面度,上下平面的平行度,滑块行程对工作台面的垂直度,保证冲床精度 淄博鲁中机床有限公司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luzhongjichuang.com%2F+&urlrefer=32debb568f61f98fcb08302789aebf16欢迎您的光临! 请百度一下:鲁中可倾式冲床,鲁中固定台冲床,鲁中固定台压力机,鲁中深喉口冲床 下一篇:固定台压力机的产品优点使得它的用途越来越广泛 上一篇:固定台压力机可选配气动平衡装置相关新闻信息: 由于深喉口冲床使用方便,因而被广泛采... 可倾式冲床产品质量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 保证125吨固定台冲床质量可靠,价格... 鲁中为您详细介绍J21S-63吨固定... 承接固定台压力机设备生产、维修、升级... 深喉口冲床购买须知
液压缸综合试验台操作规程 液压缸综合试验台操作规程 1、合上设备电源控制柜总闸; 2、手动操作台“电源开关”钥匙按钮,台面电压表显示“220V”电 压,照明 灯亮,各“电源指示”灯亮,油泵系统中“大泵停止”, “中泵停止”,“小泵停止”及小油缸控制中“停止”灯亮; 3、检查被试油缸工作口与系统之间管线是否可靠连接; 4、参考被试油缸行程、缸径等因素,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泵源系统,开 启油泵,与之对应指示灯亮,让油泵在空负荷下运转15分钟; 5、确保“起动压力”测试项目中“起动压力调节”手柄完全松开,根 据油缸测试前的初始状态,启动“后腔起动”或“前腔起动”按 钮,按面板图标,手动调节“起动压力调节”手柄,使被试油缸能 在无负 载工况下起动,并全程往复运动数次,排尽油缸内空气; 6、被试油缸试运转后,在无负载工况下,调节“起动压力调节”手 柄,使油缸无杆腔压力逐渐升高(双出杆活塞缸两腔均可),至油缸 起动时,记录下最低起动压力; 7、关闭“起动压力”测试各动作按钮; 8、确保“试验压力”测试项目中“试验压力调节”手柄完全松开,手 动“试验开关”至工作位置,“试验指示”灯亮,分别按“后腔启 动”和“前腔启动”按钮,将被试油缸活塞分别停在油缸两端(单作 用缸处于行程极限位置),缓慢调节“试验压力调节”手柄,向试验 腔输入规定的试验压力,保压2mm以上; 9、观察被试油缸,全部零件不得有永久变形。手动“内泄漏开关”至 工作位置,测定经活塞泄至未加压腔的泄漏量; 10、进行6、7、8、9各项试验操作时,测定活塞杆密封处的泄漏量 (各结合面处不得有渗漏现象); 11、手动“油缸泄压”按钮,对油缸试验腔内的残余油压进行释放; 12、观察面板上“前腔压力”和“后腔压力”显示,待其降至不足1kgf /cm2 时(表压显示稳定,不再下降),拆掉被试油缸试验口的连接 管线; 13、连接压缩空气管道于被试油缸无油腔,另一腔接回油箱; 14、开启空压机启动按钮,将油缸内贮存的油液返回油箱; 15、去掉被试油缸上的所有连接,油口按规定加保护,吊离试验台架, 试 验结束。 注意事项: ① “小油缸控制”须在“小泵运行”条件下进行,操作程序同上述; ② 系统最高试验压力31.5MPa,所有被试油缸的“试验压力”各检 测项目不得高于此压力; ③ 系统工作中如有压力突变,按台面“急停”按钮,强行中止设 备运行。 2009年3月8日点图进入相册液压缸
液压油缸的一般设计步骤 液压油缸的一般设计步骤 1)掌握原始资料和设计依据,主要包括:主机的用途和工作条件;工作机构的结构特点、负载状况、行程大小和动作要求;液压系统所选定的工作压力和流量;材料、配件和加工工艺的现实状况;有关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等。 2)根据主机的动作要求选择液压缸的类型和结构形式。 3)根据液压缸所承受的外部载荷作用力,如重力、外部机构运动磨擦力、惯性力和工作载荷,确定液压缸在行程各阶段上负载的变化规律以及必须提供的动力数值。 4)根据液压缸的工作负载和选定的油液工作压力,确定活塞和活塞杆的直径。 5)根据液压缸的运动速度、活塞和活塞杆的直径,确定液压泵的流量。 6)选择缸筒材料,计算外径。 7)选择缸盖的结构形式,计算缸盖与缸筒的连接强度。 8)根据工作行程要求,确定液压缸的最大工作长度L,通常L>=D,D为活塞杆直径。由于活塞杆细长,应进行纵向弯曲强度校核和液压缸的稳定性计算。 9)必要时设计缓冲、排气和防尘等装置。 10)绘制液压缸装配图和零件图。 11)整理设计计算书,审定图样及其它技术文件。 液压缸工作时出现爬行现象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1)缸内有空气侵入,应增设排气装置或使液压缸以最大行程快速运动,强迫排除空气。 2)液压缸的端盖处密封圈压得太紧或太松,应调整密封圈使之有适当的松紧度,保证活塞杆能用手来回平稳地拉动而无泄漏。 3)活塞与活塞杆同轴度不好,应校正、调整。 4)液压缸安装后与导轨不平行,应进行调整或重新安装。 5)活塞杆弯曲,应校直活塞杆。 6)活塞杆刚性差,加大活塞杆直径。 7)液压缸运动零件之间间隙过大,应减小配合间隙。 8)液压缸的安装位置偏移,应检查液压缸与导轨的平行度,并校正。 9)液压缸内径直线性差(鼓形、锥形等),应修复,重配活塞。 10)缸内腐蚀、拉毛,应去锈蚀和毛刺,严重时应镗磨。 11)双出杆活塞缸的活塞杆两端螺帽摒得太紧,使其同心不良,应略松螺帽,使活塞处于自然状态。 液压缸的调整包括哪些方面 1)排气装置调整。先将缸内工作压力降到(0.5--1)MPa左右,然后使活塞杆往复运动,打开排气塞进行排气。打开的方法是:当活塞到达行程末端,压力升高的瞬间打开排气塞,而在开始返回之前立即关闭。排气塞排气时,可听到嘘嘘的气声,随后喷出白浊色的泡沫状油液,空气排尽时喷出的油呈澄清色。可以用肉眼判别排气是否彻底。 2)缓冲装置调整。在装有可调节缓冲装置的情况下,而活塞又在运动中,应先将节流阀放在流量较小的位置上,然后逐渐调节节流口大小,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3)液压缸各部位的检查。液压缸除做上述调整工作外,还要检查各个密封件的漏油情况,以及安装联结部件的螺栓有无松动等现象,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定期检查。根据液压缸的使用情况,安排定期检查的时间,并做好检查记录。 液压缸安装的注意事项 1)液压缸的基座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否则加压时缸筒成弓形向上翘,使活塞杆弯曲。 2)缸的轴向两端不能固定死。由于缸内受液压力和热膨胀等因素的作用,有轴向伸缩。若缸两端固定死,将导致缸各部分变形。拆装液压缸时,严禁用锤敲打缸筒和活塞表面,如缸孔和活塞表面有损伤,不允许用砂纸打磨,要用细油石精心研磨。导向套与活塞杆间隙要符合要求。 4)拆装液压缸时,严防损伤活塞杆顶端的螺纹、缸口螺纹和活塞杆表面。更应注意,不能硬性将活塞从缸筒中打出。 液压缸工作时产生牵引力不足或速度下降现象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1)活塞配合间隙过大或密封装置损坏,造成内泄漏。应减小配合间隙,更换密封件。 2)活塞配合间隙过小,密封过紧,增大运动阻力。应增大配合间隙,调整密封件的松紧度。 3)活塞杆弯曲,引起剧烈磨擦。应校直活塞杆。 4)液压缸内油液温升太高、粘度下降,使泄漏增加;或是由于杂质过多,卡死活塞和活塞杆。应采取散热降温等措施,更换油液。 5)缸筒拉伤,造成内泄漏。应更换缸筒。 6)由于经常用工作行程的某一段,造成液压缸内径直线性不良(局部有腰鼓形),致使液压缸的高、低压油互通。应镗磨修复液压缸内径,单配活塞。 设计液压缸要考虑的问题 1)保证液压缸往复运动的速度、行程需要的牵引力。 2)要尽量缩小液压缸的外形尺寸,使结构紧凑。 3)活塞杆最好受拉不受压,以免产生弯曲变形。 4)保证每个零件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 5)尽量避免液压缸受侧向载荷。 6)长行程液压缸活塞杆伸出时,应尽量避免下垂。 7)能消除活塞、活塞杆和导轨之间的偏斜。 8)根据液压缸的工作条件和具体情况,考虑缓冲、排气和防尘措施。 9)要有可能的密封,防止泄漏。 10)液压缸不能因温度变化时,受限制而产生挠曲。特别是长液压缸更应注意。 11)液压缸的结构要素应采用标准系列尺寸,尽量选择经常使用的标准件。 12)尽量做到成本低,制造容易,维修方便。 缸体、活塞和活塞杆的材料 1)缸体: 机床----多数采用高强度铸铁(HT200),当压力超过8MPa时,采用无缝钢管。 工程机械----多数采用35钢和45钢无缝钢管。压力高时,可采用27SiMn无缝钢管或45钢锻造。 2)活塞: 整体式活塞----多数采用35钢和45钢。 装配式活塞----常采用灰铸铁、耐磨铸铁、铝合金等,特殊需要的可在钢活塞坯外面装上青铜、黄铜和尼龙耐磨套。 3)活塞杆: 一般采用35钢和45钢,当液压缸的冲击振动很大时,可使用55钢或40Cr等合金材料。
液压油缸设计步骤及需要考虑的各项事项 液压油缸设计步骤及需要考虑的各项事项 液压油缸的一般设计步骤 1)掌握原始资料和设计依据,主要包括:主机的用途和工作条件;工作机构的结构特点、负载状况、行程大小和动作要求;液压系统所选定的工作压力和流量;材料、配件和加工工艺的现实状况;有关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等。 2)根据主机的动作要求选择液压缸的类型和结构形式。 3)根据液压缸所承受的外部载荷作用力,如重力、外部机构运动磨擦力、惯性力和工作载荷,确定液压缸在行程各阶段上负载的变化规律以及必须提供的动力数值。 4)根据液压缸的工作负载和选定的油液工作压力,确定活塞和活塞杆的直径。 5)根据液压缸的运动速度、活塞和活塞杆的直径,确定液压泵的流量。 6)选择缸筒材料,计算外径。 7)选择缸盖的结构形式,计算缸盖与缸筒的连接强度。 8)根据工作行程要求,确定液压缸的最大工作长度L,通常L>=D,D为活塞杆直径。由于活塞杆细长,应进行纵向弯曲强度校核和液压缸的稳定性计算。 9)必要时设计缓冲、排气和防尘等装置。 10)绘制液压缸装配图和零件图。 11)整理设计计算书,审定图样及其它技术文件。 液压缸工作时出现爬行现象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1)缸内有空气侵入,应增设排气装置或使液压缸以最大行程快速运动,强迫排除空气。 2)液压缸的端盖处密封圈压得太紧或太松,应调整密封圈使之有适当的松紧度,保证活塞杆能用手来回平稳地拉动而无泄漏。 3)活塞与活塞杆同轴度不好,应校正、调整。 4)液压缸安装后与导轨不平行,应进行调整或重新安装。 5)活塞杆弯曲,应校直活塞杆。 6)活塞杆刚性差,加大活塞杆直径。 7)液压缸运动零件之间间隙过大,应减小配合间隙。 8)液压缸的安装位置偏移,应检查液压缸与导轨的平行度,并校正。 9)液压缸内径直线性差(鼓形、锥形等),应修复,重配活塞。 10)缸内腐蚀、拉毛,应去锈蚀和毛刺,严重时应镗磨。 11)双出杆活塞缸的活塞杆两端螺帽摒得太紧,使其同心不良,应略松螺帽,使活塞处于自然状态。 液压缸的调整包括哪些方面 1)排气装置调整。先将缸内工作压力降到(0.5--1)MPa左右,然后使活塞杆往复运动,打开排气塞进行排气。打开的方法是:当活塞到达行程末端,压力升高的瞬间打开排气塞,而在开始返回之前立即关闭。排气塞排气时,可听到嘘嘘的气声,随后喷出白浊色的泡沫状油液,空气排尽时喷出的油呈澄清色。可以用肉眼判别排气是否彻底。 2)缓冲装置调整。在装有可调节缓冲装置的情况下,而活塞又在运动中,应先将节流阀放在流量较小的位置上,然后逐渐调节节流口大小,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3)液压缸各部位的检查。液压缸除做上述调整工作外,还要检查各个密封件的漏油情况,以及安装联结部件的螺栓有无松动等现象,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定期检查。根据液压缸的使用情况,安排定期检查的时间,并做好检查记录。 液压缸安装的注意事项 1)液压缸的基座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否则加压时缸筒成弓形向上翘,使活塞杆弯曲。 2)缸的轴向两端不能固定死。由于缸内受液压力和热膨胀等因素的作用,有轴向伸缩。若缸两端固定死,将导致缸各部分变形。拆装液压缸时,严禁用锤敲打缸筒和活塞表面,如缸孔和活塞表面有损伤,不允许用砂纸打磨,要用细油石精心研磨。导向套与活塞杆间隙要符合要求。 4)拆装液压缸时,严防损伤活塞杆顶端的螺纹、缸口螺纹和活塞杆表面。更应注意,不能硬性将活塞从缸筒中打出。 液压缸工作时产生牵引力不足或速度下降现象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1)活塞配合间隙过大或密封装置损坏,造成内泄漏。应减小配合间隙,更换密封件。 2)活塞配合间隙过小,密封过紧,增大运动阻力。应增大配合间隙,调整密封件的松紧度。 3)活塞杆弯曲,引起剧烈磨擦。应校直活塞杆。 4)液压缸内油液温升太高、粘度下降,使泄漏增加;或是由于杂质过多,卡死活塞和活塞杆。应采取散热降温等措施,更换油液。 5)缸筒拉伤,造成内泄漏。应更换缸筒。 6)由于经常用工作行程的某一段,造成液压缸内径直线性不良(局部有腰鼓形),致使液压缸的高、低压油互通。应镗磨修复液压缸内径,单配活塞。 设计液压缸要考虑的问题 1)保证液压缸往复运动的速度、行程需要的牵引力。 2)要尽量缩小液压缸的外形尺寸,使结构紧凑。 3)活塞杆最好受拉不受压,以免产生弯曲变形。 4)保证每个零件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 5)尽量避免液压缸受侧向载荷。 6)长行程液压缸活塞杆伸出时,应尽量避免下垂。 7)能消除活塞、活塞杆和导轨之间的偏斜。 8)根据液压缸的工作条件和具体情况,考虑缓冲、排气和防尘措施。 9)要有可能的密封,防止泄漏。 10)液压缸不能因温度变化时,受限制而产生挠曲。特别是长液压缸更应注意。 11)液压缸的结构要素应采用标准系列尺寸,尽量选择经常使用的标准件。 12)尽量做到成本低,制造容易,维修方便。 缸体、活塞和活塞杆的材料 1)缸体: 机床----多数采用高强度铸铁(HT200),当压力超过8MPa时,采用无缝钢管。 工程机械----多数采用35钢和45钢无缝钢管。压力高时,可采用27SiMn无缝钢管或45钢锻造。 2)活塞: 整体式活塞----多数采用35钢和45钢。 装配式活塞----常采用灰铸铁、耐磨铸铁、铝合金等,特殊需要的可在钢活塞坯外面装上青铜、黄铜和尼龙耐磨套。 3)活塞杆: 一般采用35钢和45钢,当液压缸的冲击振动很大时,可使用55钢或40Cr等合金材料
如何清洗液压系统     液压系统在制造、试验、使用和储存中都会受到污染,而清洗是清除污染,使液压油、液压元件和管道等保持清洁的重要手段。生产中,液压系统的清洗通常有主系统清洗和全系统清洗。全系统清洗是指对液压装置的整个回路进行清洗,在清洗前应将系统恢复到实际运转状态。清洗介质可用液压油,清洗时间一般为2-4小时,特殊情况下也不超过10小时,清洗效果以回路滤网上无杂质为标准。     清洗时注意事项:     1、一般液压系统清洗时,多采用工作用的液压油或试车油。不能用煤油、汽油、酒精、蒸气或其它液体,防止液压元件、管路、油箱和密封件等受腐蚀;    2、清洗过程中,液压泵运转和清洗介质加热同时进行。清洗油液的温度为(50-80)℃时,系统内的橡胶渣是容易除掉的;   3、清洗过程中,可用非金属锤棒敲击油管,可连续地敲击,也可不连续地敲击,以利清除管路内的附着物;   4、液压泵间歇运转有利于提高清洗效果,间歇时间一般为(10-30)min;    5、在清洗油路的回路上,应装过滤器或滤网。刚开始清洗时,因杂质较多,可采用80目滤网,清洗后期改用150目以上的滤网;   6、清洗时间一般为(48-60)小时,要根据系统的复杂程度、过滤精度要求和污染程度等因素决定;   7、为了防止外界湿气引起锈蚀,清洗结束时,液压泵还要连续运转,直到温度恢复正常为止;   8、清洗后要将回路内的清洗油排除干净。 点图进入相册点图进入相册
液压缸装配指导书 装配场地与环境: 1、 油缸装配地应适当封闭,应远离风口、粉尘、切削加工区,夏天避免强光直射,冬天保持一定温度。 2、 装配间应配备基本设备。 a:30T左右压机,用于压装轴承或轴套。 b:另件缸筒清洗机,用于加热清洗另件。 c:试压设备,用于油缸试压 d:风管,用于清洗后的另件吹净吹干 3、 车间应设置装配工作台,台面上应铺设耐油橡胶板或铝板,避免另件产生碰撞伤与划痕,应配置另件安装架或安装筐。 4、 车间除配备常用工具外,应配备一些专用工具如力矩扳手,铅锤或铜锤、铜棒、尼龙棒、电热锅、风枪等。 5、 装配间吊装尽量使用吊装带,不用钢丝绳或麻绳,前者容易碰伤另件或器具,后者容易产生丝屑影响另件清洁度。 6、 应特别重视文明生产,工作有序,文明操作,堆放有序,地面清洁经常用废油洗刷,保持地面原色。 装配前准备: 1、 装配组织者应先熟悉产品图纸确定装配组织与顺序。 2、 按图纸与清单领取自制件、密封件、标准件并进行检查。 a:自制加工件应检查外观质量,对有裂纹严重碰伤或划痕,电镀表面气孔针孔缺陷应提请检验复检,轻微的缺陷应进行修复。自制加工件认真清理,各螺孔进行回攻,表面的锈斑,尖角毛刺应去尽,孔交接口应刮圆,应砂光,螺纹进退刀处薄边应修去,一般应修去1/4圈或修螺纹厚>0、5mm. b:检查密封件应检查规格并检查产期保质期,超过保质期的密封件不能安装,外表有缺陷的也不能安装。 c:领用的螺栓,螺母要注意强度等级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3、 检查修整后的另件进行认真的洗,清洗剂用汽油或煤油,完工后应吹净吹干,堆放整齐,盖湿润无毛边布,避免新的粉尘与颗粒粘上,清洗后的另件应尽快装配,避免产生新的锈蚀。 组件装配 1、 油缸组件包括活塞、导向套吊头、缸底、活塞杆等,组合的装配主要是安装密封件或标准件。 2、 直径较大的格来圈安装前可电热锅中加热至80℃~100℃让其软化,加热后随即取出,塑料带拉入安装位置,待其为冷却收缩后用压套压平(如下图)
液压千斤顶的优点 液压千斤顶传动之所以能得到广泛的应用,是由于它具有以下的主要优点: 1.由于液压千斤顶传动是高压软管连接,所以借助高压软管的连接可以方便灵活地布置传动机构,这是比机械传动优越的地方。例如,在井下抽取石油的泵可采用液压传动来驱动,以克服长驱动轴效率低的缺点。由于液压缸的推力很大,又加之极易布置,在挖掘机等重型工程机械上,已基本取代了老式的机械传动,不仅操作方便,而且外形美观大方。 2.液压千斤顶传动装置的重量轻、结构紧凑、惯性小。例如,相同功率液压马达的体积为电动机的12%~13%。液压电动泵和液压马达单位功率的重量指标,目前是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十分之一,液压电动泵和液压马达可小至0.0025N/W(牛/瓦),发电机和电动机则约为0.03N/W。 3.可在大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借助阀或变量泵、变量马达,可以实现无级调速,调速范围可达1∶2000,并可在液压千斤顶装置运行的过程中进行调速。 4.传递运动均匀平稳,负载变化时速度较稳定。正因为此特点,金属切削机床中的磨床传动现在几乎都采用液压传动。 5.液压千斤顶装置易于实现过载保护——借助于设置溢流阀等,同时液压件能自行润滑,因此使用寿命长。 6.液压千斤顶传动容易实现自动化——借助于各种控制阀,特别是采用液压控制和电气控制结合使用时,能很容易地实现复杂的自动工作循环,而且可以实现遥控。 7.液压元件已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便于设计、制造和推广使用。 液压千斤顶传动的缺点是: 1.液压千斤顶系统中的漏油等因素,影响运动的平稳性和正确性,使得液压千斤顶传动不能保证严格的传动比。 2.液压千斤顶传动对油温的变化比较敏感,温度变化时,液体粘性变化,引起运动特性的变化,使得工作的稳定性受到影响,所以它不宜在温度变化很大的环境条件下工作。 3.为了减少泄漏,以及为了满足某些性能上的要求,液压元件的配合件制造精度要求较高,加工工艺较复杂。 4.液压千斤顶传动要求有单独的能源,不像电源那样使用方便。 5.液压千斤顶系统发生故障不易检查和排除。 总之,液压千斤顶传动的优点是主要的,随着设计制造和使用水平的不断提高,有些缺点正在逐步加以克服。液压千斤顶传动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寻求更大的市场份额? 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具备质量、价格和服务等优势,要想获得这种优势,当然不能靠简单的模仿,只有开动脑筋,靠管理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才能真正获得优势,并立于不败之地。在市场的摸爬滚打中,我们依靠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品种和数量,在高附加值产品上下功夫,最终以过硬的产品质量、不断研发创新的精神、合理公平的价格和快速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客户,赢得了市场,凸现我们竞争优势。 发展是硬道理。俗语说不进则退,在市场经济中,不发展意味着就是被市场淘汰,发展成为企业生存的基本。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要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确立在行业中的“老大”地位,就要尽快的抢占市场,为此我们推出4条举措: 第一,以全新的观念和思路面对市场,树立从推销转变为营销的市场观念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基础,以活力贯穿上下,掌握信息,顺应大势,定准目标,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专门成立了营销中心和品牌规划部,着力打造以市场为先导、以客户为中心、以品牌为纽带的现代营销体系。 第二,以特色的品牌赢得市场,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唯一,就象人们提起饮料就知道可口可乐,说到快餐就想到肯德基、麦当劳一样,说到超高压就能认可生辉。 第三,以质量保障和优质服务来巩固市场,“创业难,守业更难”,尤其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没有质量保障和优质的服务,再大的市场也难以巩固。在加强“质量第一”观念的同时,我们还要加强服务理念。提供方便服务,赢得市场。 第四,以超人的智慧和胆略拓展市场。想在经营上取得更大的成功,就不能只甘于维持,要以超人的智慧和胆略不断地拓宽合作领域,向高精尖技术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液压行业超高压领域生机无限,这对众多的从事超高压业务的中国企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不把握好这个机遇,会失去很多;不迎接这个挑战,只会被淘汰。因此,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作为国内企业,应该积极主动地贴近国际市场,通过各种努力,实施中国超高压的品牌化突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公司的发展需要一大批具备广博学识的优秀人才,实施人才战略,提高经营者的管理水平和服务内涵向高层延伸,以品牌为依托,实现公司跨越式的发展。 牵手生辉牵手行业尖端科技,生辉永远是您最贴心的朋友。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作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就形成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是企业一笔无形的资产和财富,是企业出奇制胜的法宝和腾飞的翅膀。在企业发展中,企业文化生生不息的强大功能,为企业修筑了一道坚固的防线,让企业健康向前发展,并焕发勃勃生机。  随着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风吹浪打,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突显的积极的、不可估量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地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德州生辉液压重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用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信念凝聚企业上下团结。  企业文化具有使企业成员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精神的效应。  企业文化当着“协调者”的角色。企业职工有了共同价值,对众多的问题趋于一致,增加了相互间共同语言和相互理解、信任,使企业员工在较好的文化氛围中相互交流、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和沟通。工作中增进谅解和友情,减少各种磨擦和矛盾,使企业上下左右的关系较为密切、和谐,各种活动更加协调,个人工作也比较心情舒畅。  同时,企业文化能够协调企业和社会关系,使社会与企业和谐一致。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尽可能调整自已的经营方针和具体措施,结合精神文明目标把企业文明建设同整个社会的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注重协调,促进文明发展,以便更好地满足顾客和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满足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要求。  德州生辉液压相信,通过本公司上下一心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一定能为公司内部、 合作伙伴、服务客户,乃至社会带来更大的效益!
液压油对密封件的影响 液压油用于液压传动系统中作为工作介质,起能量的传递、转换和控制作用,同时还起着液压系统内各部件的润滑、防腐蚀、防锈和冷却等作用。而液压系统中的密封件起着防止流体从结合面间泄漏、保持压力、维持能量传递或转换作用。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密封材料大部分是高分子弹性体,一些特殊条件下也有使用塑料及各类金属。但不管属于哪一种材料,都应具有下列性能:   1、具有一定的机械物理性能:如抗张强度、定伸强度、伸长率   2、有一定的弹性、硬度合适,并且压缩永久变形小;   3、与工作介质相适应,不容易产生溶胀、分解、硬化   4、耐磨,有一定的抗撕性能   5、具有耐高温、低温的老化性能。   然而,没有任何密封材料包括上述全部性能,需要根据工作环境,如温度、压力、介质以及运动方式来选择适宜的密封材料,并通过制定材料的配合配方来满足一定的要求。或者采用两种以上材料复合或组合结构的形式发挥各自的特长,达到更加全面的效果。   密封效果的形成:动密封分为非接触密封和接触密封。非接触密封主要是各种机械密封,如:石墨填料环、浮环密封等;橡塑复合密封件和橡塑组合密封件均属于接触密封,依靠装填在密封腔体中的预压紧力,阻塞泄漏通道而获得密封效果。液压系统用的密封件多为静密封(端面密封)、往复动密封(活塞、活塞杆密封)及旋转密封。   影响密封效果的因素:密封结构的选择和油膜形成、压力、温度、材料的相容性,动密封所接触工作表面的材质、硬度、几何形状、表面光洁度等。   一、密封材质与液压油(液)的相容性:液压油的颗粒污染来源之一是密封件材料与液压油不相适应而产生的“碎屑"或“磨屑"。密封件因“溶涨"被损坏产生的“碎屑"或被“抽提"出来的未被结合的无机物和填充补强材料,使密封件损坏并失效,同时对油品形成污染造成液压油变质以致失效。   液压系统中广泛使用叶片泵,在其工作压力大于6.9MPa的状态下,磨损问题变得突出,因而在液压油中使用了抗磨剂;为了适应在高温热源和明火附近的液压系统,使用抗燃的磷酸酯、水-乙二醇液压液,水包油和油包水乳化液等。以及应“用"而生的抗氧、防锈等各种类型复合添加剂配置的不同用途液压油(液)品种繁多。如:抗磨液压油复合剂类型中的无锌型(无灰型)抗磨液压油复合剂,是用烃类硫化物、磷酸酯、亚磷酸酯等,还有同时含硫、磷和氮三种元素的S-P-N极压抗磨剂。在极压工业齿轮油中,也以P-S型极压剂为主。   密封件产生“溶涨"或“抽提"的原因是液压油中添加剂所含有的各种化学元素及其浓度,依据“相似相溶"的原理,对不同的密封材质产生不同的影响,也既是密封材料的耐介质性能。随着液压油(油)品种的不断研发,为改善油(液)性能的各种抗磨、极压添加剂、金属减活剂、破乳化剂和抗泡添加剂等,对密封件的材料的影响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二、密封材料耐油(液)性能检测评定:   橡胶材料的密封件耐油(液)性能,一般采用标准试验油,按试验标准规定的温度条件和试验时间下浸泡,通过对浸泡前后测试值对比(如材料的硬度变化、拉伸强度变化率、扯断伸长变化率、体积变化率、压缩永久变形等),评价其性能。   No1标准油是“低体积增加油",这种矿物油的混合物的成分是由溶剂萃取的,经化学处理、脱蜡的石蜡残渣和中性油;   No3标准油是一种“高体积增加油",由经过选择的环烷粗制品,经过真空蒸馏得到的两种润滑油成分组成。   不同用途对材料的指标值考核不一样.   三、液压油(液)对密封件性能的影响:   密封理论认为:在一个动态柔性密封及其配合面之间存在一层完整的润滑膜。在正常状态下,正是借助这层润滑膜来达到密封目的并延长密封件寿命。   在液压系统中,液压油(液)对密封件密封性能的影响除介质/密封材料的相溶性,油品的粘度、粘度随温度的变化、往复(旋转)运动速度、压力及轴、缸体或活塞杆的材质、硬度、几何形状、表面光洁度,以及密封件的结构等影响润滑膜形成和膜特征的因素,均影响密封效果。一般说来,形成连续的润滑膜能获得理想的密封效果。     当系统运动速度过高时,影响连续的润滑膜的形成,导致摩擦热增加,超出密封材料的耐温范围则造成密封件的损坏。压力过大时,除影响油膜形成,还会对橡塑密封件产生“挤隙"作用,一般可采用加“挡圈"来改善。或选择摩擦系数小、自润滑性好的密封件结构将有助于改善摩擦副之间的润滑,适用于高低速往复运动及高压系统的油缸活塞、活塞杆密封。   根据系统工况条件及介质环境合理地选用密封件和密封材料、正确安装使用和维护密封件,是获得有效的密封效果、可靠性及使用寿命的关键。
液压系统小常识 由于液压系统的振动和噪声本身不可避免,而且近几年,随着液压技术向高速、高压和大功率方向的发展,液压系统的噪声也日趋严重,并且成为妨碍液压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声音超过70dB便成为噪声,使人听起来极不舒服,甚至使人烦燥不安,噪声作为污染已经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研究和分析液压噪声和振动的机理,从而减少与降低振动和噪声,并改善液压系统的性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降低液压系统噪声的措施   为减少噪声,必须对噪声源进行实际调查,测量分析液压系统的声压级,进行频率分析,从而掌握噪声源的大小及频率特性,采取相应办法,具体列举如下:   ① 使用低噪声电机;并使用弹性联轴器,以减少该环节引起的振动和噪声;   ② 在电动机,液压泵和液压阀的安装面上应设置防振胶垫;   ③ 尽量用液压集成块代替管道,以减少振动;   ④ 用蓄能器和橡胶软管减少由压力脉动引起的振动,蓄能器能吸收10 Hz以下的噪声,而高频噪声,用液压软管则十分有效;   ⑤ 用带有吸声材料的隔声罩,将液压泵罩上也能有效地降低噪声;   ⑥ 系统中应设置放气装置。 液压系统噪声源   在液压传动系统中,各元件或部件产生噪声和传递噪声程度不同,表1列出了液压元件或部件产生和传递噪声的名次。表1 液压元(部)件产生和传递噪声名次表元件与部件 名称液压泵溢流阀压力阀@节流阀方向阀液压缸油箱管路产生噪声的 名次12345556传递噪声的 名次23343212 注:表中@指的是溢流阀之外的压力控制阀由于液压系统的噪声不只一种,因此最终表现出来的是其合成值,一般来讲,液压系统的噪声不外乎机械噪声和流体噪声两种,下面予以分析说明。 产生机械噪声的原因及控制方法   机械噪声是由于零件之间发生接触、撞击和振动而引起的。   ① 回转体的不平衡   在液压系统中,电动机、液压泵和液压马达都以高速回转,如果它们的转动部件不平衡,就会产生周期性的不平衡力,引起转轴的弯曲振动,因而产生噪声,这种振动传到油箱和管路时,发出很大的声响,为了控制这种噪声,应对转子进行精密的动平衡实验,并注意尽量避开共振区。   ② 电动机噪声   电动机噪声主要是指机械噪声、通风噪声和电磁噪声。机械噪声包括转子不平衡引起的低频噪声,轴承有缺陷和安装不合适而引起的高频噪声以及电动机支架与电动机之间共振所引起的噪声。控制的方法是,轴承与电动机壳体和电动机轴配合要适当,过盈量不可过大或过小,电动机两端盖上的孔应同轴;轴承润滑要良好。 ③ 联轴器引起噪声  联轴器是液压泵与电动机之间的连接机构,如果电动机和液压泵不同轴以致联轴器偏斜,则将产生振动与噪声。因此在安装时,两者应保持在最小范围内。 产生流体噪声的原因及控制方法   在液压系统中,流体噪声占相当大的比例。这种噪声是由于油液的流速、压力的突然变化以及气穴等原因引起的。 液压泵的流体噪声   液压泵的流体噪声主要是由泵的压力、流量的周期性变化以及气穴现象引起的。在液压泵的吸油和压油循环中,产生周期性的压力和流量变化,形成压力脉动,从而引起液压振动,并经出口向整个系统传播。同时液压回路的管道和阀类将液压泵的压力反射,在回路中产生波动,使泵产生共振,发出噪声;另一方面,液压系统中(指开式回路)溶解了大约5%的空气。当系统中的压力因某种原因而低于空气分离压时,其中溶解于油中的气体就迅速地大量分离出来,形成气泡,这些气泡遇到高压便被压破,产生较强的液压冲击。对于前者的控制办法,设计时齿轮模数尽量取小,齿数尽量取多,缺载槽的形状和尺寸要合理,柱塞泵的柱塞个数应为奇数,最好为7~9个,并在进、排油配流盘上对称开上三角槽,以防柱塞泵的困油。为防止空气混入, 降低液压系统噪声的措施   为减少噪声,必须对噪声源进行实际调查,测量分析液压系统的声压级,进行频率分析,从而掌握噪声源的大小及频率特性,采取相应办法,具体列举如下:   ① 使用低噪声电机;并使用弹性联轴器,以减少该环节引起的振动和噪声;   ② 在电动机,液压泵和液压阀的安装面上应设置防振胶垫;   ③ 尽量用液压集成块代替管道,以减少振动;   ④ 用蓄能器和橡胶软管减少由压力脉动引起的振动,蓄能器能吸收10 Hz以下的噪声,而高频噪声,用液压软管则十分有效;   ⑤ 用带有吸声材料的隔声罩,将液压泵罩上也能有效地降低噪声;   ⑥ 系统中应设置放气装置。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