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儿女 秀山儿女
关注数: 129 粉丝数: 761 发帖数: 18,136 关注贴吧数: 8
汉王药业拟A股上市 冯振斌和张菊霞夫妇为实控人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李程 发布时间:2022-05-30 08:18:24   自2010年8月中航电测在A股上市之后,十多年来,汉中有望迎来第二家上市公司。近日,陕西汉王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汉王药业”)在A股上市申请的审核状态变更为“已受理”,这意味着汉中或迎来十多年来又一A股IPO。   汉王药业IPO申请获受理   前身为汉中中药厂   据证监会近日披露,汉王药业首发申请在5月16日获受理,拟在沪市主板IPO。   据陕西省证监局公示,早前兴业证券作为汉王药业IPO保荐机构,提交了辅导备案申请报告。今年4月,兴业证券还曾对汉王药业上市辅导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公告。   此次首发申请获得受理,这意味着汉王药业冲刺A股之路有了重要突破。   汉王药业主要从事中成药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据官网介绍,其拥有116个中成药批准文号,6个独家产品。公司明星产品包括:强力定眩片、强力定眩胶囊、舒胆片、益脑心颗粒、强筋健骨片、强筋健骨丸、鲜天麻胶囊等,涉及神经系统、心脑血管、骨骼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疾病治疗。   辅导备案申请报告称,截至2019年,汉王药业营业收入超过6亿元,净利润则超过1.6亿元。不过,“相比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汉王药业产能规模、技术研发和营销网络建设上仍存在明显不足,亟需通过资本市场助力相应投资,不断提升公司产品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和整体抗风险能力。”   因而,汉王药业本次IPO申请提到了“扩大业务规模,发挥公司在中成药领域的品牌优势,提升公司市场占有率,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等目的。   公司股权相对集中,“华邦系”参股   汉王药业前身为汉中中药厂,最早可追溯到1937年开办的“广泰和”老字号药铺。   2000年11月,汉中中药厂改制设立为汉王有限。随后近二十年里,汉王有限历经六次增资、三次股权转让之后,2019年9月,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辅导备案申请报告,汉王药业一共有8位股东,其中4位是自然人股东。西安森汉实业有限公司持有汉王药业37.15%的股份,是公司控股股东。   汉王药业的实际控制人是冯振斌和张菊霞夫妇,他们通过直接持股及间接持股森汉实业、汉邦汇金等,实际控制汉王药业的股权比例为54%。   财税专家、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仝铁汉表示,一般若公司实际控制人占公司股权超过51%,意味着拥有相对控制权,企业稳定性较强。对股权相对集中公司,如果能秉承“集中而不集权、集权并合理授权”理念,并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决策和风控机制,善于听取中小股东合理化意见和建议,能切实保护其他股东权益,也更有助于企业健康发展。   汉王药业的第二大股东汉江药业,是A股华邦健康子公司,实控人为张松山。近年来,张松山和“华邦系”资本版图持续扩充,由他担任实控人的颖泰生物、凯盛新材均已登陆A股。此外,张松山还涉猎旅游市场,实际控制了A股丽江股份、陕西新三板企业秦岭旅游等。   汉中有十户企业进入陕西上市企业后备军   近年陕西企业上市步伐加快。算上已过会企业,全省A股公司将达到75家。   就地域分布看,这75家企业里,有70家集中在关中地区,占比高达93.3%。陕北两市榆林、延安现有三家A股上市公司,陕南三市汉中、安康、商洛现有两家A股企业。其中,汉中第一家A股企业中航电测,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控股,上市时间是2010年8月。   除A股的中航电测,汉中还有一家企业在美股纳斯达克上市——汉广厦房地产。   此外,汉中还有两家新三板挂牌公司:秦川大厨、天然谷。   汉中是陕南第一大市,2021年实现GDP1768.72亿元,年末常住人口318.83万人,均为陕南三市之首。不过,由于历史原因,汉中存在上市企业不足的短板。   随着汉王药业冲刺A股,汉中近十多年有望再次迎来A股IPO。   在这背后,2019年,陕西出台《推进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由此多方聚力,在推动企业上市方面取得较大效果。今年4月,陕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苏虎超透露,陕西预计将再推出新一轮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   长期以来,关中上市公司占据陕西上市公司比重高,主要是历史原因和客观原因所致。   陕西省推动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当中,另一个尚未实现上市公司零的突破的区域就是安康市。对于安康来说,新型材料、富硒食品、农业养殖和生物医药等特色优势产业之中,未来有望诞生新的上市公司。   围绕企业上市,陕西省内各地市亦出台若干政策。   安康市推出《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实施方案》,在优化充实上市后备资源中提到,要突出特色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将符合产业政策导向、主营业务突出的行业龙头企业,产品技术含量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长性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纳入股改挂牌上市储备库,不断优化后备企业行业分布和产业转型升级结构,形成梯次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良好格局。   汉中推出《汉中市加快培育上市后备企业资源行动计划(2018—2020年)》,后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加大对企业上市奖补。   华商报记者注意到,2021年公布的陕西省级上市后备企业名单里,包含汉王药业在内,一共有10户企业来自汉中。换言之,这些企业可能将组成汉中上市公司的“后浪”。 华商报记者 李程
陕西鑫宙竹基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到镇巴考察对接竹基缠绕复合材 2022-05-19 13:09 来源: 镇巴县经济合作促进中心 访问量:4 5月10日,陕西鑫宙竹基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正峰一行到镇巴考察对接竹基缠绕复合材料建设项目,并就有关合作事宜进行对接座谈。镇巴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忠华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上,陕西鑫宙竹基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正峰介绍了公司相关情况,投资规划和投资意向;与会单位和企业代表结合行业实际就规划用地、投资成本、预期效益、项目合作模式和政策扶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李忠华对陕西鑫宙竹基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到镇巴考察表示欢迎。他指出,镇巴地理位置优越,竹种资源丰富,竹林类型多样,县内有连片原始木竹林45万亩,良好的生态环境对竹林生长有着天然的自然优势。 李忠华表示,林竹产业符合镇巴县情,有可观的发展前景,希望陕西鑫宙竹基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能够深入考察镇巴产业优势,加强交流、共谋发展,全力推进项目,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动全县竹林种植产业健康发展,同时镇巴相关部门也将积极创造最佳条件、搭建最优平台、提供最优服务,全力保障企业落地,倾心助推企业发展。 据了解,竹缠绕复合材料技术列入国家“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国铁建等国家大型央企、中等产业基金纷纷参与竹缠绕产业建设。鑫宙竹基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专门进行竹材料、竹复合管、竹粘合剂、竹复合容器、竹复合构件的研发、设计、安装、销售一体的专精特新企业。被认定为是浙江高新技术企业,竹缠绕复合材料世界发明单位,拥有部级工程研究中心。
汉中“新秀”县或将逆袭,坐拥亚洲第一大石膏矿 2021年02月23日 16:01 新浪网 作者 老王体育视界宝仔举报缩小字体放大字体收藏微博微信分享   汉中是陕西南城市,地处汉中盆地,属于秦巴山脉腹地,汉江重城市的中部穿过,生态环境优越,水源充足,是除了成都之外的第二个“天府之国”。汉中优越的生态环境,体现在极大丰富的物种资源上,而且还有非常多的珍稀野生动物在山区活动,比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等等。  汉中有一个“新秀”县,或将实现逆袭,坐拥亚洲第一大石膏矿,就是西乡县。汉中下辖有9个县,西乡县长期属于一个小透明的存在,不过随着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县域经济的逐步发展,西乡县也逐渐被更多人知道,成为汉中的“新秀”。西乡县位于汉中的东部,县域面积为3240平方公里,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县域,地区常住人口仅34.5万。  2019年西乡县完成GDP110.85亿元,人均GDP超过4万元,总体的发展情况乐观。西乡县在7000多年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李家村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代表文化,这里还曾是三国名将张飞的封地。早期西乡县的发展主要依靠农业,当地的物产丰富,西乡绿茶、西乡松花变蛋、西乡樱桃、西乡牛肉干都非常有名,而且物美价廉,销售情况还是不错的。  不过发展至今,西乡县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工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境内左溪瓦道子石膏矿是亚洲第一大石膏矿,石膏储量高达4.7亿吨。除石膏资源之外,还有石灰石、大理石、铁矿、锰矿、叶腊石等资源储量丰富,都有开发的价值。从资源种类看,西乡县非常适合发展建材行业。  县域整体的交通情况也不错,有1条高速和2条国道过境,分别是十天高速、210国道、316国道,还有一些正在建设中的高速,铁路主要就是阳安铁路在此设站。还有就是水运航道了,西乡县的航运虽然不兴旺,但是也有113公里的航道,建有4处港口和9个码头,未来如果有需要,也能称为西乡货运的主要交通方式。
着眼争先进位 强化要素保障滨江新区冲刺四季度 奋力实现“满堂红 10月份以来,滨江新区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紧盯全年经济运行总目标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总要求,着眼争先进位,强化要素保障,党政企协同联动,脚踏实地、撸起袖子加油干,冲刺四季度奋力实现全年工作“满堂红”。 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牢牢抓住有效投资这个“牛鼻子”,以全市三季度重点项目“四个一批”集中观摩活动为契机,趁势而上、加压奋进,统筹推进年度既定24个重点项目建设。强化供地、征迁、规划设计、资金筹措等要素保障,周协调、旬调度、月点评,加快“两院一中心”(市社会福利院、市退伍军人康复医院和市公共卫生中心)主体建筑和路网建设,推进部分图纸完善,同步推进配套基础设施、房建和资金筹措,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先后与高新控股、省农发行、国开行就片区开发和筹融资进行座谈,初步明确有关融资模式,加快龙江南路区域整村拆迁资金筹措,坚持一次规划、一次安排、分期筹资、分步实施,统筹落实“规划、资金筹措、拆迁、安置房和道路建设”5项重点任务。统筹推进国卫复审攻坚、“4111”9条断头路打通、天汉楼、中医院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压茬梯次推进,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垒好新区高质量发展“压舱石”。 聚力打好“三个攻坚战” 打好天汉大剧院项目攻坚战。紧盯“市两会召开和新春民族音乐会场地使用、鲁班奖”3个目标,召开天汉大剧院项目攻坚誓师大会,进一步细化攻坚方案,力求大干70天、完成投资3.5亿元,力争年底前实现天汉大剧院投用目标。以天保周、以周保月,继续内抓装饰装修、外抓形象展示和室外配套,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坚定信心、握指成拳、背水一战,强责任、保安全、严管理、重效果、迎开放。 打好天汉长街转段运营攻坚战。计划在12月20日前完成天汉长街从建设到运营的全面转段。运营方面,强力推进招商,同时配合市委宣传部抓好汉风大年和新春民族音乐会两项活动。加快天汉文化公园拆迁遗留问题解决,按照既定工作机制,会同汉台区、市自然资源局等组建政策研判、拆迁实施、信访维稳、违建查处等6个工作组,抽调8名县级领导,细化拆迁方案,抓动员、抓征收。坚持以拆违促征收、以建设促征收的思路,一户一策、压茬推进,依法按程序力争在年底前彻底解决7户拆迁遗留问题。 打好校建民生工程攻坚战。注重闭环管理、织密项目推进责任链条,加快沙沿中学、天致四幼用地保障,采用“建教分离”模式积极落实校建资金,全面推进15所中小学幼儿园校建项目建设。以“学研汉中、滨江引领”为己任,围绕“四学三研两高地”业态体系,按照“城教融合”发展模式,以“一院一校三基地五中心N产业”布局,大手笔谋划建设学研小镇。 高站位大视野谋划2022年项目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发展战略,以“四个在汉中”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为纲领,找准滨江新区融入的契合点和优势定位,紧扣“五个聚焦”,重点突出“三区一镇四中心”(三区,即12.4平方公里中央文体区、3.4平方公里中央商务区、6.1平方公里江北片区;一镇,4平方公里学研小镇及“两院一中心”;四中心,即以滨江产业孵化园为核心的商务中心、以天汉楼和天汉大剧院为核心的文体中心、以信息大厦和经创中心为依托的金融中心、以奥林匹克体育运动中心为依托的体育健康休闲中心4个产业发展中心),统筹进行规划编制及项目谋划。 成立专班谋划项目。从管委会业务科室、集团公司各部门抽调精兵强将近30人,成立2022年重点项目谋划推进专班,利用一周时间集中封闭办公,集中精力、排除一切干扰,在理解政策充分消化、全面吸收全市一揽子14个三年行动计划、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新区实际扎实开展项目谋划。 借助外脑谋划项目。充分借助上海德必文化创意公司、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等专业团队力量,邀请省内外专家团队赴新区实地踏勘指导,并专程拜访聘请西北规划设计研究院赵元超作为新区规划设计顾问,运用外脑高起点、高定位、大视野、大手笔谋划编制项目。 自加压力谋划项目。坚持“两个不低于”原则谋划2022年项目,即投资额度总体不低于今年、项目数量与质量不低于今年,投资额度保持两位数增长,力争2022年固投过60亿元力争100亿元。坚持“跳起来摘桃子”,自加压力、自添动力,开辟新区可持续、能循环、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对标对表强弱补短奋力实现“满堂红” 全面做好年度目标任务的自查梳理,对标对表、强弱补短,大干四季度、确保实现“满堂红”。以“让企业觉得舒服、投资者感到满意”为目标,坚持招商引商与安商稳商并重,依靠“管委会+集团”,强招商、招强商、协同大招商。加快中央文体区、中央商务区、学研小镇和白渡片区规划方案制定,并统筹制订新区一揽子三年行动计划,以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要素保障、筹融资工作,科学统筹调度,确保项目和引资的关键性突破。在此基础上,及早谋划开工明年一季度项目,力争明年工作“开门红”。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