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陌 大陌
不能改变世界,就学会改变自己.
关注数: 889 粉丝数: 878 发帖数: 10,935 关注贴吧数: 13
第三届中国 洪洞大槐树“根祖杯”摄影大赛征稿启示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数百年来这首民谣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祖辈相传、妇幼皆知,以至于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大槐树后裔当作 “家”、称作 “祖”、看作 “根”。 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是我国现存完好、海内外知名较高、世界罕见的移民遗址,以其范围最广、数量最多、时间最长为世界移民之最。如今的大槐树景区声名远扬,为加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和精神感召力,弘扬祖国传统文化,适应当代二十一世纪读图时代的到来,特举办 晋善晋美 槐乡风采 第三届中国·洪洞大槐树“根祖杯”摄影大赛,现面向全社会各摄影爱好者征集摄像作品,具体如下: 一、参赛细则 1、本大赛采用邮寄投稿、评选、展示的方式进行,海内外的摄影家及摄影爱好者均可参加。 2、作品选材应以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新旧面貌(四季的建筑、场景新景或老照片)、洪洞当地的民俗风情、槐乡人在外的风采、移民后裔的工作生活、反映大槐树移民历史为主题。一、二届参赛作品不参与本次比赛。 3、参赛作品体裁不限,以彩色为主,稿件数量不限,作品拍摄时间不限,必须为原创作品,参赛者不能一稿多投。 4、参赛作品不可进行电脑合成及电脑后期加工制作。必须保留作品的原始数据。 5、提交的参赛作品邮寄到组委会指定邮寄地址,电子版需同时发送至指定邮箱,可以是黑白、彩色、单幅、组照,同时须标明:作品题目、250字内的作品说明、作者真实姓名、详细联系方式、电子邮件地址。如果获奖结果公布后,因为作者提供的信息或联系方式有误,无法联系到作者本人,后果由参赛者本人自行承担。 (1)邮寄地址:山西省洪洞县城古槐北路公园街002号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有限公司办公室王奎收(邮寄请在信封上注明“摄影大赛参赛作品”字样)。邮 编:041600 (2)专用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3)联 系 人:15534760336范建刚/18636770352王 奎 联系电话/传真:0357—6658081 6658086 6、参赛作品不小于7寸(附底片,数码照片附光盘,影像实际大小不得小于2M)。 7、作品评选后,将在临汾市摄影家协会网、大槐树网站等相关网站中展出。 8、所有参赛作品主办单位有权使用,不再另付稿酬。作品肖像权、名誉权等事宜作者自行处理。 9、本次大赛不收参赛费,所有作品均不退稿,凡要求退稿者,必须在每幅作品的背面注明,并将通联费30元通过邮局汇到大赛组委会办公室。 10、凡参加本次大赛者,均视作同意以上条款内容。 二、奖励办法 1、2013年8月6日组委会组织摄影专家组成评奖委员会,进行评选,评选出的作品于本月刊登在临汾市摄影家协会网、大槐树网站上。 2、大赛奖,参赛作品经评奖委员会评审,获奖作品16幅。其中: 一等奖1名, 奖 金8000元,荣誉证书及奖杯; 二等奖2名, 奖金各5000元,荣誉证书及奖杯; 三等奖3名, 奖金各3000元,荣誉证书及奖杯; 优秀奖10名,奖金各1000元,荣誉证书; 三、大赛日程安排 1、前期宣传:2012年8月31日—2013年7月25日 在省内外报纸、网络、电视台、杂志等媒体进行宣传。 2、启动时间:2012年8月31日上午9时 3、征稿时间:2012年8月31日—2013年7月25日 4、评奖时间:2013年8月6日 5、公布获奖名单:2013年8月8日 6、集中展示入选作品:2013年8月21日—9月20日 7、颁奖时间:2013年8月21日 声明:参赛者若违反本规则的任何条款,主办方有权立即取消其参赛资格,或取消已获得的奖项并要求返还奖品,并承担由此而产生的相关法律责任,同时保留进一步追究损害赔偿的权利。 “根祖杯”摄影大赛组委会 二○一二年八月三十日
山西:禁绝公路“三乱” 举报交警收“黑钱”奖1万元 4月16日,全省公龘安交龘警电视电龘话会议召开,提出15条措施,规范执法行为,禁绝公路“三乱”,并开通24小时举报热线96122。凡举报交龘警在执法过程中收“黑钱”的,一经查实,奖励举报人1万元人民币,并严格保密举报人信息。 目前,我省境内货物日均运转量14亿吨,其中公路上运转的货物量是8亿吨,我省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运输大省,道路交通畅通是基础,也是保障。 电视电龘话会议上,省公龘安厅交龘管局提出,要采取过硬措施,严格队伍管理,加强交通事故预防。这其中,从坚决禁绝公路“三乱”行为抓起,从加强交通协管员管理抓起,“对收黑钱的人,要狠狠处理,杀一儆百”。 4月10日,省公龘安厅交龘管局专题研究禁绝公路“三乱”措施,明确表示,禁绝“三乱”是我省公龘安交龘警不可逾越的底线,将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动真碰硬的态度,认真加以解决。提出彻底禁绝公路“三乱”的15条措施。其中规定,交龘警不佩戴执法记录仪和执法证的,一律不得上路执法。 同时,省厅交龘管局开通免费拨打的96122“局长热线”电龘话,24小时受理群众咨询和投诉,对公龘安交龘警不作为、乱作为现象进行监督,与媒体建立信息沟通通报机制。 治理措施中,还加大了责任追究力度。凡交通民龘警、交通协管员在执法、工作过程中收“黑钱”的,一经查实,交通民龘警一律开除、交通协管员一律辞退,分管的大、中队领导一律撤职;凡因管理不严、监督不力、重视不够、工作失察,出现公路“三乱”问题的单位,大队主要领导一律就地免职,并给予党政纪处分;凡是出现执法不规范、违规办理各项业务的,一律停止执行职务,根据其情节,分别给予党政纪处分,涉嫌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美丽城市外表 安全内在性格 一直喜欢现代感强的城市,我对某座城市的印象好不好,往往取决于城市街道宽不宽、写字楼高不高、公园是否优雅、广场漂不漂亮……爱美是人类的天性,而城市的美是社会美的一种极致。  不只是我一个人喜欢城市外在的美,这几年全国各地到处搞广场、音乐喷泉、人工绿地,从官员这方面看,固然有追求政绩的意思,另一方面其实也与人们崇尚城市外在的美有关。假设广场、音乐喷泉、人工绿地等不能让城市更美丽,官员搞这些政绩工程也会有所顾忌的。  城市如人,外在的美是它的面孔、身材,内在的精神则是它的“性格”。不同的城市有着自己不同的“性格”,比如北京的哲学、上海的另类、深圳的多元,但是我觉得城市的“性格”中有一些东西是共通的,失去了它们,城市的品位就会大打折扣。  城市应该公正公平。一个城市建得很漂亮,自然讨人喜欢,然而,如果这种漂亮是建立在对强势者的谄媚和对弱势者的剥夺上,它的漂亮就有些来路不正。优秀的城市应该关注每一个市民的喜怒哀乐,一个社会可以有明显的贫富,人的能力不同,获得的物质待遇自然也有区别,但不能有过分的贵贱之分,至少在基本权利上,人与人应该完全平等。一个势利的城市不是多数人的城市,也不可能得到人们出自内心的热爱。  安全感是城市“性格”的又一个要素。你在一个城市住一天两天,留意的也许只是它的美丽,在一个城市呆长了,会特别看重生活的平安。你去广场放风筝,一边望着天空,一边得担心放在上衣口袋里的两百块钱,这风筝不会放得很痛快;你到娱乐城洗脚洗头,突然莫名其妙地被人抓进***,说你与某某小姐有**易,你的脚和头洗得再舒爽,心里也像吃了个苍蝇;你好好地走在路上,突然有人向你低价推销彩屏手机,你高高兴兴买了一个,回家一看,却是假的,你可能对购物产生恐惧……城市的安全感讲起来好像虚无漂缈,实际上却联系着我们的衣食住行,影响着对社会、他人的态度。  城市还必须使人快乐。一个优秀的城市应该了解大多数市民需要什么,有针对性地办一些实事。市民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城市管理者要做到在第一时间出现在他们面前,成为他们的兄弟姐妹,充当他们的主心骨,激发他们对生活的信心……也许这些事情有些琐碎,但市民的心情往往是由这些鸡零狗碎的事决定的。市民心情舒畅了,城市才有好的口碑,也才会充满活力。  城市能够同时拥有美丽的外表和让人向往的“性格”,最好不过,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宁愿选择后者。外在的美是可以随着时间而改变的,而让人向往的“性格”却可以长久安抚我们的心灵。 (游宇明)
首页 1 2 3 下一页